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有其的潜在性固化剂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7:4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有该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

背景技术

在密封材料或粘合剂等的用途中,使用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在该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中包括: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潜在性固化剂,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而固化的一液型,以及,将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主剂和包含含活性氢化合物的固化剂在使用时混合而固化的二液型。

一液型的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是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潜在性固化剂的糊状或粘性溶液状的材料,用于密封材料、防水材料、粘合剂、涂料等。一般而言,潜在性固化剂所要求的性能包括:保存稳定性、固化性、与预聚物的相容性。

作为潜在性固化剂,已知有将双烷醇胺等胺化合物用异丁醛等醛化合物保护的

[化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36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用作潜在性固化剂的化合物,其在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不产生醛化合物。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在水解时不产生醛化合物,并且发现,其通过水解产生的氨基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能够起潜在性固化剂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

[化2]

(式(1)中,R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

[化3]

(式(1)中,R

进而,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

[化4]

(式(1)中,R

进而,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作为潜在性固化剂的用途。

[化5]

(式(1)中,R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即使通过水而水解也不产生醛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可用作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不产生醛化合物的臭气的潜在性固化剂。进而,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可用作潜在性固化剂。进而,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作为潜在性固化剂使用时的保存稳定性优异,而且当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预聚物时,与预聚物的相容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

式(1)中,R

R

碳数2~12的亚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或支链状。作为碳数2~12的亚烷基,可举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等,优选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更优选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

作为碳数6~12的亚芳基,可举出:亚苯基、亚萘基等。

R

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优选为1~3的整数,更优选为1或2。

n为1~43的整数,优选为1~22的整数,更优选为1~18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14的整数,特别优选为1~5的整数。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当将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用于潜在性固化剂时,n为1~22的整数,优选为1~18的整数,更优选为1~14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5的整数。

作为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以下称为“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具体地可举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7-二氧杂-1,10-癸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7,10,13-四氧杂-1,16-十六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7,10,13,16-五氧杂-1,19-十九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9-三氧杂-1,11-十一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9,12-四氧杂-1,14-十四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9,12,15-五氧杂-1,17-十七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二氧杂-1,9-壬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9-三氧杂-1,12-十二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9,12-四氧杂-1,15-十五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9,12,15-五氧杂-1,18-十八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8-二氧杂-1,10-癸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8-二氧杂-1,11-十一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聚氧乙烯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聚氧丙烯双胺等。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7-二氧杂-1,10-癸二胺、N,N,N’,N’-四(三甲基甲硅烷基)-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

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可通过使下述式(2)表示的胺化合物(以下称为“胺化合物(2)”)与下述式(3a)~(3d)表示的硅烷化合物(以下称为“硅烷化合物(3)”)反应来制造。

[化6]

式(2)中,R

X-SiR

X-SiR

X-SiR

X-SiR

式(3a)~(3d)中,R

说明胺化合物(2)。

作为胺化合物(2),具体地可举出: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3,6-二氧杂-1,8-辛二胺、4,7-二氧杂-1,10-癸二胺、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4,7,10,13-四氧杂-1,16-十六烷二胺、4,7,10,13,16-五氧杂-1,19-十九烷二胺、3,6,9-三氧杂-1,11-十一烷二胺、3,6,9,12,-四氧杂-1,14-十四烷二胺、3,6,9,12,15-五氧杂-1,17-十七烷二胺、3,6-二氧杂-1,9-壬二胺、3,6,9-三氧杂-1,12-十二烷二胺、3,6,9,12-四氧杂-1,15-十五烷二胺、3,6,9,12,15-五氧杂-1,18-十八烷二胺、3,8-二氧杂-1,10-癸二胺、3,8-二氧杂-1,11-十一烷二胺、聚氧乙烯双胺、聚氧丙烯双胺等。其中,优选为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3,6-二氧杂-1,8-辛二胺、4,7-二氧杂-1,10-癸二胺、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

胺化合物(2)可以使用一般可购得的胺化合物,也可以使用适当制造的胺化合物。作为胺化合物(2)的代表性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以下方法。将下述式(4)表示的二醇化合物与卤化磷或三苯膦-四卤化碳等反应而将其末端羟基转化为卤原子后,使其与金属叠氮化物反应而转化为叠氮基,再进一步还原的方法。将下述式(4)表示的二醇化合物的末端羟基转化为卤原子后,使其与金属氰化物反应而转化为氰基,再进一步还原的方法。将下述式(4)表示的二醇化合物的末端羟基转化为卤原子后,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金属盐反应以进一步转化为酰亚胺基后脱保护的方法。包括下述工序1和2的制造方法。

通过包括下述工序1和2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胺化合物(2)为式(2a)表示的胺化合物(以下称为“胺化合物(2a)”)。

胺化合物(2a)是式(2)表示的胺化合物中,R

·工序1

工序1是使下述式(4)表示的二醇化合物(以下称为“二醇化合物(4)”)与下述式(5)表示的氰化烯烃化合物(以下称为“氰化烯烃化合物(5)”)反应,得到下述式(6)表示的腈化合物(以下称为“腈化合物(6)”)的工序。

[化7]

式(4)中,R

[化8]

式(5)中,R

作为氰化烯烃化合物(5),具体地可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巴豆腈、2-戊烯腈等。

[化9]

(式中,R

说明工序1。

工序1的二醇化合物(4)与氰化烯烃化合物(5)的反应通常可在碱的存在下实施。氰化烯烃化合物(5)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的二醇化合物(4),通常为2~4摩尔,优选为2~3摩尔。

作为碱,只要是不与溶剂或氰化烯烃化合物(5)反应的碱,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所使用的碱,例如可举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脒化合物、胍化合物、苯胺化合物等,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

作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可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优选为氢氧化钠。作为碱金属碳酸盐,可举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等。作为脒化合物,可举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等。作为胍化合物,可举出:1,5,7-三氮杂双环[4.4.0]癸-5-烯等。作为苯胺化合物,可举出:1,8-双(二甲氨基)萘等。

