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7:32


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监测、报告、核查(Monitoring、Report、Verification,简称)机制是碳市场建设的基础,准确监测、核算碳排放总量是落实MRV机制的落脚点和关键点。

相关技术中,依靠计算碳排放总量的软件来确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在此类计算软件的编写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分析、了解某一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过程确定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写入相应的计算软件中,使得该行业或企业通过该计算软件能够获得由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然而,相关技术中,这类计算软件中往往只具有一种或有限种计算碳排放总量的方法,且不易改变。因此灵活性较差,适应能力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碳排放计算相关的配置界面,所述配置界面用于配置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

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拓扑配置信息,所述拓扑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所述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显示基于所述计算拓扑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所述源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所述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对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中的目标排放类,根据所述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其中,所述源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总量的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碳排放计算相关的配置界面,所述配置界面用于配置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拓扑配置信息,所述拓扑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所述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基于所述计算拓扑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所述源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总量的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拓扑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所述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中的目标排放类,根据所述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其中,所述源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总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提供一种能够由对象进行配置的碳排放总量计算方法,使得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更具灵活性,对象根据实际适用情况自行配置计算拓扑,有助于实现碳排放总量计算过程中的个性化设置,使得本方法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对于任何行业、企业、场景、活动,通过本方法都可以设置出适合的计算拓扑,并获得其对应的碳排放总量。

此外,在本方法中,只需要对象配置计算拓扑并确定目标时段,机器即可自动计算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因此,对象获得碳排放总量的速度更快、计算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性小。并且,本方法只需用户输入一次计算拓扑,即可多次或持续性地计算碳排放总量,对象需要重复执行的操作较少,使得获得碳排放总量的过程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拓扑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进行目标排放类的条目配置操作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累加聚合算子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式的配置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式的配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子算式的计算式的配置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子算式的计算式的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参数推荐值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排放因子显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拓扑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方案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聚合算子对参数的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插值算子对参数的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对齐算子对参数的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计算输入引擎系统构架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装置的框图;

图21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装置的框图;

图2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方案实施环境可以实现成为一个计算机系统,如碳排放总量计算系统。该方案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和服务器20。

终端设备1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台式电脑、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等电子设备。终端设备10中可以运行有目标应用程序,该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用于碳排放总量计算的程序,以及其他能够提供碳排放总量计算功能的应用程序。终端设备10能够响应于对象的配置操作获取拓扑配置信息,以及,显示基于计算拓扑获得的碳排放总量。对象是指能够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的主体。

服务器20能为终端设备10上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提供后台服务,例如服务器20可以是目标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服务器20可以为终端设备10提供多媒体内容,还可以提供推荐信息。服务器20具有数据收发、计算、存储等功能,用以实时接收终端设备10上传的与计算拓扑有关的数据。服务器2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10和服务器20组成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向对象提供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服务。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示例性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方案实施环境中的终端设备10,例如该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10上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210~230):

步骤210,显示碳排放计算相关的配置界面,配置界面用于配置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

在本申请中,碳排放总量也可以称为碳排放量,两者可以为同一含义。计算拓扑用于计算碳排放总量,也就是说,计算拓扑式是用于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计算碳排放总量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计算层级,不同层级之间具有嵌套、并列等关系,计算拓扑中包括各个层级的详细信息、不同层级之间的联系。

在本步骤中,通过向对象提供配置界面,使得对象能够按照计算碳排放总量的实际需求,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用于计算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的信息。针对不同需求的碳排放总量计算,对象只需向终端设备提供与需求相适应的计算拓扑,即可完成相应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使得对象配置计算拓扑的过程更具灵活性。

