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7: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程监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涉疫区域的管理,尤其是涉疫车辆的管理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常规的网格化监管只能适用于流动人员,由于车辆设计区域多,网格化数据容易出现堆积。并且,目前常见的行程卡制度也只只用于人员行程表示。对于车辆途经区域是否涉疫还需要根据司机的表述来进行比对,时效性较差。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

本发明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包括有车辆,其中:所述车辆上加装有定位装置,所述车辆配置有唯一的包含车牌信息在内的识别码,定位装置将车辆的实时位置或是行驶轨迹上传至行程管控系统,所述行程管控系统对行驶轨迹进行存储,所述行程管控系统按照设定时间同步获取涉疫区域数据,所述行程管控系统将行驶轨迹与涉疫区域数据进行比对判别,更新车辆的当前涉疫状态,通过手持终端录入识别码后,在手持终端呈现当前车辆的行驶轨迹,显示车辆的涉疫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定位装置为北斗模块或是为GPS模块。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二维码;或是,所述识别码为条码;或是,所述识别码为字符串。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行程管控系统包括有与防疫大数据互通的数据收集设备,所述数据收集设备上连接有数据存储服务器,所述数据存储服务器上连接有比较服务器,所述比较服务器上设置有显示终端与通讯终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比对判别为,行程管控系统将涉疫区域数据通过地图界面进行异色标注或是框选,车辆的行驶轨迹与涉疫区域数据出现重叠时,对车辆进行涉疫状态标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与涉疫区域数据出现重叠时,向该车辆所属的驾乘人员发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含涉疫状态。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行程管控系统获取新增的涉疫区域数据后,筛选该新增区域内车辆的行驶轨迹,并根据新增时间点,追溯该涉疫区域数据前14天内的行驶轨迹,对出现重叠的车辆行涉疫状态标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其中,所述手持终端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内配置有带扫码功能的APP。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获取车辆的实施位置与行驶轨迹,以车辆为核心点避免驾乘人员替换材料虚报行驶轨迹的可能。

2、识别码与车辆捆绑,不易篡改,可做到一车一码。

3、可通过现场扫码来便捷化的录入数据,获取车辆的行驶轨迹,实现涉疫信息的标注。

4、行程管控系统能够更新涉疫区域数据,实现行驶轨迹的追溯。

5、可以实现差异化的标注,便于后台监管人员根据预案对车辆的前行进行引导,能够便于驾乘人员绕离涉疫区域。

6、能结合已有的北斗模块或是为GPS模块,降低实施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车辆 2 定位装置

3 识别码 4 行程管控系统

5 手持终端 6 数据收集设备

7 数据存储服务器 8 比较服务器

9 显示终端 10 通讯终端

11 地图界面 12 防疫大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的适用于车辆涉疫的行程监管方法,包括有车辆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车辆1上加装有定位装置2,车辆1配置有唯一的包含车牌信息在内的识别码3,便于实现对车辆1不同涉疫状态的标注。实施期间,定位装置2将车辆1的实时位置或是行驶轨迹上传至行程管控系统4,行程管控系统4对行驶轨迹进行存储。同时,行程管控系统4按照设定时间同步获取涉疫区域数据。并且,行程管控系统4将行驶轨迹与涉疫区域数据进行比对判别,更新车辆1的当前涉疫状态。为了便于实现更好的监管,通过手持终端5录入识别码3后,在手持终端5呈现当前车辆1的行驶轨迹,显示车辆1的涉疫状态。

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定位装置2为北斗模块或是为GPS模块。由于此类模块是车辆1的必备模块,不会额外增加实施成本。同时,为了提升车辆1识别录入的便利度,采用的识别码3为二维码,或是为条码。这样,可通过手持终端5实现便捷化的扫码,便于防疫人员、运维人员等快速查看当前车辆1的涉疫状态。当然,考虑到某些车队的配套化数据录入,亦可以采用字符串构成识别码3。为了避免造假,识别码3解析后的内容,至少包括当前车辆1种类、车牌。实际实施期间,可以追加相应内容,比如运输货物、始发地等,可以追加MD5编码,防止篡改。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采用的行程管控系统4包括有与防疫大数据12互通的数据收集设备6,数据收集设备6上连接有数据存储服务器7,数据存储服务器7上连接有比较服务器8,比较服务器8上设置有显示终端9与通讯终端10。

