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护理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3:06


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扮得体、品质护衣的审美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能够有效护理衣物的护理装置也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衣物护理装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衣物进行除皱,但除皱效果较差,用户体验感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护理装置除皱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除皱效果的护理装置。

一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护理装置包括:

机体;

熨烫件,配接于所述机体;

压紧件,与所述熨烫件相对且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熨烫件共同围设形成熨烫空间;以及

驱动机构,配接于所述机体,并与所述压紧件和/或所述熨烫件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熨烫件与所述压紧件中至少一者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另一者于允许待熨烫件挤压通过所述熨烫空间的除皱位置、与允许待熨烫件自由通过所述熨烫空间的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熨烫件与所述压紧件中至少一者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各自的转动轴线相对另一者于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除皱位置之间摆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输出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第三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压紧件和/或所述熨烫件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熨烫件与所述压紧件中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的摆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轴及传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设并固定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及所述传动轮均套设并固定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轮啮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配接于所述机体的限位件,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限位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机体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间隔设置于所述齿条的一侧,所述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齿条与所述定位面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套设件,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套设件,在所述传动轴的作用下,所述套设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固接于所述套设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主体及止位体,所述机体具有装配部,所述安装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装配部,且所述安装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套设件固接,所述止位体固接于所述安装主体远离所述套设件的一端,并布设于所述装配部背向所述套设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主体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压紧件和/或所述熨烫件均固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之间,所述安装主体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三传动组件还包括偏心件,所述偏心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主体及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上述护理装置,待熨烫件穿设于熨烫空间,驱动机构驱动熨烫件与压紧件中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于除皱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当熨烫件与压紧件中至少一者位于除皱位置时,熨烫空间体积较小,待熨烫件在熨烫件及压紧件的共同作用下挤压通过熨烫空间,故具有较佳的除皱效果;当熨烫件与压紧件中至少一者位于释放位置时,熨烫空间体积较大,待熨烫件可自由通过熨烫空间,以便于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护理装置内的压紧件和/或熨烫件中的至少一者位于除皱位置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局部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的后视剖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护理装置中局部结构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压紧件与驱动机构及装配部配合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压紧件、熨烫件、驱动机构及装配部配合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压紧件、驱动机构及熨烫件配合的后视剖面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驱动机构、装配部及固定部配合的后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连接件与固定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护理装置中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护理装置内的压紧件和/或熨烫件中的至少一者位于释放位置时,压紧件、熨烫件、驱动机构及装配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0、护理装置;10、机体;11、支撑架;113、齿条;114、定位面;115、安装面;12、顶架;13、底架;14、装配部;141、第一板件;143、第二板件;145、第三板件;147、装配孔;149、第四板件;20、熨烫件;21、蒸汽腔;22、熨烫面;23、出汽孔;30、压紧件;31、熨烫空间;32、固定部;33、压紧部;40、驱动机构;41、驱动件;42、传动组件;421、连接件;422、传动轴;423、主动轮;424、从动轮;425、传动轮;426、限位件;427、偏心件;428、转轴;429、套设件;431、安装件;4312、安装主体;4314、止位体;4316、安装槽;50、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6及图11,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熨烫待熨烫件的护理装置100,可选地,待熨烫件可以为衣物。护理装置100包括机体10、熨烫件20、压紧件30及驱动机构40,机体10用于为熨烫件20及驱动机构40提供支撑基础,熨烫件20及驱动机构40均配接于机体10,压紧件30与熨烫件20相对且间隔设置,并与熨烫件20共同围设形成熨烫空间31,驱动机构40与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传动连接,其中,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能够在驱动机构40的驱动下相对另一者于允许待熨烫件挤压通过熨烫空间31的除皱位置、与允许待熨烫件自由通过熨烫空间31的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2,可以理解地,若驱动机构40仅与压紧件30传动连接,则压紧件30相对熨烫件20具有除皱位置及释放位置,在驱动机构40的作用下,压紧件30相对熨烫件20在除皱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切换;若驱动机构40仅与熨烫件20传动连接,则熨烫件20相对压紧件30具有除皱位置及释放位置,在驱动机构40的作用下,熨烫件20相对压紧件30在除皱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切换;若驱动机构40与压紧件30及熨烫件20均传动连接,则除皱位置包括第一除皱位置及第二除皱位置,释放位置包括第一释放位置及第二释放位置,在驱动机构40的作用下,压紧件30在第一除皱位置与第一释放位置之间切换,熨烫件20在第二除皱位置与第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当压紧件30运动至第一除皱位置时,熨烫件20运动至第二除皱位置,此时,待熨烫件挤压通过熨烫空间31,当压紧件30运动至第一释放位置时,熨烫件20运动至第二释放位置,此时,待熨烫件自由通过熨烫空间31。可以理解地,待熨烫件自由通过熨烫空间31是指待熨烫件在不受到压紧件30与熨烫件20中至少一者的挤压作用下通过熨烫空间31。

