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混流风机和电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0:48


混流风机和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流风机和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叶风扇、吸尘器等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认可和接受,作为核心部件的混流风机在家电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混流风机的性能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改善混流风机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混流风机,其包括:

主体部,包括叶轮、驱动机构和支撑装置,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装置上,并与叶轮驱动连接;和

消旋部,沿着气流流动方向设置于主体部的下游,并包括消旋轮毂、消旋叶片和消旋轮盖,消旋轮毂设置于消旋轮盖内部,消旋叶片连接于消旋轮毂的外壁与消旋轮盖的内壁之间;

其中,消旋轮毂的与消旋叶片连接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与消旋叶片一一对应,支撑装置上设有插块,插块与凹槽一一对应地插入凹槽中,插块与凹槽之间的相对面彼此吻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消旋轮毂的周向,凹槽位于消旋叶片的一侧,凹槽的靠近消旋叶片的侧壁与消旋叶片的径向内端的边线形状一致,插块的与凹槽的靠近消旋叶片的侧壁相对的表面和凹槽的靠近消旋叶片的侧壁形状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块与凹槽的内壁贴合;或者,插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混流风机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间隙中,对间隙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消旋轮毂上设有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围合形成消声腔,消声腔与凹槽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旋轮毂的横截面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和/或,消旋轮毂、消旋叶片和消旋轮盖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驱动机构位于第一支座内部并与第一支座连接,第二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座的靠近消旋部的一侧,插块设置于第二支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座上设有第一槽部,第二支座上设有第二槽部,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对接,形成线槽,驱动机构的线经由线槽伸出至混流风机的风道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卡接或螺纹连接;和/或,第二支座与消旋轮毂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流风机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设置于支撑装置的远离消旋部的一侧,固定座上设有通孔,驱动机构的线从线槽伸出后经由通孔伸出至混流风机外部。

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电器,其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混流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为空调、风扇、吸尘器或抽油烟机。

通过在消旋轮毂的侧壁上设置与消旋叶片一一对应的凹槽,并在支撑驱动机构的支撑装置上设置插入凹槽中并与凹槽吻合的插块,可以降低混流风机的运行噪声,改善混流风机的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混流风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混流风机的纵向剖切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混流风机省略尾锥后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支座的立体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支座的立体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消旋部的立体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支座与消旋部的组合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支座与消旋部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混流风机;

1、主体部;11、叶轮;111、动叶;12、驱动机构;121、电机;122、线;13、支撑装置;131、第一支座;132、第二支座;133、插块;134、卡槽;135、卡台;136、第一加强部;137、线槽;138、第一槽部;139、第二槽部;13a、配合槽;

2、消旋部;21、消旋叶片;22、消旋轮毂;23、消旋轮盖;24、凹槽;25、连接孔;26、第二加强部;27、连接柱;28、消声腔;2a、壁段;

3、固定座;31、通孔;32、凸柱;

4、连接框;

5、集气器;

6、风道;61、第一流道;62、第二流道;63、进风口;64、出风口;

7、尾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混流风机是介于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风机,其使空气既做离心运动,又做轴向运动。由于混流风机内空气的运动混合了轴流与离心两种运动形式,所以叫“混流”。

混流风机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的特征予以结合,其既具有高于轴流风机的风压系数,又具有大于离心风机的流量系数,同时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将混流风机应用于空调、抽油烟机、吸尘器或风扇(例如无叶风扇)等电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风量和压头指标,实现更理想的高风噪比。其中,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风噪比是指风量与噪声的比值。

图1-图9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混流风机的结构。

参见图1-2,一些实施例中,混流风机10包括主体部1和消旋部2。主体部1和消旋部2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可以理解,气流流动方向是指气流由混流风机10的进风口63流向混流风机10的出风口64的方向,其与由进风口63至出风口64的方向一致。后续描述中,也可将沿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称为“上”,并将沿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称为“下”。

