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扶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地,重载型自动扶梯包括上端部导轨与下端部导轨,上端部导轨位于下端部导轨的上方,上端部导轨与下端部导轨相连,用于对重载型自动扶梯的梯级滚轮进行导向。其中,上端部导轨多为散装结构,即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轨、第二轨、第三轨及第四轨,还包括用于使梯级滚轮转向的翻转导轨。上端部导轨、上端部链轮组件在桁架上装配的过程中,通常先将链轮组件安装至桁架后,拉分中线,由装配人员在桁架中逐一装配第一轨、第二轨、第三轨、第四轨及翻转导轨等部件,装配效率低,无法实现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时的装配精度较难控制。翻转导轨与链轮的配合尺寸,需人工保证,装配精度差,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它能够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度,装配精度较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扶梯端部立组结构,所述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包括:

上端部链轮组件,所述上端部链轮组件包括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的驱动链轮、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两个梯级链轮;所述梯级链轮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上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孔上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孔上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三定位件;

上端部导轨组件,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与两个所述梯级链轮一一对应,所述上端部链轮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上;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包括第一轨、第一支撑板、焊接侧板、第二轨、第三轨与翻转导轨;所述第一轨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装设于所述焊接侧板上,所述第二轨与所述第三轨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焊接侧板上,所述翻转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对接相连,所述翻转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轨对接相连;所述第一轨靠近于所述翻转导轨的一端与装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处的第一定位件抵触配合;所述焊接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定位孔,所述第四定位孔用于装设可拆卸的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翻转导轨远离于所述第二轨的侧面用于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处装设的第三定位件抵触定位。

上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由于在梯级链轮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以及在焊接侧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定位孔,如此在组装过程中,可以例如先将上端部链轮组件装设于桁架上;然后在梯级链轮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上分别对应装设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并将焊接侧板、第二轨及第三轨组装在一起;接着将焊接侧板的第二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进行对位并在第二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中装设第二定位件,由第二定位件保证焊接侧板与梯级链轮之间的间距及在梯级链轮上的装设位置;在焊接侧板上装设第一支撑板,以及在第一支撑板上装设第一轨,使第一轨的端部与第一定位件抵触定位;将翻转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轨、第三轨对接相连,对接相连过程中使翻转导轨远离于第二轨的侧面与第三定位件抵触定位,以及通过第三定位件保证翻转导轨与梯级链轮的间距;待上端部导轨组件装设于上端部链轮组件之后,将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拆卸掉即可。如此可见,上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能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度,装配精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梯端部立组结构还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之间的定位梁,所述定位梁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的焊接侧板相连,所述定位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的焊接侧板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靠近于所述翻转导轨的一端的上表面为弧形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着所述第一轨依次设置于所述焊接侧板上;所述第一轨通过调高组件与靠近于所述翻转导轨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孔为两个,所述第四定位孔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定位孔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焊接侧板上用于装设所述第二轨的安装区域,另一个所述第四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焊接侧板上用于装设所述第三轨的安装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包括第一载板与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第一压板间隔地固定装设于所述焊接侧板上;所述第三轨包括第二载板与第二压板,所述第二载板与所述第二压板间隔地固定装设于所述焊接侧板上;所述翻转导轨包括连接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固定装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弧形板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板一端的间隔和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第一压板的间隔相对接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另一端的间隔和所述第二载板与所述第二压板的间隔相对接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轨与第二支撑轨;所述第一支撑轨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支撑轨与所述第一轨间隔设置;所述焊接侧板上固定装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叠置于所述第一载板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轨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轨与所述焊接侧板相对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部导轨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装设于所述焊接侧板上;所述安装架设有用于与桁架相连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位置可调的若干个调整螺栓以及若干个装配孔,所述安装面用于通过若干个装配件对应穿过若干个装配孔固定装设于所述桁架上。

一种所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端部链轮组件装设于桁架上;

在梯级链轮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上分别对应装设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并将焊接侧板、第二轨及第三轨组装在一起;

将焊接侧板的第二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进行对位并在第二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中装设第二定位件,由第二定位件保证焊接侧板与梯级链轮之间的间距及在梯级链轮上的装设位置;

在焊接侧板上装设第一支撑板,以及在第一支撑板上装设第一轨,使第一轨的端部与第一定位件抵触定位;

将翻转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轨、第三轨对接相连,对接相连过程中使翻转导轨远离于第二轨的侧面与第三定位件抵触定位,以及通过第三定位件保证翻转导轨与梯级链轮的间距;