进一步来看,考虑到提升涉疫状态的识别率,本发明采用的比对判别为,行程管控系统4将涉疫区域数据在地图界面11进行异色标注或是框选,车辆1的行驶轨迹与涉疫区域数据出现重叠时,对车辆1进行涉疫状态标注。同时,车辆1的行驶轨迹与涉疫区域数据出现重叠时,向该车辆1所属的驾乘人员发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含涉疫状态。这样,便于驾乘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对应的处置。

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疫情的潜伏时限,行程管控系统4获取新增的涉疫区域数据后,筛选该新增区域内车辆1的行驶轨迹,并根据新增时间点,追溯该涉疫区域数据前14天内的行驶轨迹,对出现重叠的车辆1行涉疫状态标注。这样,实现有效的数据追溯。当然,具体的追溯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疫情动态进行后台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考虑到实施的便利,手持终端5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内配置有带扫码功能的APP。当然,也可以涉及小程序等其他附加程序,只要能兼容智能手机的系统可与行程管控系统4进行通讯即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车辆1在行驶、停泊期间,通常每隔5分钟通过定位装置2向行程管控系统4所述的数据存储服务器7发送当前位置。

数据收集设备6每隔24小时与防疫大数据12通讯,将最新的防疫数据下载至数据存储服务器7。之后,通过比较服务器8进行解析,获取防疫数据中包含涉疫区域的各类管控区域的实际范围,涉疫人数、定位等,投放到地图界面11中。对相应的区域进行异色标注,比如对封控区域标注为红色、管控区域标注为黄色等,与正常通行区域进行区分。

比较服务器8将收集到的来自各个车辆1所属的实时位置或是行驶轨迹与防疫数据进行比对。当有车辆1出现重叠时,行程管控系统4对该车辆1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可包含具体与涉疫区域的重叠时间点、重叠时间段。同时,行程管控系统4向该车辆1所属的驾乘人员的智能手机发送短信提醒,或是发送至智能手机中的配套APP进行提示,便于驾乘人员根据预案执行相应操作。

当车辆1到达目的地后,运维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对该车辆1的识别码3进行扫码。可以通过APP与行程管控系统4的通讯,获取该车辆1的运行轨迹,是否涉疫的信息。若存在涉疫情况,可进一步查看涉疫时间点,进行判别,便于根据不同的涉疫节点执行不同的车辆1管控。

考虑实施的便捷,在通过智能手机扫码期间,若该车辆1与涉疫区域存在重叠,可以予以明显的截面提示,比如标注涉疫,或是呈现黄色等其他就是色在扫码结果截面上。这样,便于运维人员快速识别,及时进行处置。

简而言之,本发明实施期间,可以实现类似人员健康码管理的车辆健康码。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拥有如下优点:

1、能够获取车辆的实施位置与行驶轨迹,以车辆为核心点避免驾乘人员替换材料虚报行驶轨迹的可能。

2、识别码与车辆捆绑,不易篡改,可做到一车一码。

3、可通过现场扫码来便捷化的录入数据,获取车辆的行驶轨迹,实现涉疫信息的标注。

4、行程管控系统能够更新涉疫区域数据,实现行驶轨迹的追溯。

5、可以实现差异化的标注,便于后台监管人员根据预案对车辆的前行进行引导,能够便于驾乘人员绕离涉疫区域。

6、能结合已有的北斗模块或是为GPS模块,降低实施成本。

此外,本发明所描述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构造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是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来进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主”、“副”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主”、“副”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同样,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并且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组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58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