主体部1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混流风机10,其包括叶轮11、驱动机构12和支撑装置13。叶轮11包括动叶111。动叶111为混流叶片。驱动机构12设置于支撑装置13上,并与叶轮11驱动连接。驱动机构12可以包括电机121。驱动机构12启动后,可驱动叶轮11转动,以抽吸气体经由进风口63进入混流风机10,并使气体在动叶111的作用下做轴流和离心两种运动复合的混合运动。动叶111所在的空间形成第一流道61。从进风口63进入的气体,流经第一流道61,流向消旋部2。

消旋部2沿着气流流动方向设置于主体部1的下游,用于对混流风机10的出风进行引导,通过减小甚至消除从主体部1流出气流的径向分速度,来减少混流风机10的侧向出风,进而使得混流风机10的出风更多集中于混流风机10的出风口64的中心区域。参见图2和图7,消旋部2包括消旋轮毂22、消旋叶片21和消旋轮盖23。消旋轮毂22设置于消旋轮盖23内部。消旋轮毂22的横截面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消旋轮毂22大致呈V字型。消旋叶片21连接于消旋轮毂22的外壁与消旋轮盖23的内壁之间。多个消旋叶片21可以沿着消旋轮毂22的周向间隔布置。其中,消旋叶片21所在的空间(即消旋轮毂22外壁与消旋轮盖23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流道62。消旋轮盖23的出口形成出风口64。由第一流道61流出的气体,流经第二流道62后,从出风口64流出至混流风机10的外部。第一流道61和第二流道62彼此连通,二者可以合称为混流风机10的风道6,也就是说,风道6包括第一流道61和第二流道62。

另外,参见图1和图2,一些实施例中,混流风机10还包括集气器5、连接框4、固定座3和尾锥7。其中,集气器5、连接框4和固定座3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并均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位于主体部1的上游,即均位于主体部1的远离消旋部2的一侧。尾锥7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位于消旋部2的下游,即,位于消旋部2的远离主体部1的一侧。集气器5的入口形成混流风机10的进风口63。

工作时,气体在电机121等驱动机构12的驱动作用下,经由进风口63进入第一流道61中,流经动叶111,并在动叶111的作用下做轴流和离心两种运动,之后,流入第二流道62,在消旋叶片21的作用下,集中由出风口64的中心区域流出。

相关技术中,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为整圆结构。研究发现,由于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为整圆结构,因此,热胀冷缩时可变形量较小,容易在热胀冷缩时产生异响,导致混流风机10的运行噪声较大。

并且,采用整圆结构的消旋轮毂22(尤其呈V字型的消旋轮毂22),其上端容易在上下出模时形成干涉,因此,这种结构形式,也增加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的一体成型难度,导致相关技术中,消旋叶片21难以与消旋轮毂22一体成型,而只能与消旋轮毂22为一体结构,但与消旋轮盖23为分体结构。具体地,相关技术中,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毂22一体成型后,再与消旋轮盖23组合在一起,并且,消旋叶片21和消旋轮毂22一体成型时,采用与上下出模方式相比,制造精度稳定性较差的侧向出模方式。这种情况下,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的配合部位,容易因为热胀冷缩、加工精度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配合间隙,尤其在消旋叶片21数量较多,以及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无较强连接特征(例如一些相关技术中,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仅接触,无连接)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配合间隙。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的配合间隙,一方面,容易引发间隙过流问题,气流在流经这些细小缝隙时,会产生异常声音(例如高频率声音),形成间隙过流吹风异常噪声,降低用户使用舒适性,另一方面,配合间隙位于消旋叶片21的径向外端与消旋轮盖23之间,配合间隙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较大,由于热胀冷缩主要表现在径向方向,材料相同,且温差相同的情况下,径向尺寸越大,热胀冷缩越明显,因此,在配合间隙位于消旋叶片21的径向外端与消旋轮毂22之间时,消旋叶片21更容易在冷热温度不同的气流流过时发生热胀冷缩变形,造成混流风机10的气动性能偏离设计点,引发异常声响。

可见,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采用整圆结构时,消旋部2的加工难度较大,且混流风机10的运行噪声较高,影响混流风机10的性能。

