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9:05


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是激光来探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发射模组先向目标发射用于探测的出射激光,然后接收模组接收从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激光,处理接收到的回波激光后可获得目标物体的有关信息,例如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

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微镜技术的激光雷达具有响应快、可靠性好、测距分辨率高等优势。当发射模组发出出射激光并入射到MEMS微镜(也称为振镜)时,出射激光在MEMS微镜表面发生偏转。随着MEMS微镜振动,出射激光会覆盖一定范围的视场角,对该视场角范围对应的探测区域进行扫描,从而获取目标物体表面的距离信息。

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探测区域的拼接扩大MEMS激光雷达的整体视场角;但MEMS激光雷达的整体视场角范围内的探测分辨率相同且均匀,无法满足对整体视场角的不同区域的分辨率差异化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可以实现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探测。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包括收发组件和MEMS微镜;

所述收发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收发模组,所述第一收发模组用于发射出射激光和接收回波激光,所述回波激光为所述出射激光被第一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后返回的激光;

所述MEMS微镜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发射的所述出射激光反射后射向所述第一探测区域,同时还用于将所述回波激光反射后射向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发模组;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探测区域之间具有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中包括感兴趣区域,所述感兴趣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频率和发射时序可调,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频率,控制所述感兴趣区域的分辨率,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时序,控制所述感兴趣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可选的,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频率,使所述第一探测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小于或等于重叠区域中非感兴趣区域的分辨率。

可选的,所述收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收发模组;

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向其探测区域的非重叠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

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向其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非感兴趣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0.5f;

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向其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的感兴趣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

可选的,所述收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收发模组;

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向其探测区域的非重叠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

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向其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非感兴趣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

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向其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的感兴趣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大于f。

可选的,所述激光雷达还包括第一折返镜,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发射的所述出射激光均射向所述第一折返镜且在所述第一折返镜上的光斑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折返镜用于将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发射的所述出射激光反射后入射到所述MEMS微镜,还用于将所述MEMS微镜反射的所述回波激光反射后入射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发模组。

可选的,所述激光雷达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收发模组,所述第二收发模组用于发射出射激光和接收回波激光,所述回波激光为所述出射激光被第二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后返回的激光;

所述MEMS微镜用于将所述第二收发模组发射的所述出射激光反射后射向所述第二探测区域,同时还用于将所述回波激光反射后射向对应的第二收发模组;

所述第二探测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探测区域的外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的,所述激光雷达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折返镜,所述第四折返镜与所述第二收发模组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四折返镜用于将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发模组发射的出射激光反射后入射到所述MEMS微镜,还用于将所述MEMS微镜反射的所述回波激光反射后入射到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发模组。

可选的,所述激光雷达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折返镜和至少两个第三折返镜(33),所述第二折返镜、所述第三折返镜和所述第一收发模组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发射的所述出射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折返镜和第三折返镜反射后射向所述第一折返镜。

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发模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发模组的两侧,所述激光雷达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收发模组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折返镜和两个所述第三折返镜,两个所述第三折返镜之间呈角度相连。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折返镜的背侧设置有安装限位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设备,包括驾驶设备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所述驾驶设备本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收发模组,至少两个第一收发模组的第一探测区域之间具有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大于或等于第一探测区域的非重叠区域;另外,重叠区域中可以包括感兴趣区域,感兴趣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通过控制调节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频率和发射时序,可以调节感兴趣区域的分辨率、位置和大小;实现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探测,对较关注的区域和物体通过调整感兴趣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实现较高分辨率的探测,满足激光雷达智能化探测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1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扫描视场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负责扫描视场1的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频率调整前全发和调整后的发射时序对比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实现的有重叠区域的两个视场点云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负责扫描视场1的第一收发模组的发射频率调整前全发和调整后的发射时序对比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现的有重叠区域的两个视场点云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8a示出了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8b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8c示出了本发明图8中激光雷达的扫描视场示意图;

