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7: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Hemsl.)又称大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药食两用草本植物,主要利用的部位是块茎。块茎主要含浸出物、黄精多糖等,《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黄精干品含量要求为:浸出物≥45%,黄精多糖(主要为无水葡萄糖C6H12O6)≥7%。具有补气、养阴、润肺、健脾、强筋骨、降血压、降血糖、填精髓、抗疲劳、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市,生长于海拔620~3500的常绿阔叶林下、竹林下、灌木丛下、林缘、山坡阴湿处和水沟边。

滇黄精具有较高的药食价值,作为云南重要的道地药材,形成商品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近年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多,各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种苗的紧缺。各地出现以次充好、以劣冲优的情况,种苗品种混杂,扩大优良品种种植规模面临挑战。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当前国内虽然有一定面积的滇黄精种植基地,但总面积较小,实际栽培面积不超过1.5万亩。近年来,由于不断开发出滇黄精的终端产品,价格持续攀升,且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云南省人工种植滇黄精的时间短,进入采收期的面积较小。单位面积产量低,主要依靠挖掘野生资源进行利用,目前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植地选择

林分选择,林地选择树龄在5年以上,郁闭度0.4~0.5水源充足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500~2400m,年均温14~17℃,年降雨量800~1450mm,≥10℃活动积温4000~6000℃,黄红壤、沙壤,以富含钾和有机质的微酸性至中性即pH值6.0~7.0的林地作为种植地;

S2,整地

清除林下种植区的杂草和枯枝落叶,土壤深翻30cm以上,粑细;

S3,起垄

起宽1.5m的垄,垄面中高两边微低,挖沟宽35cm,深30cm的小沟,坡度15度为准;

S4,建立排水防洪设施

挖设排水沟,沟宽40-50cm,沟深30-40cm;

S5,种苗处理

对采挖过程中,造成伤口的进行处理,待种苗表面水份晒干后,采用草木灰或生物源药剂粉剂进行拌种,避免移栽后伤口感染烂苗;

S6,移栽

按30cm×40cm的株行距,每亩种植3000株;种植时间12月~翌年3月;开7cm深的种植沟,种植时做到苗正、根舒、芽口向上;

S7,覆土

覆土3-5cm,再覆盖松针2cm,以见不到土为宜,浇透定根水一次;

S8,搭建攀扶架

在畦的左右边缘间隔2m栽1棵80cm高的木桩或竹桩,在桩的顶部用细铁丝横向和纵向连接;

S9,水分管理

2~5月旱季进行人工浇水,水量以土壤湿润为宜;雨季保持排水通畅;

S10,养分管理

种植前每亩施有机肥1~3吨,与土壤充分拌均;种植后,每年结合除草开展1~2次追肥;

S11,杂草管理

种植后每年需进行2~3次除草,第1次于4月份滇黄精苗出齐后进行;第2次于5月中、下旬至6月初进行;第3次于滇黄精休眠后结合疏松土壤施肥一起进行;

S12,花芽管理

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

S13,病虫害防控

滇黄精的病虫害防控,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防治根腐病、锈病和炭疽病;主要防治虫害地老虎、蜗牛、蚜虫、蓟蚂、红蜘蛛、蛞蝓或蜗牛;

S14,采收

种植后5-6年,进入休眠期即10月低至12月底时采收,采收的块茎必须避光保存,防止氧化,块茎表面变成绿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采用在林下种植滇黄精的方式,给出了一种科学合理的种植及管理方法,采用科学的选地、整地及水肥管理手段给出了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有效克服了目前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主要依靠挖掘野生资源进行利用的问题,采用林下人工种植滇黄精的时间短,且具有很好的丰产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采用审认的“普洱1号滇黄精优良无性系”开展种植。“普洱1号滇黄精优良无性系”具有植株生长好,鲜块茎大、产量高、物候正常、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特性。

其种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种植地选择

林分选择,林地选择树龄在5年以上,郁闭度0.4~0.5水源充足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500~2400m,年均温14~17℃,年降雨量800~1450mm,≥10℃活动积温4000~6000℃,黄红壤、沙壤,以富含钾和有机质的微酸性至中性即pH值6.0~7.0的林地作为种植地;

S2,整地

清除林下种植区的杂草和枯枝落叶,土壤深翻30cm以上,粑细;

S3,起垄

起宽1.5m的垄,垄面中高两边微低,挖沟宽35cm,深30cm的小沟,坡度15度为准;

S4,建立排水防洪设施

挖设排水沟,沟宽40-50cm,沟深30-40cm;

S5,种苗处理

对采挖过程中,造成伤口的进行处理,待种苗表面水份晒干后,采用草木灰或生物源药剂粉剂进行拌种,避免移栽后伤口感染烂苗;

S6,移栽

按30cm×40cm的株行距,每亩种植3000株;种植时间12月~翌年3月;开7cm深的种植沟,种植时做到苗正、根舒、芽口向上;