步骤220,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拓扑配置信息,拓扑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拓扑配置信息是由对象提供的。终端设备获取对象在配置界面中输入的拓扑配置信息,以便获得用于计算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在一些实施例中,拓扑配置信息中包括计算拓扑。拓扑配置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文字信息、嵌套关系、使用情况;其中,文字信息是指用于描述拓扑配置信息的文字、符号。例如对象可通过文字信息描述计算拓扑中不同层级分别对应的属性信息,以及描述计算拓扑中用于计算与碳排放总量相关的数据所需要使用的公式。嵌套关系是指计算拓扑中不同层级之间的联系。使用情况用于指示计算拓扑中的部分内容是否被允许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终端设备在配置界面中获取拓扑配置信息的详细过程,请参考下文实施例。

目标对象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的对象。碳排放是指在生产活动、土地或林业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是指影响大气层吸收或放出的红外辐射(热量)的气态成分,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生产活动中产生碳排放的企业,例如发电厂、制造业工厂等。使用化石燃料等能源进行发电的发电厂,在燃烧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会直接产生碳排放。而对于制造业工厂,其使用的部分生产材料生产过程中会导致碳排放的产生,因此,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至少会间接产生碳排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指在生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量的活动或者个人,全生产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量的产品。

排放类是指在目标对象的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碳排放量的类型,也就是说碳排放源的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类分为直接排放类、间接排放类。例如,对于某一目标对象,其对应的计算拓扑中有3个排放类,具体为:购入热力、购入电力、化石燃料燃烧。其中购入电力、购入热力不会直接产生碳排放,但是在电力、热力供应商生产电力、热力的过程中会产生碳排放,因此购入电力、购入热力属于间接排放类。在目标对象进行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活动的过程中,会直接产生或泄露温室气体,因此燃烧化石燃料属于直接排放类。

在一些示例中,一段时间内,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是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分别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总和。在计算拓扑中引入排放类层级,有助于提示对象在设置计算拓扑的过程中,逐个分析各个排放类,避免了在计算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过程中,出现部分遗漏(部分碳排放量没有被纳入计算)造成计算得到的碳排放总量数值不准确(偏小),对MRV机制的顺利执行造成影响。

排放条目是指引起排放类产生碳排放量的可统计条目。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条目是具有(与排放类有关的)计算量度的单位。以车间用电量可以作为计算条目为例,车间用电量可以通过电表的读数或计算目标时段中若干次电表读数的差值等方式确定,因此,车间用电量是可以被度量的,也即可以将车间用电量作为计算条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运行的机器具有(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转功率、用电量等额定数据,因此也可以将运行的机器作为运算条目。但是在机器使用电力的过程中传输线路中会产生电量损失,若使用机器用电量作为排放条目,可能需要在该计算条目中增加补正因子,或者新增一项用于补正电量损失的排放条目,以便对一些无法通过机器用电量直接确定的线路损失进行补正。排放条目的类型由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类中包括至少一个排放条目,对于同一个排放类中的排放条目,这些排放条目中产生碳排放量的类型相同或相近。例如,在排放类“购入电力”中,包括3个排放条目:排放条目的名称分别为:车间用电量、办公楼用电量、宿舍用电量。

一些实施例中,排放条目具有属性信息,排放条目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排放条目的名称、使用情况、编辑日期、计算频率等,其中,名称用于标识或区别排放标目;使用情况用于指示其对应的排放条目是否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计算频率是指对计算条目引起的碳排放进行计算的频率。

计算式用于计算其对应的排放条目对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贡献数值也可以成为碳排放分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条目与计算式是一一对应关系,也即一个排放条目对应一个计算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不完全相同,也即一个计算式只用于计算一个排放条目。由于不同排放条目中产生碳排放分量的途径可能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两个分别用于计算不同排放条目的计算式,其包括的参数或符号一定不完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拓扑配置信息中包括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此外,拓扑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排放类、排放条目以及计算式三者之间的对应或嵌套的关系。

终端设备通过交互的手段,获取对象在配置界面中输入的配置信息,配置界面的显示效果以及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请参考下文实施例。

