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按摩仪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9:54


一种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涉及按摩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按摩仪。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目前,按摩仪的夹持臂与按摩部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形成稳定的C形开口的设备,夹持臂和按摩部均无法调节,不能满足使用者更多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导致按摩仪体积较大不便收纳,不符合穿戴设备外出易收纳的属性;而且,现有按摩仪穿戴时由于不同个体被按摩部位尺寸的差异导致无法适配,个别被按摩部位尺寸较小时穿戴偏松,导致按摩部无法与人体接触起不到按摩效果,个别被按摩部位尺寸偏大时穿戴偏紧,长时间夹持导致窒息感、肿胀感、血流不畅等等。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改进的按摩仪,以提高按摩仪的易收纳性,避免携带不方便;而且能够调节夹持距离以适用不同的使用者。

发明内容

在本上下文中,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按摩仪。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按摩仪,包括:

连接座;

两个夹持臂,对称设置,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两个定位机构,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两个所述夹持臂为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对两个所述夹持臂进行定位;

按摩机构,连接于所述夹持臂或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夹持臂的靠近所述连接座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连接座的靠近所述夹持臂的一面设置有定位槽;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定位弹性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

定位块,连接于所述定位弹性件的相对另一端,所述定位块的远离所述定位弹性件的一面设置为球面,所述球面突出于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一凹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位于以所述夹持臂的转轴为中心的同一个圆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臂包括:

夹持臂本体,设置为弧形;

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臂本体,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两个按摩部,两个所述按摩部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按摩部对应连接于两个所述夹持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部包括:

电极座,设置为弧形;

连接轴,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极座,相对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能够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包括:

连接座本体,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连接轴一一对应地贯穿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连接座盖体,盖合于所述连接座本体的靠近所述夹持臂的一侧,其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转轴一一对应地贯穿两个所述第二通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仪还包括:

调节机构,设于两个所述夹持臂上,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的夹持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为长条形,所述第一通孔为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二通孔为第二腰圆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夹持间距的方向一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弹性件,连接于两个所述转轴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两个所述转轴外的弹性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连接于两个所述转轴之间的拉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为长条形,所述第一通孔为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二通孔为第二腰圆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夹持间距的方向一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两个压簧,设于两个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座本体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腰圆孔的宽度;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腰圆孔的宽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设置为空心轴,所述连接轴设置为空心轴,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转轴内,所述按摩机构的导线穿过所述转轴和所述连接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空心内壁设置有键槽,所述连接轴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固定键;或

所述连接轴的横截面设置为非圆形,所述转轴的横截面的内边线设置为与所述连接轴配合的非圆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臂本体的远离所述按摩机构的一面设置为弧面,且所述弧面向远离所述按摩机构的一侧突出,从所述弧面的弧顶到弧底的高度小于等于5毫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仪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4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75毫米。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按摩仪,两个夹持臂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座,使得两个夹持臂可以进行旋转折叠;按摩机构连接于夹持臂或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座,使得按摩机构也可以进行旋转折叠,或按摩机构可以与夹持臂一起进行旋转折叠;而且,通过定位机构在两个夹持臂为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对两个夹持臂进行定位,以更好的固定按摩仪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避免在使用时出现状态不稳定的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I所指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按摩仪处于折叠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的夹持臂本体按照A-A剖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的第二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按摩仪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按摩仪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按摩仪处于未拉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按摩仪处于拉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申请,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颈椎按摩仪的夹持臂与按摩部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形成稳定C形开口的设备,夹持臂无法转动和伸缩;不便收纳携带,而且由于个体颈部尺寸的差异导致无法适配,个别颈部尺寸较小的使用者穿戴偏松,导致按摩部无法与人体接触起不到按摩效果,个别颈部尺寸偏大的使用者穿戴偏紧,长时间夹持容易导致窒息感。

