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立体百叶窗帘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38:35


一种立体百叶窗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帘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立体百叶窗帘结构。

背景技术

百叶窗帘是居家、办公常用的一种窗帘。百叶窗帘由上梁、叶片、底条等构成。上梁通过梯绳与叶片连接。梯绳的一边相对另一边升降,使得叶片旋转,导致百叶窗帘打开或闭合。百叶窗帘的叶片大多为条形片状,不但视觉单薄,而且遮光性能差。为了提高遮光性,叶片做厚,不但视觉比较笨重,而且增加了整个窗帘的重量,加速各机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另外,条形片状的叶片隔音效果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百叶窗帘的叶片遮光、隔音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遮光严密、隔音效果好的立体百叶窗帘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百叶窗帘结构,它包括上梁、与上梁平行设置的底条,所述上梁设有上端与其固定的吊绳,所述吊绳固接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成条状与上梁平行设置,所述叶片展开截面为六边形,相邻叶片贴接,窗帘成密闭状,所述叶片收拢截面成扁平片状,相邻叶片间有间隔,窗帘成透光状。

吊绳将若干条状的叶片分别悬挂在上梁与底条之间形成百叶窗帘。叶片展开截面为六边形,百叶窗帘具有立体感,提高使用舒适度。相邻上、下叶片贴接,百叶窗帘密闭性好,遮光、隔音。叶片收拢截面成扁平片状,百叶窗帘成透光状,与片状百叶窗帘叶片透光方式一样,给用户提供熟悉的感觉,具有亲切感。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包括条状截面为矩形的顶板、上翼板、下翼板、底板,所述顶板、底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上翼板的一侧面与顶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上翼板的另一侧面与下翼板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所述下翼板的另一侧面与底板转动连接。顶板、底板各一条,上翼板、下翼板各一对。顶板、上翼板、下翼板、底板、下翼板、上翼板依次连接,围拢形成截面六边形。叶片的各板连接可以通过转轴,也可以整块板弯折成型,叶片的材质只要符合多次弯折不会裂开即可,这些是现有技术,不再赘述。顶板、底板相互平行,叶片展开时,相邻叶片容易贴接密封;叶片收拢方便形成扁平片状。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凹陷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与下翼板下端相匹配。连接凹槽为长槽,长度方向与叶片长度方向一致,连接凹槽两端为顶板的两端。连接凹槽开口向上,槽宽与下翼板宽度一样。上一条叶片的底板下端正好能够嵌入连接凹槽中,形成上下叶片密封连接,百叶窗帘遮光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上部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上拉绳孔、上吊绳孔,所述上吊绳孔位于顶板中轴线上,所述上拉绳孔位于上吊绳孔前、后侧。一条叶片至少设有两个上吊绳孔。两个上吊绳孔位于顶板长度方向的轴线上。两个上吊绳孔接近顶板两端、以顶板两端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一条叶片上的一个上吊绳孔配置两个上拉绳孔。两个上拉绳孔为一对。每对上拉绳孔中的上拉绳孔位于上吊绳孔与上翼板、下翼板连接处之间、以上吊绳孔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一对上拉绳孔、上吊绳孔位于与顶板长度方向中轴线垂直的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下部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下拉绳孔、下吊绳孔,所述下吊绳孔、下拉绳孔分别与上吊绳孔、上拉绳孔相对应。下吊绳孔的数量与上吊绳孔的数量相等,均位于底板的中轴线上。下吊绳孔的中轴线与上吊绳孔的中轴线重合。下拉绳孔的数量与上拉绳孔的数量相等。两个下拉绳孔为一对。每对下拉绳孔以下吊绳孔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与对应的上吊绳孔、下吊绳孔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的上拉绳孔、下拉绳孔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设有若干圆柱状的撑杆,所述撑杆与叶片中轴线平行,所述撑杆分别与上吊绳孔、下拉绳孔垂直相交。撑杆长度伸展方向与叶片长度中轴线伸展方向一致,撑杆在上吊绳孔、下拉绳孔处露出叶片,方便接绳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梁连接有叶片拉绳,所述叶片拉绳分别同与各下拉绳孔垂直相交的撑杆固定,所述吊绳分别同与各上吊绳孔垂直相交的撑杆固定。吊绳上端与上梁下端面固定。吊绳穿过每一个叶片的上吊绳孔、下吊绳孔且与每一个上吊绳孔中露出的撑杆固接。每个叶片串联在上梁与底条之间。叶片拉绳上端进入上梁与叶片拉绳卷绳器连接。叶片拉绳穿过每一个叶片的上拉绳孔、下拉绳孔且与每一个下拉绳孔中露出的撑杆固接。叶片拉绳卷绳器转动,每个叶片收拢成扁平片状。