工序1的反应也可以在无溶剂下实施,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溶剂。使用溶剂时,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本反应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溶剂,例如可举出:醚溶剂、芳族烃溶剂等,优选为醚溶剂。作为醚溶剂,可举出:乙醚、二异丙醚、四氢呋喃、1,4-二

使用溶剂时,溶剂的使用量只要适当调节即可,例如相对于1质量份的二醇化合物(4),一般为1~10质量份,优选为1~4质量份。

反应压力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在常压下实施反应,也可以在加压下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100℃,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5~30℃。

二醇化合物(4)、氰化烯烃化合物(5)、溶剂和碱的混合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在溶剂、二醇化合物(4)和碱的混合物中滴加氰化烯烃化合物(5)的方法。

反应结束后,经过蒸馏、过滤、萃取等公知的纯化操作,可分离出目标的腈化合物(6)。另外,也可以不进行腈化合物(6)的分离而供给于工序2。

·工序2

工序2是使腈化合物(6)与金属氢化物(以下称为金属氢化物(7))反应,得到胺化合物(2a)的工序。

说明工序2。

作为金属氢化物(7),可举出:氢化铝锂、硼氢化锂、硼氢化钠、氢化二异丁基铝、三乙基硼氢化锂、双(2-甲氧基乙氧基)氢化铝钠、四氢硼烷等,优选为氢化铝锂、硼氢化钠、四氢硼烷,更优选为硼氢化钠。

金属氢化物(7)的使用量只要适当调节即可,相对于1摩尔的腈化合物(6),一般为9~30摩尔,优选为9~18摩尔。

工序2的反应可在无催化剂下实施,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催化剂。使用催化剂时,作为催化剂,可举出:氯化镍六水合物、氯化钴等,优选为氯化镍六水合物。

使用催化剂时,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的腈化合物(6),通常为0.1~9摩尔,优选为0.1~0.5摩尔。

工序2的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本反应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所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等醇溶剂;乙醚、二异丙醚、四氢呋喃、1,4-二

溶剂的使用量只要适当调节即可,例如相对于1质量份的腈化合物(6),一般为10~50质量份,优选为10~20质量份,更优选为12~15质量份。

在工序2的反应中,为了减少催化剂和抑制胺化合物(2a)的二聚化反应,还可以使用二碳酸二叔丁酯。使用二碳酸二叔丁酯时,二碳酸二叔丁酯的使用量只要适当调节即可,例如相对于1摩尔的腈化合物(6),一般为2~8摩尔,优选为3~6摩尔,更优选为4~5摩尔。

反应结束后,经过脱保护、蒸馏、过滤、萃取等公知的操作,可分离出胺化合物(2a)。在工序2的反应中使用二碳酸二叔丁酯时,由于胺化合物(2a)的末端氨基处于被叔丁氧羰基保护的状态,可通过酸等进行脱保护来获得胺化合物(2a)。

说明硅烷化合物(3)。

作为式(3a)~(3d)中的X的烷基磺酰氧基,可举出:甲磺酰氧基、乙磺酰氧基、丙磺酰氧基、丁磺酰氧基、戊磺酰氧基、己磺酰氧基等。优选为甲磺酰氧基、乙磺酰氧基、丙磺酰氧基、丁磺酰氧基,更优选为甲磺酰氧基。

作为式(3a)~(3d)中的X的全氟烷基磺酰氧基,可举出:三氟甲磺酰氧基、五氟乙磺酰氧基、七氟丙磺酰基、九氟丁磺酰基、十一氟戊磺酰基、十三氟己磺酰基等。优选为三氟甲磺酰氧基、五氟乙磺酰氧基、七氟丙磺酰基、九氟丁磺酰基,更优选为三氟甲磺酰基。

作为式(3a)~(3d)中的X的芳基磺酰氧基,可举出:苯磺酰氧基、2-氯苯磺酰氧基、2-溴苯磺酰氧基、2-碘苯磺酰氧基、2-甲基苯磺酰氧基、2-硝基苯磺酰氧基、3-氯苯磺酰氧基、3-溴苯磺酰氧基、3-碘苯磺酰氧基、3-甲基苯磺酰氧基、3-硝基苯磺酰氧基、4-氯苯磺酰氧基、4-溴苯磺酰氧基、4-碘苯磺酰氧基、4-甲基苯磺酰氧基、4-硝基苯磺酰氧基、1-萘磺酰氧基、2-萘磺酰氧基等。优选为苯磺酰氧基、4-甲基苯磺酰氧基,更优选为4-甲基苯磺酰氧基。

作为式(3a)~(3d)中的X的全氟芳基磺酰氧基,可举出:五氟苯磺酰氧基、七氟-1-萘磺酰氧基、七氟-2-萘磺酰氧基等。优选为五氟苯磺酰氧基、七氟-1-萘磺酰氧基,更优选为五氟苯磺酰氧基。

作为式(3a)~(3d)中的X的芳烷基磺酰氧基,可举出:苄基磺酰氧基、苯乙基磺酰氧基、1-萘基磺酰氧基、2-萘基磺酰氧基等。优选为五氟苯磺酰氧基、苄基磺酰氧基、苯乙基磺酰氧基,更优选为五氟苯磺酰氧基。

作为式(3a)~(3d)中的X的甲硅烷基硫酸基,可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硫酸基、三乙基甲硅烷基硫酸基、三异丙基硫酸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硫酸基等。优选为三甲基甲硅烷基硫酸基、三乙基甲硅烷基硫酸基、三异丙基硫酸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硫酸基,更优选为三甲基甲硅烷基硫酸基。

作为式(3a)~(3d)中的X的双全氟烷基磺酰亚胺基,可举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双五氟乙磺酰亚胺基、双七氟丙磺酰亚胺基、双九氟丁磺酰亚胺基、双十一氟戊磺酰亚胺基、双十三氟己磺酰亚胺基等。优选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双五氟乙磺酰亚胺基、双七氟丙磺酰亚胺基、双九氟丁磺酰亚胺基,更优选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基。

在式(3a)~(3d)中,X优选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烷基磺酰氧基、全氟烷基磺酰氧基、芳基磺酰氧基、双全氟烷基磺酰亚胺基,更优选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特别优选为氯原子。

