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9:16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致变色器件通过上ITO(氧化铟锡)电极和下ITO电极使电致变色层导通,来实现变色的效果。由于需要通过上ITO电极和下ITO电极两个电极导通,需要在上ITO电极和下ITO电极分别连接走线,使得布线结构复杂,进而影响壳体组件的变色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布线结构复杂,影响壳体组件的变色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透光盖板和电致变色部件,电致变色部件包括:

第一支撑层,第一支撑层与透光盖板连接;

电致变色层,位于第一支撑层背离透光盖板的一侧;

第二支撑层,位于电致变色层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第二支撑层朝向电致变色层的表面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电致变色层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电连接,第二支撑层上设有第一过孔;

油墨层,油墨层设于第二支撑层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油墨层上设有第二过孔;

连接线,设于油墨层背离第二支撑层的一侧;

其中,第一电极层的一部分和第二电极层的一部分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与连接线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壳体组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透光盖板和电致变色部件,电致变色部件与透光盖板连接,电致变色部件能够实现变色的功能,进而使得壳体组件的颜色可随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也即通过电致变色部件的变色功能实现了壳体组件的变色,增加壳体组件的颜色多样性。电致变色部件包括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设置在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以及油墨层和连接线,第一支撑层与透光盖板连接,第二支撑层位于电致变色层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其中,第二支撑层朝向电致变色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也就是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二支撑层上,并与电致变色层电连接,使得电致变色层实现变色功能,使用单层走线设计,使得布线更加简单,从而不需要如相关技术中一样,分别在第一支撑层上和第二支撑层上设置连接线来连接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进而避免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走线对壳体组件整体变色的影响,同时,电致变色部件还包括油墨层,油墨层为壳体组件的一种固定颜色,也即在电致变色部件透明时壳体组件显现的颜色。油墨层设置在第二支撑层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一部分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后与连接线连接,其中,连接线设置在油墨层背离第二支撑层的一侧,也就是连接线位于油墨层的背面,进而避免连接线对壳体组件颜色变化的影响。这样设计,不需要在壳体组件上预留边框来遮挡连接线,实现了壳体组件的整面变色。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图3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是图6中E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致变色部件,12电致变色层,14第二支撑层,140第一过线孔,142第二过线孔,144第三过孔,146第四过孔,148第五过孔,16第一电极层,160第一走线层,162第一子电极层,18第二电极层,180第二走线层,182第二子电极层,20第一连接线,22第二连接线,24油墨层,240第三过线孔,242第四过线孔,26菲林片,28绝缘层,30第一晶体管,32第二晶体管,34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透光盖板和电致变色部件10,电致变色部件10包括:第一支撑层,第一支撑层与透光盖板连接;电致变色层12,位于第一支撑层背离透光盖板的一侧;第二支撑层14,位于电致变色层12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第二支撑层14朝向电致变色层12的表面设有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电致变色层12与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电连接,第二支撑层14上设有第一过孔;油墨层24,油墨层24设于第二支撑层14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油墨层24上设有第二过孔;连接线,设于油墨层24背离第二支撑层14的一侧;其中,第一电极层16的一部分和第二电极层18的一部分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与连接线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透光盖板和电致变色部件10,电致变色部件10与透光盖板连接,电致变色部件10能够实现变色的功能,进而使得壳体组件的颜色可随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也即通过电致变色部件10的变色功能实现了壳体组件的变色,增加壳体组件的颜色多样性。电致变色部件10包括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14、设置在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14之间的电致变色层12以及油墨层24和连接线,第一支撑层与透光盖板连接,第二支撑层14位于电致变色层12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其中,第二支撑层14朝向电致变色层1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也就是将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设置在第二支撑层14上,并与电致变色层12电连接,使得电致变色层12实现变色功能,使用单层走线设计,使得电致变色部件10的结构更加简单,且不需要如相关技术中一样,分别在第一支撑层上和第二支撑层14上设置连接线来连接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进而避免了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走线对壳体组件整体变色的影响,同时,电致变色部件10还包括油墨层24,油墨层24为壳体组件的一种固定颜色,也即在电致变色部件10透明时壳体组件显现的颜色。油墨层24设置在第二支撑层14背离第一支撑层的一侧,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一部分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后与连接线连接,其中,连接线设置在油墨层24背离第二支撑层14的一侧,也就是连接线位于油墨层24的背面,进而避免连接线对壳体组件颜色变化的影响。这样设计,不需要在壳体组件上预留边框来遮挡连接线,实现了壳体组件的整面变色。