作为优选,上梁连接有窗帘拉绳,所述窗帘拉绳穿过上拉绳孔、下拉绳孔与底条固定。窗帘拉绳上端进入上梁与窗帘拉绳卷绳器连接。窗帘拉绳穿过每一个叶片的上拉绳孔、下拉绳孔下端与底条固定。窗帘拉绳卷绳器转动,所有叶片上升,靠近窗户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表面固接有配重条,所述配重条为条状截面成矩形。配重条的重量以能够将叶片完全展开成管状为原则配置。配重条若覆盖下吊绳孔、下拉绳孔,在相应位置开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叶片展开截面为六边形,百叶窗帘具有立体感,百叶窗帘密遮光严密、隔音效果好;叶片收拢截面成扁平片状,百叶窗帘透状,与片状百叶窗帘叶片透光方式一样,给用户有熟悉的感觉,提高使用舒适度。叶片轻巧、折弯处不易磨损,百叶窗帘使用寿命长。叶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百叶窗帘展开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3为叶片剖面图;

附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5为本发明每个叶片收拢的剖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所有叶片收拢的剖视图;

附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叶片展开剖视图;

附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每个叶片收拢的剖视图;

附图9为又一个实施例所有叶片收拢的剖视图。

图中:上梁1;叶片2;底条3;叶片拉绳卷绳棍11;窗帘拉绳卷绳棍12;叶片拉绳13;窗帘拉绳14;吊绳15;顶板21;上翼板22;下翼板23;底板24;配重条25;撑杆26;叶片拉绳卷绳辅棍111;窗帘拉绳卷绳辅棍121;上拉绳孔211;上吊绳孔212;连接凹槽213;下拉绳孔241;下吊绳孔2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百叶窗帘结构,它包括上梁1、与上梁1平行设置的底条3。上梁1与窗户顶面固定。图中面向读者的是百叶窗帘的前侧。上梁1设有上端与其固定的吊绳15图中虚线表示。吊绳15固接有若干叶片2。叶片2成条状与上梁1平行设置。叶片2展开窗帘成密闭状,遮挡窗户光线。

如图2、3、4所示,叶片2包括条状截面为矩形的顶板21、上翼板22、下翼板23、底板24。顶板21、底板24相互平行布置。顶板21、底板24与上梁1平行。前侧的上翼板22的后侧面与顶板21的前侧面转动连接。前侧的上翼板22的前侧面与前侧的下翼板23的前侧面转动连接。前侧的下翼板23的后侧面与底板24的前侧面转动连接。后侧的上翼板22的前侧面与顶板21的后侧面转动连接。后侧的上翼板22的后侧面与后侧的下翼板23的后侧面转动连接。后侧的下翼板23的前侧面与底板24的后侧面转动连接。叶片2展开截面为六边形,顶板21、上翼板22、下翼板23、底板24的宽度基本相等,叶片2完全展开截面基本成正六边形。

顶板21的上表面设有凹陷的连接凹槽213。连接凹槽213形状、大小与下翼板23下端一样。叶片2完全展开,上、下相邻叶片2贴接,上一个叶片2的下端嵌入下一个叶片2的连接凹槽213,窗帘成密闭状,不透光。

叶片2上部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上拉绳孔211、上吊绳孔212。上吊绳孔212位于顶板21中轴线上。上拉绳孔211位于上吊绳孔212前、后侧。本实施例顶板21宽度足够宽,上拉绳孔211、上吊绳孔212均在顶板21上。图4中与数字22一起的加圆括号的数字23表示下翼板23,俯视,下翼板23与上翼板22在同一个位置,不可见。

叶片2下部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下拉绳孔241、下吊绳孔242。本实施例底板24宽度足够宽,下拉绳孔241、下吊绳孔242均在底板24上。下吊绳孔242的大小与上吊绳孔212的大小一样,下吊绳孔242的位置与上吊绳孔212的位置相对应。图4中与数字212一起的加圆括号的数字242表示下吊绳孔242,俯视,下吊绳孔242与上吊绳孔212在同一个位置,不可见。下拉绳孔241的大小与上拉绳孔211的大小一样,下拉绳孔241的位置与上拉绳孔211的位置相对应。图4中与数字211一起加圆括号的数字241表示下拉绳孔241,俯视,下拉绳孔241与上拉绳孔211在同一个位置,不可见。

底板24上表面固接有配重条25,所述配重条25为条状截面成矩形。配重条25覆盖了下吊绳孔242、下拉绳孔241,在覆盖处设有通孔。

叶片2设有若干圆柱状的撑杆26。撑杆26与叶片2中轴线平行。撑杆26分别与上吊绳孔212、下拉绳孔241垂直相交。与上吊绳孔212垂直相交的撑杆26位于顶板21中。图4中实线表示撑杆26在上吊绳孔212中露出,可见;虚线表示包裹在顶板21中,不可见。与下拉绳孔241垂直相交的撑杆26位于底板24。图4中实线表示撑杆26在下拉绳孔241中露出,可见;虚线表示包裹在底板24中,不可见。

