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7:30


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井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

背景技术

涪陵页岩气田,作为江汉油田保油争气的主战场,开发已经进入中期,压力下降对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气举排水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检管作业是气举排水的关键环节。涪陵页岩气田约有气井500口,平均井深约2400-2800米,每口井用管量约340-400根,按照每年检管200口井计算,地面检管量约8万根以上,如果按照目前的手段进行检测,仅这道工序每年浪费人工2400小时,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还存在漏检的情况发生。因此,吴继农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了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用于新油管内径的检测,它不仅使用安全可靠,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推广以后,检测一口井的油管只需要2个操作者,40分钟完成一口井的油管检测,可以实现当天搬家当天下管。因此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的研制和推广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油气井作业中,为了防止油管变形和油管内壁含有的杂物影响其内通过性,必须对每一根油管的内径进行检测。传统的做法是用小于油管内径约2mm的通径规穿过油管的内孔,能够顺利穿过为合格。由于传统的通径规本身没有驱动功能,检测油管时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将通径规放入油管内孔,利用锅炉车产生的蒸汽作为动力,将通径规从放入端喷射到另一端。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利用蒸汽的热量将管内的死油和蜡融化随着水蒸汽带出来,对清洁管壁有一定的益处,它最适合原井管柱和旧油管。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它的动力是锅炉车产生的蒸汽,因此当蒸汽冷却成液体时,液体会和溶解后的油污混合在一起流淌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蒸汽的高温和高压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高压将通径规喷射出的瞬间冲击力,可以将通径规射出10米以上的距离,如果不做特别的防护,还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另外,设备和连接管线还需要摆放场地,对于施工场地面积也有一定的要求。第二种方法是将通径规放入油管内孔,两人抬一根长杆将通径规从放入端推向另一端。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也较低;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劳动强度大,需要的人员多,同时还需要足够的场地来保证长杆退出时有足够的空间。第三种方法是在通径规的一端拴上钢丝绳,先将钢丝绳穿过油管内孔,依靠钢丝绳的牵引力将通径规从放入端拉向另外一端。这三种方法虽然都能实现对油管内径的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存在漏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旨在改善现有的对油管内径进行检测的装置使用不便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包括:

导向结构;

圆筒状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可滑动地行走于油管的内腔中,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

自动供电结构,所述自动供电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自动供电结构的一端上;所述自动供电结构的外周壁上沿周向方向间距相同地安装有多个扶正轮,所述扶正轮伸出所述外壳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周壁上;

开关定位座,所述开关定位座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一端粘接于所述自动供电结构的另一端上;

触碰式微动开关,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内嵌于所述开关定位座的通孔内;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的操作钮伸出所述外壳并可抵接于所述油管的内壁上,且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通过导电弹簧可电连接于所述自动供电结构;

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用于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油管内周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一端粘接于所述开关定位座的另一端上;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开启或者关闭;

