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40: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肤如雪,凝如脂”的美白形象一直是中国古典女性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几乎是现代所有东方女性乃至全世界女性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目前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疾病,特别是黄褐斑,已较普遍地出现在女性消费者身上,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形象和生活的质量。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妊娠斑,属于中医学黧黑斑范畴,主要发生在女性的青春期或妊娠后,目前认为其病因主要为1.脸部黑色素的合成反应过于旺盛导致黑色素形成量过多造成2.皮肤微循环代谢不畅导致血液中运载的黑色素代谢过慢从而于脸部过度聚集造成。

市场上与黄褐斑相关的产品多采用西药化学合成类,其见效虽快,但易复发且风险较大。而中医在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方面的效果明显,且不易复发,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故研制和开发祛黄褐斑以美白的中药化妆品,尤其是使用形式方便的中药美容液,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已开发的中药美容液的制备工艺多只采用浸提技术,而中药浸提技术存在着如下缺陷:由于中药植物细胞具有结构致密的细胞壁,阻隔了位于细胞胞浆中的有效成分的释放,导致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且所得的活性成分的分子量一般较大,不易突破皮肤屏障被吸收,导致利用效率不高,影响美白祛斑的效果。

目前新兴的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中药材经微生物发酵后,由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素酶等多种胞外酶可以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中药材细胞破裂,溶出更多的有效成分,从而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酶能够降低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同时去除多种大分子杂质,使其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更好地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和改善皮肤微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

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党参15-30、苦参15-30、丹参3-10、杏仁3-10、白芍3-10、益母草3-10、白附子3-10、细辛3-10、茯苓3-10。

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其活性成分是各原料采用10-30%的乙醇提取,然后植入益生菌群发酵制备而成。

所述的益生菌群包扩: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中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其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10-30%的乙醇浸提,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B、取中药浸提液加水稀释为其体积的2-4倍,灭菌,然后加入2-10重量份的红糖、2-10重量份蜂蜜,冷却至25-30℃,加入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进行发酵,过滤得发酵液a;

C、取发酵液a,加入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进行发酵,过滤,灭菌,即得活性成分提取液。

所述的步骤A中乙醇浸提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后的中药材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0-20倍的10-30%乙醇溶液浸提,浸提时间为30-50天;其中,前1-5天,每天搅拌2-5次,剩余时间静置不搅拌,然后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所述的步骤B中发酵包括以下步骤:加入红糖和蜂蜜后的稀释液,冷却25-30℃,然后再植入105-108cfu/mL的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其中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比例为1-2:1-2:1-2,保持温度在25-30℃下发酵20-50天。

所述的步骤C中发酵包括以下步骤:取发酵液a,加入浓度为105-108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的比例为1-2:1-2:1-2:1-2:1-2:1-2:1-2,保持温度在25-30℃下发酵40-80天;其中,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30-80rpm/min。

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还包括如下的辅料:

辅料A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丙二醇:聚丙烯酸钠=6-15:0.5-1.5:0.06-0.2;

辅料B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羟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丙二醇:海藻糖=50-80:0.02-0.1:0.05-0.15:0.05-0.15:0.02-0.1:0.5-1.5:0.2-0.8;

辅料C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β-葡聚糖:甘草酸二钾:苯氧乙醇=0.2-0.8:0.05-0.15:0.2-0.8;

在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中,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5-15:50-60:20-40:0.5-1.5。

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辅料A组中各成分混合均匀,得溶液a;

B、将辅料C组中各成分和活性成分提取液混合均匀,得溶液c;

C、将辅料B组中各成分混合,在85-90℃下搅拌20-60分钟,然后均质处理2-5分钟,得溶液b;

D、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均匀,然后控温在40-45℃,将溶液c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在浸提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发酵技术,弥补了浸提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更加美白、有效地防止色素沉着、祛除黄褐斑、多技术交叉生产的中药美容液及其制备方法,提高该类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化妆品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斑马鱼胚胎体表黑色素抑制效果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为黑色素抑制各实验组对比图;

图3为各实验组组出芽率对比图;

