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7:26


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部关节康复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关节是人体上肢的关节。主要有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结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弛,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

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共同组成。关节囊前后松弛,两则由韧带拉紧,主要做屈伸运动。腕关节又包括桡腕关节和腕骨间关节。桡腕关节由桡骨下端,尺骨下关节盘与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构成;腕骨间关节则是近侧列腕骨与远侧列腕骨之间的关节。当桡腕关节与腕骨间关节同时活动时,手可做屈、伸、收、展及环转运动。

随着康复医疗手段的发展,人们对因神经、肌肉受损等原因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的越来越重视,其中,针对中风人员,常常需要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而现有的手部关节康复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由一对立板a、一对立板b、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活动连接机构、支撑板c、气缸、绑带a以及绑带c组成。

其中的,一对立板a呈弧形,一对立板a的弯曲方向朝向上方,一对立板a的右端上表面为光滑倾斜平面,所述一对立板a的左端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板a。

其中的,一对立板b的上表面呈弧形且弯曲方向朝向上方,一对立板b位于一对立板a的右侧,所述一对立板b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板b,支撑板b的上表面呈L形,支撑板b的上表面右部高于左部,支撑板b的左端面为倾斜光滑平面,支撑板b的左端面与一对立板a的右端上表面相互配合。

其中的,第一夹持机构位于一对立板a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右端与支撑板b卡接在一起,第一夹持机构对肩侧大臂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的,第二夹持机构位于一对立板b之间,第二夹持机构对手腕侧前臂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的,活动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左端下方,通过对活动连接机构的设计,方便在气缸的带动下第二夹持机构能够转动,从而自动对患者手臂做康复训练。

其中的,支撑板c焊接在所述一对立板b之间右端,支撑板c能够对气缸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板c的上表面朝向一对立板a倾斜。

其中的,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c的上表面,所述气缸的出口端与第二夹持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使气缸能够驱动第二夹持机构运动。

其中的,绑带a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右端上表面,所述绑带a的底部通过卡环a连接有绑带b,绑带a、绑带b、卡环a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凸纹,增加了绑带a、绑带b、卡环a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绑带b的下端与第一夹持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绑带a与绑带b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患者肩侧大臂情况调节绑带a与绑带b之间的大小。

其中的,绑带c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右端上表面,所述绑带c的底部通过卡环b连接有绑带d,绑带c、绑带d、卡环b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凸纹,增加了绑带c、绑带d、卡环b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绑带d的下端与第二夹持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绑带c与绑带d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患者手腕侧前臂情况调节绑带c与绑带d之间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绑带a的上表面开有定位孔a,所述绑带b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柱a,所述定位柱a与定位孔a之间相互匹配,所述绑带a的上表面开有定位孔b,所述绑带d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柱b,所述定位柱b与定位孔b之间相互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弧形板a,所述弧形板a的右端焊接有U形板a,所述弧形板a的左端焊接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左侧壁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立板a的正面上均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弧形板a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一对滑柱a和滑柱b,所述一对滑柱a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柱b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弧形板b,所述弧形板b的曲率中心位于弧形板b的正上方,所述弧形板b的右端焊接有U形板b,所述弧形板b的左端底部焊接有一对耳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立板b的正面均开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弧形板b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一对滑柱c和滑柱d,所述一对滑柱c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柱d与第四滑槽滑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活动板a,所述活动板a的右端通过活动杆a与一对耳板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板a的左端通过活动杆b活动连接有一对活动板b,所述活动板a位于一对活动板b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活动板b的右端通过活动杆d活动连接有活动板c,所述活动板c的左端设置有活动杆e,所述活动杆e贯穿活动板c与一对立板a,所述一对活动板b的正面中部设置有活动杆c,所述活动杆c贯穿一对活动板b与一对立板b。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将患者肩侧大臂放置于支撑板a、U形板a的上表面,根据患者肩侧大臂情况调节绑带a与绑带b之间的大小,通过定位柱a、定位孔a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将患者肩侧大臂固定在第一夹持机构上,将患者手腕侧前臂放置于支撑板b、U形板b的上表面,根据患者手腕侧前臂情况调节绑带c与绑带d之间的大小,通过定位柱b、定位孔b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将患者手腕侧前臂固定在第二夹持机构上,方便操作。

