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平台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2:28


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据管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平台。

背景技术

在物业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多种运行系统的数据进行管理。多种运行系统得到的数据类型各有不同,需要采用多种相应的终端控制设备实现终端控制,如果想实现统一化管理,需要对各种数据类型进行若干次数据转换。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为每个运行设备均配备相应的数据转换设备,这样导致众多的运行系统所需配备的数据转化设备众多,带来很高的管理成本。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平台,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

判断多个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入位置;

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接入位置,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将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数据转换,并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接收并显示所述终末数据信息。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入位置,包括:

建立数据转换线路,所述数据转换线路包括多个数据转换节点,每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均具有数据转换入口;

确定多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的转换次序;

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转换入口。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接入位置,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包括:

将所述初始数据信息从对应的所述数据入口接入;

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将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数据转换,并得到终末数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对接入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按照所述接入之后的转换次序依次进行线路数据转换;

对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线路数据转换后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终末数据信息预设数据提示范围;

判断所述终末数据信息是否在所述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之内。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末数据信息在所述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之内时,针对所述终末数据信息发出提示信息;

当所述终末数据信息不在所述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之内时,不针对所述终末数据信息发出提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包括:

初始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

数据类型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多个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

转换接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入位置;

数据转换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接入位置,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将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数据转换,并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终末数据信息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终末数据信息。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接入确定模块包括:

数据转换线路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数据转换线路,所述数据转换线路包括多个数据转换节点,每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均具有数据转换入口;

转换次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多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的转换次序;

数据转换入口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转换入口。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模式确定模块包括:

数据接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初始数据信息从对应的所述数据入口接入;

转换模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包括:

线路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对接入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按照所述接入之后的转换次序依次进行数据转换;

终末数据信息获取单元,对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线路数据转换后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各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其数据类型使各初始数据信息从不同的接入口接入,从而进行数据转换,最终得到便于统一管理的融合数据,使各运行系统的多种数据信息可以从同一条数据转换路线得以融合,减少终端设备的使用量,降低了设备成本,使各运行系统的数据便于统一化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确定转换接入的流程图;

图3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确定数据转换模式的流程图;

图4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数据转换的流程图;

图5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系统数据融合应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转换接入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数据转换模式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数据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获取多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当所述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用于物业系统智能化管理时,所述运行系统可以包括:设备设施智能化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管家服务系统和商务服务系统等等,但也不限于此。这些运行系统各自记载或监控的数据信息即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是数据融合的对象。

步骤S102,判断多个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由于某些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原始数据信息是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在导入应用平台时,需要经过二次开发,在此步骤经判断其数据类型,以进行统一化处理。

步骤S103,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入位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不同,进行数据转换时所要接入的位置不同,确定接入位置,以便进行数据转换。

步骤S104,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接入位置,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不同的数据转换模式需要不同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确定数据转换模式,以便确定所述原始数据信息进行何种数据转换。

步骤S105,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将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数据转换,并得到终末数据信息。不同的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不同,对应采取不同的数据转换模式对其进行各自转换,最终得到统一的终末数据信息,使各运行系统的数据得以融合,从而可以进行统一管理。

步骤S106,接收并显示所述终末数据信息。所述各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经过数据转换使各数据得以融合,从而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对各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其数据类型使各初始数据信息从不同的接入口接入,从而进行数据转换,最终得到便于统一管理的融合数据,使各运行系统的多种数据信息可以从同一条数据转换路线得以融合,减少终端设备的使用量,降低了设备成本,使各运行系统的数据便于统一化管理。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

步骤S201,建立数据转换线路,所述数据转换线路包括多个数据转换节点,每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均具有数据转换入口。不同的数据类型从不同的数据转换节点对应的数据转换入口接入,每个数据转换入口可接入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

步骤S202,确定多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的转换次序。所述数据转换线路上具有多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并且具有预设的转换次序,例如所述数据转换线路具有A→B→C→D→E的数据转换线路,那么A、B、C、D、E均为数据转换节点,都具有数据转换入口,从前一个数据转换入口接入口,由此入口开始依次进行后续的数据转换。减少数据转换线路的布置个数,简化融合方法。

步骤S203,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转换入口。

对所述多个运行系统的多种数据进行数据类型甄别,使其从同一数据转换线路上的不同数据转换入口接入,从而进行相应的数据转换,避免多条数据转换线路的设置,降低成本。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4可以包括:

步骤S301,将所述初始数据信息从对应的所述数据入口接入;

步骤S302,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每个所述数据入口均对应着相同数据类型的初始数据信息,接入口即可进行数据转换,不需要为每个运行系统均设置数据转换线路,降低了数据融合的成本。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5可以包括:

步骤S401,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对接入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按照所述接入之后的转换次序依次进行线路数据转换;

步骤S402,对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线路数据转换后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接入所述数据转换线路后,按照所述数据转换线路的数据转换次序依次进行数据转换,最终得到统一的终末数据信息,不用为每个运行系统均一一设置对应的数据转换线路,简化了转换流程,同时也降低了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1,为所述终末数据信息预设数据提示范围;

步骤S502,判断所述终末数据信息是否在所述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之内。

通过对所述终末数据信息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使需要进行人干预的事项得到提示,使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该提示,以便对该事项进行处理,以使各运行系统得以安全运行。减少了一线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管理,能够使各运行系统更加有序地运行。

如图6所示,更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1,当所述终末数据信息在所述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之内时,针对所述终末数据信息发出提示信息;

步骤S602,当所述终末数据信息不在所述预设数据提示范围之内时,不针对所述终末数据信息发出提示信息。

通过对在数据提示范围内的数据信息发出提示信息,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更快、更准地获取到异常数据,能够快速查找故障来源,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了一线工人的工作量,系统维护更加节省人力,从而降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另外,也易于理解的是,这些步骤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进程/线程中同步或异步执行。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其次提供了一种多系统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如图7所示,该应用平台可以包括:

初始数据信息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多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

数据类型判断模块102,用于判断多个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

转换接入确定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入位置;

数据转换模式确定模块104,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接入位置,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数据转换模块105,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将所述运行系统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对应的数据转换,并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终末数据信息模块106,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终末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多系统数据融合应用平台,通过对各个运行系统的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其数据类型使各初始数据信息从不同的接入口接入,从而进行数据转换,最终得到便于统一管理的融合数据,使各运行系统的多种数据信息可以从同一条数据转换路线得以融合,减少终端设备的使用量,降低了设备成本,使各运行系统的数据便于统一化管理。

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接入确定模块103包括:

数据转换线路建立单元201,用于建立数据转换线路,所述数据转换线路包括多个数据转换节点,每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均具有数据转换入口;

转换次序确定单元202,用于确定多个所述数据转换节点的转换次序;

数据转换入口确定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转换入口。

如图9所示,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模式确定模块104包括:

数据接入单元301,用于将所述初始数据信息从对应的所述数据入口接入;

转换模式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所对应的数据转换模式。

如图10所示,更进一步的,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模块105包括:

线路数据转换单元401,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转换模式,对接入的所述初始数据信息按照所述接入之后的转换次序依次进行数据转换;

终末数据信息获取单元402,对所述初始数据信息进行线路数据转换后得到终末数据信息。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作为模块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木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如图11所示,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系统数据融合的步骤。

在一示例中,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异构源数据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相关技术
  • 多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平台
  • 面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智能服务应用平台和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4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