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调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2:03


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调设备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等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空调的能效也是本领域中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空调设备在工作时,通常采用风机来驱动空气流经换热器来实现冷媒与空气的热量交换,而在现有的空调设备中,当风机驱动空气流动时,空气在换热器附近的流动不充分,导致换热效果较差,对空调设备的能效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位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之间的多个侧板面,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多个侧板面之间围成安装腔;第一板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板面和至少一个侧板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内具有第一冷媒流道;第一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第一风机,安装于壳体的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以通过第一风机驱动空气由多个第一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并由第一出风口排出至安装腔的外部。

进一步地,空调设备包括第一分隔件,第一分隔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分隔件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腔段内,壳体的与第一分隔件相对设置的侧板面以及壳体的与第一分隔件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板面上均设有第一进风口;其中,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的靠近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当第一板面水平设置时,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的高度小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分隔件具有倾斜板段,沿由第二板面指向第一板面的方向,倾斜板段朝向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分隔件还包括两个竖直板段,两个竖直板段分别对应地与倾斜板段的两端连接;两个竖直板段均与倾斜板段呈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板面与两个竖直板段中的一个连接,第二板面与两个竖直板段中的另一个连接;倾斜板段的靠近第一换热器的板面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的端面抵接,第二板面、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的端面以及相应的竖直板段之间形成空隙。

进一步地,空调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第一支撑架设置于第一腔段,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板面贴合,第二支撑面与壳体的与第一分隔件相对设置的侧板面贴合,第三支撑面与第一换热器的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空调设备包括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和第三分隔件,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以及第三分隔件依次间隔布置,以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第三腔段以及第四腔段,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腔段内;空调设备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二腔段;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第二腔段连通;第二风机,设置于第二腔段,第二风机驱动空气由第二进风口流入第二腔段并由第二出风口流出第二腔段。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两端均与第二分隔件连接;U形结构与第二板面和第一分隔件连接;第二风机设置于U形结构与第二分隔件之间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一端与第二分隔件连接,L形结构的另一端与壳体的一个侧板面连接;L形结构与第二板面和第一分隔件连接;第二风机设置于L形结构、第二分隔件以及侧板面之间围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空调设备还包括压缩机、节流组件以及四通阀;四通阀控制由压缩机流出的冷媒的流向,以使由压缩机流出的冷媒在第一换热器内放热后,经过节流组件进入第二换热器吸热,或使由压缩机流出的冷媒在第二换热器内放热后,经过节流组件进入第一换热器吸热;其中,压缩机设置于第三腔段内。

进一步地,空调设备还包括:电控组件,电控组件设置于第四腔段内;绝缘垫,绝缘垫设置于第四腔段内并与第二板面连接;电控组件安装于绝缘垫上。

进一步地,空调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四腔段内,以检测第四腔段内的温度;温度检测元件与电控组件电连接,电控组件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空调设备的工作。

进一步地,壳体的边缘处设有折边;折边上设有安装孔,以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将壳体安装于工作位置;和/或,折边上设有吊装孔。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空调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位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之间的多个侧板面,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多个侧板面之间围成安装腔;第一板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板面和至少一个侧板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内具有第一冷媒流道;第一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第一风机,安装于壳体的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以通过第一风机驱动空气由多个第一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并由第一出风口排出至安装腔的外部。通过将第一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并配合设置在第二板面、侧板面上的第一进风口,有利于使进入安装腔内的空气更充分地流经第一换热器,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设备的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设备的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空调设备的实施例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设备的实施例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2、第一换热器;3、第一风机;4、第一分隔件;41、倾斜板段;42、竖直板段;5、第一支撑架;6、第二分隔件;7、第三分隔件;8、第二换热器;9、第二风机;10、压缩机;11、节流组件;12、四通阀;13、电控组件;131、电源模块;132、通信模块;133、电器盒;14、绝缘垫;15、温度检测元件;1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位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之间的多个侧板面,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多个侧板面之间围成安装腔;第一板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板面和至少一个侧板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第一换热器2,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2内具有第一冷媒流道;第一换热器2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第一风机3,安装于壳体1的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以通过第一风机3驱动空气由多个第一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并由第一出风口排出至安装腔的外部。

本发明的空调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位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之间的多个侧板面,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多个侧板面之间围成安装腔;第一板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板面和至少一个侧板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第一换热器2,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2内具有第一冷媒流道;第一换热器2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第一风机3,安装于壳体1的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以通过第一风机3驱动空气由多个第一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并由第一出风口排出至安装腔的外部。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并配合设置在第二板面、侧板面上的第一进风口,有利于使进入安装腔内的空气更充分地流经第一换热器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而且,这种将第一换热器2倾斜设置的结构有利于在空间有限的壳体1内设置尺寸更大的第一换热器2,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应用于智轨车辆司机室等空间较狭窄的情况使用,有利于在减小对周围环境空间占用的基础上保证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

另外,由于将第一换热器2设置为倾斜设置的结构,当空调设备在冬季使用而出现第一换热器2结霜的情况时,在对第一换热器2进行化霜的过程中有利于使化霜产生的水更顺畅地从第一换热器2流下,化霜效果更好。

具体地,空调设备包括第一分隔件4,第一分隔件4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分隔件4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换热器2设置于第一腔段内,壳体1的与第一分隔件4相对设置的侧板面以及壳体1的与第一分隔件4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板面上均设有第一进风口;其中,第一换热器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端的靠近第一分隔件4的一侧;当第一板面水平设置时,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端的高度小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这种第一换热器2倾斜安装并配合三向进风的结构,可在保证空调设备结构紧凑性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大流经第一换热器2的风量,提高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化空气在壳体1内的流动第二板面以及与第一分隔件4相邻的两个侧板面上的第一进风口均为圆形孔,与第一分隔件4相对设置的侧板面上的第一进风口为六边形孔。与第一分隔件4相对设置的侧板面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与第一分隔件4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板面。

