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痰痂清除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5:17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痰痂清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疾病患者痰痂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管切开后由于形成了“呼吸短路”,相对湿化不足,气体由气管直接进入气道,引起纤毛运动频率下降或停止,使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异物的能力减低,破坏了机体自然防御机制,易使环绕一次性大容量低压气囊积聚的分泌物下行进入呼吸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进出呼吸道的气体失去鼻部清洁过滤、湿化作用,分泌物水分易蒸发变黏稠形成痰痂。

在进行痰痂清除时,由于痰痂较为干硬,通常采用活检钳夹取的方法进行取出,但活检钳的力度不易控制,缺乏经验的医护人员会由于用劲过大而造成痰痂被夹碎,从而导致痰痂散落在患者喉管内,并经喉管进入患者体内,引发患者的不适,或掉落至外界,污染外部环境。并且医护人员与患者均会直视痰痂,由于痰痂外形奇特,极易引发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反胃等不适反应。而且痰痂本身含有多种病菌,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病菌的传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疾病患者痰痂清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因直视痰痂而造成患者与医护人员不适,及痰痂夹取不便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上下轴向的插入管,插入管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储水环、进气环与拉动环,插入管侧壁上下两侧分别同轴开设有环形且开口向外的让位槽,让位槽内同轴设有环形的气囊,两个气囊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喷头,喷头上设有位于气囊内的进水管,多个进水管的自由端均插入插入管内且设有一个过渡盒,过渡盒经连接管与储水环连通,插入管内设有上下轴向且与进气环连通的进气管,两个气囊的相背端分别经连管与进气管连通,下侧的气囊下端经多个滑块与插入管滑动连接,多个滑块内端均贯穿插入管且设有一个拉环,拉动环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绕线轮,绕线轮经拉绳与拉环连接,插入管上端同轴拆卸连接有气筒,气筒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储水环、进气环、拉动环一一对应的通孔,气筒内同轴设有内管,内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内管与气筒下侧壁之间设有随活塞移动而转动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可与通孔连通的进气孔;

当进气孔与进气环连通时,气囊随活塞的移动而膨胀并向外摆动;当进气孔与储水环连通时,储水环内的液体随活塞的移动而从喷头喷出;当进气孔与拉动环连通时,绕线轮随活塞的移动而转动且经拉绳带动下侧的气囊向上移动并包裹痰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让位槽、气囊、粘胶的设置,减小插入管插入患者体内时的宽度,便于插入管插入患者体内,防止将痰痂推至患者体内,储水环、进气环、拉动环、套环、通孔、进气孔的设置,通过对进气孔与通孔连通状况的改变来实现阶段性的操作,整个过程只需在插入管与气筒连接且将插入管插入患者体内后,推动活塞即可,操作简便,可实现对痰痂的阻挡、湿化、取出的过程,在痰痂取出后处于密闭的环境,减小了细菌的扩散,遮挡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视线,防止患者与医护人员因直视痰痂而引发不适,并且对痰痂进行了密闭的防护,不会因插入管的移动而造成痰痂的脱落,防止痰痂污染环境,更加的干净、卫生,增加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舒适度,更加的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中插入管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2中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3中C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全剖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气筒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气筒的仰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11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插入管1,插入管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储水环2、进气环3与拉动环4,插入管1侧壁上下两侧分别同轴开设有环形且开口向外的让位槽,让位槽内同轴设有环形的气囊5,两个气囊5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喷头6,喷头6上设有位于气囊5内的进水管7,多个进水管7的自由端均插入插入管1内且设有一个过渡盒8,过渡盒8经连接管9与储水环2连通,插入管1内设有上下轴向且与进气环3连通的进气管10,两个气囊5的相背端分别经连管11与进气管10连通,下侧的气囊5下端经多个滑块12与插入管1滑动连接,多个滑块12内端均贯穿插入管1且设有一个拉环13,拉动环4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绕线轮14,绕线轮14经拉绳15与拉环13连接,插入管1上端同轴拆卸连接有气筒16,气筒16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储水环2、进气环3、拉动环4一一对应的通孔17,气筒16内同轴设有内管18,内管18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9,内管18与气筒16下侧壁之间设有随活塞19移动而转动的挡板20,挡板20上开设有可与通孔17连通的进气孔21;

当进气孔21与进气环3连通时,气囊5随活塞19的移动而膨胀并向外摆动;当进气孔21与储水环2连通时,储水环2内的液体随活塞19的移动而从喷头6喷出;当进气孔21与拉动环4连通时,绕线轮14随活塞19的移动而转动且经拉绳15带动下侧的气囊5向上移动并包裹痰痂。

为了使绕线轮14可转动,所述的绕线轮14与拉动环4转动连接,绕线轮14内同轴螺纹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移动杆22,移动杆22与插入管1滑动连接,移动杆22上开设有开口向后的插槽23,拉动环4内设有前后方向的滑筒24,滑筒24内经压簧连接有可插入插槽23内的插杆25,插杆25前端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活塞19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可与移动杆22接触的推杆26。

为了使插入管1与气筒16拆卸连接,所述的气筒16下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27,插入管1上端同轴设有防护环28,储水环2、进气环3、拉动环4位于防护环28内,防护环28上端与转环27螺纹连接。

为了使挡板20随活塞19的移动而转动,所述的气筒16上侧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29,活塞19上设有倒L形且可插入通槽29的限位杆30,挡板20前后两侧分别同轴设有位于内管18外且可与限位杆30接触的弧形板31,后侧的弧形板31的高度高于前侧的弧形板31的高度,弧形板31的厚度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减小,挡板20与内管18之间设有卷簧32,气筒16与内管18分别与挡板20转动连接。