上端部导轨组件装设于桁架之后,将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拆卸掉即可。

上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的组装方法,能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度,装配精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安装板、及与所述安装板相连的第一定位杆,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有抵触面,第一定位件定位方法为,将第一定位件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一定位孔将安装板固定装设于梯级链轮上,使第一轨靠近于所述翻转导轨的一端与抵触面抵触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定位螺杆、套设于定位螺杆上的定位套体及装设于定位螺杆的其中一端上的定位螺母,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均为与所述定位螺杆相应的螺孔,第二定位件定位方法为,将定位螺杆的一端固定装设于第二定位孔中,定位螺杆的另一端装设于第四定位孔中并通过定位螺母进行固定,使得定位套体的两个端面分别对梯级链轮与焊接侧板进行抵触定位;

所述第三定位件包括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杆,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孔相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三定位件的定位方法为,将第二定位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将定位块固定装设于梯级链轮上,使翻转导轨远离于第二轨的侧面与第二定位杆抵触定位,以及使定位块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抵触接触所述梯级链轮与所述翻转导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上端部导轨组件装设于上端部链轮组件上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上端部导轨组件装设于上端部链轮组件上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定位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定位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结构图。

10、上端部链轮组件;11、连接轴;12、驱动链轮;13、梯级链轮;131、第一定位孔;132、第二定位孔;133、第三定位孔;20、上端部导轨组件;21、第一轨;211、弧形面;22、第一支撑板;23、焊接侧板;231、第四定位孔;232、轴孔;24、第二轨;241、第一载板;242、第一压板;25、第三轨;251、第二载板;252、第二压板;26、翻转导轨;261、连接板;262、第一弧形板;263、第二弧形板;27、调高组件;271、调节螺栓;272、调节螺母;28、安装架;281、调整螺栓;282、装配孔;291、第一支撑轨;292、第二支撑轨;293、第二支撑板;30、定位梁;40、第一定位件;41、安装板;411、第一安装孔;42、第一定位杆;421、抵触面;50、第二定位件;51、定位螺杆;52、定位套体;53、定位螺母;60、第三定位件;61、定位块;611、第二安装孔;62、第二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装设于上端部链轮组件10上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装设于上端部链轮组件10上的另一视角结构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梯端部立组结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包括:上端部链轮组件10与上端部导轨组件20。

上端部链轮组件10包括连接轴11、设置于连接轴11上的驱动链轮12、及分别设置于连接轴11两端的两个梯级链轮13。梯级链轮1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31、第二定位孔132及第三定位孔133。第一定位孔131上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孔132上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二定位件50,第三定位孔133上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三定位件60。

上端部导轨组件20为两个,两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与两个梯级链轮13一一对应,上端部链轮组件10可转动地设置于上端部导轨组件20上。上端部导轨组件20包括第一轨21、第一支撑板22、焊接侧板23、第二轨24、第三轨25与翻转导轨26。第一轨21装设于第一支撑板22上,第一支撑板22装设于焊接侧板23上,第二轨24与第三轨25间隔地设置于焊接侧板23上,翻转导轨26的一端与第二轨24对接相连,翻转导轨26的另一端与第三轨25对接相连。第一轨21靠近于翻转导轨26的一端与装设于第一定位孔131处的第一定位件40抵触配合。焊接侧板23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132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定位孔231,第四定位孔231用于装设可拆卸的第二定位件50。翻转导轨26远离于第二轨24的侧面用于与第三定位孔133处装设的第三定位件60抵触定位。

上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由于在梯级链轮1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31、第二定位孔132及第三定位孔133,以及在焊接侧板23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132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定位孔231,如此在组装过程中,可以例如先将上端部链轮组件10装设于桁架上;然后在梯级链轮13的第一定位孔131、第二定位孔132及第三定位孔133上分别对应装设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并将焊接侧板23、第二轨24及第三轨25组装在一起;接着将焊接侧板23的第二定位孔132与第四定位孔231进行对位并在第二定位孔132与第四定位孔231中装设第二定位件50,由第二定位件50保证焊接侧板23与梯级链轮13之间的间距及在梯级链轮13上的装设位置;在焊接侧板23上装设第一支撑板22,以及在第一支撑板22上装设第一轨21,使第一轨21的端部与第一定位件40抵触定位;将翻转导轨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轨24、第三轨25对接相连,对接相连过程中使翻转导轨26远离于第二轨24的侧面与第三定位件60抵触定位,以及通过第三定位件60保证翻转导轨26与梯级链轮13的间距;待上端部导轨组件20装设于上端部链轮组件10之后,将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拆卸掉即可。如此可见,上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能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度,装配精度较高。

