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2:16


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属于专门适用于特殊目的的椅子 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衰退和关节病痛,导致老年人起身困难,需要得 到与衰老程度相适应的助力完成起身动作,助力太小达不到助起身目的,助力太 大则对于还有能够自主站起的老人而言,肌肉力量得不到有效锻练,反而加快衰 老过程,也容易使老人产生自卑心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该适老 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能够实现不借助外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潜力的自助力起 身,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包括座架;所述座架上可转动 固定有活动架,座架的两侧可转动固定有扶手,有连杆机械连接扶手和活动架, 连杆、活动架、扶手构成连杆机构使得扶手转动可带动活动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在靠近扶手的端部设置有匹配于扶手端部的锁定结构, 扶手可端部可伸缩进出该锁定结构,且在扶手伸进该导向机构时扶手带动连杆转 动,在扶手脱出该导向机构时扶手独立转动。

优选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主动杆端部的套块和设置在扶手端部的槽 块,套块上对应槽块的位置有卡槽结构,槽块上有条形孔且扶手通过该条形孔连 接转轴。

优选的,所述座架后端位置安装有背靠架,背靠架上装有卡扣,扶手非转轴 端的端部有卡钩,卡钩可卡紧于卡扣。

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从动杆和主动杆,从动杆和主动杆内端相互可转动连 接构成平面连杆,从动杆外端连接活动架,主动杆外端可转动连接从动杆的转 轴。。

优选的,所述座架前端边沿位置内侧有限位槽,活动架上安装有水平的平衡 杆,平衡杆端部通过限位头限位于限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上靠近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可转动 固定于活动架。

优选的,所述活动架前端底部装有可转动的脚杆,脚杆上装有蹬脚,在垂直 投影上脚杆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活动架转动轴心线。

优选的,所述脚杆上固定有套钉,活动架上对应套钉的位置开有U型的套 孔对套钉限位。

所述活动架沿后端向前依次分为五段,分别为活动段、受力段、转接段、延 伸段、蹬脚段,活动段、受力段、转接段中任意相邻两段之间相互垂直;连接杆 上端可转动固定于活动段或受力段,座架可转动连接于转接段,连杆可转动连接 于受力段,蹬脚段套装在脚杆上;所述座架前端有垂直的立柱,扶手转轴位于立 柱顶端位置;延伸段、蹬脚段之间可转动连接,转接段、延伸段之间可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成本低;助力来源于使用者自 身的四肢用力,既能自主控制助力大小和起身速度,使使用者得到肌肉锻炼,又 能避免使用者产生自卑心理;具体实施的结构再设计空间大,可根据不同使用场 景,用不同材料、结构制成不同使用功能的自助起身座椅,如可移动的自助起身 坐便椅、自助起身洗澡椅,自助起身休闲椅等,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养老、养老机 购、及老年人集聚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平衡杆和主动杆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对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平衡杆和主动杆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对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蹬脚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1-背靠架,12-座架,13-活动架,14-立柱,21-扶手,22-主动杆,23- 从动杆,24-套块,25-卡扣,26-卡钩,27-槽块,28-卡槽,31-平衡杆,32-连接 杆,33-限位头,34-限位槽,41-蹬脚,42-脚杆,43-套钉,44-套孔,51-活动段, 52-受力段,53-转接段,54-延伸段,55-蹬脚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包括座架12;座架12 上可转动固定有活动架13,座架12的两侧可转动固定有扶手21,有连杆机械连 接扶手21和活动架13,连杆、活动架13、扶手21构成连杆机构使得扶手21转 动可带动活动架13转动。

基于此,座架12作为基本框架固定,活动架13上安装座垫,扶手21通过 连杆带动活动架13转动,即通过扶手21带动座垫转动,使用者手臂用力可转为 座垫的托举力,方便使用者较轻松地站起来。

进一步的,连杆在靠近扶手21的端部设置有匹配于扶手21端部的锁定结构, 扶手21可端部可伸缩进出该锁定结构,且在扶手21伸进该导向机构时扶手21 带动连杆转动,在扶手21脱出该导向机构时扶手21独立转动。

由此,在不需要转动扶手21起身时,扶手21可以收起来,这样扶手在具体 实施时结构设计更灵活。

实施例1

采用上述方案,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主动杆22端部的套块24和设置在扶手 21端部的槽块27,套块24上对应槽块27的位置有卡槽28结构,槽块27上有 条形孔且扶手21通过该条形孔连接转轴。

