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8:59


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自动空调逐渐成为主流乘用车的重要配置,空调的制冷性能是乘用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能之一,此项性能指标对夏季高温环境下的乘员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的试验测试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环境试验室对车辆进行预热升温后,在怠速及不同车速工况下,测试空调的制冷性能。

目前现有的整车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主要依托《QC/T 658-2000汽车整车空调降温性能方法》进行,试验测试工况见表1,该方法怠速测试工况仅为30min,且空调模式为A/C开-风量最大-内循环-温度最低-风向吹面。

表1试验测试工况

但是,高端商务、政务用车场景中,等待贵宾时汽车需要保持长时间怠速(≥2h),此时对车辆空调制冷性能的可靠性及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整车空调测试方法无法应用在高端商务、政务用车场景中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怠速(≥2h)这一特殊使用工况下,利用现有方法无法准确测得空调在该情况下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测试方法不能应用在高端商务、政务用车场景中长时间怠速(≥2h)这一特殊使用工况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查并确认汽车状态满足测试要求;

若满足测试要求,在所述汽车的各预设测试点处对应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对所述汽车依次进行第一次预热、第二次预热和升温;

升温结束后,驾驶员进入车内,将所述汽车调整为怠速工况,在预设时间内、测试环境下控制空调在预设车内温度T的制冷模式下测试,获取所述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以评价空调制冷性能。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查和确认汽车状态满足测试要求的步骤包括:

确认空调系统零部件完整、无泄漏;

确认空调系统内制冷剂的充注量符合车辆技术条件要求;

确认送风管路各接口不漏气,各出风口阀门操作灵活;

确认温度控制开关、风量控制开关、风向选择开关、内外循环控制开关操作正常;

确认整车气密性正常。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查和确认汽车状态满足测试要求的步骤还包括:对在暖风水管上配备切断阀的暖风系统,试验前确认切断阀可正常打开和关闭。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在所述汽车内的各预设测试点处对应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步骤包括:

在车前方、吹面出风口端面中心位置、座椅、冷凝器、散热器、压缩机吸气管、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进口管、冷凝器出口管、散热器、蒸发器进口管、蒸发器出口管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在所述汽车的各预设测试点处对应安装压力传感器的步骤包括:

在空调低压管加注口和空调高压管加注口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所述汽车进行第一次预热的步骤包括:

在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无光照、风速30km/h、车门窗全开、发动机关闭、鼓风机关闭的条件下加热30分钟。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所述汽车进行第二次预热的步骤包括:

在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光照强度为1000W/m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所述汽车进行升温的步骤包括:

在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光照强度为1000W/m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测试环境为:在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光照强度为1000W/m

作为上述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升温结束后,驾驶员进入车内,将汽车调整为怠速工况,在预设时间内、测试环境下控制空调在预设车内温度的制冷模式下测试,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以评价空调制冷性能的步骤中,所述预设时间为120min以上,所述预设车内温度为25℃,所述汽车挂N挡或P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测试方法首先确认汽车状态满足测试要求,再在汽车各预设测试点对应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以获得不同测试位置的温度和气压,再使汽车两次预热和升温模拟汽车各部件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再将汽车调整为怠速状态和固定温度下测试空调,专门针对在高端商务、政务用车场景中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怠速(≥2h)这一特殊使用工况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性能测试方法,参阅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并确认汽车状态满足测试要求。在本步骤中,不仅需要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检测,也要对整车进行检测,需要二者均符合测试条件才能进入后续的测试阶段。