针对上述情况,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消旋轮毂22和支撑装置13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地,参见图4以及图7-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上设有凹槽24,凹槽24与消旋叶片21一一对应。并且,支撑装置13上设有插块133,插块133与凹槽24一一对应地插入凹槽24中,插块133与凹槽24之间的相对面彼此吻合。

其中,吻合是指,形状一致。插块133与凹槽24之间的相对面彼此吻合,是指插块133的朝向凹槽24内壁的表面与凹槽24的内壁面形状一致。例如,参见图8-9,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消旋轮毂22的周向,凹槽24位于消旋叶片21的一侧,凹槽24的靠近消旋叶片21的侧壁与消旋叶片21的径向内端的边线形状一致,插块133的与凹槽24的靠近消旋叶片21的侧壁相对的表面和凹槽24的靠近消旋叶片21的侧壁形状一致,此时,插块133的与凹槽24的靠近消旋叶片21的侧壁相对的表面与消旋叶片21的径向内端的边线形状一致,插块133的相应表面成为叶片随形特征。

在上述设置中,通过设置凹槽24,使得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不再是整圆结构,而是被分割成多段,这有利于提升热胀冷缩时的可伸缩量,从而有利于降低热胀冷缩异响风险。并且,进一步在支撑装置13上设置与凹槽24形状吻合的插块133,对凹槽24进行填充,有利于在消旋部2与主体部1组合后,仍保持第二流道62内侧壁的完整性和光滑性,减少,甚至消除气流流动损失,降低凹槽24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可见,基于上述设置,可有效降低混流风机10的运行噪声,改善混流风机10的性能。

另外,由于所设置的凹槽24,使得消旋轮毂22在凹槽24处的部分被挖除,可以解除消旋轮毂22的相应部分在上下出模过程中的干涉作用,因此,上述设置还有利于降低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的一体成型难度,使得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的一体成型成为可能,且使得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可以采用上下出模方式一体成型,相应效果在消旋轮毂22呈V字型时更加突出。

例如,参见图7,一些实施例中,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一体成型。并且,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采用上下出模方式一体成型。此时,由于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一体成型,因此,与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分别加工之后再组合的方式相比,消旋部2的强度更大,消旋叶片21的叶形定位精度更高,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不再存在配合间隙,因此,可以避免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配合间隙所引起的间隙过流异响问题。同时,由于与侧向出模方式相比,上下出模方式所生产的产品制造稳定性更好,因此,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采用上下出模方式一体成型,也有利于提高消旋部2的制造稳定性,提高消旋部2的强度。

生产加工时,可以先将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一体成型,之后,再将支撑装置13与消旋部2组装在一起,使插块133填充凹槽24。由于支撑装置13可以在消旋部2成型后,再与消旋部2组装在一起,因此,既不增加消旋部2的成型难度,又可以在保证第二流道62内侧壁完整性和平滑性的基础上,降低热胀冷缩异响以及间隙过流异响风险。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插块133与凹槽24的内壁之间,既可以相互贴合,也可以不贴合,而是具有间隙。

其中,在插块133与凹槽24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时,插块133将凹槽24完全填满,插块133与凹槽24之间不存在配合间隙,因此,可以防止风道6内的气流在插块133与凹槽24的配合处发生泄漏,减少气流流动损失,进而也可以防止插块133与凹槽24的配合处出现间隙过流异响问题。

而在插块133与凹槽24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时,装配难度较低,这种配合方式尤其适用于热胀冷缩不剧烈的情况。插块133与凹槽24内壁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大,以0.01~1mm为宜,以在尽可能减少气流流动损失的情况下,方便加工和装配,以及降低噪声。

虽然插块133与凹槽24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时,相应配合部位也存在配合间隙,但与相关技术中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的配合间隙相比,插块133与凹槽24之间的配合间隙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较小,并且,插块133与凹槽24之间的配合间隙主要沿着消旋叶片21的高度方向分布,而与径向尺寸相比,高度尺寸较小,因此,热胀冷缩变形量相对较小,不会过多增加新的热胀冷缩形变风险。