为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夹持臂1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座2,使得两个夹持臂1可以进行旋转折叠;按摩机构4连接于夹持臂1或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座2,使得按摩机构4也可以进行旋转折叠,或按摩机构4可以与夹持臂1一起进行旋转折叠;而且,通过定位机构3在两个夹持臂1为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对两个夹持臂1进行定位,以更好的固定按摩仪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避免在使用时出现状态不稳定的现象。另外,在按摩仪内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夹持间距,使用者在使用时直接拉动两个夹持臂1即可实现不同夹持距离的调节,以使该按摩仪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按摩仪可以是颈椎按摩仪,两个夹持臂1夹持在使用者的颈部,按摩部41与使用者的颈部贴合;也可以是腰腹部按摩仪,两个夹持臂1夹持在使用者的腰腹部,按摩部41与使用者的腰腹部贴合;还可以是四肢按摩仪,两个夹持臂1夹持在使用者的四肢,按摩部41与使用者的四肢贴合;当然,还可以是头部按摩仪,两个夹持臂1夹持在使用者的头部,按摩部41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

在使用者需要进行外出携带时,将两个夹持臂1和按摩机构4旋转形成折叠状态,使得该按摩仪占据空间较小,方便携带;而且通过定位机构3定位后,按摩仪的状态较为稳定,不会在外出过程出现散乱。

在不同使用者使用该按摩仪时,使用者直接拉动两个夹持臂1即可实现不同夹持距离的调节,而且方便使用者的佩戴。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按摩仪。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按摩仪可以包括连接座2、按摩机构4、两个夹持臂1和两个定位机构3。

下面以颈部按摩仪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夹持臂1对称设置。夹持臂1可以包括夹持臂本体11和转轴12。夹持臂本体11设置为弧形,两个夹持臂本体11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相适配的弧形。当然,夹持臂本体11用于夹持腰腹部、四肢、头部等等时,对应的,两个夹持臂本体11配合形成与人体腰腹部、四肢、头部等等相适配的弧形。

参照图3-图5所示,夹持臂本体11包括第一盖体111和第二盖体112,第一盖体111和第二盖体112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连接;第一盖体111位于远离使用者一侧,第一盖体111设置为与夹持臂本体11相适应的弧形;第二盖体112位于靠近使用者一侧,第二盖体112也设置为与夹持臂本体11相适应的弧形,第二盖体112与连接座2连接。夹持臂本体11形成为中空结构,以减少整个按摩仪的重量,且增加夹持臂1的弹性。

夹持臂本体11的远离按摩机构4的一面设置为弧面,即第一盖体111的远离人体的外侧面设置为弧面;且弧面向远离按摩机构4的一侧突出。参照图4所示,从弧面的弧顶到弧底的高度Y小于等于5毫米,使得夹持臂1的第一盖体111具有合适的弹性,能够弹性形变张开,使人体穿戴舒适。

参照图5所示,第二盖体112的与使用者接触的一面均设置为弧形,即第二盖体112整体设置为弧形壳体31,使得第二盖体112与使用者的接触更为柔和,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参照图5所示,在第二盖体112的与连接座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凸台16,凸台16向按摩机构4一侧突出,凸台16的与连接座2连接的一面设置为平面,该凸台16能够避免夹持臂1在旋转时夹持臂1与连接座2之间的相互干渉。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凸台16,为了避免干涉,连接座2可以设置为与夹持臂1相适配的弧形。

在该凸台16的与连接座2连接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设置为圆形,即第二凹槽14设置为圆形盲孔或通孔;第一凹槽13设置为长条形,且第一凹槽13的延伸方向与夹持臂1展开状态后的调节方向一致,即第一凹槽13的延伸方向与与夹持间距X的方向一致;第一凹槽13的部分与第二凹槽14位于以夹持臂1的转轴12为中心的同一个圆上,且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4对应位于该圆的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上。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13,使夹持臂1可以向两个方向折叠,两个方向相互相反;还可以在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之间设置圆弧形的行走槽,即行走槽连接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行走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的深度;行走槽可以是四分之一段圆弧。在按摩仪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改变或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改变时,定位块33可以在行走槽滑动,行走槽为定位块33的移动提供导向,避免定位块33在状态改变时产生错位,无法达到状态改变的目的。