图4为各实验组血管新生长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实施例1片剂

一、原料组成:党参15kg、苦参15kg、丹参3kg、杏仁3kg、白芍3kg、益母草3kg、白附子3kg、细辛3kg、茯苓3kg。

二、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中药材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0倍的10%乙醇溶液浸提,浸提时间为30天;其中,第1天搅拌2次,剩余时间静置不搅拌,然后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B、取中药浸提液加水稀释为其体积的2倍,灭菌,然后加入2kg的红糖、2kg的蜂蜜,冷却至25℃,植入105cfu/mL的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其中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比例为1:1:1保持温度在25℃下发酵20天,过滤得发酵液a;

C、取发酵液a,加入浓度为105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的比例为1:1:1:1:1:1:1,保持温度在25℃下发酵40天;其中,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30rpm/min;然后取发酵液过滤,灭菌,即得活性成分提取液。

三、辅料配方:

辅料A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丙二醇:聚丙烯酸钠=6:0.5:0.06;

辅料B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羟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丙二醇:海藻糖=50:0.02:0.05:0.05:0.02:0.5:0.2;

辅料C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β-葡聚糖:甘草酸二钾:苯氧乙醇=0.2:0.05:0.2;

在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中,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5:50:20:0.5。。

四、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辅料A组中各成分混合均匀,得溶液a;

B、将辅料C组中各成分和活性成分提取液混合均匀,得溶液c;

C、将辅料B组中各成分混合,在85℃下搅拌20分钟,然后均质处理2分钟,得溶液b;

D、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均匀,然后控温在40℃,将溶液c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一、原料组成:党参30kg、苦参30kg、丹参10kg、杏仁10kg、白芍10kg、益母草10kg、白附子10kg、细辛10kg、茯苓10kg。

二、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中药材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20倍的30%乙醇溶液浸提,浸提时间为50天;其中,前5天,每天搅拌5次,剩余时间静置不搅拌,然后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B、取中药浸提液加水稀释为其体积的4倍,灭菌,然后加入10kg的红糖、10kg的蜂蜜,冷却至30℃,植入108cfu/mL的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其中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比例为2:1:2,保持温度在25-30℃下发酵50天,过滤得发酵液a;

C、取发酵液a,加入浓度为108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的比例为2:1:2:2:1:2:2,保持温度在30℃下发酵80天;其中,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80rpm/min;然后取发酵液过滤,灭菌,即得活性成分提取液。

三、辅料配方:

辅料A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丙二醇:聚丙烯酸钠=15:1.5:0.2;

辅料B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羟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丙二醇:海藻糖=80:0.1:0.15:0.15:0.1:1.5:0.8;

辅料C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β-葡聚糖:甘草酸二钾:苯氧乙醇=0.8:0.15:0.8;

在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中,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15:60:40:1.5。

四、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辅料A组中各成分混合均匀,得溶液a;

B、将辅料C组中各成分和活性成分提取液混合均匀,得溶液c;

C、将辅料B组中各成分混合,在90℃下搅拌60分钟,然后均质处理5分钟,得溶液b;

D、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均匀,然后控温在45℃,将溶液c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

一、原料组成:党参20kg、苦参20kg、丹参6kg、杏仁6kg、白芍6kg、益母草6kg、白附子6kg、细辛6kg、茯苓6kg。

二、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中药材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5倍的20%乙醇溶液浸提,浸提时间为40天;其中,前3天,每天搅拌3次,剩余时间静置不搅拌,然后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B、取中药浸提液加水稀释为其体积的3倍,灭菌,然后加入6重量份的红糖、6重量份蜂蜜,冷却至28℃,植入106cfu/mL的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其中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比例为1:2:1,保持温度在28℃下发酵30天,过滤得发酵液a;

C、取发酵液a,加入浓度为106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的比例为1:2:1:2:1:2:2,保持温度在28℃下发酵60天;其中,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60rpm/min;然后取发酵液过滤,灭菌,即得活性成分提取液。

三、辅料配方:

辅料A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丙二醇:聚丙烯酸钠=10:1:0.1;

辅料B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羟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丙二醇:海藻糖=60:0.06:0.1:0.1:0.06:1:0.5;

辅料C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β-葡聚糖:甘草酸二钾:苯氧乙醇=0.5:0.1:0.5;

在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中,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10:55:30:1。

四、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辅料A组中各成分混合均匀,得溶液a;

B、将辅料C组中各成分和活性成分提取液混合均匀,得溶液c;

C、将辅料B组中各成分混合,在88℃下搅拌40分钟,然后均质处理4分钟,得溶液b;

D、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均匀,然后控温在43℃,将溶液c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4

