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8:46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护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急诊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及时准确进行救治,可能需要进出多个科室进行多种检查与治疗,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多次沟通及多次信息记录,这期间会出现重复无效的沟通,浪费医护人员时间,耽误患者救治,导致就医效率低下,在救治过程中还需要医护人员专门记录各种时间数据,无法实现无人化管理,浪费人力,还可能由于医院内部各部门沟通不及时还会造成就医延迟等事故,对于需要及时、高效救治的急诊患者,当其移动不便、意思不清醒更易造成治疗的延误及准确性低等情况。

发明内容

(一)申请目的

基于此,为了实现对急诊患者就诊的全流程管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对患者信息进行自动、准确的采集,同时进行多科室资源协同处理,实现流程节点可视化。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包括:

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

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

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慧手环为腕带型电子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质控平台基于公有云方式进行访问,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所述APP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所述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病历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患端具有在线就诊及在院信息查询功能,所述医患端由在院患者、已出院患者或未入院人群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还包括:

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信息录入和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包括:

接诊模块,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

进口记录模块,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治疗模块,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

出口记录模块,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慧手环为腕带型电子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质控平台基于公有云方式进行访问,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所述APP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所述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病历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患端具有在线就诊及在院信息查询功能,所述医患端由在院患者、已出院患者或未入院人群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还包括:

预诊模块,用于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信息录入和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及系统,以智慧手环为介质,通过APP和读写设备及急救质控平台进行的就诊全过程管理,使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对患者信息进行了自动、准确的采集,同时对多科室资源进行了协同处理,实现了流程节点可视化。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主要包括有以下步骤100至步骤400。

步骤100,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

患者入院后为了方便后续身份辨认等,首先为患者佩戴智慧手环,所述智慧手环基于RFID技术,RFID技术即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智慧手环分为两种,分别为多功能UHF手环及一次性无源UHF腕带,UHF即超高频,多功能UHF手环除了储存记录信息之外可根据需求集成紧急呼救、重力传感(防跌倒)、心率、睡眠监测、GPS等功能,一次性无源UHF腕带通过专门的腕带打印机即可打印,相较于多功能UHF手环造价较低,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风险,该一次性无源UHF腕带可打印表面可视化内容,无RFID识别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后,可通过医护端APP进行信息输入,医护端APP可以安装在手持终端或智能手机上,输入的信息包括入院时间、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初步病情诊断结果、待检查项目、治疗方案等信息,录入信息后将手环佩戴在患者手腕上。

输入进手环的信息则自动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急救质控平台打通医院病历系统,根据输入信息自动为病人建立电子病历,后续根据手环信息更新,电子病历内容随时更新完善。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00进行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001,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及信息录入、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紧急就诊患者通过120急救车入院时,跟车医生在急救车上即可进行初步病情诊断及紧急治疗,跟车急救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或智能手机的急救端APP进行移动挂号、并将患者信息、初步病情诊断、已经进行的治疗及用药信息通过急救端APP输入至智慧手环并为患者佩戴,同时信息同步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院内医护人员可通过急救质控平台实时查看患者情况,急救跟车医护人员还可通过急救端APP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远程沟通,协调抢救室、手术室等资源,调配医护力量为紧急就诊的患者实现准确及时的治疗,真正实现“上车及入院”。

步骤200,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医护人员接诊患者为患者佩戴手环后,患者进入各个科室进行检查或者治疗,在医院各个科室门口安装RFID通道门,RFID通道门集成GPIO口(红外探头等)和RFID读写器,安装在科室门口,用于记录出入方向及出入时间,兼具语音播报、声光报警提示等功能,采用工业等级设计,具有宽温、防尘、防雷、防静电的特点。患者进入科室时,通道门内置的RFID读写器识别患者佩戴的智慧手环,语音播报患者信息,进行患者身份核对,同时记录患者进入科室时间,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进行记录,实现就诊全过程时间管理。