S7,覆土

覆土3-5cm,再覆盖松针2cm,以见不到土为宜,浇透定根水一次;

S8,搭建攀扶架

在畦的左右边缘间隔2m栽1棵80cm高的木桩或竹桩,在桩的顶部用细铁丝横向和纵向连接;

S9,水分管理

2~5月旱季进行人工浇水,水量以土壤湿润为宜;雨季保持排水通畅;

S10,养分管理

种植前每亩施有机肥1~3吨,与土壤充分拌均;种植后,每年结合除草开展1~2次追肥;

S11,杂草管理

种植后每年需进行2~3次除草,第1次于4月份滇黄精苗出齐后进行;第2次于5月中、下旬至6月初进行;第3次于滇黄精休眠后结合疏松土壤施肥一起进行;

S12,花芽管理

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

S13,病虫害防控

滇黄精的病虫害防控,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防治根腐病、锈病和炭疽病;主要防治虫害地老虎、蜗牛、蚜虫、蓟蚂、红蜘蛛、蛞蝓或蜗牛;

S14,采收

种植后5-6年,进入休眠期即10月低至12月底时采收,采收的块茎必须避光保存,防止氧化,块茎表面变成绿色。

病虫害防治方面

病害:滇黄精主要有根腐病、锈病、炭疽病。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蜗牛、蟋蟀等。

防治:应贯彻滇黄精的病虫害防控,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地老虎:一般在3月初开展危害,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严重。幼虫有假死性,白天栖于幼苗附近土表下面,夜间取食(月明天尤为猖獗),主要危害作物的幼苗根茎部。幼虫咬断幼嫩根茎,啃食块茎,剥食嫩叶或咬成缺刻。

生物防治:在地老虎高发期,采用“小地老虎信息素诱捕器”进行诱杀。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成虫发生期设置诱蛾器(盆)诱杀成虫。

病虫害严重时:可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酒、水按5:10:1:75比例混均,加入20g晶体敌百虫,放置于离地面1m高处;或5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红蜘蛛:该虫危害时间5月中旬至9月底,5月中旬达到盛发期,7~8月是高峰期,6下旬至7月上旬危害最严重,9月危害减轻。在叶背吸取植株汁液。初期叶片上出现极小的黄褐色斑点,最大时红蜘蛛会在植株表面拉丝爬行,叶片背面出现大块红色斑块,之后叶片会卷缩、枯黄甚至脱落,整个植株的叶片都会枯黄泛白,干枯脱落。

农业、生物防治:在早春进行翻地,清除地面杂草,破坏其生活环境,使其没有食物而死亡。在种植地内释放捕食螨,进行捕食红蜘蛛。

预防性释放:在红蜘蛛还没有发生时释放。

轻微危害:在红蜘蛛已经发生,但数量较少时释放,通常每叶害虫少于3只。

深度危害:在红蜘蛛已经发生,且数量较多时释放,通常每叶害虫在3~5只。

2、病虫害严重时:可用马拉硫磷、双甲脒等药物,用清水稀释1000位液喷洒;若是虫害比较多时,可用10%苯丁哒螨1000倍液,或将其和5.7%甲维盐乳油3000位液混合后喷洒效果会更好;可用爱卡螨、金满枝、克螨特、哒螨灵等,按说明书使用。

蜗牛、蛞蝓:白昼潜伏,夜晚和雨天外出活动,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虫体爬行于植物表面,舔食植株茎尖、嫩叶,舔食成孔洞、缺口或将茎苗咬断,通常晚上寻食活动,白天隐蔽,凡是虫体爬过的白色痕迹易发生菌类寄生,污染株植,使幼苗腐烂死亡。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最为活跃,以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为生。

农业、生物防治:用炒香的玉米面或豆面拌杀虫剂在其活动地方进行毒饵诱杀。

病虫害严重时:可在田间施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用药时应注意选择在蛞蝓活动旺盛时期用药,每亩地使用药剂500g,均匀撒施或拌细土撒施于地表或作物根系周围,施药后不要在田间内踩踏,不宜浇水,药粒被冲入水中会影响药效,需补施。

六、采收

种植后5-6年,进入休眠期(10月低至12月底)时采收,采收的块茎必须避光保存,防止氧化,块茎表面变成绿色。

确定采收年限:根据滇黄精块茎的浸出物≥45.0%、黄精多糖含量≥7.0%,结合产量高低来确定采收年限。通过对滇黄精块茎浸出物和黄精多糖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4a生、5a生、6a生的滇黄精块茎浸出物分别为85.8%、87.0%、85.9%,黄精多糖含量分别为9.2%、14.1%、12.0%,由此可知,5a和6a的滇黄精块茎品质优于4a,产量也高于4年,因此滇黄精科学采收时间为5~6a。