图8d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激光雷达的扫描视场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结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例提供的激光雷达去掉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去掉上盖的俯视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例提供的激光雷达的光路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中第二折返镜32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中安装第二折返镜32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一具体实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中第二折返镜32的装配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激光雷达100,收发组件1,MEMS微镜2,底座3,安装块5,挡板51,定位孔52,第一收发模组11,第一折返镜31,第二收发模组12,第二折返镜32,第三折返镜33,反射面331,安装限位面332,定位柱333,第四折返镜34,自动驾驶设备200,驾驶设备本体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a所示,该激光雷达100包括收发组件1和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微镜2。收发组件1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第一收发模组11用于发射出射激光和接收回波激光,回波激光为出射激光被第一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后返回的激光。MEMS微镜2用于将每个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反射后射向第一探测区域,同时还用于将回波激光反射后射向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至少两个第一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至少两个第一探测区域之间具有重叠区域,重叠区域中包括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

每个第一收发模组11包括对应设置的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发射模组用于发射出射激光,接收模组用于接收回波激光,该回波激光为出射激光被第一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后返回的激光。

MEMS微镜2包括往复振动的镜面,通过镜面反射出射激光和回波激光;通过振动的镜面对出射激光进行反射并接收同轴返回的回波激光,实现对第一探测区域的扫描。MEMS微镜2可以采用二维MEMS微镜,其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以一定的机械角旋转扫描,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经过二维MEMS微镜2后以线扫描的方式扫描,扫描视场的水平和垂直角度由二维MEMS微镜2的扫描机械角决定。

如图1b所示,多个第一收发模组11通过MEMS微镜2形成的第一探测区域(视场1和视场2)具有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可以不同于非重叠区域;多个第一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扩大了激光雷达100的整体沿第一方向的视场角,若激光雷达100水平放置则扩大了水平视场角;并且重叠区域中包括ROI区域,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满足对ROI区域实现较高分辨率探测的需求。激光雷达100实现对ROI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探测的同时,对其他区域也能够进行有效探测,满足激光雷达差异化和智能化的探测需求,提高系统的利用率。

由于多个第一收发模组11形成的视场角具有重叠区域,避免了视场与视场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漏检,影响探测可靠性。其中,可以是沿水平方向重叠,也即多个第一收发模组11形成的第一探测区域在水平方向具有重叠区域;也可以是沿垂直方向重叠,也即多个第一收发模组11形成的第一探测区域在垂直方向具有重叠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和发射时序可调,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控制感兴趣区域的分辨率,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控制感兴趣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ROI区域的分辨率、位置和大小可调,实现了对ROI区域的动态调整;激光雷达100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或关注物体的移动实时调整ROI区域。示例性的,初始时刻ROI区域一般位于整体视场的中心;当激光雷达周围环境变化时,如进入转弯路口更关注转弯内侧的视场内的情况,可以调整ROI区域的位置,如进入高速路更关注前方更远距离处的情况,可以调整ROI区域的发射频率和大小;当关注物体移动时,可以调整ROI区域的位置和发射频率,实现对移动物体的实时跟踪。

以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为例,进行重叠区域和ROI区域调节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激光雷达100的收发组件1包括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在组装激光雷达100时,第一收发模组11和MEMS微镜2的位置和角度可调,使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的角度和角度范围不同,即第一探测区域在激光雷达周围覆盖的视场范围不同;通过调整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相对位置和MEMS微镜2的角度,能够使两个第一探测区域之间具有重叠区域,且重叠区域的大小可调。也可以预先设计好满足重叠区域大小的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位置和MEMS微镜2的角度,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组装。

关于如何使重叠区域中包括ROI区域,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有如下几种方式:

1.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相同,由于重叠区域能够同时被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扫描,其分辨率能够线性叠加,因此重叠区域的分辨率会提高;因此整个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大于非重叠区域的分辨率;该方式可以实现对ROI区域的重点探测,但无法调整ROI区域出现的时间和位置,ROI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是固定的;