作为硅烷化合物(3),例如可举出:氯三甲基硅烷、溴三甲基硅烷、碘三甲基硅烷、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硫酸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酯等三甲基硅烷化合物;氯三乙基硅烷、溴三乙基硅烷、碘三乙基硅烷、三氟甲磺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硫酸双(三乙基甲硅烷基)等三乙基硅烷化合物;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溴硅烷、叔丁基二甲基碘硅烷、三氟甲磺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等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化合物等,优选为三甲基硅烷化合物,特别优选为氯三甲基硅烷。

为了捕捉反应中副产的酸,胺化合物(2)与硅烷化合物(3)的反应通常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碱,只要是对胺化合物(2)和硅烷化合物(3)以及作为本反应的产物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没有影响的碱,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所使用的碱,例如可举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等脒化合物;1,5,7-三氮杂双环[4.4.0]癸-5-烯等胍化合物;1,8-(二甲氨基)萘等苯胺化合物;叔丁基亚氨基-三(二甲氨基)正膦、N-叔丁基-N,N,N’,N’,N”,N”-六甲基亚氨代磷酸三酰胺等膦化合物;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胺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为脒化合物,特别优选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另外,在胺化合物(2)与硅烷化合物(3)的反应中,碱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硅烷化合物(3)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的胺化合物(2),一般为4~8摩尔,优选为4~6摩尔。

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实施,作为其溶剂,只要是不损害本反应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所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举出:乙醚、二异丙醚、四氢呋喃、1,4-二

溶剂的使用量只要适当调节即可,例如,相对于1质量份的胺化合物(2),一般为1~100质量份,优选为3~6质量份。

为了防止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和硅烷化合物(3)的水解,反应优选为在无水条件下实施,此时,可在氮气、氩气等非活性气氛下进行。

反应压力没有特别限制,既可以在常压下实施反应,也可以在加压下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100℃,优选为0~50℃,更优选为5~30℃。

胺化合物(2)、硅烷化合物、溶剂和碱的混合顺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在溶剂、胺化合物(2)和碱的混合物中滴入硅烷化合物的方法。

反应结束后,经过蒸馏、过滤、萃取等公知的纯化操作,可分离出目标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

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通过与湿气等水反应而水解,产生伯或仲氨基,而起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反应时的潜在性固化剂的作用。作为潜在性固化剂使用时,可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

另外,当使用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作为潜在性固化剂时,潜在性固化剂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溶剂。当含有溶剂时,作为溶剂,可适宜使用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甲酸乙酯、甲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丙酮、乙腈、丙腈、乙醚、二丁基醚、四氢呋喃等。

另外,含有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的潜在性固化剂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合而成为固化性组合物。含有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的潜在性固化剂即使因湿气等水分而水解,也不会产生醛化合物,在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不产生醛化合物的臭气,因而是有用的。

当组成固化性组合物时,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的使用量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1摩尔,按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水解生成的氨基的摩尔比计,通常为0.4~1.3摩尔,优选为0.5~1.1摩尔。

在此,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具有1个以上、优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使用低分子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高分子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任一种。

作为低分子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有机多异氰酸酯和有机单异氰酸酯。有机多异氰酸酯是其化合物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另外,有机单异氰酸酯是其化合物中具有1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作为有机多异氰酸酯,具体地可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甲苯多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二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1,2-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3-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6-三甲基苯基-1,3-二异氰酸酯、2,4,6-三异丙基苯基-1,3-二异氰酸酯等亚苯基多异氰酸酯;1,4-萘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等萘多异氰酸酯;氯亚苯基-2,4-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等芳族多异氰酸酯。另外可举出:1,5-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脂族多异氰酸酯;邻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脂族多异氰酸酯;1,4-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多异氰酸酯。进而可举出:聚亚甲基聚苯基多异氰酸酯;粗制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多异氰酸酯。再者可举出:将这些有机多异氰酸酯改性而得到的具有1个以上的脲二酮键、异氰尿酸酯键、脲基甲酸酯键、缩二脲键、脲酮亚胺(uretonimine)键、碳二亚胺键、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的改性多异氰酸酯。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有机单异氰酸酯,具体地可举出:正丁基单异氰酸酯、正己基单异氰酸酯、正十六烷基单异氰酸酯、正十八烷基单异氰酸酯等脂族单异氰酸酯、对-异丙基苯基单异氰酸酯、对-苄氧基苯基单异氰酸酯、苯基异氰酸酯、对甲苯基异氰酸酯、间甲苯基异氰酸酯、间甲苯基异氰酸酯、4-氯苯基异氰酸酯、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2,6-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等芳族单异氰酸酯。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有机单异氰酸酯优选与有机多异氰酸酯并用。

作为高分子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含异氰酸酯基的树脂。含异氰酸酯基的树脂是其树脂中具有1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树脂,异氰酸酯基与活性氢(基)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键、脲键等而交联固化。作为含异氰酸酯基的树脂,可适宜举出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可通过使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以异氰酸酯基/活性氢的摩尔比为1.2~10、优选1.2~5的范围一次性或逐次地反应来制造,以使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残留有异氰酸酯基。

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优选为0.3~15质量%,更优选为0.5~5质量%。

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以上,更优选为1,500~20,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15,000,特别优选为1,500~10,000。本发明中的数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值。

作为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制造方法,可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进行。具体地可举出如下方法:向玻璃制或不锈钢制等的反应容器中装入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含活性氢化合物,根据需要使用反应催化剂和/或有机溶剂,一边在50~120℃下搅拌一边反应的方法。此时,当异氰酸酯基与湿气等水反应时,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粘度增加,因此优选事先将容器内用氮气置换或在氮气气流下进行反应。

作为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有机多异氰酸酯。作为有机多异氰酸酯,可举出与低分子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所示的相同的那些。有机多异氰酸酯可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在有机多异氰酸酯中,优选脂族多异氰酸酯、芳香脂族多异氰酸酯、脂环式多异氰酸酯、以及将这些有机多异氰酸酯改性而得到的改性多异氰酸酯,因为固化性组合物的耐候性优异。

