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7:26


一种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修轴流 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在运行一定年限后需要进行对转轮检修维护,对于大中 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来说,支持盖与转轮一同吊出基坑,但转轮与支持盖中间 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方便拆除水轮机法兰螺栓和安装操作油管固定装置。

目前采取的检修吊出转轮方法是采用起重机构与水轮机轴连接,在水轮机 吊具上挂上手拉葫芦将支持盖向上拉一定距离,方便将主轴、转轮及支持盖吊 运至安装间后拆除水轮机轴与操作油管。目前采用的是用手拉葫芦将支持盖向 上拉动使得支持盖与转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采用人力将支持盖向上拉时, 为了保证同步因此需要很多人同时控制手拉葫芦很难保证向上的距离是同步的 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且花费的时间较长,劳动强度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采用的用手拉葫芦将支持盖向上拉动使得支持盖与转轮之 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各个手拉葫芦的上升速度与距离不一致导致手拉葫芦受力 有可能不均匀从而向上拉比较费劲且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 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所述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包括转轮、主轴、支持盖和顶盖,转轮安装在主轴的底部, 支持盖套设在主轴外,支持盖安装于转轮的上部,顶盖安装在基坑内,支持盖 与顶盖连接,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起重机构、手拉葫芦和支墩;所述起重机构与 所述主轴连接,用于将所述主轴和所述支持盖升高;所述手拉葫芦的一端与所 述起重机构连接,所述手拉葫芦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持盖连接;所述支墩安装在 所述顶盖上,用于支撑所述支持盖。

优选的,所述起重机构与所述支持盖之间设有6-8个手拉葫芦,沿着主轴的 圆周均匀分布手拉葫芦,起重机构将主轴、转轮转运至安装间的过程中通过手 拉葫芦将支持盖一并向上提拉。在将转轮与支持盖拉开一定距离时,由于支持 盖是放在支墩上的,一般起重机构将主轴转轮下降多少,手拉葫芦就收缩多少。 回装时,手拉葫芦延长多少,起重机构就提升多少。

优选的,所述支墩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所述支墩由铸铁材料制作而成, 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顶盖上,通过螺栓安装支墩方便拆卸。

优选的,沿着所述主轴的圆周方向设有6-8个支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增加支墩后,首先将轴 流转桨式水轮机采用起重机构吊起,然后将支墩安装在顶盖上支撑支持盖,起 重机构将主轴下降使得转轮与支持盖具有一定的距离,最后起重机构将主轴、 转轮和支持盖运回安装间拆除检修即可。本申请提供的吊装装置与现有的相比, 手拉葫芦不需要向上拉动,支墩制作成本较低,安装支墩的时间相比于向上拉 动手拉葫芦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节约了时间,且主轴在下降的过程中是通过 支墩将支持盖支撑的,手拉葫芦是不受力的,因此不存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 且不需要那么多人员来拉动手拉葫芦节约了人力,同时也缩短了吊装时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方法,采 用上述吊装装置,包括:

S1、将起重机构与主轴连接;将手拉葫芦的一端与起重机构连接,另一端 与所述支持盖连接;

S2、所述起重机构将所述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整体升高;

S3、将支墩安装于顶盖上,所述支持盖的底端与所述支墩接触,所述支墩 用于支撑所述支持盖;

S4、起重机构将所述主轴与转轮向下降,使得支持盖与所述转轮分离一定 距离,收缩手拉葫芦使得支持盖重量由手拉葫芦承受,然后吊运至安装间,拆 除转轮。

优选的,还包括:S5、所述转轮和支持盖检修完成后,将支持盖放在支墩 上,延长手拉葫芦,使用起重机构将主轴与转轮提升使得转轮与支持盖的距离 恢复;支持盖的重量由手拉葫芦承受,最后起重机构将水轮机整体提升,拆除 支墩;S6、最后通过起重机构将整个轴流转桨式水轮机下降,使得支持盖与顶 盖连接即可拆除吊装装置。检修完成后按照步骤S5和S6将支持盖和转轮安装 到位后将整个轴流转桨式水轮机下降到基坑内。

