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0:48


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者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通风管道按照材质分类一般有:钢板风管、镀锌板风管、不锈钢通风管、玻璃钢通风管、塑料通风管、复合材料通风管、彩钢夹心保温板通风管、双面铝箔保温通风管、单面彩钢保温风管、涂胶布通风管、矿用塑料通风管等等。

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建筑物内设置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若干个通风管道和通风口,现有技术当中多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将通风管道以及通风口连通在一起,使得整个通风管道在安装完成之后形成牢靠的刚体,一旦通风管道和通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当,或者是在室内外环境骤变的情况下,有些地方的温度将会攀升或者是骤降。同时,刚体通风管道在应对各种适用面时,需要根据适用环境的因地制宜地现场安装,安装完成之后无法调整通风管道的角度,增加了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

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安装过程当中调整通风管道的相对角度,拓宽成品适用面,同时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根据环境进行旋转调整,避免了刚体通风管道因不便调整带来的通风效果欠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安装过程当中调整通风管道的相对角度,拓宽成品适用面,同时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根据环境进行旋转调整,避免了刚体通风管道因不便调整带来的通风效果欠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包括:主管、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所述主管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调节管的输入口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管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调节管的输入口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管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三调节管的输入口转动连接,所述主管、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主动调节机构,与所述主动调节机构相配合的承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的输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控制电机、第二控制电机和第三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管侧壁面,所述第二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管侧壁面,所述第三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管侧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机、第二控制电机和第三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承动机构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承动机构设置为承动齿圈,所述承动齿圈套接在所述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的输入端,且所述承动齿圈与所述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的输入端一体成型,所述承动齿圈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包括:管口固定檐、第一管体和第一锁卡,所述管口固定檐与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管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锁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锁卡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管的内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管包括:第二管体、第一轨道和第二锁卡,所述第二管体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一锁卡啮合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管体末端与所述第二锁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锁卡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管内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管包括:第三管体、第二轨道和第三锁卡,所述第三管体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二锁卡啮合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管体末端与所述第三锁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锁卡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调节管内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管包括:第四管体、第三轨道和出风口,所述第四管体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三锁卡啮合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管体末端与所述出风口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管和所述第三调节管的输入口设置为由外向内的倾斜45°切口,所述承动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切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输入口处,且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与所述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输入口平行,所述第一轨道呈垂直于水平面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二轨道呈由外向内倾斜45°的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三轨道呈由内向外倾斜45°的椭圆形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利用第一控制电机、第二控制电机和第三控制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承动齿圈绕椭圆路径旋转,由于承动齿圈与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刚性连接,承动齿圈带动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在空间上绕椭圆路径旋转,从而改变第一调节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三调节管末端的角度朝向。本装置安装过程当中调整通风管道的相对角度,拓宽成品适用面,同时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根据环境进行旋转调整,避免了刚体通风管道因不便调整带来的通风效果欠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组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主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第一调节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第二调节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第三调节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管,2-第一调节管,3-第二调节管,4-第三调节管,5-主动调节机构,6-承动机构,11-管口固定檐,12-第一管体,13-第一锁卡,21-第二管体,22-第一轨道,23-第二锁卡,31-第三管体,32-第二轨道,33-第三锁卡,41-第四管体,42-第三轨道,43-出风口,51-第一控制电机,52-第二控制电机,53-第三控制电机,54-主动齿轮,61-承动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发明公开了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包括:主管1、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所述主管1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调节管2的输入口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管2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调节管3的输入口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管3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三调节管4的输入口转动连接,所述主管1、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主动调节机构5,与所述主动调节机构5相配合的承动机构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的输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控制电机51、第二控制电机52和第三控制电机53,所述第一控制电机51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管1侧壁面,所述第二控制电机5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管2侧壁面,所述第三控制电机5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管3侧壁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机51、第二控制电机52和第三控制电机5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54,所述主动齿轮54与所述承动机构6联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动机构6设置为承动齿圈61,所述承动齿圈61套接在所述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的输入端,且所述承动齿圈61与所述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的输入端一体成型,所述承动齿圈61与所述主动齿轮54啮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管1包括:管口固定檐11、第一管体12和第一锁卡13,所述管口固定檐11与所述第一管体12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管体1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锁卡13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锁卡1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管2的内壁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管2包括:第二管体21、第一轨道22和第二锁卡23,所述第二管体21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轨道22,所述第一轨道22和所述第一锁卡13啮合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管体21末端与所述第二锁卡23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锁卡2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管3内壁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管3包括:第三管体31、第二轨道32和第三锁卡33,所述第三管体31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轨道32,所述第二轨道32和所述第二锁卡23啮合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管体31末端与所述第三锁卡33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第三锁卡3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调节管4内壁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调节管4包括:第四管体41、第三轨道42和出风口43,所述第四管体41内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轨道42,所述第三轨道42和所述第三锁卡33啮合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管体41末端与所述出风口43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管3和所述第三调节管4的输入口设置为由外向内的倾斜45°切口,所述承动齿圈61固定安装在所述切口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22、第二轨道32、第三轨道4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1、第三管体31、第四管体41输入口处,且所述第一轨道22、第二轨道32、第三轨道42与所述第二管体21、第三管体31、第四管体41输入口平行,所述第一轨道22呈垂直于水平面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二轨道32呈由外向内倾斜45°的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三轨道42呈由内向外倾斜45°的椭圆形结构。

