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9:12


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机器人进行调试之前,往往需要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对机器人进行维护,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装置一般由多个防护护栏组成,使得机器人的活动空间较低,而当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时,往往需要使用很多个防护护栏拼接成一整个较大的防护结构进行防护,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拼接和拆卸工作也较为麻烦,而且较多的防护结构会占用较大空间,而如果不加设防护装置进行防护,当机器人的程序出现问题时,容易对附近的人员造成伤害,使得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时,往往需要使用很多个防护护栏拼接成一整个较大的防护结构进行防护,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拼接和拆卸工作也较为麻烦,而且较多的防护结构会占用较大空间,而如果不加设防护装置进行防护,当机器人的程序出现问题时,容易对附近的人员造成伤害,使得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的上表面设置有触点开关,所述机器人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吸盘,四个所述吸盘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四个固定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机器人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四个滑板。

所述滑板的右侧面与两个固定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销轴与连接板铰接,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表面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四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触发组件的外表面相连通,所述触发组件卡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触发组件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外表面铰接有四个铰接杆,四个所述铰接杆分别与四个滑板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移动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形状设置为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管设置为弹性软管,四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性带,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同一个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套接在活动套的内表面,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与四个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与触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筒体内壁的上表面与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四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四个滑板搭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筒体的正面与防滑垫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的正面与螺杆的背面搭接,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卡接在活动套的正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卡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左端与机器人的右侧面搭接,所述螺纹柱的右端与旋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板、气囊、连接管、触发组件和触点开关,翻转连接板则带动气囊对机器人周围遮挡,当发生碰撞时,则气囊内部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触发组件,同时触发组件抵触在触点开关表面,则触点开关控制机器人停止运行,则本装置通过将多个气囊排列在机器人周围,进而可以对机器人形成围护的作用,使得整个围设空间设立在机器人周围,可以有效降低空间的占用,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不受空间的约束,并且通过气囊的柔软性可以在碰撞时产生缓冲效果,进而可以达到保护人员的问题,同时在碰撞时,可以自动控制机器人停止运行,则降低了对人员的伤害,进一步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2、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套、铰接杆,滑板和连接板,向下移动活动套,则可以推动铰接杆展开,使得四个铰接杆分别推动四个滑板分离,进而可以顺利控制四个连接板分离的工作,通过四个连接板的分离,进而可以达到调节的目的,使得四个连接板对机器人的围设空间更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大小机器人的使用工作,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3、本发明通过设置旋钮,螺纹柱和吸盘,吸盘可以通过负压的方式吸附在机器人的顶部,进而可以实现机器人和支撑板连接的作用,再通过旋钮转动螺纹柱与机器人的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实现二次固定的效果,使得支撑板可以达到牢靠固定的目的,而且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柱远离机器人,并将吸盘取下,进而可以实现支撑板与机器人拆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触发组件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筒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2触点开关、3固定组件、31螺纹帽、32螺纹柱、33旋钮、34固定板、4吸盘、5连接杆、6支撑板、7滑板、8固定块、9触发组件、91筒体、92弹簧、93活塞、94触杆、10销轴、11连接板、12气囊、13连接管、14活动套、15弹性带、16移动轮、17报警器、18螺母、19螺杆、20防滑垫、21限位块、22铰接杆、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机器人1,机器人1的上表面设置有触点开关2,机器人1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吸盘4,通过设置吸盘4,使得吸盘4可以通过负压的方式吸附在机器人1表面,进而可以对支撑板6和机器人1起到连接的作用,四个吸盘4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连接杆5的顶端与支撑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下表面与四个固定组件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固定组件3分别设置在机器人1的外表面,支撑板6内设置有四个滑板7。