槽块27和卡槽28配合的锁定结构虽然实际上无法达到常规的锁定功能,但 在本方案中配合转轴的限位,可以起到位置锁定的效果,足以达到将扶手21和 连杆相对锁定的需求,该结构最为操作方便且稳定可靠,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也最 高,其他可考虑的方式包括插销、防震锁等,都明显较该实施例繁琐。

实施例2

采用上述方案,座架12后端位置安装有背靠架11,背靠架11上装有卡扣 25,扶手21非转轴端的端部有卡钩26,卡钩26可卡紧于卡扣25。

由此设置,扶手21在非锁定状态下,可以实现两端受力而起到扶手应有的 作用,使用上稳定可靠,操作上方便快捷。

实施例3

采用上述方案,连杆包括从动杆23和主动杆22,从动杆23和主动杆22内 端相互可转动连接构成平面连杆,从动杆23外端连接活动架13,主动杆22外 端可转动连接从动杆23的转轴。

由此,采用两段式连杆机构的方式,在确保稳定性的前提下,结构最为精简 且成本,单杆传动则需要结构较为复杂的杆体,成本实际上高于两段直杆,且力 矩不方便计算和调整,三段以上连杆机构则结构冗余。

实施例4

采用上述方案,座架12前端边沿位置内侧有限位槽34,活动架13上安装 有水平的平衡杆31,平衡杆31端部通过限位头33限位于限位槽34中。

由此,平衡杆31可对座架12两边受力起到很好的平衡效果。相对于无平衡 杆的结构而言,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4的方案,平衡杆31上靠近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有连接杆32,连 接杆32上端可转动固定于活动架13。

显然,相对于直接将平衡杆31固定于活动架13的一般方案而言,连接杆32 的设置可确保力矩易于调整。

实施例6

采用上述方案,活动架13前端底部装有可转动的脚杆42,脚杆42上装有 蹬脚41,在垂直投影上脚杆42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活动架13转动轴心线。

由于活动架13可转动,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蹬脚41亦可起到起身助力的作 用,进一步提升座垫的托举力。

实施例7

采用实施例6的方案,脚杆42上固定有套钉43,活动架13上对应套钉43 的位置开有U型的套孔44对套钉43限位。

由于蹬脚41需要考虑受力问题,故不能采用常规的塑料踏板自转收放的方 式(即市面上常见的轮椅中脚踏板结构),这就意味着蹬脚41不便收放,而采用 该实施例的方案,则可通过脚杆42转动、套孔44对套钉43限位而实现蹬脚41 的转动收放,且操作上极为便利,使用者无需俯身动手,只要脚部推拉即可完成 蹬脚41的收放。

具体的,作为上述实施例中活动架13设置的一种最优选方案,活动架13沿 后端向前依次分为五段,分别为活动段51、受力段52、转接段53、延伸段54、 蹬脚段55,活动段51、受力段52、转接段53中任意相邻两段之间相互垂直; 连接杆32上端可转动固定于活动段51或受力段52,座架12可转动连接于转接 段53,连杆可转动连接于受力段52,蹬脚段55套装在脚杆42上;所述座架12 前端有垂直的立柱14,扶手21转轴位于立柱14顶端位置;延伸段54、蹬脚段55 之间可转动连接,延伸段54、蹬脚段55构成杠杆机构,转接段53、延伸段54 之间可转动连接,转接段53、延伸段54构成连杆机构。

对比例1

如图4、图5所示,采用上述方案,转接段53、延伸段54之间固定连接, 延伸段54、蹬脚段55之间可转动连接并构成杠杆机构。

对比例2

如图6、图7所示,采用上述方案,转接段53、延伸段54之间固定连接, 延伸段54、蹬脚段55之间固定连接,活动段51、受力段52、转接段53、延伸 段54、蹬脚段55五段中任意相邻两段之间相互垂直。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技术方案不难看出, 考虑到脚杆42被向下踩动构成助力时活动架13的受力情况,延伸段54、蹬脚 段55之间可转动连接并构成杠杆机构,转接段53、延伸段54之间可转动连接 并构成连杆机构,是转接段53、延伸段54、蹬脚段55设置的最优选方案。

但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实施同样能够达到本 发明的技术效果,可见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

相关技术
  • 一种适老座椅的自助起身装置
  • 一种便于自助起身的适老座椅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20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