另外,有机单异氰酸酯可以与有机多异氰酸酯一起使用。即,可以将有机多异氰酸酯与有机单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作为上述的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使用。作为有机单异氰酸酯,可举出与低分子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所示的相同的那些。有机单异氰酸酯可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是其化合物中具有1个以上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体地可举出:高分子多元醇、高分子多胺、低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胺、高分子或低分子的一元醇。这些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可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高分子多元醇、高分子多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30,000,更优选为1,000~20,000,特别优选为1,000~10,000。另外,高分子一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下,更优选为4,000以下,特别优选为1,000~4,000。

低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胺、低分子一元醇的分子量优选小于1,000,更优选为50~900。它们的分子量可由其结构通过计算算出。另外,当它们为聚合物等而具有分子量分布时,可以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均分子量的形式计算出分子量。

作为高分子多元醇,可举出: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烃系多元醇、动植物系多元醇、它们的共聚醇。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酰”意指“丙烯酰和/或甲基丙烯酰”。

作为聚酯多元醇,可举出:由羧酸类的1种以上与低分子多元醇类的1种以上反应而得的聚酯多元醇,其中所述羧酸类包括: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六氢对苯二甲酸、六氢间苯二甲酸、六氢邻苯二甲酸、萘二羧酸、偏苯三酸等多元羧酸、或它们的酸酐或甲酯或乙酯等烷基酯;低分子多元醇类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物、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等。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举出:用于合成上述聚酯多元醇的低分子多元醇类与光气的脱盐酸反应、或者上述低分子多元醇类与碳酸二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的酯交换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

作为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可举出:以与用于合成上述聚酯多元醇的低分子多元醇类同样的低分子多元醇类、低分子多胺类、低分子氨基醇类;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等糖系低分子多元醇类;双酚A、双酚F等低分子多元酚类的1种以上为引发剂,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四氢呋喃等环状醚化合物的1种以上进行开环加聚或共聚而得到的、聚氧乙烯系多元醇、聚氧丙烯系多元醇、聚氧丁烯系多元醇、聚氧四亚甲基系多元醇、聚-(氧乙烯)-(氧丙烯)-无规或嵌段共聚系多元醇,以及,以上述聚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为引发剂的聚酯醚多元醇、聚碳酸酯醚多元醇等。另外,可举出:使这些各种多元醇与有机异氰酸酯以羟基相对于异氰酸酯基过量的方式反应以使分子末端为羟基的多元醇。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的羟基数优选1分子中平均为2个以上,更优选为2~4个,特别优选为2~3个。

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的分散度[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6以下,更优选为1.0~1.5。本发明中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值。

作为合成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时的催化剂,可举出:钠系催化剂、钾系催化剂等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阳离子聚合催化剂、六氰钴酸锌的甘醇二甲醚配合物或二甘醇二甲醚配合物等复合金属氰化配合物催化剂,磷腈化合物催化剂等。其中,优选为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复合金属氰化配合物催化剂。另外,优选使用复合氰化配合物催化剂合成的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因为其总不饱和度低且多元醇的粘度低。

另外,作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改性用,也可以使用以甲醇、乙醇、丙醇等低分子一元醇类为引发剂,使上述环氧丙烷等环状醚化合物进行开环加聚而得到的聚氧丙烯系一元醇等聚氧亚烷基系一元醇。

上述的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或聚氧亚烷基系一元醇中的“系”意指只要1摩尔分子中的除了羟基以外的部分的50质量%以上、优选80质量%以上、更优选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95质量%以上由聚氧亚烷基构成,则其余部分可以被酯、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烯烃等改性。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酯”意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是使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与除此以外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在溶剂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通过间歇式或连续聚合等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共聚而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在溶剂不存在下,优选为在150~350℃的高温、更优选210~250℃下进行连续本体聚合反应而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因为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狭窄且为低粘度。在该共聚反应时,优选使用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使每1分子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的平均羟基官能数为1.2~4个。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20℃,特别优选为-70~-30℃。

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为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具体地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类;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单硬脂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类或残存羟基的多元(甲基)丙烯酸酯类。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甲基)丙烯酸多元醇的粘度较低、且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类,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作为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外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和除此以外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外的烯属化合物,可举出:乙烯、丙烯、异丁烯、丁二烯、氯丁二烯、苯乙烯、氯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乙烯基化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甲基)丙烯酸多元醇的粘度低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单体,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意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作为烃系多元醇,可举出:聚丁二烯多元醇;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聚烯烃多元醇;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氢化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聚亚烷基多元醇;氯化聚丙烯多元醇、氯化聚乙烯多元醇等卤化聚亚烷基多元醇等。

作为动植物系多元醇,可举出:蓖麻油系多元醇、丝心蛋白等。

上述高分子多元醇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固化性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橡胶物性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为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聚(甲基)丙烯酸多元醇。

为了赋予耐候性,可以向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引入光反应性不饱和键。引入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在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中起固化成分的作用,同时向固化后的组合物赋予与被粘接面的良好的粘合性、优异的耐候性。上述光反应性不饱和键是指通过暴露于光而在较短的时间引起聚合等化学变化的不饱和键。具体地可举出:乙烯基、亚乙烯基、来自(甲基)丙烯酰基的不饱和键。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酰基”意指“丙烯酰基和/或甲基丙烯酰基”。

引入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而交联固化。另外,引入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光反应性不饱和键暴露于光时发生聚合反应而在固化性组合物的表面形成耐候性优异的固化膜。该固化膜被认为向固化性组合物赋予优异的耐候性。从耐候性赋予效果高的观点考虑,光反应性不饱和键优选为来自(甲基)丙烯酰基的不饱和键。

作为向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引入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方法,可举出下述方法。

(1)使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高分子的含活性氢化合物(数均分子量1,000以上)与分子内具有活性氢和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低分子的含活性氢化合物(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在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活性氢的合计量过量的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方法;

(2)使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分子内具有活性氢和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数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含活性氢化合物(例如,聚氧亚烷基三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的环氧烷加成物、聚丁二烯多元醇)在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活性氢的合计量过量的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方法;和