滑板7的右侧面与两个固定块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8通过销轴10与连接板11铰接,通过设置销轴10,使得销轴10可以为连接板11提供活动点,使得连接板11可以进行活动的工作,进而使得连接板11可以带动气囊12进行翻转的目的,连接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2,通过设置气囊12,且气囊12内部充满气体,使得气囊12碰撞时可以对行人形成一个缓冲的效果,且气囊12的柔软性可以对行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气囊12的表面与连接管13的一端相连通,通过设置连接管13,使得连接管13可以起到气囊12与筒体91连通的作用,从而可以保障气体顺利输送的工作,四个连接管13的另一端与触发组件9的外表面相连通,触发组件9卡接在支撑板6的上表面,触发组件9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4,通过设置活动套14,使得活动套14可以在筒体91的表面进行活动,从而可以同时对四个铰接杆22进行控制的工作,无需逐个控制铰接杆22,进而使得操作更为简单快捷,活动套14的外表面铰接有四个铰接杆22,通过设置铰接杆22,且铰接杆22可以进行角度活动的工作,从而可以顺利控制滑板7进行移动的工作,四个铰接杆22分别与四个滑板7铰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板11的上表面与两个移动轮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移动轮16,使得移动轮16与地面接触,可以降低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易于对本装置的携带工作,连接板11的形状设置为弧形,通过设置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使得四个连接板11可以形成一个圆柱形成,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美观度,并且可以防止存在直角伤害人员的问题,连接管13设置为弹性软管,通过将连接管13设置为弹性软管,使得连接管13可以达到弹性伸缩的工作,进而可以保障连接板11顺利翻转的工作,四个连接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性带15,通过设置弹性带15,使得弹性带15的弹性拉力可以收紧四个连接板11,从而可以避免连接板11出现晃动,进一步可以对连接板11进行定型的目的,其中两个连接杆5的表面设置有同一个把手23,通过设置把手23,使得把手23可以提供手持点,进而易于提拉本装置进行携带的工作。

如图3所示,触发组件9包括筒体91,筒体91套接在活动套14的内表面,筒体91的外表面与四个连接管13的另一端相连通,筒体91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塞93,活塞93的下表面与触杆94的顶端固定连接,筒体91内壁的上表面与弹簧92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92,使得弹簧92的弹性拉力可以带动活塞93向上完成复位,进而可以顺利控制触杆94向上复位的工作,弹簧92的底端与活塞9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支撑板6内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21,通过设置限位块21,使得限位块21可以对滑板7的位置限定,同时可以对滑板7进行支撑,使得滑板7可以顺利进行滑动的工作,四个限位块21分别与四个滑板7搭接。

如图5所示,筒体91的正面与防滑垫20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滑垫20,使得防滑垫20可以增大与螺杆19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螺杆19滑动的问题,防滑垫20的正面与螺杆19的背面搭接,通过设置螺杆19,旋转螺杆19紧贴于防滑垫20,从而可以对活动套14的位置固定的工作,螺杆1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8,螺母18卡接在活动套14的正面。

如图6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4,固定板34的上表面与支撑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34的右侧面卡接有螺纹帽31,螺纹帽3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32,螺纹柱32的左端与机器人1的右侧面搭接,螺纹柱32的右端与旋钮3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旋钮33和螺纹柱32,转动旋钮33带动螺纹柱32紧贴于机器人1的表面,从而可以对支撑板6进行二次固定,同时保障了支撑板6固定的牢固性。

本发明工作原理:

S1、调试时,则首先将吸盘4吸附在机器人1的顶部,并转动旋钮33,使得旋钮33带动螺纹柱32转动,使得螺纹柱32可以与机器人1的表面紧密接触,使得支撑板6的位置固定,然后再反转螺杆19,使得螺杆19远离防滑垫20,此时再向下移动活动套14的位置,使得活动套14带动铰接杆22展开,使得铰接杆22推动滑板7移动,使得四个滑板7分别推动四个连接板11分离;

S2、当连接板11分离至合适位置时,则转动螺杆19,使得螺杆19可以紧贴于防滑垫20表面,使得活动套14的位置固定,然后再翻转连接板11,使得连接板11向下翻转,使得连接板11带动气囊12翻转至下方,使得多个气囊12可以对机器人1进行围护,并且在弹性带15的作用下,使得四个连接板11可以保持稳定状态;

S3、当机器人1发生碰撞时,则气囊12受力,且内部气体可以通过连接管13输入筒体91内,使得气压推动活塞93向下移动,使得触杆94向下移动,使得触杆94与触点开关2接触,使得触点开关2控制机器人1停止运行,并且控制报警器17进行声光报警,调试完毕后,则再次将连接板11向上翻转,使得连接板11向上完成收纳,再转动旋钮33,使得旋钮33带动螺纹柱32远离机器人1,并将吸盘4取下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机器人调试用安全防护装置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防撞击测试用起火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12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