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51:08


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笔记本计算机的后盖进行贴膜时,有人工贴膜和贴膜机贴膜两种方式,人工贴膜,对齐时容易出现误差,错误贴覆后需要撕下重新贴覆,导致贴覆效果差以及损坏保护膜,现有的贴膜机进行贴膜时,是直接将整张保护膜贴在笔记本电脑后盖上,然后再进行抚平,这样无法去除保护膜中间产生的气泡,导致贴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贴膜时,人工操作不易对齐,容易错误贴覆,现有贴膜机贴膜,保护膜中部会产生气泡且无法去除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包括有底架和第一支撑板,底架上方四角螺栓连接有四个第一支撑板,还包括有移动组件和贴膜组件,四个第一支撑板上部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安装有贴膜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贴膜组件上下左右移动,贴膜组件用于将保护膜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的后盖上。

进一步的是,贴膜组件包括有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一传动杆、L形连接杆、中空板、吸盘、空气模块、连接软管、第三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复位弹簧和弧形压板;移动组件下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中左部和中右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底部均连接有一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一传动杆外表面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L形连接杆,两个L形连接杆以安装板的中心点转动一百八十度后重叠,两个L形连接杆相向端面均焊接有一个中空板,两个中空板下表面均固接有三个吸盘,吸盘用于吸附保护膜,安装板下表面中部固接有空气模块,空气模块前侧通过两个连接软管连接前方的中空板,空气模块后侧通过两个连接软管连接后方的中空板,空气模块下表面中部固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三电动推杆,两个第三电动推杆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下表面通过三个第一复位弹簧连接弧形压板。

进一步的是,贴膜组件还包括有第四电动推杆、第二固定板、第二电动导轨、第一电动滑块、第二连接板、限位滑杆、第二复位弹簧、弧形片和弹性管,安装板下方四角均固接有一个第四电动推杆,每个第四电动推杆下部均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板,左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板和右侧的第二固定板底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电动导轨,两个第二电动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电动滑块,前方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上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后方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上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上均活动式插接有多个限位滑杆,每个限位滑杆外表面均套有一个第二复位弹簧,并且每个第二复位弹簧上部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相互套接的限位滑杆和第二复位弹簧底部固接有一个弧形片,前方的多个弧形片下表面固接有一个弹性管,后方的多个弧形片下表面固接有一个弹性管,两个弹性管用于将保护膜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后盖上。

进一步的是,贴膜组件还包括有第三复位弹簧,两个弹性管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是,贴膜组件还包括第一平齿轮、第三连接板和齿条,两个第一传动杆相向端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平齿轮,前方的第二连接板右端通过一个第三连接板连接有一个齿条,后方的第二连接板左端通过一个第三连接板连接有一个齿条,齿条位于第一平齿轮上方。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输送机、限位板和红外线传感器;底架上方左部固接有输送机,输送机用于输送计算机移动,输送机上方两侧均固接有一个限位板,左侧的限位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部,右侧的限位板上安装要对应数量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接受部。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正位组件,输送机上连接有正位组件,正位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导轨、第二电动滑块、固定块、第一弹簧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输送机上两个限位板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电动导轨,每个第三电动导轨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滑块,四个第二电动滑块上均固接有一个固定块,同侧的两个固定块对称,四个固定块靠近输送机中部的一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弹簧件,四个第一弹簧件靠近输送机中部的一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楔形块,四个第一楔形块的斜面均接触有一个第二楔形块,并且左侧的两个第二楔形块与左侧的限位板前后两端进行固接,右侧的两个第二楔形块与右侧的限位板前后两端进行固接。

进一步的是,移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导轨,传动滑块、第一连接长板和第一电动推杆;前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上部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导轨,后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上部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导轨,两个第一电动导轨相向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滑块,两个传动滑块之间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长板,第一连接长板下表面中部固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下表面与安装板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第二电动推杆和送料组件,底架上方右部固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上固接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有第五固定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夹纸框、第一推板、装料框、第二支撑板、第二夹纸框和第二弹簧件,两个第二电动推杆顶部固接有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上方焊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杆顶部固接有第一夹纸框,第五固定板上两个第一固定杆之间固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顶部固接有第一推板,并且第一推板外环面与第一夹纸框进行固接,底架上两个第二电动推杆右侧固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上部固接有装料框,装料框上方四角通过四个第二夹纸框连接第二弹簧件,装料框与第一夹纸框相互接触。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钢架、第五电动推杆、连接块、电机和转动杆;右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螺栓连接有钢架,第一支撑板中后部螺栓连接有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左部螺栓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部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固接有转动杆。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可以对计算机的后盖进行覆盖式的贴膜,通过先定位后覆盖的方式,防止产生气泡且避免贴歪,在贴覆保护膜的同时,通过下压保护膜,可以让保护膜紧密贴覆在计算机后盖上,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纹路的计算机后盖。