2.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和发射时序可调,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可以控制ROI区域的分辨率,在扫描ROI区域时提高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使其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同时,使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可调,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控制ROI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示例性的,在一个激光雷达100中,收发组件1包括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相同。以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为例,如图3所示,为该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和发射频率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对比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对应的视场1和视场2重叠后形成的整体视场的分辨率示意图。第一收发模组11向非重叠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第一收发模组11向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0.5f;第一收发模组11向重叠区域的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视场2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出射激光的发射时序、发射频率与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发射频率相同。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和视场2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向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间相互错开,即在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相邻两个出射激光的脉冲之间,视场2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一个出射激光的脉冲。

如图4所示,视场1和视场2的非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假设为x;重叠区域被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分别扫描,同时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的发射频率为0.5f且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间相互错开,重叠区域中非ROI区域的分辨率也为x;ROI区域也在重叠区域中,因此也被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分别扫描,同时ROI区域的发射频率为f,ROI区域的分辨率则达到2x。

以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为例,在扫描过程中,出射激光被振动的二维MEMS微镜反射后进行扫描,出射激光按预设的路径对视场1进行扫描。可选的,出射激光在视场1中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扫描。当T0~T1时,出射激光扫描视场1的非重叠区域,则第一收发模组11全发,即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为f;当T1~T2时,出射激光扫描视场1的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时间间隔增加、发射频率减半,即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为0.5f;当T2~T3时,出射激光扫描视场1的ROI区域,则第一收发模组11全发,即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为f;使得ROI区域内的探测分辨率得到提高,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当出射激光扫描进入重叠区域进行扫描时,可以控制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调整ROI区域大小、位置等的动态变化。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扫描至重叠区域的第4行时,进入ROI区域,此时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由0.5f变为f。若ROI区域需向上扩大时,出射激光扫描至重叠区域的第2行或第3行时,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由0.5f变为f;同理,若ROI区域需向下缩小时,出射激光扫描至重叠区域的第5行时,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由0.5f变为f。同理,ROI区域也可以沿列方向扩大和缩小。通过控制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能够任意调整ROI区域的大小,ROI区域最大不超过重叠区域的大小。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调整ROI区域的位置。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若ROI区域需向上移动时,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扫描至第3行时,发射频率由0.5f变为f,扫描至第5行时,发射频率由f变回0.5f。同理,可以对ROI区域上下左右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出射激光在视场1中的扫描顺序不限制,也可从下至上、从右至左或按其他任意方式进行扫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可以使第一探测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小于或等于重叠区域中非ROI区域的分辨率。也即最终效果为对整体视场中最重要的ROI区域实现最高分辨率扫描,对整体视场中次重要的重叠区域中非ROI区域的分辨率,可以根据探测需求进行设置。当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的分辨率与非重叠区域相同,整个视场的分辨率分为两级;如前述实施例所述,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向非重叠区域发射出射激光的发射频率为f,向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的发射频率为0.5f,向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的发射频率为f。此时,整个视场中ROI区域的分辨率为2x,非ROI区域的其他区域分辨率为x。

或者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非重叠区域、小于ROI区域,使整个视场的分辨率分为三级。示例性的,在一个激光雷达100中,收发组件1包括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相同。以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为例,如图5所示,为该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和发射频率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对比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对应的视场1和视场2重叠后形成的整体视场的分辨率示意图。第一收发模组11向非重叠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第一收发模组11向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f;第一收发模组11向重叠区域的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为2f。视场2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出射激光的发射时序、发射频率与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序、发射频率相同。视场1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和视场2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向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时间相互错开。如图6所示,视场1和视场2的非重叠区域的分辨率假设为x,则重叠区域中非ROI区域的分辨率为2x,ROI区域的分辨率则达到4x。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收发模组11向其探测区域的重叠区域的ROI区域发射出射激光时,其发射频率可以为大于f的其他值,从而使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只要两个第一通过模组11能够通过视场的重叠形成重叠区域,并通过控制发射频率和发射时序在重叠区域内形成高分辨率的ROI区域即可。设置两个相同的第一收发模组11,一方面生产制造过程中,便于量产,简化产品加工制造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简化控制系统,便于实现ROI区域的调节。

