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41:48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然语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除了智能手机进入普通用户的生活,智慧大屏、智能投影等大屏幕的设备也凭借着视听效果好、屏幕大等优点占据越来越多的用户家居场景和办公场景。

针对智慧大屏和智能投影等设备的控制技术,目前一般都是直接通过远端设备自带的遥控器通过方向键点击远端设备上的输入法键盘按键实现输入编辑行为,部分远端设备或其遥控器提供麦克风的则可以通过在远端设备中安装语音输入法,通过麦克风进行语音转文字输入。但是通过遥控器直接点按输入法的输入效率较低;由于遥控器与远端设备的连接容易受障碍物的影响,因此通过遥控器上的麦克风进行语音转文字输入的输入连续性和可靠性较低;而对于通过远端设备自身的麦克风进行语音转文字输入,其受环境噪音影响,输入准确性和可靠性低。因此,如何实现远端设备上的高效输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近端设备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提高用户在远端设备上的输入效率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方法,应用于近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显示跨屏交互界面,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所述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与所述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发送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有的用户账号为所述目标账号且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一远端设备;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而发送的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跨屏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从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中确定所述远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设备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三选择操作,删除所述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或者,

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框为目标应用程序中的输入框;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四选择操作,从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中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运行所述远端设备中的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方法,应用于远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响应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的跨屏确认消息,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响应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的显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方法,应用于云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来自远端设备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向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确认消息,建立所述远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显示信息,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所述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在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目标账号,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多个所述近端设备和/或多个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或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确定为在线状态,并构建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携带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相同的用户账号对应的所有目标设备;将所述所有目标设备中处于所述在线状态的目标设备确定为所述近端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装置,应用于近端设备,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显示跨屏交互界面,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所述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与所述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收发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发送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有的用户账号为所述目标账号且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一远端设备;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而发送的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跨屏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从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中确定所述远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设备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三选择操作,删除所述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框为目标应用程序中的输入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四选择操作,从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中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运行所述远端设备中的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装置,应用于远端设备,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的跨屏确认消息,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的显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输入装置,应用于云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来自远端设备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向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确认消息,建立所述远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显示信息,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所述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在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目标账号,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多个所述近端设备和/或多个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或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确定为在线状态,并构建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携带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相同的用户账号对应的所有目标设备;将所述所有目标设备中处于所述在线状态的目标设备确定为所述近端设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近端设备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显示跨屏交互界面,该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所述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然后响应于针对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最后响应于针对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发送显示信息,以使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该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本申请通过建立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跨屏会话,实现在近端设备的跨屏交互界面上进行对远端设备的输入,从而可以在无需输入法或第三方应用进行修改或适配的情况下,实现近端设备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进而提高用户在远端设备上的输入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交互的分层架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交互的分层架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屏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客会话加入页面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客模式下跨屏交互界面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客管理页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屏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两种信息的内容、优先级、发送顺序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远端设备是普通输入形态下操作难度高的设备,是跨屏输入和控制场景下的需求方。近端设备可以为用于显示的电子设备,例如,智慧屏、智慧电视、电视机顶盒(set top box,STB)、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投影仪、车载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近端设备是普通输入形态下操作难度低的设备,是跨屏输入和控制场景下的操作方。近端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车联网终端、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用于在无线装置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装置,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

示例性地,以智慧屏和手机这两种电子设备为例。当智慧屏和手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无线保真、紫蜂、近端通信等)或数据线(如USB数据线)连接,用户通过手机完游戏时,可以通过跨屏输入的方式通过手机输入内容显示于智慧屏上。

第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的如下所示。

示例性地,图1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层和系统层,所述系统层包括跨屏服务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用于实现数据通信,所述跨屏服务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操作。具体为所述跨屏服务模块可以定义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以及定义并实现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在跨屏输入中的功能。进一步地,跨屏服务模块可以基于用户账号实现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的发现、建立跨屏会话和交互机制,实现安全的跨屏交互。

其中,所述应用层包括与跨屏服务模块对应的跨屏交互内置App和电子设备上原有的APP,所述跨屏交互内置App用于向用户提供跨屏交互界面以实现用户的输入操作。

示例性地,当电子设备包括跨屏服务模块的接口时,所述应用层还包括供跨屏交互第三方App,用于第三方实现跨屏输入。

示例性地,当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多个跨屏交互App时,用户只可设置一个跨屏交互App作为默认的跨屏交互App。例如,在手机上有跨屏交互内置App和跨屏交互第三方App时,可以将跨屏交互内置App设置为默认跨屏交互App。

