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2:28


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卡电机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发卡电机也叫偏平线电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大、扭矩高的特点,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来一定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发卡电机的生产工艺复杂,许多发卡电机的生产还处于手动使用夹具夹持定子的半自动的生产状态。生产过程为先将扁平线组逐组插入定子内,并对扁平线组下端进行弯折整形,参照图1,扁平线组5包括A线51及B线52,A线51及B线52均呈U型,且A线51位于B线52外侧,整形过程需要将扁平线组5下端进行弯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将多组偏平线组5下端弯折后,不同的扁平线组5弯折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发卡电机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多组扁平线组可以同时整形且完成程度相同,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包括底板、按放定子的定子座及将扁平线组弯折的折线结构,所述定子座固定于底板上表面,所述折线结构在定子座内,所述折线结构包括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所述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之间能够相互转动,所述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上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定子座轴线周向设置的第一折线槽、第二折线槽、第三折线槽及第四折线槽,所述第一折线槽与第二折线槽连通,所述第三折线槽与第四折线槽连通,所述第一折线槽、第二折线槽、第三折线槽及第四折线槽与扁平线组相适配,所述定子座连接有限定定子位置的限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构限定定子位置及扁平线组位子,A线下端两头分别插入第一折线槽及第四折线槽,B线下端两头分别插入第二折线槽及第三折线槽,随后第一折线部件及第三折线部件沿定子座轴线转动,第二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朝另一方向转动,从而对扁平线组整形,多组扁平线组可以同时整形,且多组扁平线组扭曲是同步的,所以多组扁平线组变形角度相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定限定扁平线组移动的夹紧部件及限定定子转动的限转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与定子座轴线重合的连接盘、固定于连接盘上表面的定位环、多个沿定子座轴线周向设置的滑块件及与定子座轴线重合的推动块,所述定位环外侧壁周向贯穿有滑移槽,所述定位环上表面沿定位环轴线周向开设有多个与滑移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滑块件滑移连接于滑移槽,所述滑块件远离定子座轴线的侧壁固定有若干挤压条,所述滑块件靠近定子座轴线的侧壁开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靠近定子座轴线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推动块抵接于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块朝下移动,在倾斜面引导下滑块件朝远离定子座轴线方向移动,使挤压条抵接于定子,从而保持定子位置稳定,便于提升偏平线组整形效果。