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用于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油管内周壁上;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开启或者关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结构包括锥形导向头、定位托、多个导向弹簧、正极铜板、旋紧压帽以及限位套;所述锥形导向头的内部中空,且大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通的定位孔;所述旋紧压帽的大端粘接于所述锥形导向头的大端上,小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中,且所述旋紧压帽与所述锥形导向头同轴设置;所述限位套内嵌于所述旋紧压帽的内腔中,且一端粘接于所述锥形导向头的大端上;所述定位托内嵌于所述限位套的内腔中,且外壁粘接于所述限位套的内周壁上,所述定位托的一端内嵌于所述定位孔中;多个所述导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托的另一端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正极铜板的大端上;所述正极铜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的内腔中,且小端电连接于所述自动供电结构的一端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供电结构包括电池盒和多节依次电连接的电池;所述电池盒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且具有沿轴向贯穿相对两端的安装通孔;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且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正极铜板,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弹簧;所述电池盒的一端上安装有销钉,所述销钉沿所述电池盒的轴向设置,且靠近所述电池,并与所述正极铜板相接触;所述电池盒的外壁上间距相同地分布有多条筋板,所述筋板沿所述电池盒的轴向设置且由所述电池盒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筋板的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中空且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开口,所述定位开口沿与所述筋板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开口中安装有所述扶正轮,所述扶正轮沿与所述电池盒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扶正轮包括支撑胶轮、转轴以及胶轮托;所述胶轮托呈环状结构,且安装于所述定位开口中;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胶轮托的相对两侧,并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相对两个内侧壁;所述支撑胶轮设置于所述胶轮托的内腔中,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胶轮的外壁伸出所述外壳,且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周壁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定位座内部中空且顶底贯通,且一端粘接于所述电池盒的另一端,另一端粘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一端;所述开关定位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的导电弹簧,且内腔中安装有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轴、第一减速电机、两个第一驱动轮、第一压紧块以及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压紧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定位座的另一端,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凹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外壳中,且一端粘接于所述开关定位座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内腔中,且相对两侧壁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穿出所述外壳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紧块的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架顶部的通口并压紧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顶部上;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开启或者关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配合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驱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中,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壁上,且可沿与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轴、第二减速电机、两个第二驱动轮、第二压紧块、压紧轮以及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压紧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凹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腔中,且相对两侧壁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穿出所述外壳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紧块的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架顶部的通口并压紧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顶部上;所述触碰式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压紧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顶部的限位槽中,且伸出所述外壳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壁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配合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驱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中,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所述油管的内壁上,且沿与所述外壳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紧块与所述压紧轮间隔地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压紧轮沿所述外壳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设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中,其在油气井作业前,用于检验油管的内径,它不仅可以检验油管的内通过性,还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放入油管中,触碰式微动开关被油管内壁压迫,此时电源接通,第一减速电机带动两个第一驱动轮开始前行、第二减速电机带动两个第二驱动轮开始前行;在行走过程中,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在前端均布的四个扶正轮的支撑作用下,始终保持居中状态;同时,由于第二减速电机上部装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驱动轮在第二减震弹簧和压紧轮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始终紧贴油管内壁;当该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行进到终点时,触碰式微动开关脱离油管接触而断电,取出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进而完成一根油管内径的检测。由此可见,该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能够对下井前的油管内径实现全自动检测;同时,每口井的检测能够有效地减少占井时间8个小时;此外,通过该装置的检测可以对每口井的油管实际数量计数统计,并且实时显示;再者,该装置可以对每根油管进行长度丈量,丈量的数据可以进行累加保存。总之,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与油管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第一角度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第二角度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结构与自动供电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供电结构与开关定位座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供电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供电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供电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定位座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定位座与第一驱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驱动结构剖视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驱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驱动结构与外壳连接示意图。

图标:1-导向结构;2-外壳;3-油管;4-自动供电结构;5-扶正轮;6-开关定位座;7-触碰式微动开关;8-导电弹簧;9-第一驱动结构;10-第二驱动结构;11-锥形导向头;12-定位托;13-导向弹簧;14-正极铜板;15-旋紧压帽;16-限位套;17-电池盒;18-电池;19-销钉;20-筋板;21-支撑座;22-支撑胶轮;23-转轴;24-胶轮托;25-第一固定架;26-第一连接轴;27-第一减速电机;28-第一驱动轮;29-第一压紧块;30-第一开口;31-第二固定架;32-第二连接轴;33-第二减速电机;34-第二驱动轮;35-第二压紧块;36-压紧轮;37-第二减震弹簧;38-第二开口;39-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至图18,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其用来检测油管3的内径,主要包括导向结构1、外壳2、后盖39、自动供电结构4、第一驱动结构9以及第二驱动结构10;其中,外壳2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导向结构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外壳2的一端,后盖39通过螺纹盖设于外壳2的另一端上。同时,自动供电结构4安装于外壳2的内腔中,导向结构1的一端电连接于自动供电结构4的一端上;自动供电结构4的外周壁上沿周向方向间距相同地安装有多个扶正轮5,扶正轮5的一部分能够伸出外壳2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周壁上;开关定位座6则安装于外壳2的内腔中,其一端粘接于自动供电结构4的另一端上;触碰式微动开关7内嵌于开关定位座6的通孔内;触碰式微动开关7的操作钮伸出外壳2并可抵接于油管3的内壁上,且触碰式微动开关7通过导电弹簧8可电连接于自动供电结构4,用于接通自动供电结构4的电源。此外,第一驱动结构9安装于外壳2的内腔中,且用于可滑动地设置于油管3内周壁上;第一驱动结构9的一端粘接于开关定位座6的另一端上;触碰式微动开关7与第一驱动结构9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结构9的开启或者关闭;并且,第二驱动结构10安装于外壳2的内腔中,且用于可滑动地设置于油管3内周壁上;触碰式微动开关7与第二驱动结构1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驱动结构10的开启或者关闭;同时,第二驱动结构10处于靠近后盖39的位置处。第一驱动结构9与第二驱动结构10并联,二者同时开启或者关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包括锥形导向头11、定位托12、多个导向弹簧13、正极铜板14、旋紧压帽15以及限位套16;其中,锥形导向头11呈内部中空的锥形状结构,其大端的中部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定位孔;旋紧压帽15的大端粘接于锥形导向头11的大端上,小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外壳2的一端内壁中;限位套16内嵌于旋紧压帽15的内腔中,且一端粘接于锥形导向头11的大端上;定位托12内嵌于限位套16的内腔中,且外壁粘接于限位套16的内周壁上,定位托12的一端内嵌于定位孔中;多个导向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托12的另一端上,另一端连接于正极铜板14的大端上;正极铜板14可滑动地设置于限位套16的内腔中,且小端电连接于自动供电结构4的一端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不仅起导向作用,同时还兼有电源正极的传导作用。其中,锥形导向头11用来引导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进入油管3的内部,对其内径进行检测;导向弹簧13通过销钉19固定在定位托12上,导向弹簧13为三个,且间距相同的均匀分布于定位托12上;正极铜板14安装在限位套16的内孔内,正极铜板14可以在限位套16内滑动,正极铜板14呈台阶状结构,即具有大端和小端,其外圆上设有大端即限位台阶,依靠三个弹簧的弹力将正极铜板14限制在限位套16的内孔台阶里;组装时,先将三个弹簧用销钉19固定在定位托12上,然后将正极铜板14放入限位套16,将定位托12压入限位套16内,用胶水粘接好,将粘接好的限位套16压入旋紧压帽15内,并粘接锥形导向头11,从而完成导向结构1的组装。