本发明的限位板可以对计算机限位,使其由二维移动转变成仅能一维移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出计算机位置是否过前或过后,然后通过四个第一楔形块调整计算机的位置,让计算机位于贴膜组件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送料组件可以给贴膜组件提供一个撕下来底膜的保护膜,实现自动化取膜贴膜的工作,并且通过转动杆可以将撕下来的底膜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贴膜组件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贴膜组件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贴膜组件的第三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贴膜组件的第四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四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五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六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架,2-第一支撑板,4-钢架,5-第一电动导轨,6-传动滑块,7-第一连接长板,8-第一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201-安装板,202-第一固定板,203-第一传动杆,204-第一平齿轮,205-L形连接杆,206-中空板,207-吸盘,208-空气模块,209-连接软管,210-第三电动推杆,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一复位弹簧,213-弧形压板,214-第四电动推杆,215-第二固定板,216-第二电动导轨,217-第一电动滑块,218-第二连接板,219-限位滑杆,220-第二复位弹簧,221-弧形片,222-弹性管,223-第三复位弹簧,224-第三连接板,225-齿条,301-输送机,302-限位板,303-红外线传感器,304-第三电动导轨,305-第二电动滑块,306-固定块,307-第一弹簧件,308-第一楔形块,309-第二楔形块,501-第五固定板,502-第一固定杆,503-第二固定杆,504-第一夹纸框,505-第一推板,506-装料框,5061-第二支撑板,507-第二夹纸框,508-第二弹簧件,509-第五电动推杆,510-连接块,511-电机,512-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架1、第一支撑板2、移动组件和贴膜组件,底架1上方四角螺栓连接有四个第一支撑板2,四个第一支撑板2上部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安装有贴膜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贴膜组件上下左右移动,贴膜组件用于将保护膜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的后盖上。

在使用时,将需要贴膜的计算机传送到贴膜组件下方,计算机的后盖朝上,同时,移动组件带动贴膜组件向右移动取一张用于贴覆的保护膜,然后再次回到图一所示的初始位置,贴膜组件工作时,保护膜位于贴膜组件下部且位于计算机后盖正上方,首先移动组件带动贴膜组件向下移动,让保护膜处于贴覆在计算机后盖的高度,然后贴膜组件先将保护膜的中部下压在计算机的后盖中部,如此实现定位,防止后续贴歪,然后分别将保护膜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的后盖上,在覆盖式贴覆的同时,不断将保护膜压在计算机后盖上,如此实现紧密贴覆且可以适应不同计算机后盖上的纹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4-6所示,贴膜组件包括有安装板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一传动杆203、L形连接杆205、中空板206、吸盘207、空气模块208、连接软管209、第三电动推杆210、第一连接板211、第一复位弹簧212和弧形压板213;移动组件下部连接有安装板201,安装板201中左部和中右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202,两个第一固定板202底部均连接有一个第一传动杆203,两个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L形连接杆205,两个L形连接杆205以安装板201的中心点转动一百八十度后重叠,两个L形连接杆205相向端面均焊接有一个中空板206,两个中空板206下表面均固接有三个吸盘207,吸盘207用于吸附保护膜,安装板201下表面中部固接有空气模块208,空气模块208前侧通过两个连接软管209连接前方的中空板206,空气模块208后侧通过两个连接软管209连接后方的中空板206,空气模块208下表面中部固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三电动推杆210,两个第三电动推杆210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11,第一连接板211下表面通过三个第一复位弹簧212连接弧形压板213。

