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4:27


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型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炭罐一般装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炭罐贮存装置。因为活性炭有吸附功能,当汽车运行或熄火时,燃油箱的汽油蒸气通过管路进入活性炭罐的上部,新鲜空气则从活性炭罐下部进入活性炭罐。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气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炭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炭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燃油蒸发净化装置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炭罐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参加燃烧。

现有技术中的炭罐配置方式使得在生产和维修车辆时,炭罐拆装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炭罐的拆装更加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其中,所述骑乘型车辆的车架包括前立管和与所述前立管连接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自所述前立管的侧壁向下延伸后又向车身的后方弯曲,所述下降管设置为左右一对,所述骑乘型车辆的燃油箱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所述下降管上,左右一对的所述下降管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燃油箱前上方的前立管加强板,所述前立管加强板与所述燃油箱之间具有一在车身前方和/或后方连通的空腔;所述骑乘型车辆的炭罐设于所述空腔内。

通过上述方案,燃油箱置于车体前下部的下降管上,炭罐设于燃油箱的燃油加注口的前上部的空腔内,此空腔是在车身前方和/或后方连通的,故在安装和拆卸炭罐时,可以在炭罐的前或后方从此空腔中进行,使得炭罐的拆装便捷。另外,下降管的前侧即为车辆的前轮,炭罐置于左右一对的下降管上的前立管加强板和燃油箱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使布局紧凑,节省了车辆布局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设于所述燃油箱的燃油加注口的前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箱的外缘设有支片,所述炭罐固定连接于所述支片。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上设有橡胶套,所述炭罐通过所述橡胶套与所述支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被布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燃油箱内燃油能够达到的最高液面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与所述燃油箱通过吸附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骑乘型车辆的发动机位于车身的后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前立管加强板的下端高于所述炭罐。

进一步的,所述炭罐的通气管自所述炭罐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燃油箱置于车体前下部的下降管上,炭罐设于燃油箱的右上部的空腔内,此空腔是在车身前后方向连通的,故在安装和拆卸炭罐时,可以在炭罐的前后方向从此空腔中进行,使得炭罐的拆装便捷。另外,下降管的前侧即为车辆的前轮,炭罐置于左右一对的下降管上的前立管加强板和燃油箱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使布局紧凑,节省了车辆布局的空间。此外,因为炭罐置于燃油箱的右上部,两者靠近缩短了燃油箱至炭罐的吸附管的长度,提高了炭罐吸附油气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转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炭罐附近的放大图。

其中,1-车架,11-前立管,12-下降管,2-燃油箱,21-燃油加注口,3-前立管加强板,4-空腔,5-炭罐,6-吸附管,7-支片,8-橡胶套,9-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而言,并将车辆前进方向定义为“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是一种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骑乘型车辆的车架1包括前立管11和与所述前立管11连接的下降管12,下降管12自所述前立管11的侧壁向下延伸后又向车身的后方弯曲,下降管12设置为左右一对,所述骑乘型车辆的燃油箱2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所述下降管12上,左右一对的所述下降管12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燃油箱2前上方的前立管加强板3,所述前立管加强板3与所述燃油箱2之间具有一在车身前后方向连通的空腔4;骑乘型车辆的炭罐5设于燃油箱2的燃油加注口21的前上部并位于所述空腔4内。

基于上述方案,燃油箱2置于车体前下部的下降管12上,炭罐5设于燃油箱2的燃油加注口21的前上部并位于空腔4内,燃油加注口21一般是位于燃油箱2的前上部,此空腔4是在车身前后方向连通的,故在安装和拆卸炭罐5时,可以在炭罐5的前后方向从此空腔4中进行,使得炭罐5的拆装便捷。另外,下降管12的前侧即为车辆的前轮,炭罐5置于左右一对的下降管12和燃油箱2之间形成的空腔4内,使布局紧凑,节省了车辆布局的空间。

其中,前立管11用于供车辆前轮的转向杆穿过,前立管11倾斜的角度使得前轮置于两下降管12的前侧,前立管加强板3用于对前立管11和下降管12加强固定,前立管加强板3分别连接前立管11和左右两侧的下降管12,其形状可类似于三角形,且加强板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下降管12向下延伸后向车身后部延伸至脚踏板处,用于支撑脚踏板,并且下降管12还用于支撑燃油箱2,燃油箱2位于左右两个下降管12之间。燃油箱2的形状从侧面看可为如图1中的类似三角形,放置于两下降管12的弯曲部位,以使车辆的部件排布的更加紧凑。

另外,如图1至图4所示,炭罐5位于所述燃油箱2的燃油加注口21的前方,炭罐可通过前立管加强板3和燃油箱2之间的空间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拆装,维修保养便利。燃油加注口21从燃油箱2向后上方倾斜,以给炭罐5拆装时留出足够的空间。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燃油箱2的外缘设有支片7,炭罐5固定连接于支片7,结构简单。为了减小炭罐5在行车时的振动,炭罐5上设有橡胶套8,炭罐5通过橡胶套8与支片7固定连接,具体可通过支片7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橡胶套8的两凸出卡口中并卡接固定在橡胶套8上,橡胶套8起缓冲减震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炭罐5被布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燃油箱2内燃油能够达到的最高液面的高度。炭罐位置位于燃油箱2前上方,高于燃油液面,有效避免加注燃油、燃油热膨胀、车辆行驶等情况下燃油涌入炭罐造成炭罐失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燃油能够达到的最高液面的高度是指燃油箱2在正常工作时所允许加入的最多的燃油的高度,且炭罐5高于燃油的高度,是指炭罐5与吸附管6接口能够高于燃油的高度即可实现上述目的,此原理类似于连通器原理。

如图1至图4所示,炭罐5与所述燃油箱2通过吸附管6连接,炭罐靠近燃油箱2,缩短了燃油箱2至炭罐吸附管6长度,减少了油气传输的路径,提高炭罐吸附油气的效率,并且更有利于稳定燃油箱2内的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骑乘型车辆的发动机位于车身的后下方,即位于燃油箱2的后方,使得布局紧凑,如图1所示,车辆的车架1在发动机于燃油箱2之间具有一用于安装乘员座的V形结构。

此外,如图1至图4所示,前立管加强板3的下端高于所述炭罐5,以方便炭罐5能够从车身的正前方被取出或安装,达到方便拆装的目的。

如图2所示,炭罐5的通气管9自炭罐5向上延伸并与车架1固定连接,通气管9的位置高且位于前立管11上的上、下两个前立管加强板3之间,防水防尘性好。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燃油箱2置于车体前下部的下降管12上,炭罐5设于燃油箱2的右上部的空腔4内,此空腔4是在车身前后方向连通的,故在安装和拆卸炭罐5时,可以在炭罐5的前后方向从此空腔4中进行,使得炭罐5的拆装便捷。另外,下降管12的前侧即为车辆的前轮,炭罐5置于左右一对的下降管12和燃油箱2之间形成的空腔4内,使布局紧凑,节省了车辆布局的空间。此外,因为炭罐5置于燃油箱2的右上部,两者靠近缩短了燃油箱2至炭罐5的吸附管6的长度,提高了炭罐5吸附油气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骑乘型车辆的炭罐布置结构
  • 一种车辆用炭罐组件及其布置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28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