示例性地,图1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交互的分层架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在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后,用户在近端设备上的跨屏交互APP上执行操作后,由近端设备上的跨屏服务模块将操控信息或显示信息通过网络模块发送给远端设备的网络模块,远端设备的网络模块将操控信息或显示信息传输给远端设备的跨屏服务模块,跨屏服务模块将操控信息通过系统服务中的事件分发服务分布给应用层执行所述操控信息、将显示信息通过系统服务中的输入法服务将显示信息显示于应用层上APP中。

示例性地,图1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交互的分层架构示意图。如图1c所示,近端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显示信息可以经由跨屏云服务发送给远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跨屏输入的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例如通过蓝牙、WiFi等实现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或者,两个电子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分别与其他电子设备例如云端服务器连接从而实现间接连接。在跨屏输入的过程中,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在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之间进行切换,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第二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示例应用场景介绍如下。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所述应用场景20包括多个近端设备210和多个远端设备220。该多个近端设备21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10A、电子设备210B和电子设备210C,该多个远端设备22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20A、电子设备220B和电子设备220C。同时,多个近端设备210可以与多个远端设备22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数据相互通信连接。

具体的,互相连接的近端设备210和远端设备220可以为同一个用户账号下的设备。例如,当用户使用同一账号登录电子设备210A、电子设备210B和电子设备220A时,则电子设备210A、电子设备210B可以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与电子设备220A相互通信连接;当用户使用同一账号登录电子设备210C、电子设备220B和电子设备220C时,则电子设备210C可以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与电子设备220B和电子设备220C相互通信连接。

具体的,该多个近端设备210与多个远端设备220可以通过中继设备(如路由器)连接到同一个WLAN网络中。例如,当电子设备210A、电子设备210B、电子设备210C、电子设备220A和电子设备220B接入由中继设备提供的Wi-Fi网络时,电子设备210A、电子设备210B、电子设备210C、电子设备220A和电子设备220B形成一个WLAN网络,从而WLAN网络内的各个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中继设备实现相互通信。

进一步的,多个近端设备210可以对一台远端设备220进行跨屏输入,同时一台近端210设备210也可以对多台远端设备220进行跨屏输入。例如,电子设备210A、电子设备210B和电子设备220A同时对电子设备220B进行跨屏输入,同时电子设备210A可以对电子设备220A和电子设备220B进行跨屏输入。

应理解,应用场景20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电子设备,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如图2b所示的应用场景20。其中,应用场景20可以包括多个近端设备210、多个远端设备220和云端设备230。该多个近端设备210和多个远端设备220可以为同一个用户账号下的设备。云端设备230用于管理关联同一用户账号下的设备,以及存储多个近端设备210和多个远端设备220的设备标识与登录账号的映射关系。远端设备220在请求跨屏输入时,云端设备230可以查询与远端设备220同一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210,并将远端设备220发送的跨屏输入请求广播至查询到的近端设备210。近端设备210也可以直接向云端设备230请求查询与近端设备210为同一用户账号的远端设备220。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如图2c所示的应用场景20。其中,应用场景20可以包括多个近端设备210、多个远端设备220、云端设备230和第一设备240。该多个近端设备210和多个远端设备220可以为同一个用户账号下的设备。第一设备240为与近端设备或远端设备登录不同用户账号的设备,第一设备240可以向近端设备210申请加入跨屏输入,或根据近端设备210的账号分享加入跨屏输入。

第三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介绍如下。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本跨屏输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0、响应于针对第一输入框的输入操作,远端设备向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可以启动跨屏输入的流程。当远端设备开启了可进行跨屏输入的应用程序后,用户可以在该应用程序中生成针对第一输入框的跨屏输入请求。该第一输入框可以是该应用程序中任一可进行文本输入的文本框。

其中,所述跨屏输入请求可以是用户开启了可进行跨屏输入的应用程序后,在该应用程序的第一输入框中执行第一输入操作触发生成的。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一个输入操作,例如用户在第一输入框对应的触摸屏上输入的一个滑动操作,用户在第一输入框中的双击等;第一输入操作也可以是在第一输入框聚焦后用户点击该应用程序界面上一个用于生成跨屏输入请求的图标;第一输入操作还可以是第一输入框聚焦后用户按压该远端设备上用于生成跨屏输入请求的。用户采用何种触发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示例性地,跨屏输入请求还可以是用户在聚焦第一输入框后自动生成的,整个生成过程中需要用户的干预。