护理装置100工作时,待熨烫件穿设于熨烫空间31,驱动机构40驱动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于除皱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当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位于除皱位置时,熨烫空间31体积较小,待熨烫件在熨烫件20及压紧件30的共同作用下挤压通过熨烫空间31,故具有较佳的除皱效果;当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位于释放位置时,熨烫空间31体积较大,待熨烫件可自由通过熨烫空间31,以便于装卸。

可选地,机体10包括顶架12、底架13及两个支撑架11,每个支撑架11均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双向箭头a所示)延伸,且两个支撑架11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如图1中双向箭头b所示)间隔设置,顶架12及底架1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顶架12连接于两个支撑架11的顶端之间,底架13连接于两个支撑架11的底端之间,且底架13支撑于地面等安装表面上。机体10还包括两个装配部14,两个装配部14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1上。以下实施例均以图1中护理装置100安装于水平的安装表面上时,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4,每个装配部14包括第一板件141、第二板件143、第三板件145及两个第四板件149,在每个支撑架11内,第二板件14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板件141背向支撑架11的一侧,并与另一个支撑架11上的第二板件143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三板件145连接于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3之间,两个第四板件149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如图1中双向箭头c所示)间隔设置于第一板件141相对的两侧,且每个第四板件149连接于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3之间,以提升装配部14的机械强度。以下实施例均以第三板件145位于第一板件141及第二板件143的下方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第二板件143为V形,第二板件143相对的两端固定于第三板件145上。通过设置第二板件143为V形,使得第二板件143具有较佳的安装稳定性,且重量较轻,以方便减轻传动机构的重量。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7,熨烫件20配接于顶架12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其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轴50与两个装配部14内的第一板件141连接。熨烫件20内中空形成蒸汽腔21,熨烫件20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熨烫面22,熨烫面22上开设有与蒸汽腔21连通的出汽孔23,除皱时,待熨烫件覆盖至少部分出汽孔23。护理装置100还包括蒸汽输送机构(图未示),蒸汽输送机构与蒸汽腔21连通并用于向蒸汽腔21内输送高温蒸汽,而后,蒸汽从出汽孔23溢出至蒸汽腔21外,并与待熨烫件接触,以软化待熨烫件。与此同时,在第一方向上,人工或者机械驱动待熨烫件通过熨烫空间31,在压紧件30及熨烫件20的共同挤压下,待熨烫件变得更为平整,具有较好的除皱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具体地,压紧件30包括固定部32及与固定部32固接的压紧部33,固定部32为杆状且为两个,压紧部33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部32与驱动机构40传动连接。因此,固定部32对压紧部33具有较佳的支撑及传动效果,可提升压紧部33运动的稳定性,以使得熨烫空间31的调节更精准。