步骤300,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

患者进入科室内部进行检查或者治疗,科室内部的读写器读取所述智慧手环,读写器包括固定式读写器及立式读写器,每个科室在墙面及屋顶不同角度安装多个固定式读写器,每个固定式有固定的识别区域且具有唤醒标签的功能,当科室内同时存在多个佩戴智慧手环的病人时,医护人员通过急救质控平台指定患者姓名,固定式读写器即可在所有读取到的标签中唤醒被指定的标签并与其进行通信,确保读写器和标签信息交换的可靠和准确,同时固定式读写器还具有锁定标签的功能,可对指定标签存储区域设置“锁定”,使该存储的数据被锁存并永久“保护”,不能被改写。科室内部还设置立式读写器,立式读写器集成集成10寸触摸屏和人脸识别、指静脉、刷卡等技术,支持扫码等功能,内置RFID技术,可识别进出人员及货物等,实时显示数据,外形美观,不仅可以用于辅助通道门识别患者进出信息,还可记录医护人员出入信息,同时设置人脸识别等功能,可以保障就诊安全。

步骤400,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患者在该科室检查或治疗结束后,离开科室时,设置在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识别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方便进行紧急就诊全过程的时间管理。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法中,步骤100至步骤400中的医护端及急救端均基于急救质控平台。

急救质控平台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三个端可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其中120急救端用于120急救医护人员,主要用于移动挂号、病情信息录入、患病初筛、出诊医生与院内医生的信息交流;医护端用于院内医生及护士,主要用于病患信息查阅录入、访问病患血液指标、影像信息等;还包括医患端,医患端用于预防或已出院的患者,主要用于在院信息查阅、病情信息在线交流等,还可用于普通群众在线与医生进行咨询与交流。

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形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LIS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即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它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LIS系统逐步采用了智能辅助功能来处理大信息量的检验工作,即LIS系统不仅是自动接收检验数据,打印检验报告,系统保存检验信息的工具,而且可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实现智能辅助功能。PACS系统即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从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开始,通过急救质控平台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根据急救质控平台各个端口采集的信息以及从医院各个系统中同步信息不断更新电子病历持续至患者出院。电子病例中包括患者从入院至出现的全过程时间信息及患者所有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用药记录等。患者可通过医患端查看电子病历、检查结果等信息,还可以在线与医生沟通,医生可以通过医护端进行患者电子病历查看,进行治疗全过程的复盘,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病历系统,设置专病数据库,用于进行专病数据统计及记录,为科研创新、临床质控做数据基础。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患者无意识且监护人不在时,患者需要输液,护士可通过急救质控平台连接便携式打印机,打印电子标签贴于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上,再通过手持终端扫描患者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输液药品是否一致,可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且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监护人负担。

下面参考图2详细描述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系统包括:

接诊模块,将通过医护端录入入院时间、患者信息、病情初诊结果和医嘱的智慧手环佩戴在紧急就诊的患者手腕上;

进口记录模块,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进入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进入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治疗模块,安装在科室内部的读写器在患者进入科室后读取所述智慧手环,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检查或治疗项目;

出口记录模块,通过设置在各科室门口的RFID通道门在患者离开科室时自动识别所述智慧手环,记录离开科室时间并上传至急救质控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慧手环为腕带型电子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急救质控平台基于公有云方式进行访问,通过APP模式建立三个端,分别为:急救端、医护端、医患端,所述APP安装在手持终端及智能手机上,所述急救质控平台连接医院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病历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患端具有在线就诊及在院信息查询功能,所述医患端由在院患者、已出院患者或未入院人群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系统还包括:

预诊模块,用于急救跟车医生通过急救端在急救车上对通过120急救车入院的紧急就诊患者进行移动挂号、病情初诊、信息录入和医嘱下发,所述急救端由120急救人员操作。

本文中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其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集成于另一个系统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在物理上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是不分开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 一种基于HIS系统的就诊排队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75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