(2)启动气缸,使第二夹持机构沿着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的轨迹逆时针转动,第二夹持机构的转动带动活动板a进行移动,活动板a的移动带动一对活动板b绕着活动杆c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活动板c绕着活动杆e转动,同时,通过支撑板b的左端面与一对立板a的右端上表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支撑板b沿着一对立板a的右端上表面移动,进而使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进行伸缩活动,方便患者进行手部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一对立板a;2、一对立板b;3、支撑板a;4、支撑板b;5、第一夹持机构;51、弧形板a;52、U形板a;53、平衡板;54、凹槽;55、固定杆;56、一对滑柱a;57、滑柱b;6、第二夹持机构;61、弧形板b;62、U形板b;63、一对滑柱c;64、滑柱d;65、一对耳板;7、活动连接机构;71、活动板a;72、一对活动板b;73、活动板c;74、活动杆a;75、活动杆b;76、活动杆c;77、活动杆d;78、活动杆e;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第三滑槽;11、第四滑槽;12、绑带a;13、绑带b;14、绑带c;15、绑带d;16、卡环a;17、卡环b;18、定位柱a;19、定位孔a;20、定位柱b;21、定位孔b;22、气缸;23、支撑板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由一对立板a1、一对立板b2、第一夹持机构5、第二夹持机构6、活动连接机构7、支撑板c23、气缸22、绑带a12以及绑带c14组成。

其中的,一对立板a1呈弧形,一对立板a1的弯曲方向朝向上方,一对立板a1的右端上表面为光滑倾斜平面,所述一对立板a1的左端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板a3。

其中的,一对立板b2的上表面呈弧形且弯曲方向朝向上方,一对立板b2位于一对立板a1的右侧,所述一对立板b2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板b4,支撑板b4的上表面呈L形,支撑板b4的上表面右部高于左部,支撑板b4的左端面为倾斜光滑平面,支撑板b4的左端面与一对立板a1的右端上表面相互配合。

其中的,第一夹持机构5位于一对立板a1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的右端与支撑板b4卡接在一起,第一夹持机构5对肩侧大臂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的,第二夹持机构6位于一对立板b2之间,第二夹持机构6对手腕侧前臂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的,活动连接机构7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的左端下方,通过对活动连接机构7的设计,方便在气缸22的带动下第二夹持机构6能够转动,从而自动对患者手臂做康复训练。

其中的,支撑板c23焊接在所述一对立板b2之间右端,支撑板c23能够对气缸22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板c23的上表面朝向一对立板a1倾斜。

其中的,气缸2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c23的上表面,所述气缸22的出口端与第二夹持机构6固定连接在一起,使气缸22能够驱动第二夹持机构6运动。

其中的,绑带a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的右端上表面,所述绑带a12的底部通过卡环a16连接有绑带b13,绑带a12、绑带b13、卡环a16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凸纹,增加了绑带a12、绑带b13、卡环a16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绑带b13的下端与第一夹持机构5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绑带a12与绑带b13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患者肩侧大臂情况调节绑带a12与绑带b13之间的大小。

其中的,绑带c1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的右端上表面,所述绑带c14的底部通过卡环b17连接有绑带d15,绑带c14、绑带d15、卡环b17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凸纹,增加了绑带c14、绑带d15、卡环b17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绑带d15的下端与第二夹持机构6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绑带c14与绑带d1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患者手腕侧前臂情况调节绑带c14与绑带d15之间的大小。