弧形压板213下表面呈圆弧状且光滑,用于防止下压保护膜损坏保护膜。

工作时,笔记本计算机位于六组吸盘207下方,此时六组吸盘207下方吸附有一张保护膜,并且保护膜的底膜已经事先分离下来,即保护膜具备粘性的一面朝下,首先,控制两个第三电动推杆210带动第一连接板211向下移动,进而第一连接板211通过两个第一复位弹簧212带动弧形压板213向下移动,将保护膜的中部下压在计算机的后盖中部,第一复位弹簧212的存在,使得弧形压板213可以充分下压保护膜,且不会损伤计算机,进一步地,在弧形压板213下压保护膜中部后,控制空气模块208通过连接软管209和中空板206向吸盘207内送入空气,使得吸盘207内的气压变大,如此六组吸盘207取消对保护膜吸附,由于保护膜在弧形压板213下压的作用下呈V字型,因而保护膜的前半部分会自中部向前方覆盖在计算机后盖上,后半部分自中部向后方覆盖在计算机后盖上,从而完成保护膜的覆盖式贴覆工作,进一步地,在吸附保护膜时,通过空气模块208吸走吸盘207内的空气实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4-8所示,贴膜组件还包括有第四电动推杆214、第二固定板215、第二电动导轨216、第一电动滑块217、第二连接板218、限位滑杆219、第二复位弹簧220、弧形片221和弹性管222,安装板201下方四角均固接有一个第四电动推杆214,每个第四电动推杆214下部均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板215,左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板215和右侧的第二固定板215底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电动导轨216,两个第二电动导轨216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电动滑块217,前方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17上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218,后方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17上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板218,两个第二连接板218上均活动式插接有多个限位滑杆219,每个限位滑杆219外表面均套有一个第二复位弹簧220,并且每个第二复位弹簧220上部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板218进行固接,相互套接的限位滑杆219和第二复位弹簧220底部固接有一个弧形片221,前方的多个弧形片221下表面固接有一个弹性管222,后方的多个弧形片221下表面固接有一个弹性管222,两个弹性管222用于将保护膜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后盖上。

贴膜组件还包括有第三复位弹簧223,两个弹性管222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三复位弹簧223,第三复位弹簧223用于防止弹性管222过量形变。

贴膜组件还包括第一平齿轮204、第三连接板224和齿条225,两个第一传动杆203相向端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平齿轮204,前方的第二连接板218右端通过一个第三连接板224连接有一个齿条225,后方的第二连接板218左端通过一个第三连接板224连接有一个齿条225,齿条225位于第一平齿轮204上方。

弹性管222是橡胶管。

在初始状态,左侧的第二电动导轨216带动左侧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17相向滑动,右侧的第二电动导轨216带动右侧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17相向滑动,进而两个第二连接板218相互靠近,在弧形压板213将保护膜的中部下压在计算机的后盖上后,四个第四电动推杆214通过四个第二固定板215带动两个第二电动导轨216向下移动,使得同侧的齿条225和第一平齿轮204啮合,同时弹性管222下表面与保护膜接触并带动保护膜下压在计算机后盖上,然后,左侧的第二电动导轨216带动左侧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17相对移动,右侧的第二电动导轨216带动右侧的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17相对移动,进而实现带动两个第二连接板218相对移动,前方的第二连接板218移动时,通过多个限位滑杆219、第二复位弹簧220和弧形片221带动弹性管222向前移动,将前半部分的保护膜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后盖前部,同时,后方的第二连接板218移动时,通过多个限位滑杆219、第二复位弹簧220和弧形片221带动弹性管222向后移动,将后半部分的保护膜覆盖式贴覆在计算机后盖后部,在此过程中,多个第二复位弹簧220的存在,让弹性管222可以紧贴着计算机后盖,从而适应不同纹路的后盖,与此同时,前方的第二连接板218向前移动,前方的第二连接板218通过第三连接板224带动齿条225向前移动,进而齿条225通过第一平齿轮204带动第一传动杆203转动,从右侧看,第一传动杆203逆时针转动,第一传动杆203转动时通过L形连接杆205带动中空板206和三个吸盘207环形移动,进而前方的三个吸盘207配合前方的弹性管222将前半部分保护膜缓缓下压在计算机后盖上,防止产生气泡,且贴覆紧密,同理,后方的三个吸盘207配合后方的弹性管222将后半部分保护膜缓缓下压在计算机后盖上,防止产生气泡,且贴覆紧密,进一步地,在弹性管222即将移动到吸盘207发附近时,六个吸盘207松开保护膜,让两个弹性管222单独完成末端的贴覆工作,进一步地,L形连接杆205的倾斜程度,在将保护膜贴在计算机后盖上之前,可通过第一平齿轮204和齿条225啮合传动调节。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9-12所示,还包括有输送机301、限位板302和红外线传感器303;底架1上方左部固接有输送机301,输送机301用于输送计算机移动,输送机301上方两侧均固接有一个限位板302,左侧的限位板302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红外线传感器303的发射部,右侧的限位板302上安装要对应数量的红外线传感器303的接受部。