同时,锥形导向头11、定位托12、正极铜板14、旋紧压帽15以及限位套16均是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自动供电结构4包括电池盒17和多节依次电连接的电池18;其中,电池盒17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安装于外壳2的内腔中,其具有沿轴向贯穿相对两端的安装通孔;多节依次电连接的电池18沿电池盒17的轴向方向依次安装于该安装通孔中,且一端电连接于正极铜板14,另一端电连接于导电弹簧8。同时,在电池盒17的一端上安装有销钉19,该销钉19沿电池盒17的轴向设置且处于靠近电池18的位置处,其与正极铜板14相接触。在电池盒17的外壁上间距相同地分布有多条筋板20,每个筋板20均沿电池盒17的轴向设置且由电池盒17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同时,在每个筋板20的中部位置处均设有支撑座21,每个支撑座21的内部中空且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开口,定位开口沿与筋板20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设置;每个定位开口中均安装有扶正轮5,扶正轮5沿与电池盒17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筋板20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筋板20之间的间距相同。扶正轮5的数量也为四个,相邻的扶正轮5之间的间距也相同。电池盒17为一体式设计,它包括可以内装两节18650电池,还在外部巧妙地设计了扶正轮5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扶正轮5包括支撑胶轮22、转轴23以及胶轮托24;胶轮托24呈环状结构,且安装于定位开口中,胶轮托24的外周壁外接于定位开口的内周壁内,且其沿与筋板20的轴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设置;同时,转轴23的两端分别穿过胶轮托24的相对两侧,并连接于支撑座21的相对两个内侧壁,转轴23沿与筋板20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支撑胶轮22设置于胶轮托24的内腔中,且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23上,支撑胶轮22沿与筋板20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进行设置,且其外壁的一部分伸出外壳2,且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周壁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定位座6内部中空且顶底贯通,其一端粘接于电池盒17的另一端,另一端粘接于第一驱动结构9的一端;同时,在开关定位座6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可电连接于电池18的导电弹簧8,且内腔中安装有触碰式微动开关7;触碰式微动开关7的操作钮穿出外壳2,且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放入油管3中时,触碰式微动开关7能够被油管3内壁压迫,此时电源接通。

因此,控制部分主要由电池盒17和开关定位座6两大部件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电池盒17的顶部装有销钉19(即为电源正极),内部可装两节18650电池,外部设有四条均匀分布的筋板20,筋板20中部设有支撑座21;支撑胶轮22通过销钉19固定在胶轮托24上,组装好的胶轮托24嵌入支撑座21内,不仅能够固定胶轮,突出的外沿还将电池盒17牢牢地固定在外壳2上;同时,导电弹簧8为电源的负极,通过销钉19固定在开关定位座6的端面上,导电弹簧8固定好后,用胶水粘接在开关定位座6的端面上;触碰式微动开关7用销钉19固定在开关托内,然后将组装好的开关托从开关定位座6上预设的开孔内嵌入开关定位座6内。

同时,第一驱动结构9包括第一固定架25、第一连接轴26、第一减速电机27、两个第一驱动轮28、第一压紧块29以及第一减震弹簧;其中,第一压紧块2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开关定位座6的另一端,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架25的顶部凹槽中。并且,第一固定架25设置于外壳2中,且一端粘接于开关定位座6的另一端上;第一减速电机27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26安装于第一固定架25的内腔中,且相对两侧壁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驱动轮28,第一驱动轮28穿出外壳2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壁上;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压紧块29的底部,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架25顶部的通口并压紧于第一减速电机27的顶部上;触碰式微动开关7与第一减速电机27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减速电机27的开启或者关闭。第一固定架25起到安装第一减速电机27的作用,同时还有减震系统设计在其内部。

