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4:22


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7816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结构,该内燃机包括设有曲轴室的曲轴箱体、以及设有变速齿轮组的齿轮箱体,和组设于该曲轴箱体上的汽缸体,于该汽缸体上组设有供阀门机构装设的阀动室的汽缸头,所述曲轴箱体与齿轮箱体为具有各自外壁的独立箱体,其中,该齿轮箱体设有吹漏气通路,以及在连通该曲轴箱体和齿轮箱体未浸油处的呼气孔道上,设有仅允许曲轴箱体朝齿轮箱体流入油气的单向阀。

上述内燃机结构通过设置呼气孔道将高温油气压力释放同时进而简化内燃机结构,但该内燃机在工作时活塞上下运动时会受到曲轴箱内部较大的空气阻力作用,导致功率损失。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为改善上述问题容易考虑:1、在与缸筒对应的曲轴空腔侧壁设置与外界连通的泄压阀和吸气阀;2、提高机油对活塞的润滑效果以降低运动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发动机包括缸体和曲轴箱,所述缸体内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缸筒,所述曲轴箱内具有竖向设置的支撑壁,该支撑壁将曲轴箱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空腔,两所述空腔分别与上方的两所述缸筒正对且连通,其特征在于,压力平衡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壁侧面的下通气孔和/或位于所述支撑壁与缸体之间的上通气孔,所述上通气孔和所述下通气孔均能将两所述空腔连通。

缸体内有用于与活塞配合的缸筒,活塞在冲程运动时沿缸筒轴向往复运动,曲轴箱位于缸体下方,曲轴箱内设置竖向布置的支撑壁可对与活塞连杆转动连接的曲轴提供支撑使其转动稳定,且可同时对缸体提供支撑效果,多个缸筒可提高发动机排量并使发动机工作更稳定,支撑壁将曲轴箱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空腔并与上方的缸筒正对,如此支撑壁的支撑位置恰好在两筒体之间可保证载荷均匀。通过在支撑壁的侧面设置下通气孔和/或在支撑壁与缸体之间设置上通气孔,并使下通气孔和上通气孔均将两空腔连通,这样当发动机工作时,两活塞均处于不同的冲程状态和位置,活塞下行时挤压下方空腔内的空气形成高压,而隔壁活塞则会进入上行状态抽取对应空腔内的空气而形成负压,使两缸筒共同形成压力波动很小,正压和负压空腔之间的空气能通过通气孔一快速交换满足整体压力平衡,从而降低活塞运动受到的阻力,提高传动效率,此外还避免在空腔内产生过高的压力波动导致机油雾化进而侵入活塞配合处影响燃烧室油气分离效果,也降低了机油消耗。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发动机还包括齿轮箱,所述曲轴箱的内侧壁具有与所述齿轮箱相连通的扩气孔。发动机上还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用于装配变速机构,通过在曲轴箱的内侧壁设置与齿轮箱相连通的扩气孔,这样曲轴箱与齿轮箱连通增大了活塞运动导致气压变化的容积,即活塞在上行或下行时在曲轴箱内产生的压力变化会被更好地分摊,使压力波动更小,进一步降低活塞运动阻力,保证油气分离效果并提高发动机效率。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所述支撑壁的顶部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所述上通气孔。通过在支撑壁的顶部设置缺口,使缺口与缸体的下端之间形成上通气孔,缺口加工更便捷,且缺口与缸体之间形成的上通气孔与缸筒下端距离更近,活塞在吸入或挤出空气时可更高效地与相邻空腔进行空气交换,减小对所在空腔内的气压产生过大的影响,降低压力波动上,提高发动机效率。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所述缸筒的下端凸出所述缸体的下表面,该缸筒的下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与该缺口之间形成所述上通气孔。通过设置缸筒的下端凸出缸体的下表面,且使缸筒的下端位于缺口内且与该缺口之间形成上通气孔,这样进一步使缸筒的下端与缺口之间形成上通气孔,保证该处上通气孔直接高效地对缸筒内空气进行交换。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所述支撑壁的侧边边缘具有所述下通气孔,所述扩气孔有若干个,至少一个所述扩气孔位于所述曲轴箱内侧壁与所述支撑壁的接合处并与该处的下通气孔相连通,该处扩气孔同时将该支撑壁两侧的所述空腔连通。通过在支撑壁的侧边边缘设置下通气孔,在曲轴箱内侧壁与支撑壁该侧边的接合处设置扩气孔与该处的下通气孔接合连通,这样空腔内的气压因活塞运动产生变化时空气可同时通过扩气孔和下通气孔进行交换,该处与齿轮箱和相邻空腔之间的流通截面积均更大,利于实现空气快速且适用性地进行交换,进一步保证压力平衡效果。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所述扩气孔的内缘和所述下通气孔的内缘均经圆角过渡处理。通过设置扩气孔的内缘和下通气孔的内缘均经圆角过渡处理,这样保证空气在流经此处的扩气孔和下通气孔时阻力更小更顺畅,进而保证压力平衡和提高发动机效率。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所述曲轴箱包括相固连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扩气孔和所述下通气孔均位于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的接合处。通过设置曲轴箱包括相固连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使扩气孔和下通气孔均位于上箱体与下箱体的接合处,这样利于分体加工开槽,可降低工艺难度,此外使该处的下通气孔和扩气孔位于曲轴箱高度的中位,压力平衡效果不会受到机油影响。

