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6:00


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在新建或提标改造过程中,常选用MBBR工艺强化生物反应。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工艺,全称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该工艺通过向曝气池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使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增加活性污泥浓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载体内部附着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附着好养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提高了生物脱氮效果。

采用MBBR工艺时,为了防止悬浮载体流失,一般会在出水口安装拦截筛网。目前存在问题是,投放于生化池中的MBBR悬浮载体在曝气和水流的作用下极易聚集到出水口,堆积在拦截筛网上,将出水口堵塞,造成生化池水位升高,甚至使污水从生化池上部溢出,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悬浮载体容易在出水口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设在生反池中,所述生反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所述生反池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导流部上设有至少两个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过水孔以及所述出水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使得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环形流路;

第一穿孔罩,所述第一穿孔罩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罩邻近所述出水口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游,且所述第一穿孔罩的两侧至少延伸至所述出水口的两侧。

本技术方案中,导流部上的过水孔可以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水孔和进水口以及出水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避免进水口的水流经由过水孔直接从出水口流出。进水口水流经由一个过水孔后流至出水口后,再经由另一过水孔流至进水口一侧形成环流,引导悬浮载体沿环形通道流动,保持流化,降低出水口的水压。第一穿孔罩上设有穿孔,第一穿孔罩设在出水口的上游,且第一穿孔罩的两侧延伸至出水口两侧,在拦截悬浮载体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水流通过,避免悬浮载体在水流作用下集聚堵塞出水口。

较佳地,所述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去附着组件,所述去附着组件用于提供朝向所述第一穿孔罩的吹拂力。

本技术方案中,去附着组件可以清扫第一穿孔罩上的悬浮载体,避免第一穿孔罩因微生物生长而堵塞,同时悬浮载体不会在曝气和水流的作用下集聚堵塞出水口。

较佳地,所述去附着组件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具有面向所述第一穿孔罩的第一开孔。

本技术方案中,曝气管的开孔面向第一穿孔罩,可以通过持续曝气清扫第一穿孔罩,防止第一穿孔罩因微生物生长覆盖而堵塞。

较佳地,所述曝气管双向开孔,所述曝气管具有面向所述过水孔的第二开孔。

本技术方案中,曝气管的开孔面向过水孔,将悬浮载体吹离第一穿孔罩后,引导悬浮载体沿环形通道流动,保持流化。

较佳地,所述第一穿孔罩设在所述生反池的池壁上,所述第一穿孔罩从所述池壁向远离所述池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穿孔罩与所述池壁的夹角在120°-150°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穿孔罩从池壁向远离池壁的方向延伸,避免穿孔罩过多的向生反池中央延伸,从而稳定水流,保持过流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穿孔罩垂直于所述生反池的池底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穿孔罩垂直设在生反池的池底,使得水流方向直接面向第一穿孔罩上的孔,水流可以直接从第一穿孔罩上的孔中穿出,避免损失过大的水流动能。

较佳地,所述第一穿孔罩设在所述生反池的液面以下。

本技术方案中,悬浮载体均悬浮在液面以下,第一穿孔罩设在液面以上会浪费较多的材料,因此第一穿孔罩远离池底的端部设在液面以下会避免浪费。

较佳地,所述生反池的至少一个角落和/或所述进水口设有第二穿孔罩,所述第二穿孔罩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罩的两侧延伸至所述角落和/或所述进水口的两侧。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穿孔罩设在生反池的角落里,避免悬浮载体在生反池的各个角落以及进水口聚集。

较佳地,所述导流部上设有加强件,所述过水孔设有多个,所述加强件穿过部分所述过水孔。

本技术方案中,导流部上设置的过水孔会降低导流部的结构强度,新设的加强件可以保证导流部的结构,使得导流部耐受水流冲击的能力增强,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

悬浮载体,所述悬浮载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罩的孔径;

所述生反池,所述悬浮载体设在所述生反池中。

本技术方案中,悬浮载体的直径大于第一穿孔罩的孔径,可以避免悬浮载体直接从第一穿孔罩的孔中流出,保留用于净化污水的悬浮载体,同时避免悬浮载体从第一穿孔罩流到出水口。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导流部上的过水孔可以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水孔和进水口以及出水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避免进水口的水流经由过水孔直接从出水口流出。进水口水流经由一个过水孔后流至出水口后,再经由另一过水孔流至进水口一侧形成环流,引导悬浮载体沿环形通道流动,保持流化,降低出水口的水压。第一穿孔罩上设有穿孔,第一穿孔罩设在出水口的上游,且第一穿孔罩的两侧延伸至出水口两侧,在拦截悬浮载体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水流通过,避免悬浮载体在水流作用下集聚堵塞出水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生反池1