两个限位板302之间的宽度与计算机的宽度一致。

还包括有正位组件,输送机301上连接有正位组件,正位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导轨304、第二电动滑块305、固定块306、第一弹簧件307、第一楔形块308和第二楔形块309,输送机301上两个限位板302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电动导轨304,每个第三电动导轨304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滑块305,四个第二电动滑块305上均固接有一个固定块306,同侧的两个固定块306对称,四个固定块306靠近输送机301中部的一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弹簧件307,四个第一弹簧件307靠近输送机301中部的一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楔形块308,四个第一楔形块308的斜面均接触有一个第二楔形块309,并且左侧的两个第二楔形块309与左侧的限位板302前后两端进行固接,右侧的两个第二楔形块309与右侧的限位板302前后两端进行固接。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计算机放在输送机301的传送皮带上,计算机通过两个限位板302限位,在将计算机传送到贴膜组件下方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303检测计算机的位置,使其位于贴膜组件正下方,进一步地,在计算机的位置过前或过后时,右侧的第三电动导轨304通过两个第二电动滑块305带动两个固定块306相向移动,从而让右侧的两个第一楔形块308与右侧的两个第二楔形块309取消接触,进而右侧的两个第一楔形块308在两个第一弹簧件307的作用下进入输送机301输送计算机的轨道上,之后,带动右侧的两个固定块306进一步相向移动,让右侧的两个第一楔形块308相向面与计算机右部接触,从而对计算机的右部进行正位,同理,左侧的两个第一楔形块308相向面与计算机右部接触,从而对计算机的右部进行正位。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移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导轨5,传动滑块6、第一连接长板7和第一电动推杆8;前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上部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导轨5,后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上部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导轨5,两个第一电动导轨5相向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滑块6,两个传动滑块6之间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长板7,第一连接长板7下表面中部固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8,两个第一电动推杆8下表面与安装板201进行螺栓连接。

在贴膜组件需要左右移动时,两个第一电动导轨5通过两个传动滑块6带动第一连接长板7向左或向右移动,进而通过两个第一电动推杆8带动贴膜组件左右移动,在贴膜组件需要上下移动时,通过两个第一电动推杆8带动贴膜组件向上或向下移动。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13-15所示,还包括有第二电动推杆9和送料组件,底架1上方右部固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上固接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有第五固定板501、第一固定杆502、第二固定杆503、第一夹纸框504、第一推板505、装料框506、第二支撑板5061、第二夹纸框507和第二弹簧件508,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顶部固接有第五固定板501,第五固定板501上方焊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固定杆502,两个第一固定杆502顶部固接有第一夹纸框504,第五固定板501上两个第一固定杆502之间固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固定杆503,两个第二固定杆503顶部固接有第一推板505,并且第一推板505外环面与第一夹纸框504进行固接,底架1上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右侧固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支撑板5061,两个第二支撑板5061上部固接有装料框506,装料框506上方四角通过四个第二夹纸框507连接第二弹簧件508,装料框506与第一夹纸框504相互接触。

还包括有钢架4、第五电动推杆509、连接块510、电机511和转动杆512;右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之间螺栓连接有钢架4,第一支撑板2中后部螺栓连接有第五电动推杆509,第五电动推杆509左部螺栓连接有连接块510,连接块510上部安装有电机511,电机511输出轴固接有转动杆512。

转动杆512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凸起,用于更好地转移保护膜的底膜。

首先,先将足量的保护膜放入第一夹纸框504、第一推板505和装料框506形成的空间内,每个保护膜下方均粘有底膜,在贴膜组件来取保护膜时,贴膜组件位于装料框506正上方,让六个吸盘207保持水平状态,然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六个吸盘207向下移动与装料框506内最上方的保护膜接触,然后六个吸盘207吸住保护膜,进一步地,由于保护膜的宽度要小于底膜的宽度,因而保护膜可以通过第二夹纸框507的开口,而底膜无法通过,进而在六个吸盘207带动保护膜向上移动时,可将保护膜与底膜分离,如此实现快速拿取一个撕下底膜的保护膜,贴膜组件在拿取保护膜后,两个L形连接杆205收拢,使得保护膜由一字型转变成U字型,进一步地,第五电动推杆509通过连接块510带动电机511向左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512插入装料框506和第二夹纸框507之间,并与撕下来的底膜接触,然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通过第五固定板501、第一固定杆502和第二固定杆503带动第一夹纸框504和第一推板505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纸框504内的保护膜向上移动,如此让最上方撕下来的底膜与转动杆512紧密接触,进而在电机511带动转动杆512转动时,转动杆512可以将底膜从装料框506和第二夹纸框507后方的空隙转移出来,进一步地,通过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向上推动保护膜移动,让下一个保护膜处于贴膜组件可拿取的高度。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计算机覆盖式保护膜定位贴覆装置
  • 一种门扇表面覆贴保护膜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82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