在上述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中,若干所述扩气孔沿曲轴箱的内侧壁间隔布置,每个所述空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扩气孔与所述齿轮箱连通。通过设置若干扩气孔沿曲轴箱的内侧壁间隔布置,并使每个空腔通过至少一个扩气孔与齿轮箱连通,这样保证各空腔与齿轮箱空气交换相对均匀,利于压力平衡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通过在支撑壁的侧面和支撑壁与缸体之间设置连通支撑壁两侧的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使发动机工作时,正压和负压空腔之间的空气能通过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快速交换,降低活塞运动受到的阻力,提高传动效率,此外还避免在空腔内产生过高的压力波动导致机油雾化进而侵入活塞配合处影响燃烧室的油气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曲轴箱和齿轮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曲轴箱和齿轮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缸体与上箱体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部放大图。

图中,1、缸体;11、缸筒;

2、曲轴箱;21、空腔;22、上箱体;23、下箱体;

3、支撑壁;31、缺口;

4、上通气孔;5、齿轮箱;6、扩气孔;7、下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双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包括缸体1和曲轴箱2,曲轴箱2内具有竖向设置的支撑壁3,缸体1内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缸筒11,支撑壁3的侧面和该支撑壁3与缸体1之间分别具有连通支撑壁3两侧空腔21的下通气孔7和上通气孔4,支撑壁3将曲轴箱2的内腔分隔为两个通过上通气孔4和下通气孔7连通的空腔21,两空腔21分别与上方的两缸筒11正对且连通。缸体1内具有与活塞配合的缸筒11,活塞在冲程运动时沿缸筒11轴向往复运动,曲轴箱2位于缸体1下方,曲轴箱2内设置竖向布置的支撑壁3可对与活塞连杆转动连接的曲轴提供支撑使其转动稳定,且可同时对缸体1提供支撑效果,设置两个缸筒11可提高发动机排量且使发动机工作更稳定。通过在支撑壁3的侧面和支撑壁3与缸体1之间设置连通支撑壁3两侧的下通气孔7和上通气孔4,并使支撑壁3将曲轴箱2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空腔21并通过上通气孔4和下通气孔7实现相互连通,同时使空腔21与上方的缸筒11一一正对且连通,这样当发动机工作时,多个两活塞均处于不同的冲程状态和位置,活塞下行时挤压下方空腔21内的空气形成高压,而隔壁活塞则会进入上行状态抽取对应空腔21内的空气而形成负压,使多个缸筒11共同形成压力波动很小,正压和负压空腔21之间的空气能通过上通气孔4和下通气孔7快速交换满足整体压力平衡,从而降低活塞运动受到的阻力,提高传动效率,此外还避免在空腔21内产生过高的压力波动导致机油雾化进而侵入活塞配合处影响燃烧室油气分离效果,也降低了机油消耗。