具体地,第一分隔件4具有倾斜板段41,沿由第二板面指向第一板面的方向,倾斜板段41朝向远离第一换热器2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不仅可以增大第一腔段内的空间,提高空气与第一换热器2在第一腔段内的换热效果,而且,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第一分隔件4可起到优化空气在第一腔段内流动方向的作用,使空气更容易流经第一换热器2附近的区域,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

具体地,第一分隔件4还包括两个竖直板段42,两个竖直板段42分别对应地与倾斜板段41的两端连接;两个竖直板段42均与倾斜板段41呈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板面与两个竖直板段42中的一个连接,第二板面与两个竖直板段42中的另一个连接;倾斜板段41的靠近第一换热器2的板面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端的端面抵接,第二板面、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端的端面以及相应的竖直板段42之间形成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第一分隔件4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的稳定连接,而且通过倾斜板段41能够对第一换热器2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有利于提高第一换热器2安装的稳定性。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第二板面、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端的端面以及相应的竖直板段42之间形成空隙,有利于使空气更容易地流经该空隙,从而可进一步优化空气的流动路径,使空气的流动路径更好地覆盖第一换热器2的各个区域,提高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换热器2与第一板面的夹角为25°,两个竖直板段42均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垂直,倾斜板段41与两个竖直板段42之间的夹角均为155°。申请人对第一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板段41相对于竖直板段42的夹角进行设计,使得空气在第一腔段内的流动路径有效地覆盖第一换热器2的各个区域,有效地提高了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当然,上述夹角也不限于上述的25°和155°。

具体地,空调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5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第一支撑架5设置于第一腔段,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板面贴合,第二支撑面与壳体1的与第一分隔件4相对设置的侧板面贴合,第三支撑面与第一换热器2的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由于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板面贴合且第二支撑面与壳体1的与第一分隔件4相对设置的侧板面贴合,可以使第一支撑架5稳固地安装在壳体1内,并通过第三支撑面对第一换热器2起到稳定的支撑效果,配合第一分隔件4的倾斜板段41对第一换热器2的端面的支撑,可使第一换热器2稳固地安装在壳体1内。

具体地,空调设备包括第一分隔件4、第二分隔件6和第三分隔件7,第一分隔件4、第二分隔件6以及第三分隔件7依次间隔布置,以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第三腔段以及第四腔段,第一换热器2设置于第一腔段内;空调设备包括:第二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8设置于第二腔段;壳体1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第二腔段连通;第二风机9,设置于第二腔段,第二风机9驱动空气由第二进风口流入第二腔段并由第二出风口流出第二腔段。

具体地,第二换热器8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两端均与第二分隔件6连接;U形结构与第二板面和第一分隔件4连接;第二风机9设置于U形结构与第二分隔件6之间围成的空间内。

具体地,第二换热器8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一端与第二分隔件6连接,L形结构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一个侧板面连接;L形结构与第二板面和第一分隔件4连接;第二风机9设置于L形结构、第二分隔件6以及侧板面之间围围成的空间内。

具体地,空调设备还包括压缩机10、节流组件11以及四通阀12;四通阀12控制由压缩机10流出的冷媒的流向,以使由压缩机10流出的冷媒在第一换热器2内放热后,经过节流组件11进入第二换热器8吸热,或使由压缩机10流出的冷媒在第二换热器8内放热后,经过节流组件11进入第一换热器2吸热;其中,压缩机10设置于第三腔段内。

在本实施例中,节流组件11以及四通阀12均设置于第三腔段内。压缩机10为变频压缩机,其频率可在30赫兹至75赫兹之间的范围内变化。

具体地,空调设备还包括:电控组件13,电控组件13设置于第四腔段内;绝缘垫14,绝缘垫14设置于第四腔段内并与第二板面连接;电控组件13安装于绝缘垫14上。

电控组件13包括电源模块131、通信模块132以及电器盒133。另外,壳体1上设有高压防水接头、低压防水接头以及信号线接头,以向空调设备供电或与空调设备与外部进行信号传递,方便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空调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15,温度检测元件15设置于第四腔段内,以检测第四腔段内的温度;温度检测元件15与电控组件13电连接,电控组件13根据温度检测元件15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空调设备的工作。

具体地,壳体1的边缘处设有折边;折边上设有安装孔,以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将壳体1安装于工作位置;和/或,折边上设有吊装孔。

为了保护空调设备的安全运行,压缩机10的进出口处均装有高压开关和低压开关,当压缩机10的进出口处的压力高于高压开关的响应压力或低于低压开关的相应压力时,高压开关或低压开关触发,从而停止空调设备,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另外,空调设备包括连接板16,连接板16与第一换热器2连接,第一风机3安装于连接板16。

当然,壳体1可以是开放式、封闭式或半开放式的结构,可基于各部件的防护需求、散热需求、维护需求等进行灵活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半开放式结构,第三腔段和第四腔段与壳体1的外部空间连通。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位于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之间的多个侧板面,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以及多个侧板面之间围成安装腔;第一板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板面和至少一个侧板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第一换热器2,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2内具有第一冷媒流道;第一换热器2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第一风机3,安装于壳体1的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以通过第一风机3驱动空气由多个第一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并由第一出风口排出至安装腔的外部。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相对于第一板面倾斜设置,并配合设置在第二板面、侧板面上的第一进风口,有利于使进入安装腔内的空气更充分地流经第一换热器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中央控制设备、空调设备的远程控制设备、空调设备的室内设备及它们的控制方法
  • 空调设备管理装置、空调设备管理程序以及空调设备管理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39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