上梁1连接有叶片拉绳13。上梁1中设有叶片拉绳卷绳器。叶片拉绳卷绳器包括圆柱状的叶片拉绳卷绳棍11、叶片拉绳卷绳辅棍111。叶片拉绳卷绳棍11可转动、叶片拉绳卷绳辅棍111不动。叶片拉绳13上端进入上梁1与叶片拉绳卷绳器连接。后侧的叶片拉绳13直接与叶片拉绳卷绳棍11固定,前侧的叶片拉绳13绕过叶片拉绳卷绳辅棍111与后侧的叶片拉绳13固定,叶片拉绳卷绳棍11转动,前、后侧的叶片拉绳13同步等距离收、放。在上梁1下方的叶片拉绳13穿过每一个叶片2的上拉绳孔211与同一个叶片2的下拉绳孔241中露出的撑杆26固接。

上梁1连接有窗帘拉绳14。上梁1中设有窗帘拉绳卷绳器。窗帘拉绳卷绳器包括圆柱状的窗帘拉绳卷绳棍12、窗帘拉绳卷绳辅棍121。窗帘拉绳卷绳棍12可转动、窗帘拉绳卷绳辅棍121不动。窗帘拉绳14上端进入上梁1与窗帘拉绳卷绳器连接。前侧的窗帘拉绳14直接与窗帘拉绳卷绳棍12固定,后侧的窗帘拉绳14绕过窗帘拉绳卷绳辅棍121与前侧的窗帘拉绳14固定,窗帘拉绳卷绳棍12转动,前、后侧的窗帘拉绳14同步等距离收、放。在上梁1下方的窗帘拉绳14穿过每一个叶片2的上拉绳孔211、下拉绳孔241,下端与底条3固定。

吊绳15上端与上梁1下端面固定。吊绳15穿过每一个叶片2的上吊绳孔212、下吊绳孔242,分别与每一个叶片2的各上吊绳孔212垂直相交的撑杆26固定。

如图5所示,叶片拉绳卷绳棍11转动,前、后侧的叶片拉绳13向上收,底板24上升。叶片2收拢截面成扁平六边形。相邻叶片2间有间隔,窗帘成透光状。此时,百叶窗帘与片状百叶窗帘叶片透光方式一样。透光的大小,取决于叶片2收拢的程度。

如图6所示,窗帘拉绳卷绳棍12转动,前、后侧的窗帘拉绳14向上收,底条3上升。整个百叶窗帘的叶片2向上梁1靠近收拢,窗帘完全打开。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叶片2包括条状截面为矩形的顶板21、上翼板22、下翼板23、底板24。顶板21、底板24相互平行布置。顶板21、底板24与上梁1平行。前侧的上翼板22的后侧面与顶板21的前侧面转动连接。前侧的上翼板22的前侧面与前侧的下翼板23的前侧面转动连接。前侧的下翼板23的后侧面与底板24的前侧面转动连接。后侧的上翼板22的前侧面与顶板21的后侧面转动连接。后侧的上翼板22的后侧面与后侧的下翼板23的后侧面转动连接。后侧的下翼板23的前侧面与底板24的后侧面转动连接。叶片2展开截面为六边形。顶板21、底板24的宽度相等。上翼板22、下翼板23的宽度相等。上翼板22、下翼板23的宽度大大于顶板21、底板24的宽度,叶片2完全展开截面接近成正四边形。

叶片2上部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上拉绳孔211、上吊绳孔212。上吊绳孔212位于顶板21中轴线上。上拉绳孔211位于上吊绳孔212前、后侧。本实施例顶板21宽度很窄,上吊绳孔212在顶板21上,上拉绳孔211在上翼板22上。

叶片2下部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下拉绳孔241、下吊绳孔242。本实施例底板24宽度足很窄,下吊绳孔242在底板24上,下拉绳孔241在下翼板23上。下吊绳孔242的大小与上吊绳孔212的大小一样,下吊绳孔242的位置与上吊绳孔212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8所示,叶片拉绳卷绳棍11转动,前、后侧的叶片拉绳13向上收,底板24上升。叶片2收拢截面成扁平的菱形。相邻叶片2间有间隔,窗帘成透光状。此时,百叶窗帘与片状百叶窗帘叶片透光方式一样。透光的大小,取决于叶片2收拢的程度。

如图9所示,窗帘拉绳卷绳棍12转动,前、后侧的窗帘拉绳14向上收,底条3上升。整个百叶窗帘的叶片2向上梁1靠近收拢,窗帘完全打开。

相关技术
  • 一种立体百叶窗帘结构
  • 一种带有立体织纹的百叶窗帘叶片
技术分类

0612011262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