前述实施例均以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为例进行说明,激光雷达100也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数量的第一收发模组11。同理,多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多个第一探测区域之间的重叠,以及重叠区域内的ROI区域的调节,均与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该激光雷达100的光学结构,如图7所示,激光雷达100还包括一个第一折返镜31,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均射向第一折返镜31且在第一折返镜31上的光斑至少部分重叠,第一折返镜31用于将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反射后入射到MEMS微镜2,还用于将MEMS微镜2反射的回波激光反射后入射到对应的第一收发模组11。第一折返镜31可以采用平面反射镜、柱面反射镜、非球面曲率反射镜等。通过设置第一折返镜31接收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使两束出射激光的光斑至少部分重叠,并以相同的角度射向MEMS微镜2,两束出射激光经MEMS微镜2反射后向外出射,形成至少部分重叠的两个第一探测区域,使激光雷达100能够实现对ROI区域高分辨率的扫描;同时,第一折返镜31对第一收发模组11的出射激光和回波激光的光路进行折叠,压缩了激光雷达100的体积;也使得第一收发模组11能够设置在MEMS微镜2的后侧,避免第一收发模组11对MEMS微镜2前方的出射激光和回波激光的遮挡,提高探测性能和可靠性。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激光雷达100包括的第一收发模组11均参与扫描ROI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雷达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扩大视场角的第二收发模组12。如图8a所示,激光雷达100在第一收发模组11的基础上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一个第二收发模组12,第二收发模组12用于发射出射激光和接收回波激光,回波激光为出射激光被第二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后返回的激光。MEMS微镜2用于将第二收发模组12发射的出射激光反射后射向第二探测区域,同时还用于将回波激光反射后射向对应的第二收发模组12。每个第二收发模组12也包括对应设置的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发射模组用于发射出射激光,接收模组用于接收回波激光,该回波激光为出射激光被第二探测区域内的物体反射后返回的激光。第二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探测区域的外侧。

如图8c所示,多个第一收发模组11通过MEMS微镜2形成的第一探测区域(分别为视场1和视场2)具有重叠区域,重叠区域中包括ROI区域,ROI区域的分辨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分辨率,满足对重点探测区域的扫描需求。一个第二收发模组12形成的第二探测区域(视场3)位于视场1的外侧,且视场3与视场1相接。此时,激光雷达100的整体视场为视场1、视场2、视场3叠加和拼接后形成的,扩大了激光雷达100在第一方向上的视场角,在ROI区域能够进行高分辨率探测的情况下,能够对周围区域进行大视场角的全面探测;满足激光雷达对周围区域进行差异化探测的要求,实现智能化探测。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视场1和视场3之间有间隙,导致激光雷达100对间隙区域漏检,视场1和视场3的边缘可以有部分重叠,防止出现漏检的盲区,提高探测准确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第二收发模组12,例如2个、3个、4个……多个第二收发模组12发射的出射激光分别射向对应的多个第二探测区域,多个第二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第二收发模组12优选设置偶数个,且对称排列;第二收发模组12对应的第二探测区域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于第一探测区域的外侧。

示例性的,第二收发模组12对称排列于第一收发模组11内侧,第一收发模组11设置于第二收发模组12的外侧,如图8b所示,第二收发模组12设置有2个,对称排列于第一收发模组11内侧。

如图8d所示,两个第二收发模组12形成视场3和视场4;视场3位于视场1的外侧,且与视场1相接;视场4位于视场2的外侧,且与视场2相接。激光雷达100的整体视场为视场1、视场2、视场3、视场4叠加和拼接后形成的,ROI区域具有高分辨率的探测,同时整体视场在第一方向覆盖的视场角大,能够实现全面探测,满足激光雷达差异化和智能化探测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激光雷达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折返镜32和至少两个第三折返镜33,第二折返镜32、第三折返镜33和第一收发模组1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依次经过第二折返镜32和第三折返镜33反射后射向第一折返镜31。

