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回流焊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回流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流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PCB的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电路板上一般装有多种元器件,包括IC、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相关技术中的焊接机构只能将一种元器件焊接于电路板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元器件的种类较多,而相关技术中的焊接机构只能将一种元器件焊接于电路板上,因此需要通过多种焊接机构分别将不同的元器件依次焊接于电路板上,整体焊接效率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将多种元器件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流焊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回流焊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回流焊接装置,包括机架、基板传送机构和焊接机构;所述基板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基板传送机构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用于承载电路板;所述焊接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焊接机构位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方;

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滑移件、第一驱动件、升降件、第二驱动件和激光器;所述滑移件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移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件升降;所述激光器固定于所述升降件上,所述激光器用于对电路板进行加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电路板固定于承载平台的上表面,然后依次将多种元器件贴合于电路板上;第一驱动件驱动滑移件沿水平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升降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升降件带动激光器沿水平方向滑动,以使激光器滑动至电路板的正上方;然后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升降件下降,升降件带动激光器下降,从而减小激光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器对电路板加热,以使电路板表面的焊料熔化,从而同时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元器件焊接于电路板上,提高了整体的焊接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一电机和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移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丝杆穿过所述滑移件,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滑移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丝杆与滑移件螺纹配合,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滑移件沿水平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第二驱动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驱动件带动升降件和激光器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便于使激光器滑移至承载平台的正上方;同时由于滑移件滑移设置于两个支撑块之间,因此两个支撑块可以限制滑移件的滑移行程。

可选的,所述升降件包括导向杆和升降板,所述导向杆的底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激光器固定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滑移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筒滑移配合;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杆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对导向杆有导向作用,增加了导向杆沿竖直方向滑动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升降板升降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激光器升降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旋转杆、第二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滑移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底端穿设于所述滑移件并与所述滑移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并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丝杆固定于所述旋转杆的底端,所述第二丝杆的底端穿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导向杆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激光器的高度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杆升降,导向杆在升降的过程中带动升降板升降,升降板在升降的过程中带动激光器升降。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防脱块,所述导向筒的侧壁开设有防脱槽,所述防脱槽的两端均呈封闭设置,所述防脱块与所述防脱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脱槽对防脱块有导向作用,以使防脱块沿竖直方向稳定的滑动,从而使导向杆在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从而增加了升降杆升降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防脱槽的两端均呈封闭设置,因此防脱槽对防脱块有限位作用,从而对导向杆有限位作用,以使导向杆在导向筒内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导向杆不会与导向筒完全脱离。

可选的,所述滑移件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定位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定位块对旋转杆有定位作用,以使旋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增加了旋转杆旋转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块上固定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槽内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滑移件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解除螺栓对调节块的固定作用,然后便于沿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调节定位块的位置;然后通过螺栓将调节块固定于滑移件上,从而实现对定位块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滑移件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直线导轨穿过所述导槽,所述滑移件与所述直线导轨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导轨对滑移件有导向作用,增加了滑移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导向筒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滑移件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螺帽和滑移件对固定块有夹持作用,从而将固定块固定于滑移件上,进而将导向筒固定于滑移件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导向筒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激光器的外侧壁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所述升降板上螺纹配合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激光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对激光器有定位作用,螺杆和升降板对激光器有夹持作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螺杆来调节螺杆的端部到激光器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激光器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人员将电路板固定于承载平台的上表面,然后依次将多种元器件贴合于电路板上;第一驱动件驱动滑移件沿水平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升降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升降件带动激光器沿水平方向滑动,以使激光器滑动至电路板的正上方;然后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升降件下降,升降件带动激光器下降,从而减小激光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器对电路板加热,以使电路板表面的焊料熔化,从而同时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元器件焊接于电路板上,提高了整体的焊接效率;

2.由于第一丝杆与滑移件螺纹配合,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滑移件沿水平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第二驱动件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驱动件带动升降件和激光器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便于使激光器滑移至承载平台的正上方;同时由于滑移件滑移设置于两个支撑块之间,因此两个支撑块可以限制滑移件的滑移行程;