进一步来讲,发动机还包括齿轮箱5,曲轴箱2的内侧壁具有与齿轮箱5相连通的扩气孔6。发动机上还设有齿轮箱5,齿轮箱5用于装配变速机构,通过在曲轴箱2的内侧壁设置与齿轮箱5相连通的扩气孔6,这样曲轴箱2与齿轮箱5连通增大了活塞运动导致气压变化的容积,即活塞在上行或下行时在曲轴箱2内产生的压力变化会被更好地分摊,使压力波动更小,进一步降低活塞运动阻力,保证油气分离效果并提高发动机效率。支撑壁3的侧边边缘还具有下通气孔7,曲轴箱2内侧壁与支撑壁3垂直且在接合处具有与该处下通气孔7相连通的扩气孔6,扩气孔6同时将支撑壁3两侧的空腔21连通。通过将下通气孔7设置在支撑壁3的侧边边缘,在曲轴箱2内侧壁与支撑壁3侧边的接合处设置扩气孔6与该处的下通气孔7接合连通,这样空腔21内的气压因活塞运动产生变化时空气可同时通过扩气孔6和下通气孔7进行交换,该空腔21与齿轮箱5和相邻空腔21之间的流通截面积均更大,利于实现空气快速且适用性地进行交换,进一步保证压力平衡效果。作为优选,扩气孔6的内缘和下通气孔7的内缘均经圆角过渡处理。通过设置扩气孔6的内缘和下通气孔7的内缘均经圆角过渡处理,这样保证空气在流经此处的扩气孔6和下通气孔7时阻力更小更顺畅,进而保证压力平衡和提高发动机效率。扩气孔6有两个且沿曲轴箱2的内侧壁间隔布置,每个空腔21通过至少一个扩气孔6与齿轮箱5连通。通过设置扩气孔6有若干个且沿曲轴箱2的内侧壁间隔布置,并使每个空腔21通过至少一个扩气孔6与齿轮箱5连通,这样保证各空腔21与齿轮箱5空气交换相对均匀,利于压力平衡效果。

如图5所示,曲轴箱2包括相固连的上箱体22和下箱体23,扩气孔6和下通气孔7均位于上箱体22与下箱体23的接合处。通过设置曲轴箱2包括相固连的上箱体22和下箱体23,使扩气孔6和下通气孔7均位于上箱体22与下箱体23的接合处,这样利于分体加工开槽,可降低工艺难度,此外使处的下通气孔7和扩气孔6位于曲轴箱2高度的中位,平衡效果不会受到机油影响。

如图2-7所示,支撑壁3的顶部具有缺口31,缺口31与缸体1之间形成上通气孔4。通过在支撑壁3的顶部设置缺口31,使缺口31与缸体1的下端之间形成上通气孔4,缺口31加工更便捷,且缺口31与缸体1之间形成的上通气孔4与缸筒11下端距离更近,活塞在吸入或挤出空气时可更高效地与相邻空腔21进行空气交换,减小对所在空腔21内的气压产生过大的影响,降低压力波动上,提高发动机效率。进一步来讲,缸筒11的下端凸出缸体1的下表面,缸筒11的下端位于缺口31内且与缺口31之间形成上通气孔4。通过设置缸筒11的下端凸出缸体1的下表面,且使缸筒11的下端位于缺口31内且与缺口31之间形成上通气孔4,这样进一步使缸筒11的下端与缺口31之间形成上通气孔4,保证处上通气孔4直接高效地对缸筒11内空气进行交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
  • 一种两缸发动机的压力平衡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53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