(3)使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分子内具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和异氰酸酯基的低分子(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的含活性氢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酰基异氰酸酯)与高分子(数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含活性氢化合物在异氰酸酯基相对于活性氢的合计量过量的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从原料取得容易性和反应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1)的方法。

向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引入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反应可将原料一次性装入而反应,也可以将原料逐次装入而反应。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包括具有活性氢和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活性氢的摩尔比(异氰酸酯基/活性氢)优选为1.2~10,更优选为1.2~5。引入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优选为0.3~15质量%,更优选为0.5~5质量%。

引入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中的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浓度优选为0.01mmol/g以上,更优选为0.03~1mmol/g,特别优选为0.05~0.5mmol/g。

上述具有活性氢和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低分子和高分子)的含活性氢化合物是在该化合物中具有羟基、氨基、羧基等活性氢(基)和乙烯基、亚乙烯基、(甲基)丙烯酰基等光反应性不饱和键两者的化合物。从反应容易和耐候性赋予效果高的观点考虑,优选该化合物中具有羟基和(甲基)丙烯酰基。另外,关于具有活性氢(基)和光反应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从反应容易的观点考虑,优选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

作为具有羟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含活性氢化合物,可举出:作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亚烷基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的单酯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戊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新戊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庚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辛基酯等单(甲基)丙烯酸单羟基酯类;作为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3官能以上的亚烷基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单酯、二酯或三酯等多酯的、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单羟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多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类,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羟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另外,除此以外,还可举出:向二甘醇、二丙二醇、聚氧亚乙基多元醇、聚氧亚丙基多元醇、双酚A或双酚F加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而得到的多元醇等的单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类、多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类、多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类,或者向(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的活性氢加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的化合物等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丙烯酸羟乙酯的己内酯改性物等具有羟基的化合物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可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粘度抑制得较低且可提高耐候性赋予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单羟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和二羟基聚(甲基)丙烯酸类。

上述固化性组合物还可以含有酸性化合物。酸性化合物可用于促进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水解,以加速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作为酸性化合物,可举出: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羧酸化合物、有机羧酸酐化合物、有机磺酸异氰酸酯化合物、有机磺酸化合物、有机磺酰亚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磷酸酯化合物,可举出:正磷酸酯化合物、亚磷酸酯化合物。其中,优选为正磷酸酯化合物。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正磷酸酯化合物,可举出:正磷酸的三烷基酯化合物、正磷酸的二烷基酯化合物、正磷酸的单烷基酯化合物。

作为正磷酸的三烷基酯化合物,可举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基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酯、磷酸甲苯基二-2,6-二甲苯基酯等。

作为正磷酸的单烷基酯化合物和二烷基酯化合物(酸性磷酸酯化合物),可举出:磷酸乙酯、磷酸丁酯、焦磷酸二丁酯、磷酸丁氧基乙酯、磷酸2-乙基己酯、磷酸烷基(C12、C14、C16、C18)酯、磷酸异十三烷基酯、磷酸油基酯、磷酸二十四烷基酯、磷酸乙二醇酯、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等。作为单烷基酯化合物,可举出:磷酸单乙酯、磷酸单丁酯、磷酸单丁氧基乙酯、磷酸单正辛酯、磷酸单2-乙基己酯、磷酸单月桂基酯、单(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磷酸酯等。作为二烷基酯化合物,可举出:磷酸二乙酯、磷酸二丁酯、焦磷酸二丁酯、磷酸二丁氧基乙酯、磷酸二正辛酯、磷酸双(2-乙基己基)酯、磷酸二异十三烷基酯、磷酸二油基酯等。这些正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亚磷酸酯化合物,可举出: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癸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单(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单癸基酯等亚磷酸三酯化合物;亚磷酸二月桂基酯、亚磷酸二油基酯、亚磷酸二苯基酯等亚磷酸二酯化合物。这些亚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有机羧酸化合物,具体地可举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2-乙基己酸、壬酸、癸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

作为有机羧酸酐化合物,具体地可举出:马来酸酐、琥珀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纳迪克酸酐、烯基琥珀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环己烯四羧酸酐。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有机磺酸异氰酸酯化合物,具体地可举出:对甲苯磺酰基异氰酸酯。

作为有机磺酸化合物,具体地可举出: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三氟甲磺酸、九氟-1-丁磺酸、十七氟辛磺酸、(+)-10-樟脑磺酸、间-二甲苯-4-磺酸酐、对-二甲苯-2-磺酸酐。

作为有机磺酰亚胺化合物,具体可举出糖精、N-(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

固化性组合物中的酸性化合物的量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5~5质量份,更优选为0.1~3质量份。

固化性组合物可根据需要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具体地可举出:固化促进催化剂、增塑剂、耐候稳定剂、填充剂、摇变性赋予剂、粘合性改善剂、储存稳定性改善剂(脱水剂)、着色剂和有机溶剂等。它们可以使用任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使用有机溶剂时,作为有机溶剂,具体地可举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甲酸乙酯、甲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丙酮、乙腈、丙腈、乙醚、二丁基醚、四氢呋喃等。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予以说明,实施例中,

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聚合度为数均聚合度,甲硅烷基胺化合物E~J的聚合度n通过

另外,实施例中,“分子中的氧原子数”表示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中的醚性氧原子数。甲硅烷基胺化合物E~J的“分子中的氧原子数”通过将各化合物的聚合度“n”与重复单元中未包括的氧原子数(即“1”)相加来算出。

实施例1甲硅烷基胺化合物A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3L四颈瓶中装入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160.0g(783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477.2g(3135mmol)、乙腈810m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滴加氯三甲基硅烷343.1g(3158mmol),然后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24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3次采用庚烷150mL的萃取操作。将庚烷层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在氮气下过滤,得到339.1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A(收率87.9%)。

实施例2甲硅烷基胺化合物B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3,6-二氧杂-1,8-辛二胺20.3g(137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83.6g(549mmol)、乙腈155m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滴加氯三甲基硅烷58.9g(548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21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4次使用50mL庚烷的萃取操作。将庚烷层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在氮气下过滤,得到52.8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B(收率88.3%)。