并且,插块133与凹槽24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减小因相应间隙所带来的热胀冷缩及气动损失风险。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混流风机10可以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间隙中,对间隙进行密封。其中,弹性件可以为海绵或橡胶垫等,且可以胶粘在插块133和凹槽24的相对表面上。所设置的弹性件,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在插块133与凹槽24处产生气动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变形,减少热胀冷缩异响。

另外,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参见图4以及图7-9,支撑装置13上可以设有第一加强部136,消旋轮毂22上可以设有第二加强部26。第一加强部136和第二加强部26围合形成消声腔28。消声腔28与凹槽24一一对应。此时,消声腔28位于消旋叶片21附近,可以起到一定的消声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异常噪声。当插块133与凹槽24内壁之间因制造或热胀冷缩等原因存在间隙时,高速气流可以进入消声腔28中,由于消声腔28可以起到阻隔作用,形成较大的声抗,因此,可以降低噪声强度,防止较大异常噪声的产生。其中,第一加强部136和第二加强部26可以为加强筋等加强特征,因此,还可以提高结构强度,降低相互配合的支撑装置13和消旋部2的热胀冷缩形变风险。

作为前述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3的一种结构形式,参见图4,支撑装置13包括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驱动机构12位于第一支座131内部并与第一支座131连接,第二支座13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座131的靠近消旋部2的一侧,插块133设置于第二支座132上。

其中,第一支座131与第二支座132之间可以卡接或螺纹连接。例如,参见图5和图6,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31上设有卡槽134,相应地,第二支座132上设有卡台135,卡台135卡入卡槽134中,实现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的卡接。再例如,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

第一支座131与消旋部2之间可以螺纹连接。例如,参见图5和图7,一些实施例中,消旋轮毂22和第一支座131上相应地设有连接柱27,连接柱27上设有孔,螺钉等紧固件穿过消旋轮毂22和第一支座131上的连接柱27,实现消旋轮毂22和第一支座131的螺纹连接。

第二支座132与消旋部2之间可以无进一步的连接关系,或者,第二支座132也可以与消旋部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例如,第二支座132可以与消旋轮毂22焊接。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座132与消旋轮毂22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焊接。

在上述设置方式中,支撑装置13采用分体结构,相对于采用一体结构的情况,更方便电机121等驱动机构12在支撑装置13内部的安装,并且,也便于驱动机构12的线122(例如电机121的电源控制线等电线)向外引出。

内藏于混流风机10内部的驱动机构12,一般通过线122与外部产生联系,例如通过线122与外部电连接,以便于控制器等控制驱动机构12。

相关技术中,线122一般都会经过风道6,这样会影响整个风机的流场,容易引发异常噪声。

针对上述情况,参见图2-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31上设有第一槽部138,第二支座132上设有第二槽部139,第一槽部138和第二槽部139对接,形成线槽137,驱动机构12的线122经由线槽137伸出至混流风机10的风道6外部。并且,参见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支撑装置13的远离消旋部2一侧的固定座3上设有通孔31。驱动机构12的线122从线槽137伸出后,经由通孔31伸出至混流风机10外部。具体地,如图3所示,固定座3上设有凸柱32,通孔31位于凸柱32内部。

基于上述设置,线122可以直接经由线槽137引出至风道6外部,后续无需再经过风道6,因此,引线较为简单,且可以减少线122对风道流场的影响,防止因线122经过风道6而导致异常噪声。

并且,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通过卡扣或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即可形成完整的线槽137,结构简单,且可以方便地实现线122的预装。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预先组装预装结构,也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接下来对图1-9所示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介绍。

如图1-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混流风机10包括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集气器5、连接框4、固定座3、主体部1、消旋部2和尾锥7。

主体部1包括叶轮11、电机121、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电机121设置于第一支座131内部,并与叶轮11驱动连接。第一支座131与第二支座132卡接。如图2-4所示,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上分别设有第一槽部138和第二槽部139。第一槽部138和第二槽部139对接,形成线槽137。电机121的线122经由线槽137伸出至风道6外部。线槽137位于第一流道61下方,并沿着叶轮11的径向向外延伸。此时,线122横向引出。横向引出的线122在风道6外部向上延伸,到达套设于叶轮11外部的固定座3上的通孔31处,并从通孔31穿出,伸出至混流风机10的外部,该过程中线122不经过风道6,因此,线122对风道流场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减小异常噪声。