3.导向筒对导向杆有导向作用,增加了导向杆沿竖直方向滑动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升降板升降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激光器升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回流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回流焊接装置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底座;12、安装架;121、避位槽;122、直线导轨;2、基板传送机构;21、承载平台;22、第一水平驱动组件;23、第二水平驱动组件;24、升降组件;25、旋转组件;3、焊接机构;31、滑移件;311、导槽;32、第一驱动件;321、第一丝杆;322、第一电机;323、支撑块;33、升降件;331、导向杆;332、升降板;333、安装槽;34、第二驱动件;341、第一锥齿轮;342、第二锥齿轮;343、旋转杆;344、第二丝杆;345、第二电机;35、激光器;36、防脱块;4、导向筒;41、固定块;42、防脱槽;5、定位块;51、定位孔;6、调节块;61、调节槽;7、螺杆;71、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的水平方向上,将滑移件31的移动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以此为基础对回流焊接装置进行说明。

一种回流焊接装置,参照图1,回流焊接装置包括机架1、基板传送机构2和焊接机构3。机架1包括底座11和安装架12,安装架12固定于底座11上,基板传送机构2设置于底座11上,基板传送机构2用于传送电路板。焊接机构3设置于安装架12上,焊接机构3位于基板传送机构2上方回,流焊接机构用于将多种元器件同时焊接于电路板上,提高了整体的焊接效率。

参照图1和图2,基板传送机构2包括承载平台21、第一水平驱动组件22、第二水平驱动组件23、升降组件24和旋转组件25。承载平台21用于放置基板,第一水平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承载平台21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水平驱动组件23用于驱动承载平台21沿第一方向滑动,升降组件24用于驱动承载平台21升降,旋转组件25用于驱动承载平台21旋转。

参照图1,焊接机构3包括滑移件31、第一驱动件32、升降件33、第二驱动件34和激光器35。滑移件31滑移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驱动件32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驱动件32用于驱动滑移件31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二驱动件34设置于滑移件31上,第二驱动件34用于驱动升降件33升降。激光器35固定于升降件33上,激光器35用于对电路板进行加热。

继续参照图1,第一驱动件32包括第一丝杆321、第一电机322和两个支撑块323。两个支撑块323均固定于安装架12上表面,两个支撑块323相互平行。第一丝杆32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丝杆3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支撑块323,第一丝杆3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块323转动连接。滑移件31位于两个支撑块323之间,滑移件31的下表面抵接于安装架12的上表面。第一丝杆321穿过滑移件31,第一丝杆321与滑移件31螺纹配合。第一电机322固定于机架1上,第一电机322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321的端部固定连接。由于第一丝杆321与滑移件31螺纹配合,通过第一电机322驱动第一丝杆321旋转,第一丝杆321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滑移件31沿第一方向滑动,滑移件31带动第二驱动件34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驱动件34带动升降件33和激光器35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便于使激光器35滑移至承载平台21的正上方。同时由于滑移件31滑移设置于两个支撑块323之间,因此两个支撑块323可以限制滑移件31的滑移行程。