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应用程序本身自带的设置选项,来选择手动触发还是自动生成跨屏输入请求。

具体地,生成跨屏输入请求后,远端设备向近端设备广播所述跨屏输入请求,以使得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该跨屏输入请求可以携带远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是用于唯一表明远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设备标识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GUTI)、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移动用户识别号码(Mobile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MSIN)等。进一步地,跨屏输入请求还可以包括远端设备预先存储于服务器端的网络标识,例如网络ID等。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远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近端设备负责设备管理,具体为记录远端设备的状态以及设备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远端设备在登录用户账号并在线时,远端设备可以向近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在远端设备在退出用户账号、关机或不在服务范围时,远端设备可以向近端设备发送离线请求。近端设备根据远端设备发送的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可以记录远端设备的在线状态,例如,远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时,近端设备接收到该在线请求后将该远端设备的状态改为在线状态;远端设备发送离线请求时,近端设备接收到该离线请求后将该远端设备的状态改为离线状态。近端设备可以根据远端设备的在线状态实现不同远端设备之间的跨屏输入的切换,从而实现近端设备对处于在线状态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进行跨屏输入。

其中,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中携带远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登录的用户账号,近端设备记录每一用户账号下对应的设备标识,并存储所述用户账号与设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近端设备可以通过查询与该近端设备为同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远端设备,从其中选择一个远端设备进行跨屏输入,实现对多个在线状态下的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

进一步地,远端设备连接网络及登陆账号的方式,不限于通过传统的手动录入账号、密码的方式,在本申请可通过其他近端无线通信方案如蓝牙、近端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等,在建立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的近端连接后,可以通过在近端设备为远端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和账号登陆的操作。

S320、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近端设备显示跨屏交互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端设备接收到跨屏输入请求后,可以触发启动近端设备中的跨屏交互APP,所述跨屏交互APP启动后显示跨屏交互界面,在该跨屏交互界面上,近端设备可以执行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以及跨屏操作。示例性地,用户可以主动打开近端设备上的跨屏交互APP,进入所述跨屏交互界面。

其中,所述跨屏交互APP包括近端设备内置在应用层的跨屏交互内置APP和安装在应用层以支持第三方实现自定义的跨屏交互第三方App。在近端设备的系统提供默认跨屏交互App的设置入口,其只允许用户选择一个跨屏交互App作为默认的跨屏交互App。

示例性地,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一部分为跨屏交互界面的显示区域,近端设备通过对显示区域的操作执行对远端设备的跨屏操作;第二部分为输入区域,该输入区域包括系统预装或用户安装的普通第三方输入法,近端设备通过在输入区域进行文字输入和编辑执行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暂时不想在近端设备上开启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因此在近端设备接收到跨屏输入请求后,可以增加一个询问机制。具体为:在近端设备设接收到跨屏输入请求后,询问用户是否开启跨屏交互APP,在接收到用户确认操作后,再开启针对所述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

示例性地,所述询问的形式可以采用弹出框的形式,弹出框内容可以为“是否开启跨屏交互APP”;当用户点击弹出框中的“确认”后,近端设备才开启跨屏交互APP,当用户点击弹出框中的“取消”后,并不开启跨屏交互APP。

S330、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近端设备与所述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近端设备负责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跨屏会话。在跨屏交互页面上,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区域中的第一选择操作来同意使用近端设备实现跨屏输入,与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具体为用户点击跨屏交互界面上的“OK”,近端设备建立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生成会话ID,跨屏会话建立后,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即可建立点对点的直连通信链路。

示例性地,用户也可以在近端设备中拒绝实现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具体为用户点击跨屏交互界面上的“OFF”,拒绝执行跨屏输入。

S340、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所述近端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显示信息。

其中,用户在近端设备跨屏交互界面的输入区域进行输入,用户输入的显示信息也会实时显示于跨屏交互界面显示区域的跨屏输入框中。然后基于用户的发送操作,近端设备将显示信息发送给远端设备。

具体地,用户在近端设备的跨屏交互界面中聚焦跨屏输入框,通过近端设备上的输入法服务唤起该近端设备上的默认输入法于跨屏交互界面的输入区域。然后用户使用输入法进行输入,并通过输入法服务将输入的显示信息上屏到跨屏交互界面显示区域的跨屏输入框中。当用户触发发送操作时,近端设备上的跨屏交互App通过该近端设备上跨屏服务模块提供的跨屏文字上屏接口,向当前跨屏会话的远端设备发送所述显示信息。