具体地,压紧部33为圆柱状,压紧部33与熨烫面22相对且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熨烫空间31,压紧部33沿第二方向延伸,当熨烫空间31的体积较小且压紧件30与待熨烫件接触并挤压时,在第三方向上,压紧部33与待熨烫件为线接触,使得压紧部33与待熨烫件的接触面积较小,故可方便待熨烫件通过熨烫空间31并进行熨烫。

请再次参阅图1,并同时参阅图4及图5,可选地,压紧件30可通过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来实现位置切换。在一实施例中,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能够在驱动机构40的驱动下绕各自的转动轴线相对另一者于释放位置与除皱位置之间摆动。

具体地,熨烫件20和/或压紧件30各自的转动轴线是穿过机体10的,因此,熨烫件20和/或压紧件30通过摆动来进行位置切换的方式更稳定,而且,在切换完毕之后,熨烫件20和/或压紧件30还可稳定地支撑于释放位置或除皱位置,从而便于提升护理装置100的熨烫可靠性。

此外,以驱动机构40驱动压紧件30相对熨烫件20于释放位置与除皱位置之间摆动为例,在驱动机构40的作用下,固定部32带动压紧部33摆动,以使得压紧部33靠近或远离熨烫面22。在压紧件30摆动的过程中,压紧部33相对熨烫件20在第二方向及垂直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均发生变化,以防止压紧件30妨碍待熨烫件的安装。

例如,以图1为例,假设在熨烫时,压紧部33与熨烫面22上方的部分相对设置,此时,压紧部33与熨烫面22围设形成的熨烫空间31体积较小,压紧部33与熨烫面22共同挤压通过熨烫空间31的待熨烫件;当上一个待熨烫件熨烫完毕,需要对下一个待熨烫件进行装卸时,驱动件41驱动压紧件30摆动,使得压紧部33运动至与熨烫面22下方的部分相对设置的位置,如此,压紧部33与熨烫面22上围设形成熨烫空间31的部分(即熨烫面22上方的部分)错位设置,故可防止压紧件30对操作者的视线构成遮挡,从而可方便待熨烫件覆盖熨烫面22上围设形成熨烫空间31的部分。

请一并参阅图10,具体地,驱动机构40包括驱动件41及与驱动件41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42,驱动件41输出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传动组件42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第三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驱动件41与第二传动组件之间,用于将驱动件4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二传动组件的往复直线运动;第三传动组件设置于第二传动组件与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之间,用于将第二传动组件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的摆动。

具体地,驱动件41绕自身轴线旋转驱动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二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进而,第二传动组件滑动驱动第三传动组件带动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摆动,以实现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在释放位置与除皱位置之间切换。具体地,驱动件41的轴线、熨烫件20和\或与压紧件30的轴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故在装配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可有效提升驱动机构40的结构紧凑性,便于实现护理装置100的小型化。

请再次参阅4及图5,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423、从动轮424、传动轴422及传动轮425,主动轮423套设并固定于驱动件41的输出轴上,且主动轮423与从动轮424啮合,从动轮424及传动轮425均套设并固定于传动轴422上,传动轴422与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机体1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113,齿条113与传动轮425啮合。

具体地,输出轴、主动轮423的转动轴线重合且沿第二方向延伸,传动轴422沿第二方向延伸,从动轮424、传动轮425及传动轴422的转动轴线重合且沿第二方向延伸。驱动件41启动,带动主动轮423、从动轮424、传动轴422及传动轮425绕各自的转动轴线旋转,在传动轮425旋转的过程中,由于传动轮425与齿条113是啮合的,因此,传动轮425还沿第一方向上下滚动,如此,可带动传动轴422沿第一方向上下往复滑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上下往复滑动。也就是说,传动轮425及传动轴422的运动方式均为旋转与滚动同时进行。传动轴422向上滑动,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及第三传动组件带动熨烫件20和\或与压紧件30由除皱位置摆动至释放位置,传动轴422向下滑动,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及第三传动组件带动熨烫件20和\或与压紧件30由释放位置摆动至除皱位置。通过设置主动轮423、从动轮424、传动轴422、传动轮425及齿条113进行传动,传动稳定,且结构更紧凑。