再参阅图1,进一步地,扶梯端部立组结构还包括设置于两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之间的定位梁30。定位梁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的焊接侧板23相连,定位梁3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的焊接侧板23相连。具体而言,定位梁30的端部例如采用焊接或者采用安装件固定装设于焊接侧板23上。如此,定位梁30能保证两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的间距,起到定位作用;此外,在将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从梯级链轮13上拆除后,两个上端部导轨组件20的位置在定位梁30的作用下仍保持固定不变,保证梯级滚轮翻转过程中焊接侧板23具有足够的刚度。

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20、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轨21靠近于翻转导轨26的一端的上表面为弧形面211。如此,能降低梯级滚轮沿着第一轨21向下翻转过程中对第一轨21的冲击,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4至图6,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20、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20、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板22沿着第一轨21依次设置于焊接侧板23上。第一轨21通过调高组件27与靠近于翻转导轨26的第一支撑板22相连。如此,通过调高组件27可以对第一轨21靠近于翻转导轨26的一端进行上下调节高度位置,以使得第一轨21靠近于翻转导轨26的一端的高度位置合适,这样在第一轨21端部上表面发生磨损后,可以通过调高组件27来调整第一轨21端部的高度位置,操作较为方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更换第一轨21。具体而言,调高组件27包括调节螺栓271及设置于调节螺栓271上的调节螺母272,调节螺栓271装设于第一支撑板22上,调节螺栓271的端部与第一轨21的底面相抵触,调节螺母272与第一支撑板22的底面抵触定位。当需要抬高第一轨21的高度位置时,扭动调节螺栓271同时配合扭动调节螺母272,使调节螺栓271的端部向上移动,便能相应抬高第一轨21。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在第一支撑板22与第一轨21之间增设垫块。

参阅图4至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端部导轨组件20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孔132为两个,第四定位孔231为两个,两个第四定位孔231与两个第二定位孔132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第四定位孔231设置于焊接侧板23上用于装设第二轨24的安装区域,另一个第四定位孔231设置于焊接侧板23上用于装设第三轨25的安装区域。相应地,第二定位件50为两个,这样在组装过程中,焊接侧板23通过两个第二定位件50定位装设于梯级链轮13上,能提高焊接侧板23与梯级链轮13的对位精度。

参阅图4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轨24包括第一载板241与第一压板242。第一载板241与第一压板242间隔地固定装设于焊接侧板23上。第三轨25包括第二载板251与第二压板252。第二载板251与第二压板252间隔地固定装设于焊接侧板23上。翻转导轨26包括连接板261、第一弧形板262与第二弧形板263。第一弧形板262与第二弧形板263固定装设于连接板261上,第一弧形板262一端与第二弧形板263一端的间隔和第一载板241与第一压板242的间隔相对接连通,第一弧形板262另一端与第二弧形板263另一端的间隔和第二载板251与第二压板252的间隔相对接连通。具体而言,第一弧形板262一端与第一载板241焊接相连或者采用安装件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262另一端与第二压板252焊接相连或者采用安装件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263一端与第一压板242焊接相连或者采用安装件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263另一端与第二载板251焊接相连或者采用安装件固定连接。

传统地,第一轨21靠近于梳齿板的一端上表面磨损后需整条更换,而第一轨21更换操作较为困难。此外,第一轨21的端部所处的高度位置在安装完成后便固定不变,不可以保证,第一轨21的端部安装后高度位置无工装保证,偏高或偏低均会出现翻转噪音和梯级振动较大问题。基于此,本实施例中,上端部导轨组件20还包括第一支撑轨291与第二支撑轨292。第一支撑轨291固定装设于第一支撑板22上,且第一支撑轨291与第一轨21间隔设置;焊接侧板23上固定装设有第二支撑板293,第二支撑板293叠置于第一载板241的下侧,第二支撑轨292固定装设于第二支撑板293上,第二支撑轨292与焊接侧板23相对间隔设置。如此,当梯级滚轮的前轮(也即沿着第一轨21移动的滚轮)出现破损时,由于第一支撑轨291对梯级链起到支撑作用,及对破损的滚轮限位于第一轨21中防止破损的滚轮从侧边滑脱掉落,从而能防止梯级在梳齿板对应的出入口位置处下陷而导致伤安全性事故;同样地,当梯级滚轮的后轮(也即沿着第二轨24移动的滚轮)出现破损时,第二支撑轨292对梯级后轴起到支撑作用,及对破损的滚轮限位于第二轨24中防止破损的滚轮从侧边滑脱掉落,也能防止梯级在梳齿板对应的出入口位置处下陷而导致伤安全性事故。