消旋部2包括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一体成型。多个消旋叶片21沿着消旋轮毂22的周向均匀分布。

其中,消旋部2通过消旋轮盖23与固定座3连接。具体地,如图7所示,消旋轮盖23上设有连接孔25,消旋轮盖23通过连接孔25与固定座3连接。螺钉等紧固件穿过连接孔25和固定座3上的孔,实现消旋轮盖23与固定座3的连接。

消旋部2通过消旋轮毂22与第一支座131连接。具体地,如图7所示,消旋轮毂22上设有连接柱27,消旋轮毂22通过连接柱27与第一支座131连接。螺钉等紧固件穿过连接柱27,实现消旋轮毂22与第一支座131的连接。

消旋部2通过消旋轮毂22与第二支座132配合。第二支座132通过随形特征与消旋轮毂22配合。具体地,如图7所示,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凹槽24,使得消旋轮毂22的与消旋叶片21连接的侧壁被分割成多个壁段2a。每个壁段2a上设有一个消旋叶片21,相邻两个壁段2a之间设有一个凹槽24。此时,各凹槽24与各消旋叶片21一一对应,每个凹槽24位于对应的消旋叶片21附近。凹槽24的靠近消旋叶片21的侧壁与消旋叶片21径向内端的边线形状一致。相应地,如图4所示,第二支座132上设有多个插块133。各插块133与各凹槽24一一对应。此时,所有插块133沿着第二支座132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个插块133之间的间隔形成配合槽13a。如图8-9所示,在第二支座132与消旋轮毂22组装时,每个插块133均插入对应的凹槽24中,且每个壁段2a均插入对应的配合槽13a中。每个插块133与各自对应的凹槽24边线吻合,此时,插块133的靠近消旋叶片21的表面与消旋叶片21的径向内端形状一致,插块133上具有叶片随形特征。同时,每个壁段2a与各自对应的配合槽13a边线吻合。这样,如图9所示,在第二支座132与消旋轮毂22组装在一起后,第二支座132与消旋轮毂22一起,又形成完整的圆形。

并且,如图8-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消旋轮毂22上设有第二加强部26。第二加强部26连接于壁段2a的径向内侧表面上,使得第二加强部26与消旋叶片21一一对应。支撑装置13上设有第一加强部136,第一加强部136与第二加强部26一一对应,并与第二加强部26一起,围合形成消声腔28。

基于消旋轮毂22与第二支座132的配合,既可以保持消旋叶片21所在的第二流道62的内侧壁的完整性和光滑性,又可以减少热胀冷缩时的异响,降低风机运行噪声,并且还可以降低加工难度,解决相关技术中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合并到一起后,难以加工制造的问题,使得消旋叶片21、消旋轮毂22和消旋轮盖23可以被整合成一体,这有利于增大消旋部2的强度,提高整机运行稳定性,并提高风机整体的装配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消旋叶片21的定位精度,消除消旋叶片21与消旋轮盖23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小热胀冷缩异常噪声以及间隙过流异常噪声。

组装时,可以将电机121固定于第一支座131上后,再将第一支座131与第二支座132卡接在一起,使得线122被第一支座131和第二支座132压死,并从线槽137伸出,以便线122经由固定座3上的通孔31伸出至外部,之后,组装消旋部2,使消旋轮毂22与第二支座132通过随形特征配合,并与第一支座131通过紧固件连接,同时使消旋轮盖23与固定座3通过紧固件连接,然后再将连接框4连接至固定座3上,将走线通道压死固定,之后再将集气器5安装于连接框4上。

综上,该实施例的混流风机10,可以解决走线问题,并可以降低消旋部2的加工难度,提高风机零部件的强度、装配精度以及装配效率,改善风机整体运行稳定性,减小因热胀冷缩以及间隙过流导致的异常噪声。因此,该实施例的混流风机10性能得以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混流叶轮、混流风机及吸尘器
  • 用于高效混流通风机或高效混流消防排烟机的动叶片
技术分类

0612011301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