请同时参阅图3,进一步地,齿条113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齿条11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传动轮425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传动轮425分别设置于传动轴422相对的两端,且每个传动轮425至少与一个齿条113啮合。以齿条113为两个,传动轮425为两个为例,两个齿条113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1上,两个传动轮425分别设置于传动轴422相对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齿条113啮合。如此,使得传动轴422具有较佳的支撑性及传动稳定性,以便于提升压紧件30旋转的稳定性。可选地,驱动件41、主动轮423及传动轮425可以均为一个,驱动件41、主动轮423及从动轮424用于对传动轴422的一端进行传动。或者,驱动件41、主动轮423及传动轮425可以均为两个,一个驱动件41、一个主动轮423及一个从动轮424用于对传动轴422的一端传动,另一个驱动件41、另一个主动轮423及另一个从动轮424用于对传动轴422的另一端传动。为保证传动轴422滑动的稳定性,两个驱动件41应同时向两个主动轮423输入动力。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配接于机体10的限位件426,传动轴422可转动地穿设于限位件426,可选地,限位件426可以为轴承。通过设置限位件426,使得传动轴422可通过限位件426转动连接于机体10上,以便于提升传动轴422安装的稳定性。

较优地,限位件426为两个,传动轴422相对的两端分别装配于两个不同的限位件426上,以使得传动轴422相对的两端可分别通过限位件426可转动地连接于机体10上,如此,可进一步提升传动轴422安装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件41带动传动轴422旋转的过程中,传动轴422相对限位件426是旋转的,而且,在传动轴422滑动的过程中,传动轴422可带动限位件426相对机体10沿第一方向滑动。可以理解地,限位件426仅相对机体10滑动,并不相对机体10转动。

更进一步地,机体10还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面114,定位面114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齿条113的一侧,限位件426限位于齿条113的一侧与定位面114之间。因此,在传动轴422带动限位件426沿第一方向滑动的过程中,齿条113及定位面114可从限位件426的两侧对限位件426进行限位及导向,从而可提升限位件426及传动轴422滑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以限位件426为两个为例,每个支撑架11上均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安装面115,两个支撑架11的两个安装面115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传动轴422设置于两个安装面115之间;每个支撑架11上还具有齿条113及定位面114,在同一个支撑架11内,齿条113及定位面114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安装面115相对的两侧,两个限位件426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1上,且每个限位件426的轴向端面与对应的支撑架11上的安装面115抵接,每个限位件426的外周缘抵接于对应的齿条113与对应的定位面114之间。传动轴422相对限位件426转动,并带动限位件426相对齿条113及定位面114滑动。

请再次参阅图10,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套设件429,传动轴422可转动地穿设于套设件429,在传动轴422的作用下,套设件429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具体地,套设件429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且套设件429沿第二方向延伸。在传动轴422旋转的过程中,轴体4221相对套设件429转动,而后,由于传动轮425与齿条113啮合并带动传动轴422滑动,使得传动轴422与套设件429抵接,进而带动套设件429沿第一方向滑动。

通过设置套设件429,套设件429可将传动轴422的旋转运动及往复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以便于后续传动,而且,由于套设件429是套设于传动轴422上,且套设件429仅沿第一方向滑动,并不发生旋转,因此,在熨烫的过程中,待熨烫件伸出熨烫空间31的部分直接与套设件429的外壁接触,如此,还可防止待熨烫件卷绕于传动轴422上而无法通过熨烫空间31,从而便于提升护理装置100熨烫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6,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件431,安装件431包括安装主体4312及止位体4314,机体10具有装配部14,安装主体4312沿第一方向贯穿装配部14,且安装主体4312的一端与套设件429固接,止位体4314固接于安装主体4312远离套设件429的一端,并布设于装配部14背向套设件429的一侧;其中,安装主体4312与第三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具体地,套设件429带动安装件431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以带动熨烫件20和/或压紧件30摆动。通过安装件431包括安装主体4312及止位体4314,在安装件431滑动的过程中,止位体4314及套设件429可分别从装配部14相对的两侧对安装件431的滑动进行限位,使得第二传动组件具有较佳的安装稳定性。