可选的,所述限转部件包括若干固定于定子座上表面的限转块及若干固定于连接盘上表面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远离定子座轴线的侧壁固定有若干限转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子侧壁预制的槽套合于限转块靠近定子座轴线一端,定子内侧壁的缝隙套合于限转条,从而限定定子转动,整形扁平线组时效果稳定。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与定子座轴线重合的轴套,所述连接盘下端固定于轴套上端,所述轴套滑移连接有驱动件,所述推动块下端固定于驱动件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推动块竖向移动,从而使推动块推动滑块件限定扁平线组,驱动件沿轴套移动,滑移件能够稳定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线部件包括从上至下连接的第一扭头模及第一动力盘,所述第一扭头模下端固定有若干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动力盘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块配合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折线部件包括第二扭头模及第二动力盘,所述第三折线部件包括第三扭头模及第三动力盘,所述第四折线部件包括第四扭头模及第四动力盘,所述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均与第一折线部件结构类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块置于第一定位槽内,第一扭头模与第一动力盘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可以使第一扭头模与第一动力盘连接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之间能够相对竖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扁平线组进行整形的过程中,扁平线组上端位置固定,且下端不断弯折,从而偏平线组的下端会不断朝上移动,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能够发生相对竖向移动,从而能够使偏平线组的下端位于折线槽内,便于提升扁平线组整形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底板连接若干支撑板,所述第四扭头模上表面沿定子座轴线周向贯穿有若干第四限转槽,所述第四限转槽呈弧形设置且轴线与定子座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板穿过第四限转槽,所述支撑板上端抵接于定子座内顶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限定第四扭头模的转动范围同时,支撑定子座内顶壁,使定子座上表面保持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线槽开设于第一扭头模上,所述第二折线槽开设于第二扭头摸上,所述第三折线槽开设于第三扭头摸上,所述第四折线槽开设于第四扭头摸上,所述第一折线槽远离第二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便于扁平线组插入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折线槽远离第一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三折线槽远离第四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四折线槽远离第三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便于偏平线组插入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三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四导向槽开设有第四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平线组下端向第一折线槽、第二折线槽、第三折线槽及第四折线槽插入时,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及第四导向槽增大扁平线组插入的范围,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引导扁平线组插入,使扁平线组插入更简便。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贯穿有若干均沿定子座轴线周向设置的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第三转动槽及第四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第三转动槽及第四转动槽均呈弧形设置且其轴线与定子座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第三转动槽及第四转动槽依次逐步远离定子座轴线,所述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下端分别穿过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第三转动槽及第四转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第三转动槽及第四转动槽分别限定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的转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推动块外侧壁周向固定有若干回复部件,所述回复部件包括固定于推动块外侧壁的连接块及固定于连接块的移动块,所述滑块件相邻于倾斜面且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倾斜槽靠近定子座轴线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移动块滑移连接于倾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上升带动推动板朝上移动,移动块沿倾斜槽滑移,带动滑块件朝靠近定子座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解除扁平线组的位置限定,使定子可以直接取出,取出定子更加简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扁平线组下端插入第一折线槽、第二折线槽、第三折线槽及第四折线槽内,驱动机构带动折线结构转动,从而将扁平线组整形,在折线结构转动的同时驱动机构带动折线结构朝上移动,使扁平线组与折线结构在整形过程保持连接,从而多组扁平线组可以同时整形且多组扁平线组整形效果相同。

2.驱动件带动推动块竖向移动,推动块朝下移动时推动滑块件朝远离定子座轴线方向移动,并抵接定子,对定子进行锁紧。推动块朝上移动时,移动块带动滑块件朝靠近定子座轴线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定子位置限定,对定子位置锁紧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扁平线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底板及定子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折线部件、第二折线部件、第三折线部件及第四折线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图5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折线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折线结构与定子座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夹紧部件及回复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1、第一分离环;112、第二分离环;113、第三分离环;121、第一转动槽;122、第二转动槽;123、第三转动槽;124、第四转动槽;13、衬套;131、固定环;132、固定套;14、支撑环;141、支撑板;15、轴套;16、活塞杆;2、定子座;21、支撑部;211、支撑块;212、限移块;22、连通槽;23、限位条;3、折线结构;31、第一折线部件;311、第一扭头模;3111、第一折线环;31111、第一折线槽;31112、第一导向槽;31113、第一斜面;3112、第一圆环;3113、第一定位块;312、第一动力盘;3121、第一定位槽;32、第二折线部件;321、第二扭头模;3211、第二折线环;32111、第二折线槽;32112、第二导向槽;32113、第二斜面;3212、第二圆环;3213、第二定位块;322、第二动力盘;3221、第二定位槽;33、第三折线部件;331、第三扭头模;3311、第三折线环;33111、第三折线槽;33112、第三导向槽;33113、第三斜面;3312、第三圆环;3313、第三定位块;3314、第三限转槽;332、第三动力盘;3321、第三定位槽;34、第四折线部件;341、第四扭头模;3411、第四折线环;34111、第四折线槽;34112、第四导向槽;34113、第四斜面;3412、第四圆环;3413、第四定位块;3414、第四限转槽;342、第四动力盘;3421、第四定位槽;4、限位结构;41、夹紧部件;411、连接盘;4111、抵接环;412、定位环;4121、限位槽;4122、滑移槽;413、滑块件;4131、上部;41311、倾斜面;41312、挤压条;4132、中部;4133、下部;414、推动块;415、加固块;416、倾斜槽;42、限转部件;421、限转块;422、抵接块;4221、限转条;43、回复部件;431、连接块;432、移动块;5、扁平线组;51、A线;52、B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可以同时将多组扁平线组5同时整形且多组扁平线组5整形效果相同。

