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及管理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9:06


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银联支付卡,一般只是简单地向读卡设备提供一个身份标识码,读卡设备再通过密码对持卡操作人员进行身份确定,密码正确则就认为操作人员为智能卡的合法持有人,安全性较差,密码被泄密后,容易被盗刷。最主要的技术不足在于:用户无法实现对存于银行的资金进行监管;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之后,用户所持的银联支付卡上并不会存储任可交易记录,交易记录仅由银行系统中存储管,银行提供给用户的只是一个虚拟的资金数字,一旦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者系统故障后,用户无法提供有效凭证,对存入的资金流向无法追溯;尤其是私营银行中存入时间较久远的定期存款,最容易出现记录丢失,资金无法取出的现象,出现问题后用户根本没法追溯,用户的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传统的银联支付卡并不适用于数字货币的发展需求;众所周知,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不需要任何类似清算中心的中心化机构来处理数据,交易处理速度更快捷。具有与实物货币形式实现无中介参与的点对点交易,由于交易双方可以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完成交易而无需彼此信任,因此具有较高的匿名性,能够保护交易者的隐私,但同时也给违法交易创造了便利,容易被洗钱和其它犯罪活动等所利用。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银联支付卡无法存储交易记录,资金安全可靠性差,无法适用于数字货币存储,无法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等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及管理系统。

为解决本发明提所提出的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包括有卡基体,在卡基体内设有智能卡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基体内还设有指纹采集模块、防篡改存储芯片、通讯主控模组、LCD显示单元和供电单元;智能卡电子标签,用于与读卡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提供支付卡身份信息,以及用于建立通讯主控模组与读卡设备之间的数字货币转移通讯桥梁;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指纹信息,并提供至通讯主控模组;防篡改存储芯片,用于数字货币存储及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存储;通讯主控模组,用于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用户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控制防篡改存储芯片开启数字货币转移权限,同时,与云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将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同步至云服务器;LCD显示单元,与通讯主控模组连接,用于数字货币转移记录或余额显示;供电单元,用于为智能支付卡供电。

所述的通讯主控模组还用于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用户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控制防篡改存储芯片开启转移权限,并生成支付二维码信息通过LCD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在收款设备扫描读取二维码信息后,通讯主控模组经云服务器与收款设备间建立数字货币转移通讯桥梁。

所述的通讯主控采用NB-IoT通讯模组芯片。

所述的LCD显示单元为触控显示单元。

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有所述的智能支付卡,还包括有云服务器、智能终端和读卡设备;所述的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的智能支付卡同步的数字货币转移记录信息后,转发至预设的用户智能终端上;所述的读卡设备与收款的智能支付卡通讯连接,将接收到的数字货币转发存储至收款的智能支付卡中。

所述的云服务器建立读卡设备与付款的智能支付卡之间的通讯连接。

所述的读卡设备包括有与智能卡电子标签近场通信连接NFC模块和用于读取支付二维码信息的视频采集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智能支付卡不仅具备传统银联支付卡的功能之外,防篡改存储芯片可以真实可信地记录每一笔交易记录,提升用户资金安全可靠性;同时,防篡改存储芯片还具有电子钱包的功能,可以用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通过防篡改存储芯片进行数字货币存储及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存储;采用云服务器同步存储智能支付卡的数字货币转移记录信息,有利于对数字货币交易追溯管理,有效打击数字货币违法交易的发生,防止利用数字货币进行洗钱或其它犯罪活动,有利于数字货币交易监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3中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包括有卡基体1,在卡基体1内设有智能卡电子标签,所述的卡基体内还设有指纹采集模块3、防篡改存储芯片、通讯主控模组、LCD显示单元2和供电单元。

智能卡电子标签,具有备传统银联支付卡的基础功能,也即是用于与读卡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提供支付卡身份信息给读卡设备后,可以进行传统的银联支付或从取款设备中获取现金;另外,本发明的智能卡电子标签还用于建立通讯主控模组与读卡设备之间的数字货币转移通讯桥梁,实现通讯主控模组与读卡设备之间进行数字货币转移。

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指纹信息,并提供至通讯主控模组;