实施例3甲硅烷基胺化合物C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400mL四颈瓶中装入4,7-二氧杂-1,10-癸二胺15.3g(87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52.4g(344mmol)、乙腈155m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滴加氯三甲基硅烷37.4g(344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14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4次使用50mL庚烷的萃取操作。将庚烷层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在氮气下过滤,得到36.4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C(收率90.1%)。

实施例4甲硅烷基胺化合物D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4,7,10-三氧杂-1,13-十三烷二胺15.0g(68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41.5g(273mmol)、乙腈190m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滴加氯三甲基硅烷30.0g(276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23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5次使用50mL庚烷的萃取操作。将庚烷层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在氮气下过滤,得到29.5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D(收率85.2%)。

实施例5甲硅烷基胺化合物E的合成

(i)PEG300-EtCN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200mL三颈瓶中装入20.1g(67mmol)聚乙二醇300(富士胶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水5.0mL和48%氢氧化钠水溶液0.1g(1mmol),一边将反应液的温度保持在25~30℃一边滴加乙腈10.6g(200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2小时,然后添加三氟乙酸0.5g(2mmol),以终止反应。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得到27.5g上式表示的PEG300-EtCN(收率99.7%)。

(ii)甲硅烷基胺化合物E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PEG300-EtCN 20.0g(49mmol)、甲醇368mL、二碳酸二叔丁酯43.1g(198mmol)、氯化镍六水合物2.3g(10m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在氮气气流下用2小时加入硼氢化钠25.1g(318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5小时,然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50mL,进行3次使用乙酸乙酯100mL的萃取操作。将乙酸乙酯层通过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向浓缩物中加入水100mL、浓盐酸20mL,在25℃下搅拌13小时后,再添加浓盐酸20mL,在60℃下搅拌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48%氢氧化钠水溶液30m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向得到的残渣中加入四氢呋喃200mL并过滤。

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向残渣20.0g中加入氯三甲基硅烷42.1g(389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61.1g(401mmol)、甲苯101m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72小时,滴加二乙胺14.6g(153mmol)。过滤反应混合物,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得到23.6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E(收率69.5%)。

实施例6甲硅烷基胺化合物F的合成

(i)PEG400-EtCN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200mL三颈瓶中装入20.0g(50mmol)的聚乙二醇400(富士胶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水5.3mL和48%氢氧化钠水溶液0.1g(1mmol),一边将反应液的温度保持在25~30℃一边滴加丙烯腈8.0g(150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6小时,然后加入三氟乙酸0.5g(2mmol),以终止反应。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得到25.6g上式表示的PEG400-EtCN(收率99.2%)。

(ii)甲硅烷基胺化合物F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PEG400-EtCN 20.0g(34mmol)、甲醇293mL、二碳酸二叔丁酯35.2g(161mmol)、氯化镍六水合物1.9g(8m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在氮气气流下用2小时加入硼氢化钠27.0g(343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5小时,然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50mL,进行3次使用乙酸乙酯55mL的萃取操作。将乙酸乙酯层通过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向浓缩物中加入甲醇63mL、浓盐酸10mL,在25℃下搅拌13小时后,再添加浓盐酸20mL,在50℃下搅拌3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48%氢氧化钠水溶液30m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向得到的残渣中加入四氢呋喃200mL并过滤。

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向残渣18.4g中加入氯三甲基硅烷33.1g(305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44.1g(290mmol)、甲苯94m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72小时,滴加二乙胺11.2g(153mmol)。过滤反应混合物,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7.73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F(收率28.4%)。

实施例7甲硅烷基胺化合物G的合成

(i)PEG600-EtCN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200mL三颈瓶中装入20.3g(33mmol)的聚乙二醇600(KISHIDA化学株式会社制)、水5mL和48%氢氧化钠水溶液0.1g(1mmol),一边将反应液的温度保持在25~30℃一边滴加丙烯腈5.3g(100mmo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22小时,然后加入三氟乙酸0.5g(2mmol),以终止反应。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得到31.7g上式表示的PEG600-EtCN(收率98.3%)。

(ii)PEGPA-600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PEG600-EtCN 10.0g(8mmol)、甲醇106mL、二碳酸二叔丁酯12.4g(57mmol)、氯化镍六水合物0.7g(3mmo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在氮气气流下用30分钟添加硼氢化钠9.71g。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4.5小时,添加饱和碳酸钠水溶液50mL,以终止反应。对反应混合物进行3次使用乙酸乙酯50g的萃取操作。将乙酸乙酯层通过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向浓缩物中加入甲醇63mL、浓盐酸3mL,在25℃下搅拌5天,然后加入氢氧化钠使pH为11以上。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加入四氢呋喃150mL并过滤。将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得到7.66g上式表示的PEGPA-600(收率91.4%)。

(iii)甲硅烷基胺化合物G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茄形瓶中装入PEGPA-600 6.9g(8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4.9g(32mmol)、甲苯35mL,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氯三甲基硅烷3.5g(32mmol),然后在25℃下搅拌2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进一步添加氯三甲基硅烷10.0g(92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3.0g(20mmol),在25℃下搅拌20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二乙胺30.5g(417mmol)。过滤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8.41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G(收率77.1%)。

实施例8甲硅烷基胺化合物H的合成

(i)PEGPA-1000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3L茄形瓶中装入1477.6g(1478mmol)的聚乙二醇1,000(富士胶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水367mL,加热得到的混合物。在混合物的温度为47℃的时间点,向混合物中添加48%氢氧化钠水溶液1.2g、水1.8g。将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47℃而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25℃。用2小时向混合物中滴加丙烯腈235.2g(4433mmol),在25℃下搅拌3小时。搅拌后,加入磷酸1.5g、水1mL,以终止反应,得到反应液2078.1g。向得到的反应液中添加水126mL,进行抽滤,得到滤液2195.2g。将得到的滤液中的2176.6g移至5L四颈瓶中,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050.2g。将得到的无色透明溶液添加到甲苯292mL中,在减压下浓缩,再添加甲苯116mL,在减压下进行共沸脱水,得到固体1671.5g。采集得到的固体372.1g,向剩余的固体1299.4g中加入甲苯1268.2mL,得到2397.9g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总量装入5L高压釜中,进一步加入NDT-65(川研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316.4g、甲苯231mL,将5L高压釜内用氮气置换。氮气置换后,在室温下引入氨气,以使5L高压釜内的压力为0.5MPa,进一步引入氢气,以使压力为3.0MPa。接着升温,在反应液温度80℃、反应器内部压力4.4MPa的条件下进行3小时反应。反应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使反应器内部的压力降低至常压。向得到的反应液中添加甲苯141mL和水,取出反应液。向得到的反应液中进一步添加甲苯649mL、珠光体35.0g并过滤,将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得到无色透明液体1218.7g。向无色透明液体中添加水600mL,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得到1201.3g上式表示的PEGPA-1000。