步骤230,显示基于计算拓扑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源数据包括计算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时段由对象指定。目标时段可以精确到月份、日期、时刻等。对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控制目标时段的最小粒度,本申请对目标时段的粒度不进行限定。对象可以在配置界面中输入目标时段,以便获得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象可以在配置界面中输入目标时段,例如配置界面中显示有时段输入控件,对象通过时段输入控件输入目标时段为:2021-11-01 00:00:00~2021-11-27 00:00:00。通过对象输入具体的目标时段,有助于用户控制目标时段的精确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页面显示有时段选择控件,对象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等方式选定时段选择控件中提供的时间信息,完成对目标时段的范围的设置。通过提供时段选择控件,使得对象设定目标时段的操作更加便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象可以通过时段配置信息对目标时段进行设定,时段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目标时段的起始时刻以及终止时刻、目标时段的起始时刻以及计算频率。例如,在时段配置信息中包括目标时段的起始时刻以及计算频率的情况下,对象可以将起始时刻设置为1:00,计算频率设置成为1个月。又例如,在时段配置信息中包括目标时段的情况下,对象可以将计算碳排放总量的频率设置为一个月,则目标时段为当月或者当年中任意一个月份的1日00:00:00至下一个月份1日的00:00:00。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时段配置信息中还包括滚动计算标识,滚动计算标识用于指示根据目标时段配置信息确定多个目标时段,计算多个目标时段分别对应的碳排放总量。例如计算频率为1天,起始时刻设置为2:00,则将第一天2:00到第二天2:00为一个目标时段、第二天2:00到第三天2:00为一个目标时段,以此类推,分别计算各个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对于某些对目标时段精确度要求不高且目标时段具有规律性的目标对象,通过一次设置即可在长时间内获得固定频次的碳排放总量,有助于减少用户进行重复操作,并降低了对使用对象的水平要求,有助于扩大使用对象的范围。源数据用于计算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总量需要通过计算拓扑中至少一个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确定,因此,源数据中包括各个参与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计算的计算式进行计算所需的数据。目标时段中的源数据可以是一个带有时间戳的标量数值,也可以是时间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具有时间属性。碳排放总量在目标对象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情况下,碳排放总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因此,在目标对象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源数据。某个源数据的时间属性用于表示获取该源数据的时段或时刻。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时段内,将计算式进行运算需要使用的源数据,按照其时间属性进行排序能够获得一个或多个时间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具有多种来源。例如通过自动化系统,管理系统、物联网设备平台、数据文件上传、人工录入等手段均可获得目标对象对应的源数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等时间间隔获取源数据,也可以分别获取任意时刻中产生的源数据(即同种源数据的时间属性之间没有规律)。

以自动化系统获取“购入电力”排放类中“办公室用电量”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所需的源数据为例,自动化系统可以每15min自动获取一次电表中的读数,不难发现,该读数可以具有时间属性,其对应的时间属性即为自动化系统获取该读数的时刻。例如自动化系统获取读数A的时刻为1月1日00:00:15,获取读数B的时刻为1月1日00:00:30,则读数A的时间属性可以是1月1日00:00:15,读数B的时间属性可以是1月1日00:00:30。

以人工录入获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类“煤炭燃烧”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所需的源数据(例如煤炭的消耗量)为例,人工可以在一次生产过程完成之后,录入一个源数据。该源数据也可以具有时间属性。其时间属性可以是完成当前生产过程的时刻或时段。例如第一次完成生产过程的时刻为1月1日12:00:00的煤炭消耗量为1.5t,第二次完成生产过程的时刻为1月2日01:00:00的煤炭消耗量为0.6t,则人工录入的煤炭消耗量为1.5t的时间属性为1月1日12:00:00,煤炭消耗量为0.6t的时间属性为1月2日01:0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到碳排放总量计算频次以及目标时段的影响,在获取源数据之后,计算机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其他计算机设备)可能不会立即对该源数据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将源数据进行存储。可选地,在存储源数据的过程中,还会存储其对应的时间属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时间属性对源数据进行存储,即形成时间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的组成的时间序列如表1所示。