参照图2,包括底板1、定子座2及折线结构3,定子座2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1上表面,折线结构3位于定子座2内,定子座2呈上开口设置。

参照图3,底板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分离环111、第二分离环112及第三分离环113,第一分离环111、第二分离环112及第三分离环113位于定子座2内腔且轴线与定子座2轴线重合,第一分离环111、第二分离环112及第三分离环113内径依次增大。

参照图3和图4,折线结构3包括轴线均与定子座2轴线重合第一折线部件31、第二折线部件32、第三折线部件33及第四折线部件34,第一分离环111套合于第一折线部件31并且能发生相对转动,第二分离环112套合于第二折线部件32并且能发生相对转动,第三分离环113套合于第三折线部件33并且能发生相对转动,定子座2内侧壁套合于第四折线部件34并且能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折线部件31、第二折线部件32、第三折线部件33及第四折线部件34下端能够连接驱动折线部件发生转动及相对竖向移动的机构。

参照图3和图4,底板1上表面贯穿有沿定子座2轴线周向设置的两个第一转动槽121、两个第二转动槽122、两个第三转动槽123及两个第四转动槽124,第一转动槽121、第二转动槽122、第三转动槽123及第四转动槽124离定子座2轴线距离依次增大,第一转动槽121、第二转动槽122、第三转动槽123及第四转动槽124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形轴线与定子座2轴线重合。第一折线部件31、第二折线部件32、第三折线部件33及第四折线部件34下端分别穿过第一转动槽121、第二转动槽122、第三转动槽123及第四转动槽124,且转动槽具有足够的空间供折线部件转动,转动能够限定折线部件的转动范围。

参照图4至图6,第一折线部件31包括第一扭头模311及第一动力盘312,第一扭头模311固定于第一动力盘312上方,第一扭头模311包括第一圆环3112及第一折线环3111,第一折线环3111焊固定于第一圆环3112上方,第一折线环311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折线槽31111,多个第一折线槽31111沿第一折线环3111轴线周向设置,第一折线槽31111将第一折线环3111的外壁贯穿。

参照图4至图6,第二折线部件32包括第二扭头模321及第二动力盘322,第二扭头模321固定于第二动力盘322上方,第二扭头模321包括第二圆环3212及第二折线环3211,第二折线环3211焊固定于第二圆环3212上方,第二折线环321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折线槽32111,多个第二折线槽32111沿第二折线环3211轴线周向设置,第二折线槽32111将第二折线环3211的内壁贯穿,第一折线槽31111与第二折线槽32111连通。

参照图4至图6,第三折线部件33包括第三扭头模331及第三动力盘332,第三扭头模331固定于第三动力盘332上方,第三扭头模331包括第三圆环3312及第三折线环3311,第三折线环3311焊固定于第三圆环3312上方,第三折线环331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三折线槽33111,多个第三折线槽33111沿第三折线环3311轴线周向设置,第三折线槽33111将第三折线环3311的外壁贯穿。

参照图4至图6,第四折线部件34包括第四扭头模341及第四动力盘342,第四扭头模341固定于第四动力盘342上方,第四扭头模341包括第四圆环3412及第四折线环3411,第四折线环3411焊固定于第四圆环3412上方,第四折线环341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四折线槽34111,多个第四折线槽34111沿第四折线环3411轴线周向设置,第四折线槽34111将第四折线环3411的内壁贯穿,第三折线槽33111与第四折线槽34111连通。

参照图5和图6,第一折线环3111、第二折线环3211、第三折线环3311及第四折线环3411上端在同一平面上,便于插置扁平线组5,第二圆环3212与第三圆环3312的底部位于第一圆环3112与第四圆环3412底部下方,第二圆环3212与第一圆环3112竖向方向留有间距,第三圆环3312与第四圆环3412竖向方向留有间距,使第二折线部件32可以相对第一折线部件31竖向滑移,第三折线部件33相对第四折线部件34相对竖向滑移。