采收:滇黄精种植5~6a后,采收一般在秋至早春季节采收,以晚秋和初冬季采收质量好挖取,10~12月地上部枯萎进入休眠时,进行采收。采挖时不要正面挖取,要从侧面进行挖取,以尽量避免挖坏块茎。挖取块茎后除去须根及泥土,用透气的箩筐及包装袋装置运输。运输至加工厂的块茎必须摊开凉置于通风宽敞的场地上,防止发酵霉变。

实施例2生产性试验

1、试验方法

利用“普洱1号滇黄精优良无性系”培育的组培苗,2017年开始在澜沧县糯扎渡镇窑房坝村平掌老寨村小组蚂唱蜂丫口、大理州祥云县刘厂镇江尾村民委员会二组绣水箐,2018年在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新民村民委员会芒腊村民小组芒腊山地、2019年开始在武定县插甸乡老木坝村委会多福宽村小组等开展生产性试验示范,种植株行距30cm×40cm(大田集约化及疏林地下每亩种植4000株、林下每亩种植3000株),试验面积1060.0亩。种植后及时开展相关抚育管理,以达到丰产效果,具体技术措施与无性系测定技术措施一致。调查新芽分化情况、生长情况、鲜块茎产量等。见表1。

表1 生产性试验选择及布置

2、调查指标及观察内容

主要进行株高、地径、单个块茎平均新芽分化数量、每丛成熟块茎数量、每丛成熟块茎鲜重、每亩成熟的鲜块茎产量等方面的调查。

3、试验结果

从表2普洱1号滇黄精优良无性系生产性试验生长情况调查结果中看出:

1)澜沧县生产试验结果

3.5年生平均株高1.75m,平均地径1.2cm,新芽分化正常,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每丛有成熟块茎10个,平均每丛成熟块茎鲜重0.90kg。疏林地下每亩种植4000株,每亩成熟的鲜块茎产量3600.0kg。

2)景谷县生产试验结果

2年生平均株高1.25m,平均地径0.92cm,新芽分化正常,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每丛有成熟块茎5个,平均每丛成熟块茎鲜重0.42kg。大田集约化每亩种植4000株,每亩成熟的鲜块茎产量1680.0kg。

3)祥云县刘厂镇江尾村绣水箐生产试验结果

2.5年生平均株高1.62m,平均地径1.12cm,新芽分化正常,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每丛有成熟块茎9个,平均每丛成熟块茎鲜重0.92kg。林下每亩种植3000株,每亩成熟的鲜块茎产量2760.0kg。

4)武定县生产试验结果

林下每亩种植3000株,1年生平均单个块茎分化出4个新芽,平均株高0.84m,平均地径0.54cm,植株生长良好。因种植时间短,没有进行产量调查。

通过4个县生产性试验表明:在澜沧县和祥云县大田集约化种植,3.5年生的平均每丛分别有成熟块茎10个、8个,平均每丛成熟块茎鲜重分别为0.90kg、0.95kg,平均每亩成熟的鲜块茎产量分别达3600kg、3040kg;在祥云县林下种植3.5年生的,平均有成熟块茎9个,平均每丛成熟块茎鲜重0.92kg,平均每亩成熟的鲜块茎产量达2760.0kg。无论是大田集约化种植、还是林下种植,均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

表2 普洱1号滇黄精优良无性系生产性试验生长情况调查结果

上述实施例中选用的“普洱1号滇黄精优良无性系”株高1.7~2.6m,地径1.0~1.45cm。幼态叶,近椭圆形,1~3片,半革质,前期有线状紫红色条纹、叶柄为紫红色,后期转为绿色,长、宽、厚分别为10.1cm~19.5cm、4.2cm~5.8cm、1.37mm~1.41mm;茎杆及成熟叶由紫色转化为绿色和深绿色,叶轮生,有叶23~30轮,每轮有叶片2~7片,条状披针形,长10~18cm,宽1.1~2.9cm,厚1.2~1.5mm,先端渐尖并拳卷,叶柄基部紫红色。花期3~5月,花序轮生叶腋,下垂,具2~4朵花,花筒状,花被片红色,长1.7~2.3cm,先端6裂,花托紫色。果期6~9月,浆果由绿色转变为红褐色,3裂,球形;种子球形,淡黄色,具6~12粒种子,千粒重91.7g。块茎由白色转变为淡黄色,单个块茎鲜重86~119.2g,单个鲜块茎长、宽、厚分别为8.2cm、5.9cm、4.9cm,近圆柱形,数个相连,肉质、肥厚,块茎折干率为5:1。其特性是植株生长好,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抗逆性强。在海拔1500~1900m的地方种植,新芽分化及出土早、生长快,植株生长旺盛,块茎大,果实饱满及成熟度低,雨季容易发生根腐病,导致块茎腐烂。在海拔2000~2500m的地方种植,新芽分化及出土稍晚、生长较快,植株生长旺盛,块茎大,果实饱满及成熟度高,种植4~5年可采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滇黄精林下种植方法
  • 一种林下种植滇黄精抗倒伏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6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