具体地,在该步骤中,需要确认以下内容:

a确认空调系统零部件完整、无泄漏,工作有效。

b确认空调系统内制冷剂的充注量符合车辆技术条件要求。

c确认送风管路各接口不漏气,各出风口阀门操作灵活。

d确认温度控制开关、风量控制开关、风向选择开关、内外循环控制开关操作正常。

e对在暖风水管上配备切断阀的暖风系统,试验前确认切断阀可正常打开和关闭。

f吹面出风口格栅方向调整为稍稍向上,朝向驾乘人员的肩部上部。

g整车气密性满足整车技术条件要求。

若上述的各项参数指标均符合预设参数条件,则可确认进行下一步。

S2若满足测试要求,在汽车的各预设测试点处对应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该步骤具体包括将汽车置于整车环境模拟实验室中,并在以下测试点对应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在车前方一米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整车环境模拟实验室中的环境温度。

从吹面出风口端面中心位置向内20mm-30mm处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吹面出风口的温度。

在座椅的纵向中心面上,距离H点高为650mm-750mm,从座椅靠背上端面前边缘向前100mm-180mm处安装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驾驶舱头部温度。

在座椅的纵向中心面上,距离车辆地板高为10mm-30mm,从座椅垫上表面前边缘向前200mm-400mm处安装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驾乘舱膝部温度。

在座椅的纵向中心面上,距离车辆地板高为10mm-30mm,从座椅垫上表面前边缘向前200mm-400mm处安装第五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驾乘舱足部温度。

在距冷凝器前表面5mm-15mm处并对应冷凝器中心的位置安装第六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冷凝器前温度。

在距冷凝器后表面5mm-15mm处并对应冷凝器中心的位置安装第七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冷凝器后温度。

在距散热器后表面5mm-15mm处并对应散热器中心的位置安装第八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散热器后温度。

在压缩机吸气管壁表面,距压缩机不超过20mm处安装第九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压缩机吸气温度。

在压缩机排气管壁表面,距压缩机不超过20mm处安装第十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压缩机排气温度。

在冷凝器进口管壁表面安装第十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冷凝器进口温度。

在冷凝器出口管壁表面安装第十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冷凝器出口温度。

在蒸发器进口管壁表面安装第十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蒸发器进口温度。

在蒸发器出口管壁表面安装第十四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蒸发器出口温度。

在空调低压管加注口处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得空调系统低压压力。

在空调高压管加注口处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得空调系统高压压力。

通过在各测试点安装温度传感器,一方面监测空调系统各部位工作状态是否在正常,另一方面通过座椅头、膝、足三处的温度数据判断空调性能,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空调高、低压管处,主要是监测空调运行状态,对于结果判定不起作用,只是在空调系统工作异常时用于问题原因分析排查依据。

S3对汽车依次进行第一次预热、第二次预热和升温。

第一次预热阶段: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无光照,风速30km/h,并将汽车的车门窗全部打开,将发动机和鼓风机关闭,在此条件下运行30min。

第二次预热阶段: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光照强度为1000W/m

升温阶段: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光照强度为1000W/m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预热目的使环境仓升温至目标环境温度;第二次预热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使车内温度与仓内温度达到平衡,即车内车外同温;升温的目的是模拟实际环境下使用状态,通过模拟日照,使车内温度进一步提升,也模拟较为苛刻的用车环境。

并且,上述环境条件经实际使用环境调研,为较为苛刻的高温、高湿、高强度光照用车环境,采用此环境条件作为空调制冷性能测试环境能够充分测试出空调性能极限,保证在其他环境下空调制冷性能的可靠性。

S4升温结束后,驾驶员进入车内,将汽车调整为怠速工况,在预设时间300min内,环境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光照强度为1000W/m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中,汽车挂P挡或空挡。

以下为本实施例的试验评价依据:

步骤S4进行20分钟内,要求所有座椅头部温度不大于25℃、膝部温度不大于27℃、足部温度不大于28℃。

步骤S4进行20分钟-300分钟内,要求各座椅的头部温度保持在25℃±1℃、膝部温度保持27℃±1℃、足部温度保持在28℃±1℃。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纯电动汽车空调制冷性能台架的测试方法
  • 一种用于提高风冷空调机组制冷性能的系统及空调机组
技术分类

0612011237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