同时,将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一起集成在第二支撑层14上,减少了电致变色部件10的层数,进而减小了壳体组件的厚度,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在具体应用中,电致变色部件10设置在透光盖板的内侧。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14均为透明结构。

进一步地,透光盖板为玻璃盖板,质感更优,同时电子设备的天线信号不再受金属背板的影响,提高了散热和导热能力,电子设备的重量进一步减轻。第一支撑层和透光盖板通过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连接,OCA光学胶为用于胶结透明元件的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特种粘胶剂。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层16为正极,第二电极层18为负极。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层16包括:第一走线层160和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第一走线层160连接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和连接线;第二电极层18包括:第二走线层180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第二走线层180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和连接线;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交错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6包括第一走线层160和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第二电极层18包括第二走线层180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和连接线,第一走线层160用于将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连接并与连接线连接,进而通过第一走线层160实现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的供电,第二走线层180用于将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连接并与连接线连接,进而通过第二走线层180实现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的供电。其中,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交错分布,从而通过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供电,实现电致变色层12的变色,进而实现壳体组件的变色。

在具体应用中,通过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将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做到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14中的一个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第一过孔包括第一过线孔140和第二过线孔142,第二过孔包括第三过线孔240和第四过线孔242,第一过线孔140与第三过线孔240相对设置,第二过线孔142与第四过线孔242相对设置,第一走线层160通过第一过线孔140和第三过线孔240与第一连接线20连接,第二走线层180通过第二过线孔142和第四过线孔242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第一连接线20用于为第一电极层16供电,第二连接线22用于为第二电极层18供电。其中,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均位于第二支撑层14背离电致变色层12的一侧,也即位于第二支撑层14背离透光盖板的一侧,并且,第一走线层160穿过第一过线孔140、第三过线孔240与第一连接线20连接,第二走线层180穿过第二过线孔142、第四过线孔242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也即将第一走线层160穿至第二支撑层14的背面与第一连接线20连接,将第二走线层180穿至第二支撑层14的背面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实现了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的隐藏,进而避免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对电致变色层12变色的影响,确保壳体组件变色更加完整,提升了壳体组件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与位于壳体组件下方的主板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设置在第二支撑层14上,从而便于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走线的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均为透明的,也即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均为透明的,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为具有颜色的,因此将具有颜色的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设置在油墨层24背离第二支撑层14的一侧,并通过透明的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分别连通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能够避免在油墨层24的正面,也即油墨层24朝向电致变色层12的一侧对变色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在油墨层24背离第二支撑层14的一侧,还设置有绝缘膜34,绝缘膜34设置在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之间,使得第一连接线20和第二连接线22重叠的部分能够绝缘。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壳体组件还包括:菲林片26,设于第二支撑层14和油墨层24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菲林片26,菲林片26设置在第二支撑层14和油墨层24之间,利用菲林片26使得壳体组件的颜色的呈现是渐变的,进而使得壳体组件更加美观。

可以理解的是,菲林片26为半透半反薄膜。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呈多排设置,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呈多排设置,多排第一子电极层162和多排第二子电极层182交错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呈多排交错设置,从而在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层182的供电变化下,实现电致变色层12的变色和褪色,保证了电致变色层12各个部分变色的可靠性。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子电极层162和第二子电极层182呈菱形,沿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第一子电极层162呈多排多列排布,第二子电极层182呈多排多列排布,且第一子电极层162和第二子电极层182交错排布。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电极层162和第二子电极层182呈方形或者三角形。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部分第一走线层160和部分第二走线层180相交叉,在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的交叉处,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中的一者位于另一者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子电极层162和第二子电极层182交错分布,因此第一走线层160连接多个第一子电极层162时,会与第二走线层180交叉,为了避免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接触,在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交叉处,将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中的一者设置成位于另一者的上方,也即将其中一者架设于另一者的上方,形成桥形过渡,从而避免正负极接触。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致变色部件10还包括:绝缘层28,设于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的交叉处,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通过绝缘层28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电致变色部件10还包括绝缘层28,第一走线层160和第二走线层180在交叉处通过绝缘层28绝缘连接,进而保证了电致变色部件1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绝缘层28为透明绝缘层。绝缘层28包括氮化硅。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晶体管30、第二晶体管32和控制装置;第一晶体管30和第二晶体管32、设于第二支撑层14上,控制装置位于油墨层24背离第二支撑层14的一侧;第一晶体管30的漏极与第一电极层16连接,第二晶体管32的漏极与第二电极层18连接;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相连接,并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晶体管30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晶体管30和第二晶体管32控制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晶体管30、第二晶体管32和控制装置,第一晶体管30和第二晶体管32设置在第二支撑层14上,控制装置设置在油墨层24背离第二支撑层14的一侧。第一晶体管30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第二晶体管32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其中,第一晶体管30的漏极和第一电极层16连接,第二晶体管32的漏极和第二电极层18连接,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相连接后,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同时供电或断电,第一晶体管30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晶体管30和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从而实现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的供电。