S350、响应于接收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的显示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具体地,远端设备的跨屏服务模块收到显示信息后,通过系统的输入法服务,将显示信息上屏到当前聚焦的第一输入框中,最终实现从近端设备到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跨屏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所述近端设备从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中确定所述远端设备。

其中,用户可以使用同一用户账号登录多个远端设备,即可在跨屏交互界面中,通过对远端设备的切换,实现对多台远端设备的同时输入和控制,并可通过近端设备实现不同远端设备间的内容同步。

具体为,用户可以使用同一账号登录多个远端设备。近端设备可以查询与该近端设备的用户账号相同且处于在线的远端设备,并将查询到的远端设备显示于近端设备的跨屏交互界面的显示区域。用户通过在跨屏交互界面上断开与远端设备1的跨屏会话,然后加入与远端设备2的跨屏会话来实现远端设备间的切换。具体实现为:在近端设备当前与远端设备1建立了跨屏会话在进行跨屏输入时,用户可以在近端设备上点击跨屏交互界面上“断开会话”来断开与远端设备1的跨屏会话、结束与远端设备1的跨屏输入。然后用户可以选择远端设备2,并在近端设备上点击跨屏交互界面上“加入会话”来建立与远端设备2的跨屏会话,执行与远端设备2的跨屏输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近端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设备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支持非同一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跨屏输入的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向近端设备发送第二跨屏输入请求,该第二跨屏输入请求中携带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的跨屏会话的跨屏会话标识。若近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后,同意第一设备加入该跨屏会话后,则第一设备即可实现以访客模式参与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

示例性,用户可以在近端设备上分享跨屏会话标识给第一设备来允许其他非同一账号的近端设备通过跨屏会话标识申请加入跨屏会话,例如向第一设备分享该跨屏会话生成的二维码,第一设备扫描该二维码后即可以访客模式参与跨屏协同输入。

在第一设备未选择远端设备的场景下,第一设备在第一设备上的跨屏交互界面中点击“加入会话”后,进入如图4b所示的访客会话加入页面,然后通过录入跨屏会话标识或扫码申请加入近端设备分享的跨屏会话。当近端设备同意第一设备参与跨屏会话后,第一设备加入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建立跨屏会话,并在访客模式下协助近端设备实现跨屏输入,访客模式下跨屏交互界面如图4c所示。

进一步地,近端设备可以对第一设备进行管理。具体为近端设备在跨屏交互界面中点击“访客管理”,进入如图4d所示的访客管理页面。如图4d所示,访客管理可以展示跨屏会话标识、跨屏会话二维码、访客列表,并支持对访客会话的断开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允许第一设备以访客模型参与跨屏协同输入,实现了非同一账号近端设备参与跨屏输入的能力,也实现了对恶意加入跨屏输入与控制的有效管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三选择操作,所述近端设备删除所述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或者,

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主动断开访客模式的跨屏会话,近端设备也可断开指定第一设备的访客会话。第一设备可以在如图4c所示的访客模式下跨屏交互界面中点击“断开会话”,主动断开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示例性地,在由近端设备负责设备间的管理时,近端设备可以直接在如图4d所示的访客管理页面中点击“断开访客会话”,从跨屏会话删除该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从而断开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示例性地,在由远端设备或云端设备负责设备间的管理时,近端设备在如图4d所示的访客管理页面中点击“断开访客会话”后,近端设备向远端设备或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该第一跨屏结束请求中携带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由远端设备或云端设备将该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从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删除,从而断开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用同一账号登录多个远端设备,基于用户账号、跨屏会话的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跨屏输入方案,可实现一个近端设备对多个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和控制;非同一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以访客身份临时加入跨屏输入和控制。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框为目标应用程序中的输入框;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四选择操作,所述近端设备从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中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运行所述远端设备中的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可以包括支持跨屏输入的多个APP,近端设备可以通过对APP的切换,实现对远端设备上的多个APP的跨屏输入。

示例性地,在远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时,远端设备可以在在线请求中携带其支持跨屏输入的APP名称。近端设备在显示跨屏交互界面时,可以将获取的远端设备的APP名称显示于显示区域。用户可以从多个APP名称中选择近端设备跨屏输入的目标APP。具体地,可以通过对APP名称的点击操作,将点击的APP名称对应的APP确定为目标APP。