进一步地,在外壳2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驱动轮28相配合的第一开口30,第一驱动轮28设置于第一开口30中,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壁上,且可沿与外壳2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

同时,第二驱动结构10包括第二固定架31、第二连接轴32、第二减速电机33、两个第二驱动轮34、第二压紧块35、压紧轮36以及第二减震弹簧37;其中,第二压紧块35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架31的顶部凹槽中;第二固定架31设置于外壳2中;第二减速电机33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32安装于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中,且相对两侧壁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驱动轮34,第二驱动轮34穿出外壳2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壁上;第二减震弹簧37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压紧块35的底部,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架31顶部的通口并压紧于第二减速电机33的顶部上;触碰式微动开关7与第二减速电机33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减速电机33的开启或者关闭;压紧轮36安装于第二固定架31顶部的限位槽中,且伸出外壳2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壁上。

第二固定架31起到安装第二减速电机33的作用,同时还有减震系统设计在其内部。同时,触碰式微动开关7同时控制第一减速电机27和第二减速电机33的开启或者关闭。

外壳2的相对两侧上开设有与第二驱动轮34相配合的第二开口38,第二驱动轮34设置于第二开口38中,并用于可移动地行走于油管3的内壁上,且沿与外壳2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紧块35与压紧轮36间隔地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压紧轮36沿外壳2轴向相平行的方向设置。

驱动部分采用了两台直流全金属齿轮双轴TT减速电机(即第一减速电机27和第二减速电机33)作为动力。第一减速电机27可以在第一连接轴26上微量转动;压入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速电机27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一驱动轮28始终紧贴油管3内壁;第一减震弹簧通过第一压紧块29被固定在上第一固定架25的预设槽内。第二减速电机33可以在第二连接轴32上微量转动;压入第二减震弹簧37,第二减速电机33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二驱动轮34始终紧贴油管3内壁;第二减震弹簧37通过第二压紧块35被固定在上第二固定架31的预设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该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是以18650可充电锂电池18作为电源,两台TT减速电机(即第一减速电机27和第二减速电机33)作为动力,然后采用触碰式微动开关7进行控制,从而对新油管3的内孔进行全自动检测。

具体地,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采用2节3.7V可充电18650锂电池18串联成7.4V作为电源,容量为3400mah,可以保证续航3小时以上。

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放入油管3中后,触碰式微动开关7被油管3内壁压迫,此时电源接通,减速电机带动四个驱动轮(即两个第一驱动轮28和两个第二驱动轮34)开始前行;在其行走过程中,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在前端均布的四个扶正轮5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居中状态;同时,第一减速电机27上部装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驱动轮28在第一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始终紧贴油管3内壁;第二减速电机33上部装有第二减震弹簧37,第二驱动轮34在第二减震弹簧37和压紧轮36的作用下,始终紧贴油管3内壁;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行进到终点时,触碰式微动开关7脱离接触而断电,取出检验规,从而完成一根新油管3的内径的检测。

为了能实现全自动,触碰式微动开关7采用的是滑轮压杆式接触开关,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放入油管3内孔中后,滑轮压杆式接触开关的滑轮被压迫通电,第一减速电机27和第二减速电机33启动开始行走;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行走到终点时,滑轮压杆式接触开关的滑轮脱离接触而断电,从而第一驱动轮28和第二驱动轮34断电而实现制动。

此外,由于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采用3D建模技术和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同时使用了耐热性能优异、成型速度快、热稳定性强、可降解的聚乳酸(H-[OCHCH

综上可知,本申请的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中,其在油气井作业前,用于检验油管3的内径,它不仅可以检验油管3的内通过性,还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当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放入油管3中,触碰式微动开关7被油管3内壁压迫,此时电源接通,第一减速电机27带动两个第一驱动轮28开始前行、第二减速电机33带动两个第二驱动轮34开始前行;在行走过程中,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在前端均布的四个扶正轮5的支撑作用下,始终保持居中状态;同时,由于第二减速电机33上部装有第二减震弹簧37,第二驱动轮34在第二减震弹簧37和压紧轮36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始终紧贴油管3内壁;当该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行进到终点时,触碰式微动开关7脱离油管3接触而断电,取出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进而完成一根油管3内径的检测。由此可见,该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能够对下井前的油管3内径实现全自动检测;同时,每口井的检测能够有效地减少占井时间8个小时;此外,通过该装置的检测可以对每口井的油管3实际数量计数统计,并且实时显示;再者,该装置可以对每根油管3进行长度丈量,丈量的数据可以进行累加保存。总之,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省事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全自动油管内径检验规
  • 一种缓冲式油管内径规
技术分类

061201129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