为了保证取痰痂过程中患者的正常呼吸,所述的插入管1内同轴设有氧气管33,氧气管33上端贯穿插入管1且设有连接头34。

为了保证气体密闭性,所述的气筒16下端设有多个与通孔17一一对应且上下轴向的套环35,储水环2、进气环3、拉动环4可插入其对应侧的套环35内,储水环2上端设有密封膜36,与储水环2对应的套环35内设有可插入储水环2内且中空的刺入针37,刺入针37与其对应侧的通孔17连通。

为了更好的使用,所述的让位槽内设有粘胶38,两个气囊5的相对端分别与粘胶38连接,两个气囊5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多个位于喷头6内侧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挤压块39,两个气囊5上的挤压块39交错分布,过渡盒8位于气囊5上方且与插入管1固定连接,上侧的气囊5上端与插入管1固定连接,拉动环4内设有与拉绳15接触的换向柱40。

本发明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为储水环2与进水管7内均充满生理盐水,密封膜36未破损,进气孔21与进气环3所对应的通孔17连通,设置移动杆22与绕线轮14的螺纹连接不具有自锁性,转环27与防护环28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

将刺入针37对准密封膜36,使储水环2、进气环3、拉动环4分别插入其对应的套环35内,刺入针37刺破密封膜36插入储水环2内,转动转环27,使转环27与防护环28螺纹连接,当储水环2、进气环3、拉动环4上端面与气筒16下端面接触时,停止转动转环27,此时插入管1与气筒16连接在一起,储水环2与进气环3均属于密闭状态,拉动环4未密闭;

将呼吸机与连接头34连接,将插入管1下端插入患者咽喉内,当痰痂位于两个气囊5之间时,停止插入插入管1,向下推动活塞19,活塞19将内管18内的气体经进气孔21与通孔17挤入进气管10内,气体通过连管11进入气囊5内,气囊5充气膨胀,两个气囊5的相对端向外摆动并脱离与粘胶38的连接,同时,限位杆30插入通槽29内并逐渐靠近后侧的弧形板31,气囊5膨胀并与患者的气管壁接触,由于氧气通过连接头34与氧气管33进入患者体内,故患者不会出现缺氧的状况;

当限位杆30与后侧的弧形板31接触后,由于弧形板31的厚度沿逆时针逐渐减小,故在限位杆30的推动下,弧形板31顺时针转动并带动挡板20顺时针转动,卷簧32受力收缩,当限位杆30不与弧形板31的倾斜面接触时,后侧的弧形板31与限位杆30右端接触,在限位杆30的作用下,卷簧32无法带动挡板20逆时针转动,此时,进气孔21与储水环2对应的通孔17连通;

继续向下推动活塞19,活塞19将气体挤入储水环2内,储水环2内的液体经连接管9进入过渡盒8内,并从过渡盒8内经进水管7进入喷头6并经喷头6雾化后喷出,痰痂与气管壁接触的地方被湿化变软;

当限位杆30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后,限位杆30下端与前侧的弧形板31接触并推动挡板20顺时针转动,当前侧的弧形板31与限位杆30右端接触时,进气孔21与拉动环4所对应的通孔17连通,随着活塞19的继续移动,推杆26逐渐通过进气孔21与通孔17插入拉动环4内并与移动杆22接触,推杆26推动移动杆22向下移动,移动杆22经螺纹带动绕线轮14转动,拉绳15在换向柱40的作用下逐渐缠绕在绕线轮14上并拉动拉环13向上移动,拉环13经滑块12带动下侧的气囊5向上移动,下侧的气囊5逐渐靠近痰痂,由于痰痂与气管壁的连接处已被湿化,故在气囊5与挤压块39的双重挤压下,痰痂与气管壁脱离,痰痂落入下侧的气囊5内;

当移动杆22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后,移动杆22下端与插杆25的倾斜面接触并推动插杆25向后移动,当插槽23移动至插杆25的正前方时,插杆25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插入插槽23内,移动杆22的位置被限定,停止向下推动活塞19,此时,两个气囊5组成密闭的球形,痰痂位于两个气囊5之间,取出插入管1,使痰痂从患者气管内取出,将插入管1与气筒16分离,将插入管1丢弃即可。

本发明中的滑块12与插入管1之间设有防护布,保证两个气囊5组成的球形的密闭性,防止痰痂进入插入管1内并从插入管1内漏出。

本发明中的喷头6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写。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让位槽、气囊、粘胶的设置,减小插入管插入患者体内时的宽度,便于插入管插入患者体内,防止将痰痂推至患者体内,储水环、进气环、拉动环、套环、通孔、进气孔的设置,通过对进气孔与通孔连通状况的改变来实现阶段性的操作,整个过程只需在插入管与气筒连接且将插入管插入患者体内后,推动活塞即可,操作简便,可实现对痰痂的阻挡、湿化、取出的过程,在痰痂取出后处于密闭的环境,减小了细菌的扩散,遮挡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视线,防止患者与医护人员因直视痰痂而引发不适,并且对痰痂进行了密闭的防护,不会因插入管的移动而造成痰痂的脱落,防止痰痂污染环境,更加的干净、卫生,增加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舒适度,更加的人性化。

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呼吸疾病患者痰痂清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因直视痰痂而造成患者与医护人员不适,及痰痂夹取不便易污染环境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痰痂清除效率。

相关技术
  •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痰痂清除装置
  • 一种呼吸科用清除效果好的痰痂清除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41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