近端设备在确定目标APP后,将携带有目标APP的第二请求发送给远端设备。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请求后,启动所述目标APP。然后由用户聚焦目标APP中放入输入框来显示显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用同一账号登陆多个近端设备,远端设备可以与多个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来实现跨屏输入,即可在多台近端设备中,实现对同一台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和控制,以实现协同输入和控制。

进一步地,在远端设备与多个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时,远端设备可以向该多个近端设备发送第二跨屏结束请求,来断开该远端设备与该多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屏输入方法,通过建立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跨屏会话,实现在近端设备的跨屏交互界面上进行对远端设备的输入,从而可以在无需输入法或第三方应用进行修改或适配的情况下,实现近端设备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进而提高用户在远端设备上的输入效率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本跨屏输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0、近端设备向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近端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负责设备管理,因此近端设备在登录用户账号并在线时,近端设备可以向远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在近端设备在退出用户账号、关机或不在服务范围时,近端设备可以向远端设备发送离线请求。远端设备根据近端设备发送的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可以记录近端设备的在线状态,例如,近端设备发送在线请求时,远端设备接收到该在线请求后将该近端设备的状态改为在线状态;近端设备发送离线请求时,远端设备接收到该离线请求后将该近端设备的状态改为离线状态。远端设备可以根据近端设备的状态,向处于在线状态且登录账号与该远端设备的用户账号相同的近端设备发送跨屏输入请求,以实现多个近端设备对一个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

S520、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分别显示跨屏交互界面。

S530、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分别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跨屏确认消息。

其中,近端设备在显示区域中的通过第一选择操作同意该跨屏输入请求时,近端设备可以向远端设备发送跨屏确认消息,以指示远端设备可以建立与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S540、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确认消息,所述远端设备建立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其中,远端设备接收到近端设备发送的跨屏确认消息后,则建立与该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生成会话ID,跨屏会话建立后,该近端设备和该远端设备即可建立点对点的直连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远端设备可以同时和多个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以使该多个近端设备对该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和控制。

S550、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分别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显示信息。

S560、响应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的显示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其中,上述步骤S510-S56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描述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所述近端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的情况下,所述远端设备接收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远端设备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具体地,在近端设备需要断开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时,近端设备向远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远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后,从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删除该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从而断开第一设备与该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屏输入方法,通过远端设备与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实现了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对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提高用户在远端设备上的输入效率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跨屏输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0、响应于针对第一输入框的输入操作,近端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其中,在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直连通信无法建立或连接断开的场景下,可以通过云端设备建立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因此,远端设备在生成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后,将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发送给云端设备,再由云端设备发送给相同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

S620、响应于接收来自远端设备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云端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

其中,云端设备接收到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后,查找与该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相同且在线的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并通过push技术将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云端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在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目标账号,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多个所述近端设备和/或多个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或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云端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确定为在线状态,并构建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可以使用同一用户账号进行登陆,并在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在线时向云端设备发送设备在线请求,在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离线时向云端设备发送设备离线请求。云端设备在收到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的在线请求后,记录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与登陆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的状态改为在线状态。云端设备在收到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的离线请求后,删除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与登陆的用户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近端设备和/或远端设备的状态改为离线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携带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云端设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相同的用户账号对应的所有目标设备;所述云端设备将所述所有目标设备中处于所述在线状态的目标设备确定为所述近端设备。

具体地,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可以携带远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云端设备根据该设备标识和映射关系,确定近端设备的用户账号,然后根据该用户账号,从存储的近端设备中查找处于在线状态且登录账号为该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

S630、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分别显示跨屏交互界面。

S640、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分别向所述云端设备发送跨屏确认消息。

其中,近端设备在显示区域中的通过第一选择操作同意该跨屏输入请求时,近端设备可以向云端设备发送跨屏确认消息,以指示云端设备可以建立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跨屏会话。

S650、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确认消息,所述云端设备建立所述远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其中,云端设备接收到近端设备发送的跨屏确认消息后,则建立远端设备与该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生成会话ID,跨屏会话建立后,该近端设备和该远端设备即可通过云端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使用同一用户账号登录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和至少一个远端设备时,基于用户账号和云端设备的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的连接方案,可以通过云端设备自动实现近端设备和远端设备的连接建立,节省了用户每次进行跨屏输入和控制时,需要手动连接设备的操作,提升了设备连接效率。