参照图5所示,在凸台16上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设置为空心轴;且转轴12的远离夹持臂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15,第一卡环15具有内环面和外环面,第一卡环15的内环面与转轴12的内壁共面,第一卡环15的外环面的远离夹持臂1的边沿设置有倾斜倒角。转轴12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弧形轴壁,四个弧形轴壁与他们之间的间隔围绕形成圆柱形转轴12。第一卡环15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卡环,四个子第一子卡环与他们之间的间隔围绕形成圆环形的第一卡环15。第一子卡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弧形轴壁的远离夹持臂1的一端。如此设置,是为了使第一卡环15的径向尺寸可以调节,方便将转轴12通过第二通孔221安装至连接座2内。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连接座2可以包括连接座本体21和连接座盖体22,连接座盖体22盖合于连接座本体21的靠近夹持臂1的一侧,即连接座本体21位于靠近按摩机构4的一侧,连接座盖体22位于靠近夹持臂1的一侧。

连接座本体2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211,两个连接轴412一一对应地贯穿两个第一通孔211;第一通孔211设置为长条形,例如,第一通孔211为第一腰圆孔,且第一通孔211的延伸方向与夹持臂1展开状态时的调节方向(夹持间距的方向)一致,即第一通孔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凹槽13的延伸方向一致,为按摩仪的调节提供足够的移动空间。

连接座盖体2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221,两个转轴12一一对应地贯穿两个第二通孔221;第二通孔221设置为长条形,例如,第二通孔221为第二腰圆孔,且第二通孔221的延伸方向与夹持臂1展开状态时的调节方向(夹持间距的方向)一致,即第二通孔221的延伸方向、第一通孔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凹槽13的延伸方向均一致,为按摩仪的调节提供足够的移动空间。第二通孔221的宽度基本等于转轴12的直径,且第二通孔221的宽度小于第一卡环15的外径,使转轴12安装到第二通孔221内后,能够与第二通孔221的宽度方向上卡合,避免转轴12在宽度方向上的晃动;而且第一卡环15能够避免转轴12从第二通孔221内脱出。

另外,转轴12的高度基本等于第二通孔221的深度,即转轴12的高度基本等于连接座盖体22的厚度,使得通过第一卡环15和凸台16能够使夹持臂本体11与连接座2之间较为紧密的连接。

在连接座盖体22的两个第二通孔221之间设置有两个定位槽,定位槽内安装有定位机构3。定位机构3可以包括壳体31、定位弹性件32以及定位块33;壳体31安装在定位槽内,壳体3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为逐渐缩小的形状,避免定位块33从开口处脱出。开口位于靠近夹持臂1的一侧。定位弹性件32的一端固定于壳体31的底壁,底壁与开口相对设置。定位块33连接于定位弹性件32的相对另一端,定位块33设置为球体,使得定位块33的远离定位弹性件32的一面为球面,球面的部分突出于开口,且突出于定位槽212;在展开状态时定位块33位于第一凹槽13内,在折叠状态时定位块33位于第二凹槽14内。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壳体31,直接将定位弹性件32固定在定位槽内;定位块33也不必设置为球体,例如,定位块33可以设置为球缺的结构,球缺的平面与定位弹性件32固定连接,球缺的部分球面突出于定位槽即可;定位块33还可以设置为椭球体、半椭球体等等。

按摩仪处于展开状态需要进行折叠时,使用者的两手分别手持两个夹持臂1,用力向靠近使用者一侧或远离使用者一侧转动两个夹持臂1,定位块33受到第一凹槽13的槽壁的挤压力向壳体31内缩回,定位弹性件32被挤压缩短,产生弹力,直至定位块33完全脱离第一凹槽13,继续转动两个夹持臂1,定位块33到达第二凹槽14时,在定位弹性件32的弹力作用下,定位块33被弹出卡入第二凹槽14,实现按摩仪的折叠形成如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