一、原料组成:党参25kg、苦参18kg、丹参7kg、杏仁5kg、白芍8kg、益母草4kg、白附子5Kg、细辛8kg、茯苓8kg。

二、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中药材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2倍的15%乙醇溶液浸提,浸提时间为35天;其中,前4天,每天搅拌3次,剩余时间静置不搅拌,然后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B、取中药浸提液加水稀释为其体积的2倍,灭菌,然后加入3kg的红糖、8kg的蜂蜜,冷却至30℃,植入108cfu/mL的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其中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比例为1:1:2,保持温度在30℃下发酵40天,过滤得发酵液a;

C、取发酵液a,加入浓度为105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的比例为2:2:2:2:1:1:1,

保持温度在25℃下发酵50天;其中,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40rpm/min;然后取发酵液过滤,灭菌,即得活性成分提取液。

三、辅料配方:

辅料A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丙二醇:聚丙烯酸钠=12:0.8:0.15;

辅料B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羟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丙二醇:海藻糖=70:0.03:0.08:0.14:0.07:1.2:0.3;

辅料C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β-葡聚糖:甘草酸二钾:苯氧乙醇=0.3:0.12:0.7;

在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中,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13:52:35:0.8。

四、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辅料A组中各成分混合均匀,得溶液a;

B、将辅料C组中各成分和活性成分提取液混合均匀,得溶液c;

C、将辅料B组中各成分混合,在86℃下搅拌30分钟,然后均质处理5分钟,得溶液b;

D、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均匀,然后控温在41℃,将溶液c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5

一、原料组成:党参17kg、苦参22kg、丹参7kg、杏仁8kg、白芍3kg、益母草6kg、白附子8kg、细辛4kg、茯苓8kg。

二、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中药材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0-20倍的10-30%乙醇溶液浸提,浸提时间为45天;其中,前4天,每天搅拌3次,剩余时间静置不搅拌,然后过滤,得中药浸提液。

B、取中药浸提液加水稀释为其体积的3倍,灭菌,然后加入7kg、6kg的蜂蜜,冷却至29℃,植入107cfu/mL的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混合菌液,其中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的比例为1:2:2,保持温度在28℃下发酵43天,过滤得发酵液a;

C、取发酵液a,加入浓度为106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混合菌液,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岐杆菌、啤酒酵母菌、醋酸杆菌的比例为1:1:1:2:1:2:2,

保持温度在27℃下发酵72天;其中,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67rpm/min;然后取发酵液过滤,灭菌,即得活性成分提取液。

三、辅料配方:

辅料A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丙二醇:聚丙烯酸钠=6-15:0.5-1.5:0.06-0.2;

辅料B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水:羟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丙二醇:海藻糖=50-80:0.02-0.1:0.05-0.15:0.05-0.15:0.02-0.1:0.5-1.5:0.2-0.8;

辅料C组,包括如下重量比的成分:β-葡聚糖:甘草酸二钾:苯氧乙醇=0.2-0.8:0.05-0.15:0.2-0.8;

在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中,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成分提取液:辅料A组:辅料B组:辅料C组=7:56:23:0.9。

四、所述的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辅料A组中各成分混合均匀,得溶液a;

B、将辅料C组中各成分和活性成分提取液混合均匀,得溶液c;

C、将辅料B组中各成分混合,在85℃下搅拌25分钟,然后均质处理4分钟,得溶液b;

D、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均匀,然后控温在41℃,将溶液c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6美白及微循环功效评价试验

一、实验组设计

1、正常对照组:不加药物;

2、银杏叶提取物组:

所用药物:银杏叶提取物稀释至21.25mg/ml;

3、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

所用药物:取实施例3活性成分制备方法步骤A中的中药浸提液,将该中药浸提液稀释至21.25mg/ml;

4、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

所用药物:取实施例3活性成分制备方法步骤C中的活性成分提取液,将该活性成分提取液稀释至21.25mg/ml;

5、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

所用药物:取实施例3活性成分制备方法步骤A中的中药浸提液,将该中药浸提液稀释至42.50mg/ml;

6、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

所用药物:取实施例3活性成分制备方法步骤C中的活性成分提取液,将该活性成分提取液稀释至42.50mg/ml。

各组用量见下表1:

表1各实验组剂量设计表

二、美白功效验证实验

(一)、实验方法

1、第一天,收集AB系野生型斑马鱼24hpf胚胎,按每组20尾胚胎分组(具体分组方案见上表1),每组胚胎分别加入对应实验组的药物5ml和5ml营养液进行培养;

2、第3天,观察胚胎体表黑色素发育状态,每组选取代表性2-3尾进行拍照记录,并进行定量分析;

3、第4-6天,数据分析处理;

(二)实验观察过程和结果

斑马鱼黑色素观察结果见图1,对图1中斑马鱼的黑色素斑块面积进行统计可知:

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10±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22±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银杏叶提取物组(21.25mg/ml)较正常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61±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47±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59±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

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2

表2各实验组的黑色素含量(平均值±SD)

**P<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和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均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和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均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三、微循环功效验证

1、第一天,收集AB系转基因斑马鱼24hpf胚胎,按每组20尾胚胎分组,具体分组方案见表3。分组后,除正常对照组外,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剂造模,构造斑马鱼微循环损伤模型,然后每组胚胎分别加入对应实验组的药物5ml和5ml营养液进行培养;

2、第三天,观察胚胎微循环发育状态,每组选取代表性2-3尾进行荧光显微成像,并进行定量分析;

3、第4-6天,数据分析处理。

(二)实验观察过程和结果

1、微循环功效验证

(1)第三天开始统计畸形率以及死亡率。银杏叶提取物组(21.25mg/ml)、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和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斑马鱼胚胎发育均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新生血管长度及出芽率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和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斑马鱼胚胎发育均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新生血管长度及出芽率较正常对照组均增加。

对各组的斑马鱼血管出芽率进行统计。银杏叶提取物组(21.25mg/ml)较正常对照组出芽率增加(94±2)%,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出芽率增加(64±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出芽率增加(75±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出芽率增加(80±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出芽率增加(92±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

具体实验数据见下表3

表3各实验组出芽率(平均值±SD)

***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均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均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各实验组出芽率对比结果见图3,图3中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出芽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64±1)%,***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出芽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75±1)%,***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出芽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94±2)%,***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出芽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80±1)%,***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出芽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92±1)%,***P<0.001。

(2)各实验组新生血管长度对比结果见图4,银杏叶提取物组较正常对照组新生血管长度增加(98±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新生血管长度增加(56±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新生血管长度增加(70±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新生血管长度增加(80±10)%,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新生血管长度增加(95±10)%,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具体实验数据见下表4

表4各实验组新生血管长度(平均值±SD)

**P<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均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均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各实验组血管新生长度结果见图4,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血管新生长度为正常对照组的(156±1)%,**P<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血管新生长度为正常对照组的(170±1)%,**P<0.01。银杏叶提取物组血管新生长度为正常对照组的(198±1)%,***P<0.001;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血管新生长度为正常对照组的(180±1)%,***P<0.001;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血管新生长度为正常对照组的(195±1)%,***P<0.001。

四、讨论及结论

将银杏叶提取物组、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样品分别加入24hpf斑马鱼胚胎培养环境中,直至胚胎发育72hpf,银杏叶提取物组、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的斑马鱼胚胎发育均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体表黑色素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其中银杏叶提取物组的效果与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的存在较显著性差异,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低浓度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剂造模后,其血管新生长度与血管的出芽率较正常对照组均增加。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斑马鱼胚胎发育均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体表黑色素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其中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效果与银杏叶提取物组的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有显著性差异,且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效果比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的减少得更显著,均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剂造模后,其血管新生长度与血管的出芽率较正常对照组均增加,其中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效果与银杏叶提取物组的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效果与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的有显著性差异,且实施例3活性成分提取液高浓度组的效果比实施例3中药浸提液高低浓度组的减少得更显著。

综上所述,本发酵后中药美容液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有效促进毛细血管新生并具有改善血管微循环的潜力。其在浓度为21.25mg/ml和42.50mg/ml时均可有效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并促进斑马鱼胚胎毛细血管新生和微循环的修复,且分别比相同浓度的发酵前浸提液的效果更显著,其中浓度为42.50mg/ml时的效果更佳,与银杏叶提取物组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发酵后的美容液功效较发酵前的显著增强,同时其效果可能与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正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其浓度越高,具有的美白祛斑效果和微循环功效越显著,具有值得进一步的开发价值和意义。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祛斑美白中药美容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美白祛斑中药制剂、美白祛斑面霜、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63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