一般地,桁架制作误差或浸锌变形而导致桁架的安装面倾斜,安装过程中,桁架的安装面与安装架28的安装面并非平行,这样安装架28与桁架通过装配件组装过程中,由于安装架28的安装面与桁架的安装面并非相互平行而容易导致焊接侧板23被拉偏。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端部导轨组件20还包括安装架28,安装架28固定装设于焊接侧板23上。安装架28设有用于与桁架相连的安装面,安装面上设有位置可调的若干个调整螺栓281以及若干个装配孔282,安装面用于通过若干个装配件对应穿过若干个装配孔282固定装设于桁架上。如此,在将安装架28与桁架固定组装步骤中,先调节调整螺栓281的位置,使得若干个调整螺栓281的端面同步与桁架的安装面相抵触,再用装配件将安装架28的安装面与桁架的安装面相互锁紧固定,这样能防止直接通过装配件将安装架28与桁架相互连接过程中焊接侧板23被拉偏。具体而言,装配件例如为螺栓、螺丝、销钉、铆钉等等。此外,通过装配件将桁架的安装面与安装架28的安装面相互连接后,为了保证两者的结合稳固性,通过例如点焊的方式来实现两者稳固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端部导轨组件20为固定设置于桁架上,上端部链轮组件10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装设于桁架上,并可以相对于上端部导轨组件20自由转动。具体而言,焊接侧板23上设有第一半圆形孔,连接板261上设有第二半圆形孔,第一半圆形孔与第二半圆形孔相互拼合形成轴孔232,连接轴11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孔232中。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端部链轮组件10装设于桁架上;

在梯级链轮13的第一定位孔131、第二定位孔132及第三定位孔133上分别对应装设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并将焊接侧板23、第二轨24及第三轨25组装在一起;

将焊接侧板23的第二定位孔132与第四定位孔231进行对位并在第二定位孔132与第四定位孔231中装设第二定位件50,由第二定位件50保证焊接侧板23与梯级链轮13之间的间距及在梯级链轮13上的装设位置;

在焊接侧板23上装设第一支撑板22,以及在第一支撑板22上装设第一轨21,使第一轨21的端部与第一定位件40抵触定位;

将翻转导轨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轨24、第三轨25对接相连,对接相连过程中使翻转导轨26远离于第二轨24的侧面与第三定位件60抵触定位,以及通过第三定位件60保证翻转导轨26与梯级链轮13的间距;

上端部导轨组件20装设于桁架之后,将第一定位件40、第二定位件50及第三定位件60拆卸掉即可。

上述的扶梯端部立组结构的组装方法,能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度,装配精度较高。

参阅图1、图4与图8,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40的其中一个视角结构图。进一步地,第一定位件40包括安装板41、及与安装板41相连的第一定位杆42。安装板4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31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411,第一定位杆42上设有抵触面421,第一定位件40定位方法为,将第一定位件40穿过第一安装孔411、第一定位孔131将安装板41固定装设于梯级链轮13上,使第一轨21靠近于翻转导轨26的一端与抵触面421抵触配合。

参阅图2、图4与图9,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定位件50的其中一个视角结构图。进一步地,第二定位件50包括定位螺杆51、套设于定位螺杆51上的定位套体52及装设于定位螺杆51的其中一端上的定位螺母53。第二定位孔132与第四定位孔231均为与定位螺杆51相应的螺孔,第二定位件50定位方法为,将定位螺杆51的一端固定装设于第二定位孔132中,定位螺杆51的另一端装设于第四定位孔231中并通过定位螺母53进行固定,使得定位套体52的两个端面分别对梯级链轮13与焊接侧板23进行抵触定位。

参阅图2、图6与图10,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定位件60的其中一个视角结构图。进一步地,第三定位件60包括定位块61与第二定位杆62。定位块61上设有与第三定位孔133相应的第二安装孔611,第三定位件60的定位方法为,将第二定位杆62穿过第二安装孔611、第三定位孔133将定位块61固定装设于梯级链轮13上,使翻转导轨26远离于第二轨24的侧面与第二定位杆62抵触定位,以及使定位块61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抵触接触梯级链轮13与翻转导轨26。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扶梯端部立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自动扶梯上下两端部护栏安装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07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