表1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被存储在源数据库中。源数据库用于持久或缓存目标对象的活动数据,活动数据中包括源数据,或者通过活动数据能够获得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计算式分别所需的源数据存储在不完全相同的源数据库中。通过这种方法,在计算碳排放总量的过程中,获取某个计算式所需的源数据的速度更快。对于源数据存储在不同源数据库的多个计算式,可以在计算机设备的一段工作周期中分别获得其所需的源数据。并且,由于采用多个源数据库对源数据进行存储,因此各个源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不多,在源数据库检索目标时段内的源数据的过程中,源数据库的检索压力更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计算式分别所需要的源数据存储同一个源数据库中。由于不同的计算式所需的源数据可能存在重叠,因此将各个计算式所需的源数据记录在同一个源数据库中,能够避免重复存储相同的源数据造成源数据库中存储空间的浪费。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库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网状数据库、树状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是使用目标时段内获取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也就是说,在计算目标时段内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过程中,排放类对应的第一计算时段、排放条目对应的第二计算时段都与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时段相同,也即在获取到目标时段之后,计算拓扑中的排放类、排放条目以及计算式继承该目标时段。通过这种机制,只需对象设置一次目标时段,无需对象在计算拓扑的不同层次中,对目标时段进行重复设置。同时,采用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产生的源数据进行计算,避免通过计算拓扑得到的碳排放总量存在误差,有助于提高计算得到的碳排放总量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到目标时段之后,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开始对目标时段内,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进行计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象针对配置界面或其他与碳排放计算相关的界面中,发出开始计算碳排放总量的指令,例如通过点击、滑动、声音、手势、触目等操作触发计算开始控件。终端设备获取到该计算开始控件的触发消息之后,开启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

在一些情况中,计算式中对所需的源数据采集频率的要求与该源数据的实际采集频率的要求不同,例如该源数据的实际采集频率小于计算式要求的采集频率,则一些时段中,计算式无法获得的该源数据,通过对目标时段中的采集到的源数据得到计算式所需的参数,可以得到计算式所需的源数据。例如源数据1在1:00、3:00、5:00采集,而计算式需要使用2:00采集的源数据1,则可以使用目标时段中1:00、3:00、5:00采集到的一个或多个源数据1,获得2:00对应的源数据1。该过程的具体步骤请参考下文实施例。使用计算拓扑和源数据计算碳排放总量的具体过程,请参考下文实施例。

综上所述,通过提供一种能够由对象进行配置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使得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更具灵活性,对象根据实际适用情况自行配置计算拓扑,有助于实现碳排放总量计算过程中的个性化设置,使得本方法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对于任何行业、企业、场景、活动、产品、个人,通过本方法都可以设置出适合的计算拓扑,并获得其对应的碳排放总量。

此外,在本方法中,只需要对象配置计算拓扑并确定目标时段,机器即可自动计算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因此,对象获得碳排放总量的速度更快、计算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性小。并且,本方法只需用户输入一次计算拓扑,即可多次或持续性地计算碳排放总量,对象需要重复执行的操作较少,使得获得碳排放总量的过程更加便捷。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进行介绍说明。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拓扑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示例性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例如该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10上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310~350):

步骤310,显示碳排放计算相关的配置界面,配置界面用于配置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

步骤320,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是由对象提供的。对象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的碳排放计算相关的配置界面,设置第一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目标对象的排放类的数量、至少一个排放类的属性信息。排放类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排放类的名称、排放类的产生碳排放的途径(若直接排放类、间接排放类)、排放类的创建时间、排放类的激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排放类对应不同的第一配置信息。例如,排放类a对应第一配置信息A,排放类b对应第一配置信息B。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排放类的全部或部分属性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的全部排放类存储在同一个的第一配置信息中,例如目标对象具有排放类c、排放类d、排放类f、排放类g共4个排放类,且四个排放类的属性信息都存储在第一配置信息C中。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对象将属于目标对象的所有排放类都配置完成之后,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如从配置界面中配置第一配置信息。例如用于配置第一配置信息的界面中(如配置界面,或其他界面)显示有排放类配置完成控件,终端设备响应于针对排放类配置完成控件的操作,获取第一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界面中显示排放类创建控件,对象通过点击、滑动、手势、语音、按键的操作,触发排放类创建控件,并向终端设备提供第一配置信息。可选地,在对象触发排放类创建控件之后,终端设备会在第一显示范围内显示排放类创建模板。第一显示范围可以是配置界面中的部分区域、显示在配置界面上层的浮层、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排放类设置界面等。第一显示范围全部或部分覆盖配置界面。第一显示范围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范围等显示属性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申请在此不进行限定。