(ii)甲硅烷基胺化合物H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400mL四颈瓶中装入31.7g(29mmol)的PEGPA-1000、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17.1g(112mmol)、甲苯140mL,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氯三甲基硅烷12.1g(112mmol),然后在25℃下搅拌48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四氢呋喃25ml、二氯甲烷28ml,搅拌24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进一步添加氯三甲基硅烷12.7g(117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17.2g(113mmol),在25℃下搅拌24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丙胺16.7g(282mmol),以终止反应。过滤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得到31.6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H(收率78.6%)。

实施例9甲硅烷基胺化合物I的合成

(i)PEGPA-1500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2L四颈瓶中装入480.2g(320mmol)聚乙二醇1500(SIGMA ALDRICH公司制)、水241mL,加热得到的混合物。在混合物的温度为50℃的时间点,向混合物中添加48%氢氧化钠水溶液0.5g、水4.5g。将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50℃而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27℃。用2小时向混合物中滴加丙烯腈51.2g(965mmol),在25℃下搅拌16小时。搅拌后,加入磷酸0.7g、水5mL,以终止反应,在25℃下搅拌1.5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水78mL,在减压下浓缩。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甲苯101mL,在减压下共沸脱水,进一步添加甲苯102mL,再次在减压下共沸脱水。向得到的混合物中进一步添加甲苯101mL,在减压下共沸脱水,向得到的混合物532.8g中添加甲苯541ml,得到浓缩液A1001.6g。

将浓缩液A 470.2g、NDT-65(川研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50.5g、甲苯35mL添加到1L高压釜中,将1L高压釜内用氮气置换。氮气置换后,在室温下引入氨气,以使1L高压釜内的压力为0.5MPa,然后引入氢气,以使压力为3.0MPa。然后,加热反应器,在反应液温度80℃、1L高压釜内的压力4.4MPa的条件下进行3小时反应。反应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使1L高压釜内的压力降低至常压。向反应液中添加甲苯58mL,得到反应液A 599.2g。采用同样的方法,由470.2g浓缩液A得到反应液B 607.0g。

将599.2g的反应液A、607.0g的反应液B添加到甲苯476mL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压过滤,得到1647.8g滤液。向得到的滤液中添加水230mL,在减压下浓缩,得到478.7g上式表示的PEGPA-1500(收率92.6%)。

(ii)甲硅烷基胺化合物I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30.2g(19mmol)的PEGPA-1500、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17.5g(112mmol)、四氢呋喃134mL,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氯三甲基硅烷13.0g(120mmol),然后在25℃下搅拌24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4.2g(28mmol)、氯三甲基硅烷3.1g(29mmol),在25℃下搅拌6小时,然后加入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8.8g(58mmol)、氯三甲基硅烷6.0g(55mmol),在25℃下搅拌16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丙胺4.1g(70mmol),以终止反应。过滤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33.1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I(收率93.2%)。由

实施例10甲硅烷基胺化合物J的合成

(i)PEG2000-EtCN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3L四颈瓶中装入1493.3g(747mmol)聚乙二醇2,000(富士胶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水747mL,加热得到的混合物。在混合物的温度为43℃的时间点,向混合物中添加48%氢氧化钠水溶液1.3g、水1.3g。将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45℃而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20℃。用2小时向混合物中滴加丙烯腈118.9g(2241mmol),在23℃下搅拌17小时。添加磷酸1.5g、水2mL,在25℃下搅拌0.5小时,以终止反应。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甲苯146mL,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加入甲苯146mL,在减压下浓缩,向得到的浓缩液中再次添加甲苯146mL,在减压下浓缩,得到1669.5g的PEG2000-EtCN。

(ii)PEGPA-2000的合成

将得到的1302.5g的PEG2000-EtCN、甲苯1500mL、NDT-65(川研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260.0g添加到5L高压釜中,将5L高压釜内用氮气置换。氮气置换后,在室温下引入氨气,以使5L高压釜内的压力为0.5MPa,然后进一步引入氢气,以使压力为3.0MPa。接着升温,在反应液温度80℃、反应器内部压力4.5MPa的条件下进行3小时反应。反应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使反应器内部压力降低至常压。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甲苯878mL,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加压过滤,得到滤液3177.5g。向得到的滤液中添加水599mL,在减压下浓缩,得到1219.6g上式表示的PEGPA-2000(收率99.0%)。

(iii)甲硅烷基胺化合物J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PEGPA-2000 30.0g(14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14.0g(92mmol)、甲苯139mL,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氯三甲基硅烷10.0g(92mmol),然后在25℃下搅拌24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二氯甲烷21mL,在25℃下搅拌24小时,添加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7.1g(47mmol)、氯三甲基硅烷4.9g(46mmol),再在25℃下搅拌96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滴加丙胺10.0g(169mmol),以终止反应。过滤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27.1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J(收率79.6%)。由

制造例1甲硅烷基胺化合物K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500mL四颈瓶中装入4-氧杂-1,7-庚二胺9.8g(74mmol)、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47.0g(309mmol)、乙腈127m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滴加氯三甲基硅烷33.g(309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23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4次使用50mL庚烷的萃取操作。将庚烷层在减压下浓缩,然后在氮气下过滤,得到22.4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K(收率71.0%)。