由于第二收发模组12的体积限制,导致相邻的两个第二收发模组12的出入光口无法靠的足够近,相邻的两个第二收发模组12发射的两束出射激光无法在第一折返镜31上充分重叠,在重叠区域内形成的ROI区域大小有限,无法很好的满足探测需求。因此,将第一收发模组11对称设置于第二收发模组12的外侧,每个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依次经过第二折返镜32和第三折返镜33反射后射向第一折返镜31,两束出射激光依次经过各自的光路后在第一折返镜31上重叠。通过改变第二折返镜32和第三折返镜33的位置和角度,调整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射向第一折返镜31的位置,第一探测区域之间的重叠区域大小可调;也可以预先设计好满足第一探测区域之间重叠区域大小需求的第二折返镜32和第三折返镜33的位置和角度,再照该预先设计好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多次反射折叠,压缩了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的光路占用的体积,减小的激光雷达100的整体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激光雷达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折返镜34,第四折返镜34与第二收发模组1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四折返镜34用于将与其对应的第二收发模组12发射的出射激光反射后入射到MEMS微镜2,还用于将MEMS微镜2反射的回波激光反射后入射到对应的第二收发模组12。第四折返镜34可以采用平面反射镜、柱面反射镜、非球面曲率反射镜等。第四折返镜34对第二收发模组12的出射激光和回波激光的光路进行折叠,压缩了激光雷达100的体积;也使得第二收发模组12能够设置在MEMS微镜2的后侧,避免第二收发模组12对MEMS微镜2前方的出射激光和回波激光的遮挡,提高探测性能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收发模组12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时,多个第二收发模组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只需多个第二收发模组12形成的第二探测区域能够满足激光雷达100的探测需求即可。优选的,多个第二收发模组12均相同;一方面生产制造过程中,便于量产,简化产品加工制造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简化控制系统,实现激光雷达100的智能化控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发模组11和第二收发模组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收发模组11和第二收发模组12不同,可以提高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发射频率可调范围等,提高第一收发模组11的接收模块的接收效率、探测灵敏度等,使至少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的第一探测区域中的ROI区域,能够有更高的分辨率、更远的探测距离,在激光雷达100的整体视场覆盖较大视场角范围的同时,ROI区域的探测能力有明显的优势,满足高要求的探测。第一收发模组11和第二收发模组12相同,一方面生产制造过程中,便于量产,简化产品加工制造和组装过程;另一方面,简化系统设计和控制,便于实现激光雷达100的智能化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发射模组均可以包括激光器模块、发射驱动模块和发射光学模块。激光器模块,用于发射出射激光;发射驱动模块与激光器模块连接,用于驱动和控制激光器模块工作;发射光学模块设置于激光器模块发射的出射激光的光路上,用于准直出射激光。发射光学模块可以采用光纤和球透镜组、单独的球透镜组、柱面透镜组等准直模块。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接收模组均可以包括探测器模块、接收驱动模块和接收光学模块。接收光学模块设置于MEMS微镜反射的回波激光的光路上,用于对回波激光进行会聚;探测器模块用于接收经过接收光学模块会聚的回波激光;接收驱动模块与探测器模块连接,用于驱动和控制探测器模块工作。接收光学模块可以采用球透镜、球透镜组或柱透镜组等。

此外,激光雷达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和信号处理模块,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FPGA与发射驱动模块,进行出射激光的发射控制。FPGA还分别与接收驱动模块的时钟引脚、数据引脚和控制引脚连接,进行回波激光的接收控制。

如图11-13所示,在一具体实例中,该激光雷达100采用发射和接收同轴的收发模组,收发模组内激光器模块发射的出射激光经过发射光学模块准直后穿过分光模块后出射,探测目标后返回的回波激光射入收发模组,回波激光被分光模块偏转后射向接收光学模块,接收光学模块会聚回波激光后被探测器模块接收。