参照图4至图6,将A线51下端的两头分别插入第一折线槽31111与第四折线槽34111内,B线52下端的两头分别插入第二折线槽32111与第三折线槽33111内,第一折线部件31与第三折线部件33绕第一折线部件31轴线转动,第二折线部件32及第四折线部件34朝第一折线部件31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将扁平线组5下端弯折整形。而偏平线组5上端位置固定,下端在弯折过程中会逐渐上升,因此,在第一折线部件31、第二折线部件32、第三折线部件33及第四折线部件34转动的过程中均可以各自朝上移动,使扁平线组5在整形过程不会与第一折线槽31111、第二折线槽32111、第三折线槽33111及第四折线槽34111分离,使扁平线组5整形稳定。

参照图4,第二分离环112上端连接有衬套13,衬套13包括固定环131及固定套132,固定环131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分离环112上端,固定套132一体成型于固定环131上端,固定套132套合于第二扭头模321,第三扭头模331套合于固定套132。

参照图4,固定环13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环14,支撑环14上端一体成型有四个支撑板141,支撑板141沿定子座2轴线周向设置,第四扭头模341上表面贯穿有四个第四限转槽3414,第四限转槽3414沿第四扭头模341轴线周向设置,第四限转槽3414呈弧形设置且轴线与第四扭头模341轴线重合。第三扭头模331上表面开设有四个与第四限转槽3414连通的第三限转槽3314。支撑板141穿过第三限转槽3314及第四限转槽3414抵接于定子座2内顶壁,在限定第四扭头模341转动范围的同时还能保持定子座2上表面稳定。

参照图7,第一动力盘312、第二动力盘322、第三动力盘332及第四动力盘342上表沿定子座2轴线周向分别开设有四个第一定位槽3121、四个第二定位槽3221、四个第三定位槽3321、四个第四定位槽3421,第一圆环3112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四个与第一定位槽3121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块3113,第二圆环3212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四个与第二定位槽3221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块3213,第三圆环3312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四个与第三定位槽3321插接配合的第三定位块3313,第四圆环3412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四个与第四定位槽3421插接配合的第四定位块3413。

参照图6,第一折线槽远离第二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折线槽远离第一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三折线槽远离第四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导向槽,第四折线槽远离第三折线槽的侧壁开设有第四导向槽。导向槽用于增大开口,便于扁平线组插入。第一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斜面,第二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斜面,第三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斜面,第四导向槽呈竖直的侧壁开设有第四斜面。第一斜面靠近第二折线槽一端向下倾斜,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的倾斜面方向相同,第二斜面及第四斜面均与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参照图8,底板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轴套15,轴套15与定子座2轴线重合,轴套15位于第一折线部件31内腔,轴套15内滑移连接有驱动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活塞杆16。

参照图8和图9,为了让定子位置保持稳定,定子座2还连接有限位结构4,限位结构4包括夹紧部件41及限转部件42,夹紧部件41用于限定扁平线组5位置。夹紧部件41包括连接盘411、定位环412、滑块件413及推动块414,连接盘411通过螺栓固定于轴套15上端,连接盘411外侧壁焊接固定有抵接环4111,抵接环4111用于抵接定子底部,从而对定子竖向高度定位。

参照图9,定位环412一体成型于连接盘411上表面,定位环412外侧壁周向贯穿有多个滑移槽4122,定位环412上端开设有多个限位槽4121,限位槽4121沿定位环412轴线周向设置,限位槽4121与滑移槽4122连通。滑块件41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部4131、中部4132及下部4133,下部4133滑移连接于滑移槽4122,中部4132滑移连接于限位槽4121,上部4131远离连接盘411的侧壁一体成型有若干挤压条41312,挤压条41312用于锁紧定子增加定子稳定性。

参照图9,上部4131靠近连接盘411轴线的侧壁开设有倾斜面41311,倾斜面41311靠近连接盘411轴线的一端向下倾斜。推动块414通过螺栓固定于活塞杆16上端,推动块414外侧壁靠近推动块414轴线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推动块414外侧壁抵接于倾斜面41311,活塞杆16带动推动块414朝下移动的时候,推动块414带动滑块件413朝远离推动块414轴线方向移动,使挤压条41312将扁平线组5抵紧,从而限定扁平线组5位置。