S660、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分别向所述云端设备发送显示信息。

其中,在点对点直连通信场景下,在近端设备上输入的显示信息可以被直接发送到远端设备进行显示。在点对点直连通信无法建立或连接断开的场景下,在近端设备上输入的显示信息需要先发送到云端设备,由云端设备再在所述显示信息转发到该跨屏会话的远端设备上。

S670、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显示信息,所述云端设备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所述显示信息。

S680、响应于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显示信息,所述远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其中,上述步骤S610-S66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描述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近端设备向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有的用户账号为所述目标账号且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一远端设备;所述近端设备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而发送的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其中,用户可以使用同一用户账号登录多个远端设备,即可在跨屏交互界面中,通过对远端设备的切换,实现对多台远端设备的同时输入和控制,并可通过近端设备实现不同远端设备间的内容同步。

具体地,近端设备可以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来查询与近端设备的用户账号相同且处于在线的远端设备。近端设备通过将当前的远端设备切换至获取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的任一远端设备,可以实现对多台远端设备的同时输入和控制。

可选的,所述跨屏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所述近端设备从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中确定所述远端设备。

其中,所述远端设备的确定可参照上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云端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所述云端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

其中,近端设备可以允许非同一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跨屏输入。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向近端设备发送第二跨屏输入请求,该第二跨屏输入请求中携带近端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的跨屏会话的跨屏会话标识。若近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后同意第一设备加入该跨屏会话后,则将该第二跨屏输入请求转发给云端设备,云端设备以访客模式将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从而建立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可选的,在所述近端设备向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的情况下,所述云端设备接收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云端设备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具体地,在近端设备需要断开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时,近端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云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后,从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删除该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从而断开第一设备与该远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屏输入方法,用户可以使用同一账号登录多个远端设备,基于用户账号、跨屏会话和云端设备的跨屏输入方案,可实现一个近端设备对多个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和控制;多个近端设备对一个远端设备的同时跨屏输入和控制;非同一用户账号的近端设备以访客身份临时加入跨屏输入和控制。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屏输入装置700的结构图,该装置700可以是近端设备,该装置700也可以是远端设备,该装置700还可以是云端设备。所述装置700包括:收发单元710、处理单元720和显示单元7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700用于执行上述跨屏输入方法中近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显示单元730,用于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显示跨屏交互界面,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所述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所述处理单元720,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与所述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所述收发单元710,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发送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有的用户账号为所述目标账号且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一远端设备;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而发送的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跨屏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响应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从所述所有的第一远端设备中确定所述远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设备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三选择操作,删除所述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发送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框为目标应用程序中的输入框;

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四选择操作,从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中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运行所述远端设备中的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700用于执行上述跨屏输入方法中远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710,用于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所述处理单元720,用于响应于接收的跨屏确认消息,与所述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的显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发送在线请求或离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或所述离线请求携带设备标识和目标账号,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和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接收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700用于执行上述跨屏输入方法中云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收发单元710,用于响应于接收来自远端设备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向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所述处理单元720,用于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确认消息,建立所述远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显示信息,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所述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二跨屏输入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账号不为所述目标账号的近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加入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接收所述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所述第一跨屏结束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跨屏会话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710,还用于删除所述跨屏会话标识对应的跨屏会话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710,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在线请求,所述在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的目标账号,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多个所述近端设备和/或多个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目标账号为所述近端设备和/或所述远端设备登录的用户账号;

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确定为在线状态,并构建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携带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

所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与所述远端设备的目标账号相同的用户账号对应的所有目标设备;将所述所有目标设备中处于所述在线状态的目标设备确定为所述近端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跨屏输入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7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7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近端设备、远端设备和云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近端设备、远端设备和云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7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近端设备、远端设备和云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处理单元720可以由处理器替代,收发单元710可以由发射机和接收机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为近端设备,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响应于接收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显示跨屏交互界面,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所述近端设备执行对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与所述远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交互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发送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为远端设备,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发送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响应于接收的跨屏确认消息,与所述近端设备建立跨屏会话;

响应于接收的显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为用户在所述近端设备的跨屏跨屏交互界面上输入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为云端设备,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响应于接收来自远端设备的第一跨屏输入请求,向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所述第一跨屏输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执行对所述远端设备的信息输入;

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确认消息,建立所述远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跨屏会话;

响应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设备的显示信息,向所述远端设备发送所述显示信息,以使所述远端设备在第一输入框中显示所述显示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场景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TRP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跨屏输入程序和远端设备的跨屏输入方法
  • 跨设备的输入方法和装置、用于跨设备输入的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64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