具体的,请参阅图1-3,所述绑带a12的上表面开有定位孔a19,所述绑带b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柱a18,所述定位柱a18与定位孔a19之间相互匹配,所述绑带a12的上表面开有定位孔b21,所述绑带d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柱b20,所述定位柱b20与定位孔b21之间相互匹配。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根据患者肩侧大臂情况调节绑带a12与绑带b13之间的大小,然后将定位柱a18卡进对应的定位孔a19内,将卡环a16卡住绑带a12与绑带b13,从而将患者肩侧大臂固定在第一夹持机构5上,根据患者手腕侧前臂情况调节绑带c14与绑带d15之间的大小,然后将定位柱b20卡进对应的定位孔b21内,将卡环b17卡住绑带c14与绑带d15,从而将患者手腕侧前臂固定在第二夹持机构6上。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包括弧形板a51,弧形板a51的弯曲方向朝向上方,所述弧形板a51的右端焊接有U形板a52,U形板a52的上表面与支撑板b4的上表面右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为了维持弧形板a51的平衡性,所述弧形板a51的左端焊接有平衡板53,所述平衡板53的左侧壁上开有凹槽54,所述凹槽54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杆55。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本装置在闲置时,通过对凹槽54与固定杆55的设计,方便挂钩挂住固定杆55,从而使本装置能够挂在病床上,方便使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一对立板a1的正面上均开有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9,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9均呈弧形,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9的曲率中心与一对立板a1的曲率中心重合,所述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9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弧形板a51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一对滑柱a56和滑柱b57,一对滑柱a56和滑柱b57均呈T形,所述一对滑柱a56与第一滑槽8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柱b57与第二滑槽9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通过一对滑柱a56与第一滑槽8之间、滑柱b57与第二滑槽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限制第一夹持机构5的活动范围,一对滑柱a56和滑柱b57对弧形板a51起到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包括弧形板b61,所述弧形板b61的曲率中心位于弧形板b61的正上方,所述弧形板b61的右端焊接有U形板b62,所述弧形板b61的左端底部焊接有一对耳板65,所述一对立板b2的正面均开有第三滑槽10和第四滑槽11,第三滑槽10和第四滑槽11呈弧形,第三滑槽10和第四滑槽11与支撑板b4上表面的曲率中心重合,所述第三滑槽10和第四滑槽1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弧形板b61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一对滑柱c63和滑柱d64,所述一对滑柱c63与第三滑槽10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柱d64与第四滑槽11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通过一对滑柱c63与第三滑槽10、滑柱d64与第四滑槽11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限制第二夹持机构6的活动范围,一对滑柱c63和滑柱d64对弧形板b61起到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活动连接机构7包括活动板a71,所述活动板a71的右端通过活动杆a74与一对耳板65活动连接在一起,活动杆a74为哑铃形,所述活动板a71的左端通过活动杆b75活动连接有一对活动板b72,活动杆b75为哑铃形,所述活动板a71位于一对活动板b72之间。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一对耳板65的移动带动活动板a71进行移动,活动板a71的移动带动一对活动板b72进行旋转。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一对活动板b72的右端通过活动杆d77活动连接有活动板c73,活动杆d77为哑铃形,所述活动板c73的左端设置有活动杆e78,活动杆e78为哑铃形,所述活动杆e78贯穿活动板c73与一对立板a1,所述一对活动板b72的正面中部设置有活动杆c76,活动杆c76为哑铃形,所述活动杆c76贯穿一对活动板b72与一对立板b2。

在本实施例实施时,一对活动板b72绕着活动杆c76进行旋转时带动活动板c73绕着活动杆e78转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患者肩侧大臂放置于支撑板a3、U形板a52的上表面,根据患者肩侧大臂情况调节绑带a12与绑带b13之间的大小,然后将定位柱a18卡进对应的定位孔a19内,将卡环a16卡住绑带a12与绑带b13,从而将患者肩侧大臂固定在第一夹持机构5上,将患者手腕侧前臂放置于支撑板b4、U形板b62的上表面,根据患者手腕侧前臂情况调节绑带c14与绑带d15之间的大小,然后将定位柱b20卡进对应的定位孔b21内,将卡环b17卡住绑带c14与绑带d15,从而将患者手腕侧前臂固定在第二夹持机构6上;

启动气缸22,通过一对滑柱c63与第三滑槽10之间、滑柱d64与第四滑槽1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第二夹持机构6沿着第三滑槽10、第四滑槽11的轨迹逆时针转动,第二夹持机构6的转动带动一对耳板65进行移动,一对耳板65的移动带动活动板a71进行移动,活动板a71的移动带动一对活动板b72绕着活动杆c76进行旋转,一对活动板b72的转动带动活动板c73绕着活动杆e78转动,同时,通过支撑板b4的左端面与一对立板a1的右端上表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支撑板b4沿着一对立板a1的右端上表面移动,进而使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进行伸缩活动,方便患者进行手部康复训练。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手部关节康复装置
  • 一种手部关节康复中随动驱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36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