优选的,沿着所述主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8个手拉葫芦。各个手拉葫芦 均匀布置,使得支持盖在上升的过程中各个点的受力相同,支持盖不会倾斜。

优选的,沿着所述主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8个支墩,一般情况下支墩的 数量和手拉葫芦的数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先将整个水轮机向上提 升后在通过支墩支撑支持盖,然后将主轴下降使得转轮与支持盖之间存在一定 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手拉葫芦不需要调整,只有在起重机构停止后使手拉葫芦 受力,这样相对于现有的通过手拉葫芦上升将支持盖上升后在拆除转轮的方式, 就不要很多人将手拉葫芦提升,即节约了人力,又不会出现各个手拉葫芦的受 力不均匀的情况;而且安装支墩的时间相比于向上拉动手拉葫芦的时间相对较 短,因此缩短了吊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墩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1-转轮,2-主轴,3-支持盖,4-顶盖,5-起重机构,6-手拉葫 芦,7-支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 “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 “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包括转轮1、主轴2、支持盖3和顶盖4, 转轮1安装在主轴2的底部,支持盖3套设在主轴2外,支持盖3安装于转轮1 的上部,顶盖4安装在地面上,支持盖3与顶盖4连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 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包括起重机构5、手拉葫芦6和支墩7; 所述起重机构5与所述主轴2连接,用于将所述主轴2和所述支持盖3升高; 所述手拉葫芦6的一端与所述起重机构5连接,所述手拉葫芦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持盖3连接;所述支墩7安装在所述顶盖4上,用于支撑所述支持盖3。

起重机构5是现有技术中的行车类的,本申请的支墩7为圆柱形或者长方 体体形,支墩7的高度根据不同型号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所要提升的高度而定, 支墩7的底部通过螺栓与顶盖4可拆卸连接,相比于焊接的这样方便拆卸;每 个支墩7的重量根据每种型号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计算得出。支墩7的个数一 般为6-8个,支墩7由铸铁材料制作而成。手拉葫芦6的个数为6-8个,一般 情况是支墩7的数量与手拉葫芦6的数量相同。支墩7均匀的分布在顶盖4的 内侧边缘,手拉葫芦6沿着主轴2的圆周均匀分布。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方法,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在检修的时候提升的方法包括步骤S1、将起重机构5与主轴 2连接;将手拉葫芦6的一端与起重机构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持盖3连接。 将起重机构5与主轴2的起重点连接,转轮1与主轴2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支 持盖3是套设在主轴2外的。

步骤S2、所述起重机构5将所述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整体升高一定距离。

步骤S3、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整体升高一定距离后,将支墩7通过螺栓均匀 的安装于顶盖4的内圆周上,所述支持盖3的底端与所述支墩7接触,支墩7 安装完成后将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整体下降,将支持盖3放置于支墩7上,所述 支墩7用于支撑所述支持盖3。

步骤S4、支墩7支撑好支持盖3后,通过起重机构5将所述主轴2分批次 的慢慢下降,主轴2下降带动转轮1下降,支持盖3的位置不变,这样支持盖3 与所述转轮1分离,支持盖3与转轮1之间就具有一定的间隙方便拆除水轮机 轴和操作油管,最后拆除转轮1。但是由于有支墩7将支持盖3支撑住的,因此 可以将主轴2与转轮1完全下降到位后在一起将各个葫芦收缩即可。为防止意 外情况,一般是起重机构5将主轴2下降多少,手拉葫芦6就收缩多少。

将主轴2支持盖3和转轮1运回安装间检修,检修完成后在回装时,还包 括步骤S5、所述转轮1和支持盖3检修完成后,将支持盖3放在支墩7上,延 长手拉葫芦6,使用起重机构5将主轴2与转轮1提升使得转轮1与支持盖3的 距离恢复。支持盖3的重量由手拉葫芦6承受。步骤S6、起重机构5将轴流转 桨式水轮机上升一点点,将支墩7拆除,最后通过起重机构5将整个轴流转桨 式水轮机下降,将支持盖3与转轮1同时吊入基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检修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吊装装置及方法
  • 一种用于立式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检修的定轴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35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