参照图9,上部4131远离推动块414轴线的外侧壁呈弧形设置,且弧形轴线与推动块414轴线重合,便于挤压条41312抵紧扁平线组5效果更加稳定。

参照图9,为了滑块件413可以自动朝推动块414轴线方向移动,推动块414还连接有多个回复部件43,回复部件43包括连接块431及移动块432,多个连接块431周向焊接固定于推动块414外侧壁,移动块432焊接固定于连接块431远离推动块414一端。上部4131及下部4133相邻于倾斜面41311且呈竖直的两侧壁共同开设有倾斜槽416,倾斜槽416靠近推动块414一端倾斜向下设置。移动块432滑移连接于相邻滑块件413相互靠近的两个倾斜槽416,在活塞杆16朝上移动时,带动推动块414向上移动,在滑移块带动下滑块件413朝推动块414轴线方向移动,使定子可以直接取出。

参照图9,滑块件413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固块415,加固块415远离推动块414轴线的一侧抵接于扁平线组5上端,从而进一步限定扁平线组5位置,使扁平线组5整线效果稳定。

参照图9和图10,限转部件42包括限转块421及抵接块422,四个限转块421通过螺栓固定于定子座2上表面,四个限转块421沿定子座2轴线周向设置,限转块421靠近定子座2轴线一端位于定子座2内腔上方,定子预设的槽套合限转块421靠近定子座2轴线一端,从而限定定子转动。

参照图9,两个抵接块422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盘411上表面,两个抵接块422沿连接盘411轴线周向设置,且抵接块422位于连接盘411的边缘位置处。抵接块422远离连接盘411轴线的侧壁焊接固定有若干限转条4221,限转条4221呈竖直设置,限转条4221位于定子内侧壁的缝隙内,从而限定定子转动。

参照图10,定子座2上表面开设有四个连通槽22,连通槽22贯穿定子座2的外壁及内壁,连通槽22沿定子座2轴线周向设置,连通槽22底壁焊接固定有支撑部21,支撑部21包括支撑块211及限移块212,支撑块211一体成型于限移块212靠近夹紧部件41的侧壁,支撑块211靠近定子座2轴线一端位于定子座2内腔上方。支撑块211上表面抵接于定子,从而定位定子的竖向位置,限移块212抵接于定子的侧壁,从而限定定子水平移动。限移块212靠近定子座2轴线的侧壁开设有倒角,倒角靠近定子座2轴线一端向下倾斜,通过倒角便于将定子放入定子座2上。定子座2上表面还焊接固定有若干限位条23,限位条23靠近定子座2轴线的侧壁抵接于定子的侧壁,从而限定定子水平方向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将定子放入定子座2内,A线51下端两头分别插入第一折线槽31111与第四折线槽34111,B线52下端两头分别插入第二折线槽32111与第三折线槽33111,支撑部21及抵接环4111抵接于定子下端,定子侧壁预设的槽套合限转块421,限转条4221置于定子内侧壁的缝隙上。活塞杆16朝下移动带动推动块414朝下移动,推动块414再带动滑块件413,使滑块件413朝远离定子座2轴线方向移动,直至挤压条41312及加固块415抵接于扁平线组5。

通过在折线部件下端连接能够驱动折线部件转动及竖向移动的机构,通过该机构驱动第一折线部件31与第三折线部件33沿定子座2轴线转动,第二折线部件32与第四折线部件34朝另一方向转动,在折线结构3转动的同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折线部件31、第二折线部件32、第三折线部件33及第四折线部件34分别朝上移动。

扁平线组5整形完成后,活塞杆16朝上移动,带动滑块件413朝定子座2轴线方向移动,使挤压条41312及加固块415与扁平线组5分离,接着直接将定子取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发卡电机整形机构
  • 一种发卡电机线整形夹具
技术分类

0612011314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