更具体地,安装主体431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板件145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三板件145的装配孔147,套设件429及止位体4314分布于第三板件145相对的两侧。止位体4314套设并固定于安装主体4312上,在装配孔147的径向上,止位体4314的尺寸大于装配孔147的孔径。

更具体地,安装件431为两个,两个安装件431配接于套设件429相对的两端。每个装配部14上的第三板件145均设置有装配孔147,两个安装件431分别与两个第三板件145上的装配孔147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41固接于套设件429。如此,可有效减小驱动件41的传动距离,使得驱动机构40的结构更紧凑,以便于实现护理装置100的小型化。

请一并参阅8及图9,第三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421,连接件42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机体10转动连接,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均固接于连接件421的两端之间,安装主体4312与连接件421转动连接。具体地,以驱动件41驱动压紧件30进行位置切换为例,安装主体4312滑动,可带动连接件421相对机体10旋转,进而带动压紧件30摆动旋转,以实现压紧件30的位置切换。而连接件421相对的两端均与机体10转动连接,且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固接于连接件421的两端之间,因此,还可提升连接件421的安装稳定性,从而使得连接件421具有较佳的传动可靠性,进而可提升压紧件30的运动稳定性。

值得一体的是,由于固定部32为两个,则与之对应的,连接件421也为两个,两个连接件421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装配部14上,并分别与两个固定部32固接。

具体地,每个连接件421还包括连接于连接件421的两端之间的连接主体,连接件42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3转动连接,连接主体夹持于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3之间,如此,可防止连接件421相对的两端分别从第一板件141及第二板件143上脱落,从可进一步提升连接件421及压紧件30安装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三传动组件还包括偏心件427,偏心件427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安装主体4312及连接件421转动连接。安装主体4312滑动带动偏心件427沿第一方向滑动,且偏心件427相对安装主体4312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421转动,进而带动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摆动。偏心件427作为一个过渡连接部件,可实现安装主体4312的直线运动至连接件421转动的运动转化。

具体地,安装主体4312远离套设件429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4316,偏心件427远离连接件421的一端伸入安装槽4316内,第三传动组件还包括转轴428,转轴428穿设于安装槽4316的槽壁与偏心件427,以实现偏心件427与安装件431的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槽4316及转轴428,安装槽4316及转轴428可对偏心件427的安装进行限位,以防止偏心件427与安装件431分离,从而使得偏心件427具有较佳的安装可靠性。

具体地,偏心件427远离安装主体4312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板件141及第二板件143之间,第一板件141及第二板件143还可对偏心件427进行限位,以防止偏心件427从连接件421上滑落。

下面,对整个护理装置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驱动件41启动,带动主动轮423及从动轮424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轴422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轮425旋转并沿机体10的纵长方向滑动,进而带动传动轴422、套设件429及安装件431沿机体10的纵长方向滑动;接着,偏心件427滑动并旋转,进而带动连接件421旋转,进而带动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摆动,以实现压紧件30和/或熨烫件20的位置切换。

上述护理装置100,待熨烫件穿设于熨烫空间31,驱动机构40驱动压紧件30与熨烫件20中至少一者相对另一者于除皱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当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位于除皱位置时,熨烫空间31体积较小,待熨烫件在熨烫件20及压紧件30的共同作用下挤压通过熨烫空间31,故具有较佳的除皱效果;当熨烫件20与压紧件30中至少一者位于释放位置时,熨烫空间31体积较大,待熨烫件可自由通过熨烫空间31,以便于装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护理记录装置、护理记录系统、护理记录程序及护理记录方法
  • 足部护理装置的护理或治疗附件及足部护理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84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