按摩仪处于折叠状态需要进行展开时,使用者的两手分别手持两个夹持臂1,用力向靠近使用者一侧或远离使用者一侧转动两个夹持臂1,定位块33受到第二凹槽14的槽壁的挤压力向壳体31内缩回,定位弹性件32被挤压缩短,产生弹力,直至定位块33完全脱离第二凹槽14,继续转动两个夹持臂1,定位块33到达第一凹槽13时,在定位弹性件32的弹力作用下,定位块33被弹出卡入第一凹槽13,实现按摩仪的展开形成如图7所示的展开状态,图中箭头所示为旋转方向。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按摩机构4可以包括两个按摩部41,两个按摩部41对称设置,且两个按摩部41对应连接于两个夹持臂1。

具体地,按摩部41可以包括电极座411以及连接轴412;两个电极座411配合形成与颈部相适应的弧形,当然,按摩部41用于按摩腰腹部、四肢、头部等等时,对应的,两个电极座411配合形成与人体腰腹部、四肢、头部等等相适配的弧形。

在电极座411上设置有电极片413以及加热部件,电极片413起加热及放电作用,通过程序控制电流击打人体的频率及电流的大小模拟中医的各种按摩手法,使按摩部41可以对颈部进行低频脉冲、磁疗、红外热灸、枕式牵引。

电极座411的靠近连接座2的一面设置有突出部414,突出部414向连接座2一侧突出,突出部414的靠近连接座2的一面设置为平面。连接轴412的一端连接于突出部414的该平面上。连接轴41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卡环415,第二卡环415与突出部414上的平面将连接轴412卡设在连接座本体21上,即第二卡环415的靠近突出部414的一面与突出部414上的平面之间的间距基本等于连接座本体21的底板的厚度,第二卡环415的靠近突出部414的一面与突出部414上的平面之间的间距基本等于第一凹槽13的深度。

连接轴412的相对另一端插入转轴12的空心轴内,转轴12能够带动连接轴412转动。具体地,在转轴12的空心内壁设置有键槽,连接轴412的外壁设置有与键槽配合的固定键,连接轴412插入转轴12后,固定键也插入键槽内,从而使转轴12能够带动连接轴412转动。另外,相反地,可以在转轴12上设置固定键,而在连接轴412上设置键槽。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连接轴412的横截面设置为非圆形,例如,椭圆形、多边形等等;由于转轴12设置为空心轴,因此,转轴12的横截面会有内外两个边线,外边线是转轴12的外壁形成的,内边线是转轴12的内壁形成的;转轴12的内壁与连接轴412配合,可以将转轴12的横截面的内边线设置为与连接轴412配合的非圆形,即转轴12的内壁的横截面设置为与连接轴412配合的非圆形,相对应的,例如,椭圆形、多边形等等。

连接轴412也可以设置为空心轴,连接轴412插入转轴12后形成一个通道,连接电极片413以及加热部件的导线可以穿过连接轴412和转轴12形成的通道,方便电气线束走线排布;而且由于线束在通道内,可以保护其在夹持臂1在张开或转动运动中不被夹断或拉扯断裂。

第二卡环415具有内环面和外环面,第二卡环415的内环面与连接轴412的内壁共面,第二卡环415的外环面的远离电极座411的边沿设置有倾斜倒角。连接轴412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弧形轴壁,四个弧形轴壁与他们之间的间隔围绕形成圆柱形连接轴412。第二卡环415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卡环,四个子第二子卡环与他们之间的间隔围绕形成圆环形的第二卡环415。第二子卡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弧形轴壁的中部。如此设置,是为了使第二卡环415的径向尺寸可以调节,方便将连接轴412通过第一通孔211安装至连接座2内。

另外,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部41的连接轴412也可以不通过连接座2与夹持臂1连接,而是连接轴412直接与夹持臂1的第二盖体112固定连接,在夹持臂1旋转折叠时自然会带动按摩部41共同旋转折叠;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夹持间距被拉大时,两个按摩部41之间的间距自然会被拉大。

还有,还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按摩部41;至少部分按摩部41可以通过连接座2与夹持臂1连接,也可以是至少部分按摩部41直接与夹持臂1的第二盖体112固定连接。上述已经对其连接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按摩仪还可以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于两个夹持臂1上,用于调节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夹持间距。