进水口2

出水口3

导流部4

过水孔5

第一穿孔罩6

第二穿孔罩7

曝气管8

加强件9

悬浮载体10

支撑架11

第一挡板12

第二挡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生反池1中,生反池1内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导流部4,导流部4用于引导水流流向,导流部4从生反池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导流部4上设有至少二个过水孔5,其中一个过水孔5设在靠近进水口2的一端,另一个过水孔5设在远离进水口2的一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生反池1的空间形成环形流路。进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设在导流部4的两侧。进水口2、过水孔5以及出水口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进水口2的水流经由过水孔5直接从出水口3流出。进水口2的水流经由导流部4导流后,从导流部4上的过水孔5流出至出水口3,出水口3的部分水流经由另一个过水孔5进入进水口2一侧,从而形成环形流路。

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穿孔罩6,第一穿孔罩6上设有穿孔,第一穿孔罩6邻近出水口3并位于出水口3的上游,第一穿孔罩6的两侧至少延伸至出水口3的两侧。导流部4上的过水孔5可以连通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过水孔5和进水口2以及出水口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避免进水口2的水流经由过水孔5直接从出水口3流出,使得过水孔5、进水口2和出水口3形成环形流路,引导悬浮载体10(与背景技术中悬浮载体10相同)沿环形通道流动,保持流化,降低出水口3的水压。第一穿孔罩6上设有穿孔,第一穿孔罩6设在出水口3的上游,且第一穿孔罩6的两侧延伸至出水口3两侧,在拦截悬浮载体10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水流通过,避免悬浮载体10在水流作用下集聚堵塞出水口3。

如图1所示,导流部4上设有加强件9,导流部4上的过水孔5设有多个,加强件9穿过部分过水孔5。导流部4上设置的过水孔5会降低导流部4的结构强度,新设的加强件9可以保证导流部4的结构,使得导流部4耐受水流冲击的能力增强,提高整个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去附着组件,去附着组件用于提供朝向第一穿孔罩6的吹拂力。去附着组件可以清扫第一穿孔罩6上的悬浮载体10,避免第一穿孔罩6因微生物生长而堵塞,同时悬浮载体10不会在曝气和水流的作用下集聚堵塞出水口3。去附着组件可以选用双向开孔的曝气管8,曝气管8具有面向第一穿孔罩6的第一开孔,曝气管8的开孔面向第一穿孔罩6,可以通过持续曝气清扫第一穿孔罩6。曝气管8具有面向过水孔5的第二开孔,在将悬浮载体10吹离第一穿孔罩6后,引导悬浮载体10沿环形通道流动,保持流化。

如图1所示,第一穿孔罩6垂直于生反池1的池底设置,使得水流方向直接面向第一穿孔罩6上的孔,水流可以直接从第一穿孔罩6上的孔中穿出,避免损失过大的水流动能。第一穿孔罩6设在生反池1的池壁上,第一穿孔罩6从池壁向远离池壁的方向延伸,第一穿孔罩6与池壁的夹角在120°-150°之间。这种设置避免了第一穿孔罩6过多的向生反池1中央延伸,从而稳定水流,保持过流量。第一穿孔罩6设在生反池1的液面以下,悬浮载体10均悬浮在液面以下,第一穿孔罩6设在液面以上会浪费较多的材料,因此第一穿孔罩6远离池底的端部设在液面以下会避免浪费。

如图1所示,生反池1的角落以及进水口2设有第二穿孔罩7,第二穿孔罩7上设有穿孔,第二穿孔罩7的两侧延伸至角落和进水口2的两侧,进水口2、出水口3均可以设置在角落中。第二穿孔罩7两侧延伸至角落的两侧,避免悬浮载体10在生反池1的各个角落以及进水口2聚集。第一穿孔罩6和第二穿孔罩7均呈“Z”字型,第一穿孔罩6和第二穿孔罩7可沿池壁长度方向上适当延伸,减少悬浮载体10对于池壁的磨损,从而稳定水流,保持过流量。第一穿孔罩6和第二穿孔罩7均为刚性骨架,抗水流和悬浮载体10的冲击,不易变形,穿孔罩通过固定在生反池1池壁上的支撑架11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第一穿孔罩6和第二穿孔罩7均可以防止进水口2、出水口3及墙角的悬浮载体10堆积。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悬浮载体10和生反池1。悬浮载体10设在生反池1中,悬浮载体10的直径大于第一穿孔罩6的孔径,第一穿孔罩6上均匀开设正六边形孔。悬浮载体10的直径大于第一穿孔罩6的孔径,可以避免悬浮载体10直接从第一穿孔罩6的穿孔中流出,保留用于净化污水的悬浮载体10,同时避免悬浮载体10从第一穿孔罩6流到出水口3。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这种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进水口的水流经由第一挡板12上的开口后进入生反池1参与环流去污,流出生反池1的水流经由第二挡板13的开口进入出水口3。出水口3具有过高的水压会降低曝气管8的工作效率,使得曝气管8无法将悬浮载体10吹离第一穿孔罩6。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可以降低出水口3的水压。

如图2所示,第一挡板12上的开口、第二挡板13上的开口与过水孔5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水流从第一挡板12上的开口经由过水孔5,直接从第二挡板13上的开口进入出水口3。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环流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 农村分散式微动力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92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