收发模组采用4+2的组合方式,中间4路为第二收发模组12,外侧对称设置2路为第一收发模组11。中间4路第二收发模组12的出射激光经第四折返镜34反射后入射到MEMS微镜2上,再经MEMS微镜2反射后向外出射进行扫描;每个第二收发模组12对应的第二探测区域视场角为25°×25°。位于两侧的2路第一收发模组11的出射激光依次通过第二折返镜32和第三折返镜33两次反射后射向第一折返镜31,且两束出射激光的光斑在第一折返镜31上部分重合,再经过同一个第一折返镜31的反射后射到MEMS微镜2上,再经MEMS微镜2反射后向外出射进行扫描;每个第一收发模组11对应的第一探测区域视场角为25°×25°,重叠区域视场角为20°×25°。激光雷达100的整体视场角为130°×25°;如前述,为了防止视场之间的间隙导致漏检,视场和视场的边缘有重合,因此激光雷达100的整体水平方向视场角小于130°,示例性的,实际整体视场角为120°×25°。

本实施例中仅选取重叠区域中20°*8°的区域作为ROI区域,则设置两侧的第一收发模组11的发射频率在重叠区域的非ROI区域的发射频率降低一倍,而非重叠区域和ROI区域内的第一收发模组11都正常发射;则仅有ROI区域内角分辨率提高了一倍,实现了对整个视场进行差异化探测。

如图13所示,虚线所表示的光路为第一收发模组11的光路,实线所表示的光路为第二收发模组12的光路。为简化附图及便于理解上述方案,光路图中均只画出了出射激光的中心光轴。可以理解的是,出射激光本身具有发射角,因此出射激光具有一定的光斑直径。同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回波激光的中心光轴和出射激光的中心光轴重叠,但传输方向相反。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折返镜32和第四折返镜34设置于第一收发模组11和第二收发模组12的出光孔的前端,并固定于激光雷达100的底座上;第三折返镜33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第二收发模组12之间,两个第三折返镜33之间呈角度相连,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折返镜31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第四折返镜34之间,也固定在底座上;MEMS微镜2位于第一折返镜31和第四折返镜34的斜上方,且第一折返镜31和第四折返镜34的反射面朝向MEMS微镜2的反射面。通过上述设置使内部的光学器件排列紧凑,有利于压缩激光雷达100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两个第三折返镜33之间呈角度连接;两个第三折返镜33呈角度,分别接收从两侧不同方向射来的两个第一收发模组11发射的出射激光,并将其反射后射向第一折返镜31,满足光学设计需求;同时,使两个第三折返镜33结构紧凑,呈角度连接使结构固定,降低整体组装过程中的光调难度。

具体的,两个第三折返镜33采用一体的多面体结构设计,其具有成角度的两个反射面331以及背侧的安装限位面332。具体的,第三折返镜33的横截面呈五边形,具有成角度的两个反射面331以及三个安装限位面332。两个反射面331之间的外角度>180°。第三折返镜33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柱333。如图15所示,激光雷达100的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三折返镜33的安装块5,安装块5上设有挡板51,挡板51具有3个面,其围合形成一用于容纳第三折返镜33的空间。挡板51的形状与第三折返镜33的三个安装限位面332的形状相配合。安装块5上与定位柱33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定位孔52。安装第三折返镜33时,将第三折返镜33的定位柱333对准安装块5的定位孔52插入,从而将第三折返镜33的三个安装限位面332卡入挡板51内,实现第三折返镜33的安装,安装后如图16所示。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快速定位组装,且在平行于底座3的平面内的两个方向上限位精确,组装后两个第三折返镜33的光学精度好,简化组装和光调。

更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激光雷达100,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包含上述实施例中的激光雷达100的自动驾驶设备200,该自动驾驶设备200可以是汽车、飞机、船以及其他涉及到使用激光雷达进行智能感应和探测的设备,该自动驾驶设备200包括驾驶设备本体201以及如上实施例的激光雷达100,激光雷达100安装于驾驶设备本体201。

如图17所示,该自动驾驶设备200为无人驾驶汽车,激光雷达100安装于汽车的车身侧面。如图18所示,该自动驾驶设备200同样为无人驾驶汽车,激光雷达100安装于汽车的车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相关技术
  • 激光雷达与定位设备的标定方法、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 激光雷达基座、激光雷达装置及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256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