在具体应用中,如图7所示,对于第一晶体管30而言,第一晶体管30包括栅极G,源极S,漏极D,当栅极G供电时,可将源极S的信号流入漏极D,栅极G相当于控制源极S到漏极D的开关电极,也即若栅极G供电,第一晶体管30开启,源极S的信号流入漏极D,若栅极G关闭,源极S的信号无法流入漏极D。

对于第二晶体管32而言,与第一晶体管30相同,当栅极供电时,可将源极的信号流入漏极,栅极相当于控制源极到漏极的开关电极,也即若栅极供电,第二晶体管32开启,源极的信号流入漏极,若栅极关闭,源极的信号无法流入漏极。

如图6所示,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连接形成A,第一晶体管30的栅极为B,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为C,利用第一晶体管30和第二晶体管32的特性,电致变色部件10的变色原理为:

1.当A和B供正电,C不供电,第一电极层16(正极)得到正电信号;

2.当A和C供负电,B不供电,第一电极层16(正极)得到负电信号,正负极得到供电,可实现电致变色;

3.A和B供负电,C不供电,第一电极层16(正极)得到负电信号;

4.A和C供正电,B不供电,第一电极层16(正极)得到正电信号,正负极得到供电,可实现电致变色层12褪色。

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层12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材料的光学属性(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等)发生稳定的、可逆的、连续可调的变化。电致变色部件10的结构主要由上下两层的导电层(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及中间的电致变色层12(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变色材料层)组成,各层膜可采用蒸镀法、溅射法、溶胶凝胶法等工艺制备。改变电压的极性,电致变色部件10可稳定地在着色态(加正向电压:变色)和褪色态(不加电压:透明态)两种状态内切换。目前电致变色材料分为无机材料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衍生物如三氧化钨(WO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二支撑层14上设置有第三过孔144、第四过孔146和第五过孔148,第一晶体管30的栅极通过第三过孔144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通过第四过孔146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通过第五过孔148和控制装置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支撑层14上还设置有第三过孔144、第四过孔146和第五过孔148,通过第三过孔144、第四过孔146和第五过孔148实现第一晶体管30、第二晶体管32和控制装置的连接。其中,第一晶体管30的栅极通过第三过孔144与控制装置连接,从而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晶体管30的栅极的通电或断电;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通过第四过孔146与控制装置连接,从而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二晶体管32的栅极的通电或断电;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连接在一起后,与控制装置连接,进而控制装置可同时控制第一晶体管30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32的源极的通电或断电。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晶体管30、第二晶体管32、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均设置在第二支撑层14上。其中,第一晶体管30和第二晶体管32均为TFT(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支撑层包括树脂层,第二支撑层14包括树脂层,第一电极层16包括氧化铟锡层,第二电极层18包括氧化铟锡层。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层包括树脂层,第二支撑层14包括树脂层,也即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14均由树脂材料制成,提高了支撑强度,提高了透光率,同时也降低了壳体组件整体的重量。第一电极层16包括氧化铟锡层,第二电极层18包括氧化铟锡层,也即第一电极层16和第二电极层18均由氧化铟锡制成,从而实现电致变色层12的变色。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支撑层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二支撑层14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一电极层16为ITO(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是一种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ITO蒸镀在PET薄膜上。第二电极层18为ITO(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是一种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ITO蒸镀在PET薄膜上。ITO薄膜不仅可以做导电电极,还具有可控制变化的透过率,通过改变其厚度或蒸发工艺里的生长参数,实现ITO的透过率发生可控的变化。例如,利用电子束蒸发工艺蒸镀ITO薄膜时,氧离子轰击、氧气流量、生长温度、薄膜厚度都会对ITO的透过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出的壳体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因此具有该壳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卡扣组件、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 电子设备的壳体、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88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