工作原理:

在工作过程当中,由于主管1输入端固定安装有管口固定檐11,且主管1末端输出口垂直于水平方向,整个主管1承担整个装置最大角度转向调节作用,主管1作为控制机构,利用第一控制电机51带动第一调节管2,从而实现整个装置最大角度范围的转向调节作用。

其中,由于主管1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锁卡13,第一锁卡13啮合在第一调节管2的第一轨道22上,利用第一锁卡13和第一轨道22的啮合,实现主管1与第一调节管2的转动连接。并且安装在第一调节管2输入口处的承动齿圈61截面设置为圆形,且与主管1呈同心圆结构,当第一电机带动承动齿圈61转动时,第一调节管2随着承动齿圈61的动力沿圆形路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管2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锁卡23,由于第二锁卡23和第二轨道32配合,第二锁卡23和第二轨道32的啮合实现第一调节管2与第二调节管3的转动连接。由于第二锁卡23截面呈圆形,第二轨道32平行于第二管体21的输入口和承动齿圈61,随着第二控制电机52带动主动齿轮54旋转的过程当中,主动齿轮54与承动齿圈61啮合,承动齿圈61随着主动齿轮54运动,由于设置在第二管体21输入口处的承动齿圈61呈截面呈椭圆形,承动齿圈61带动第二管体21输入口端沿椭圆形路径旋转。此时第二锁卡23在第二轨道32上旋转的同时,由于第二轨道32截面呈椭圆形,第二锁卡23可沿着第二轨道32作沿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从而改变了第二调节管3末端的角度,实现第二调节管3空间上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二调节管3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锁卡33,由于第三锁卡33和第三轨道42配合,第三锁卡33和第三轨道42的啮合实现第二调节管3与第三调节管4的转动连接。由于第三锁卡33截面呈圆形,第三轨道42平行于第三管体31的输入口和承动齿圈61,随着第三控制电机53带动主动齿轮54旋转的过程当中,主动齿轮54与承动齿轮啮合,承动齿圈61随着主动齿轮54运动,由于设置在第三管体31输入口端的承动齿轮截面呈椭圆形,承动齿轮带动第三管体31输入口端沿椭圆形路径旋转。此时,第三锁卡33在第三轨道42上旋转的同时,由于第三轨道42截面呈椭圆形,第三锁卡33可沿着第三轨道42作沿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从而改变了第三调节管4末端的角度,实现第三调节管4空间上的旋转,由于第三调节管4末端固定安装有出风口43,第三调节管4空间上的旋转可改变出风口43朝向的相对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利用第一控制电机51、第二控制电机52和第三控制电机53带动主动齿轮54旋转,从而带动承动齿圈61绕椭圆路径旋转,由于承动齿圈61与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刚性连接,承动齿圈61带动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在空间上绕椭圆路径旋转,从而改变第一调节管2、第二调节管3和第三调节管4末端的角度朝向。本装置安装过程当中调整通风管道的相对角度,拓宽成品适用面,同时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根据环境进行旋转调整,避免了刚体通风管道因不便调整带来的通风效果欠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可调节旋转角度通风管道
  • 一种调节新能源光伏板旋转角度的调节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0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