防篡改存储芯片,用于数字货币存储及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存储;防篡改存储芯片是目前一种内置只能读写,不能删除算法的芯片,例如:哈希(Hash)算法的芯片,可真实记录每笔交易记录防止篡改。防篡改存储芯片也可以集成于通讯主控模组中。

通讯主控模组,用于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用户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控制防篡改存储芯片开启数字货币转移权限,同时,与云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将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同步至云服务器;其中,指纹信息比对可以由通讯主控模组本地比对,在用户获取智能支付卡时,将用户指纹信息录入通讯主控模组;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与云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后,将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中进行远程比对,或转发至用户的智能终端上进行比对。在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认为是合法用户在进行支付操作,通讯主控模组允许防篡改存储芯片中的数字货币向读卡设备关联的智能支付卡中转移;为了解决数字货币不利于交易监管的技术不足,通讯主控模组将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同步至云服务器,也即相当于仅交易账本备份一份到云服务器,数字货币本身并不转移至云服务器。将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同步至云服务器的另一个原因是,可以由云服务器及时转发至付款用户的智能终端上,通知用户,提升交易安全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讯主控模组可以是由MCU主控芯片和通讯模块组合构成;也可以采用集成MCU主控芯片和通讯模块的NB-IoT通讯模组芯片,具体型号可为:XY1100型集成CMOS PA的通讯单芯片,具有超低功耗,深度睡眠状态电流<1微安,接收机状态电流约20毫安,采用QFN52 6毫米*6毫米封装,封装体积小;最主要的是还具有定位功能,提升支付安全性。

LCD显示单元,与通讯主控模组连接,用于数字货币转移记录或余额显示;所述的LCD显示单元为触控显示单元。

供电单元,用于为智能支付卡供电。

采用智能卡电子标签支付数字货币工作流程,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1、商家在读卡设备输入应收款数值;

2、付款用户在指纹采集模块进行指纹采集;

3、通讯主控模组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用户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通过LCD显示单元提示支付状态开启;

4、将付款智能支付卡靠近商家的读卡设备,读卡设备与付款智能支付卡建立通信连接,付款智能支付卡经读卡设备将相应数额的数字货币转移至读卡设备相连接的收款智能支付卡中;收款智能支付卡可以是直接插入在读卡设备中,由于收款智能支付卡本身具有与云服务器远程通讯功能,读卡设备也可以通过通讯网络连接云服务器,再由云服务器与收款智能支付卡远程关联;

5、收款智能支付卡接收到数字货币后,云服务器将数字货币转移记录转发至付款用户的智能终端上,通知用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数字货币的交易支付,所述的通讯主控模组还用于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用户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控制防篡改存储芯片开启转移权限,并生成支付二维码信息通过LCD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在收款设备扫描读取二维码信息后,通讯主控模组经云服务器与收款设备间建立数字货币转移通讯桥梁。而收款设备可以是用于智能卡电子标签读取的读卡设备,或者包括有与智能卡电子标签近场通信连接NFC模块和用于读取支付二维码信息的视频采集模块的读卡设备,还可以是普通收款用户的现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

采用二维码支付数字货币工作流程,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1、用户在指纹采集模块进行指纹采集;

2、通讯主控模组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用户指纹信息比对一致后,通过LCD显示单元显示支付二维码信息;

3、商家在读卡设备输入应收款数值,并通过读卡设备的视频采集模块扫描读取付款智能支付卡的LCD显示单元显示的支付二维码信息,读卡设备将支付二维码信息和应收款数值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再连接付款智能支付卡,付款智能支付卡经云服务器和读卡设备将相应数额的数字货币转移至读卡设备相连接的收款智能支付卡中。

本发明的公开的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管理系统,主要由所述的智能支付卡、云服务器、智能终端和读卡设备构成的管理系统;智能支付卡进行数字货币存储及数字货币转移记录存储;云服务器用于智能支付卡、智能终端和读卡设备之间信息管理,接收所述的智能支付卡同步的数字货币转移记录信息后,转发至预设的用户智能终端上;所述的读卡设备与收款的智能支付卡通讯连接,将接收到的数字货币转发存储至收款的智能支付卡中。

相关技术
  • 一种适于数字货币存储管理的智能支付卡及管理系统
  • 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00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