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3:16


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模块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中,用于将电信号与光信号进行来回转换,光模块在长时间运转下会出现发热的状况,由于半导体的高速发展,现有光模块的散热结构在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对光模块进行稳定散热,降低光模块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和光模块,所述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光模块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导热板,每个所述导热板背离所述光模块的一侧均设有若干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一端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未受热时,所述双金属片不发生形变,所述双金属片受热时,所述双金属片呈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壳体一侧的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光模块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导热板,导热板上设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导热柱,通过导热柱将热量传递至双金属片上,从而通过双金属片对导热板上的热量进行散发,当双金属片受热时,双金属片呈开口朝向远离壳体一侧的弧形,使双金属片与远离壳体的空气进行接触,加快双金属片上热量的散发,提高了双金属片对光模块上热量散发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的截面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光模块、3为导热板、4为导热柱、5为双金属片、51为主动片、52为被动片、6为凹槽、7为导热硅胶、8为散热板、9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和光模块2,光模块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光模块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导热板3,每个导热板3背离光模块2的一侧均设有若干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导热柱4,导热柱4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双金属片5,双金属片5未受热时,双金属片5不发生形变,双金属片5受热时,双金属片5呈开口朝向远离壳体1一侧的弧形。

光模块2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导热板3,导热板3上设有延伸至壳体1外部的导热柱4,通过导热柱4将热量传递至双金属片5上,从而通过双金属片5对导热板3上的热量进行散发,当双金属片5受热时,双金属片呈开口朝向远离壳体1一侧的弧形,使双金属片5与远离壳体1的空气进行接触,加快双金属片5上热量的散发,提高了双金属片5对光模块2上热量散发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热板3靠近光模块2的一侧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胶7,通过导热硅胶7良好的导热性能,加快光模块2上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3上,且导热硅胶7填充在凹槽6的内部,增大与导热板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热量在传递时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双金属片5呈开口朝向壳体1的圆弧形,双金属片5呈偏向壳体1状,避免双金属片5的边角发生勾连,节省了双金属片5对壳体1体积上的占用。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双金属片5包括主动片51和被动片52,主动片51设置在导热柱4上,被动片52设置在主动片51远离导热柱4的一侧,主动片51的热膨胀系数大于被动片52的热膨胀系数,双金属片5的牌号可为5J82140,主动片51可为Mn72Ni10Cu18,被动片52可为Ni36,在中低温下便能产生形变,保证主动片51能朝远离壳体1的一侧进行翻转。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光模块2的前后两侧通过散热板8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散热板8通过螺栓9对光模块2夹紧,且散热板8与壳体1之间涂覆有导热硅胶7,散热板8通过导热硅胶7对光模块2上的热量进行散发,进一步为光模块2提高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
  • 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平面度检测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26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