继续参照图1,为了增加滑移件31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稳定性,安装架1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直线导轨122,直线导轨122沿第一方向延伸。滑移件31的下表面同时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311,直线导轨122穿过导槽311,滑移件31与直线导轨122滑移配合。直线导轨122对滑移件31有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滑移件31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1,升降件33包括导向杆331和升降板332,导向杆331沿竖直方向延伸,导向杆331的底端与升降板3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移件3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导向筒4,导向筒4沿竖直方向延伸,导向筒4的两端均呈开口设置。具体的,导向筒4顶端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固定块41,固定块41上穿设有螺栓,螺栓与滑移件31螺纹配合,从而将导向筒4固定于滑移件31的下表面。导向杆331的顶端穿设于导向筒4的内侧壁,导向杆331与导向筒4滑移配合。第二驱动件34用于驱动导向杆331升降。导向筒4对导向杆331有导向作用,增加了导向杆331沿竖直方向滑动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升降板332升降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激光器35升降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第二驱动件34包括第一锥齿轮341、第二锥齿轮342、旋转杆343、第二丝杆344和第二电机345。第二电机345固定于滑移件31的上表面,第二电机345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电机345的输出轴穿设于第一锥齿轮341并与第一锥齿轮341固定连接。旋转杆343沿竖直方向延伸,旋转杆343的底端穿设于滑移件31并与滑移件31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342套设于旋转杆343顶端并与旋转杆343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341与第二锥齿轮342相互啮合。第二丝杆344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丝杆344的顶端与旋转杆343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杆344的底端穿设于导向杆331,第二丝杆344与导向杆331配合。当需要调节激光器35的高度时,通过第二电机345驱动第一锥齿轮341旋转,第一锥齿轮341带动第二锥齿轮342旋转,第二锥齿轮342带动旋转杆343旋转,旋转杆343带动第二丝杆344旋转,第二丝杆344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杆331升降,导向杆331在升降的过程中带动升降板332升降,升降板332在升降的过程中带动激光器35升降。

参照图1和图3,安装架12的上表面开设有避位槽121,第一锥齿轮341的底部位于避位槽121内。以使第一锥齿轮341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锥齿轮341不会与安装架12接触,对第一锥齿轮341有保护作用。

参照图3,为了增加旋转杆343旋转的稳定性,滑移件3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块5,定位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51。旋转杆343穿过定位孔51,旋转杆343与定位块5转动连接。旋转杆343在旋转的过程中,定位块5对旋转杆343有定位作用,以使旋转杆343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增加了旋转杆343旋转的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3,为了增加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定位块5的便捷性,定位块5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一体成型有调节块6,两个调节块6上均开设有贯穿的调节槽61,两个调节槽61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调节槽61内均穿设有螺栓,两个螺栓均与滑移件31螺纹配合,从而将定位块5固定于滑移件31的上表面。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解除螺栓对调节块6的固定作用,然后沿第一方向调节定位块5的位置。

参照图2,导向杆33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防脱块36,导向筒4的侧壁开设有防脱槽42,防脱槽42沿竖直方向延伸,防脱槽42的两端均呈封闭设置,防脱块36与防脱槽42滑移配合。一方面防脱槽42对防脱块36有导向作用,以使防脱块36沿竖直方向稳定的滑动,从而使导向杆331在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从而增加了升降杆升降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防脱槽42的两端均呈封闭设置,因此防脱槽42对防脱块36有限位作用,从而对导向杆331有限位作用,以使导向杆331在导向筒4内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导向杆331不会与导向筒4完全脱离。

继续参照图2,升降板332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33,激光器35的外侧壁抵接于安装槽333的内侧壁。升降板332的侧壁螺纹配合有螺杆7,螺杆7沿第一方向延伸,螺杆7的端部抵接于激光器35的侧壁。安装槽333对激光器35有定位作用,螺杆7和升降板332对激光器35有夹持作用,从而将激光器35固定于安装槽333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螺杆7来调节螺杆7的端部到激光器35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激光器35的便捷性。螺杆7远离激光器3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钮71,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钮71来旋转螺杆7,具有省力作用。

本申请的回流焊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电路板固定于承载平台21的上表面,然后依次将多种元器件贴合于电路板上;通过第一驱动件32驱动滑移件31沿水平方向滑动,滑移件31带动升降件33沿第一方向滑动,升降件33带动激光器35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使激光器35滑动至电路板的正上方;然后通过第二驱动件34驱动升降件33下降,升降件33带动激光器35下降,从而减小激光器35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器35对电路板加热,以使电路板表面的焊料熔化,从而同时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元器件焊接于电路板上,提高了回流焊接装置整体的焊接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回流焊接设备和用于回流焊接设备的支撑装置
  • 回流焊接模板、模板组件、锡膏印刷装置及回流焊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470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