具体地,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两个连接轴412之间。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弹性件可以为套设于两个连接轴412外的弹性圈5。另外,弹性件也可以是连接于两个连接轴412之间的拉簧,拉簧的拉伸方向(安装方向)与第一凹槽13的延伸方向一致。

参照图8所示的按摩仪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的两手可以分别手持两个夹持臂1,用力向两侧拉动两个夹持臂1,两个夹持臂1的转轴12会带动按摩部41的连接轴412向外滑动,且转轴12沿第二通孔221滑动,连接轴412沿第一通孔211滑动。定位块33也会在第一凹槽13内向外滑动,使得两个连接轴412之间的距离会增大,套设于两个连接轴412外的弹性圈5会被撑大,产生向内收缩的收缩力(连接于两个连接轴412之间的拉簧会被拉开,产生向内收缩的收缩力),两个转轴12之间的距离也会增大,从而使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夹持距离增大形成如图9所示的按摩仪夹持距离最大的状态,图中箭头所示为调节方向。使用者佩戴至颈部后,在弹性圈5(或拉簧)的收缩力的作用下,两个按摩部41的连接轴412会在第一通孔211内向内滑动,两个夹持臂1的转轴12会在第二通孔221内向内滑动,且定位块33也会在第一凹槽13内向内滑动,使得两个连接轴412之间的距离会减小,两个转轴12之间的距离也会减小,直至达到与使用者的被按摩部位(例如,颈部、腰腹部、四肢、头部等等)相适配的尺寸。由于不同使用者的被按摩部位的尺寸不同,两个夹持臂1夹持在使用者的被按摩部位,因此,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夹持距离X会随使用者的被按摩部位的尺寸不同而不同,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调节机构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描述,例如,调节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压簧,两个压簧对应设于两个连接轴412与连接座本体21之间,即压簧与拉簧是设置在连接轴412的相对两侧的,且两个压簧的压缩方向(安装方向)与第一凹槽13的延伸方向一致。在使用者将两个夹持臂1拉开的状态下,压簧被压缩,产生向外伸展的伸展力,使用者将两个夹持臂1松开后,压簧会推动连接轴412向内移动,直至达到与使用者的被按摩部位(例如,颈部、腰腹部、四肢、头部等等)相适配的尺寸。

上述说明了弹性圈5、拉簧以及压簧仅设置有一种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弹性圈5、拉簧以及压簧中的两种或三种,即可以同时设置弹性圈5、拉簧以及压簧,也可以同时设置弹性圈5和拉簧,或同时设置弹性圈5和压簧,或同时设置拉簧和压簧。

另外,在连接轴412直接与夹持臂1的第二盖体112固定连接的情况下,弹性圈5可以套设于两个转轴12外,拉簧可以连接于两个连接轴412之间,两个压簧对应设于两个转轴12与连接座本体21之间。

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间距X(夹持距离)大于或等于4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75毫米,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间距X(夹持距离)指的是两个夹持臂1之间的最小间距。当然,根据按摩仪使用部位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夹持间距X。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按摩仪从展开状态改变至折叠状态时,需要先将两个夹持臂1向两侧拉开一定的距离,避免两个夹持臂1之间相互干涉;然后再将两个夹持臂1用力转动。

为了在将按摩仪从展开状态改变为折叠状态时,不需要先将两个夹持臂1向两侧拉开一定的距离,可以将夹持臂1的靠近另一夹持臂1的一端设置为以转轴12的中心轴为中心轴的圆弧形,这样就可以避免两个夹持臂1之间相互干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按摩仪的若干组件、模块或机构,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组件、模块或机构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组件、模块或机构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组件、模块或机构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组件、模块或机构来具体化。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申请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申请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相关技术
  • 按摩组件、按摩仪、可穿戴式按摩仪以及颈部按摩仪
  • 眼部按摩仪的按摩仪主体及便携式眼部按摩仪
技术分类

0612011282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