制造例2甲硅烷基胺化合物L的合成

向经氮气置换的400mL四颈瓶中装入六亚甲基二胺10.0g(86mmol)、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42.7g、乙腈39mL,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滴加氯三甲基硅烷37.2g(342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17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3次使用50mL庚烷的萃取操作。将庚烷层在减压下浓缩后,得到28.6g上式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L(收率82.1%)。

制造例3

向带有搅拌机、温度计、氮气封入管、酯管和加热/冷凝装置的反应容器中一边流入氮气一边装入二乙醇胺(分子量105)420g、甲苯177g和异丁醛(分子量72.1)317g,一边搅拌一边加温,一边将副产的水(71.9g)去除至体系外,一边在110~150℃进行回流脱水反应。未发现水的馏出,然后进一步在减压下(50~70hPa)加热,去除甲苯与未反应的异丁醛,得到中间反应产物N-羟乙基-2-异丙基

制造例4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合成

向带有搅拌机、温度计、氮气封入管、加热/冷凝装置的反应容器中一边流入氮气一边装入聚氧亚丙基二醇(商品名:Sannix PP-4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数均分子量5,570,分散度Mw/Mn 1.02)421.5g、聚氧亚丙基三醇(商品名:Excenol 5030F,AGC公司制,数均分子量5,140,分散度Mw/Mn 1.02)421.5g、磷酸2-乙基己酯(商品名:JP-508,城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5g。进而,一边搅拌一边添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222.3,Evonik Japan公司制)156.7g、2-乙基己酸锆(商品名:Nikka Octhix Zirconium 12%,日本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制)0.3g,加温,在80~85℃反应2小时。在异氰酸酯基的含量为理论值(4.0质量%)以下的时间点终止反应,合成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实施例11保存稳定性试验

在氮气气氛下,将作为潜在性固化剂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A或甲硅烷基胺化合物L以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三氟乙酸以表1所示的组成放入试管中,搅拌混合至均匀,调制固化性组合物。

在氮气气氛下,在25℃密闭保存固化性组合物,从保存开始起经过0天、1天、4天、6天、12天的时间点,将装有固化性组合物的试管倒转,目测观察样品的流动性,通过以下所示的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A:使试管倒转,15秒以内流动1cm。

B:使试管倒转,1分钟以内流动1cm。

C:使试管倒转,超过1分钟也未流动。

[表1]

如表1所示,含有甲硅烷基胺化合物A作为潜在性固化剂的固化性组合物在保存开始后,在经过12天的时间点,固化组合物的流动性也良好,显示出优异的保存稳定性。

实施例12固化性能评价试验

将实施例1中使用甲硅烷基胺化合物A作为潜在性固化剂而调制的固化性组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在25℃密闭保存1天。将保存后的固化性组合物开放在空气中,在温度16℃、湿度40%RH中测定指触干燥时间(表干时间)。其结果,指触干燥时间为6小时。

实施例13~19、比较例1固化试验

在试管中以表2所示的组成配合制造例4制造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表2所示的潜在性固化剂和磷酸丁氧基乙酯(商品名:JP-506H,城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搅拌混合至均匀,制造固化性组合物。将固化性组合物开放在空气中,在温度16℃、湿度40%RH中测定指触干燥时间(表干时间)。结果示于表2。予以说明,比较例1的表干时间(tack-free time)为96.0以上表示经过96.0小时也未固化。

[表2]

实施例21~27和参考例1~2保存稳定性试验

在试管中以表3所示的组成配合制造例4制造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表3所示的潜在性固化剂和磷酸丁氧基乙酯(商品名:JP-506H,城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搅拌混合至均匀,制造固化性组合物。将固化性组合物在50℃的密闭体系中保存5天后,测定粘度,由测定值,按照下述3个等级的评价基准,评价保存稳定性。粘度测定使用京都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EMS-1000,在25℃下实施。结果示于表3。

A:保存后5天,粘度小于15000mPa·s

B:保存后5天,粘度小于35000mPa·s

C:保存后5天,粘度为35000mPa·s以上

D:由于固化性组合物中存在固体,因而无法测定粘度(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不溶解)。

臭气判定试验

保存稳定性试验结束后,用手抬起装有固化性组合物的试管上部,由试验者的嗅觉确认臭气,按照下述3个等级的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3。

A:拿着开放的试管时,未感觉到醛臭气。

B:拿着开放的试管时,感觉到醛臭气。

C:拿着开放的试管时,感觉到强烈的醛臭气。

[表3]

比较例2臭气判定试验

在试管中配合制造例4制造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5.000g、制造例3制造的

比较例3

在试管中配合制造例4制造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5.000g、甲硅烷基胺化合物L 0.952g和磷酸丁氧基乙酯(商品名:JP-506H,城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13g,搅拌混合至均匀,制造固化性组合物。将固化性组合物在50℃的密闭体系中保存5小时后,测定粘度。粘度测定使用京都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EMS-1000,在25℃下实施。刚制造好的固化性组合物的粘度为31700mPa·s,保存5小时后的固化性组合物的粘度为66300mPa·s。

实施例28~35、参考例3~4、比较例4~6相容性试验

在试管中配合制造例4制造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2.0g、表4所示的潜在性固化剂1.0g,搅拌混合至均匀,制造固化性组合物。将得到的固化性组合物在25℃倒转混合(60次/分钟),通过目测观察各个经过时间的相容性并按照以下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A:完全混合

B:界面不清晰,但并非完全相容

C:明显分液

D:固化性组合物中存在固体(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不溶解)

[表4]

由实施例12的结果可知,由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单体制造的组合物显示出固化性能。另外,由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由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制造的组合物显示出固化性能。

由表3所示的结果可知,含有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优异,且未发出醛臭气。另一方面,由比较例2的结果可知,

由表1~4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可用作含有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另外,本发明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由其结构可知,即使因湿气等的水而水解,也不会产生醛化合物,在进行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时,由于不产生醛化合物的臭气,因而是有用的。

本申请要求2018年10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205205号和第2018-205211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其内容而成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相关技术
  • 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有其的潜在性固化剂
  • 胺取代的三甲硅烷基胺和三-二甲硅烷基胺化合物
技术分类

0612011287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