排放类创建模板用于提示对象,需要对当前创建的排放类的属性信息进行配置,例如排放类创建模板中包括用于输入排放类名称的控件对应的提示信息(如“请输入当前排放类的名称”)、用于输入排放类的产生碳排放的途径的控件及其对应的提示信息、等用于获取当前排放类的其他属性信息的控件及其对应的提示信息。控件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之一:输入控件,用于提供对象输入文字、图像信息、选择控件,用于提供对象多个可选信息。

由于第一配置信息是由对象自行提供的,因此,对象可以为不同的目标对象灵活配置第一配置信息,使得第一配置信息能够是适应于其对应的目标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20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322):

步骤322,响应于排放类配置操作,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排放类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排放类、删除排放类、修改排放类、设置排放类的激活状态。

添加排放类是指创建一个新的排放类。在进行添加排放类的配置操作的过程中,对象可以新建一个排放类,并对其属性信息进行配置。删除排放类用于删除当前选中的排放类。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排放类的配置操作通过排放类创建控件完成。

对象可以通过删除排放类的配置操作,对属于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进行删除。在一些实施例中,需要重新配置目标对象的计算拓扑。例如,在完成对目标对象的排放类的配置之后,由于目标对象生产活动的改变或者计算碳排放总量的标准发生更改,使得目标对象对应的部分排放类变为废除排放类,此时可以通过删除排放类的配置操作对这些废除排放类进行删除。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界面中显示有已创建的排放类,已创建的排放类具有对应的删除控件。通过删除控件对至少一个已创建的排放类进行删除。

修改排放类用于对选中的排放类的进行编辑操作。编辑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更改排放类的属性信息,例如更改排放类的名称。

某个排放类的激活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排放类是否被激活。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激活状态的排放类在目标时段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可以纳入到目标时段内,目标对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中,也即,只有处于激活状态的排放类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计算;处于未激活状态的排放类则不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类的激活状态可以通过激活指示控件进行设置。激活指示控件可以通过文字信息、图像信息、颜色信息指示排放类的激活状态。通过激活控件设置排放类的激活状态,使得有助于直观地显示排放类的激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排放类进行的配置操作还包括设置排放类的监控时段,监控时段是指监控排放类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时段。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时段与目标时段不完全相同,由于排放类在目标时段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在计算目标数段中目标对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过程中即可获得,因此若将监控时段和目标时段设置为完全相同,那么单独计算出排放类在监控时段内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意义不大。

对于两个及以上具有监控时段的排放类,这些排放类的监控时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对于某个具有监控时段的排放类,在该排放类中各个排放条目、排放公式设置完成之后,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能够计算在监控时段内,该排放类的碳排放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监控时段,有助于了解某一个或多个排放类在各个时段内的碳排放量,以便合理规划目标对象进行生产活动的规模,并即使改进、更新、替换碳排放量超过排放标准允许范围的排放类,有助于目标对象在各个不同时段内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步骤330,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各个排放类分别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排放类包含的至少一个排放条目。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对排放类的排放条目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但不限于某个排放类具有的排放条目的数量,至少一个排放条目的属性信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中用于对一个排放条目进行配置,也就是说第二配置信息与排放条目具有一一对应得关系,如排放条目1对应第二配置信息1。在另一下实施例中,一个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多个排放条目。可选地,第二配置信息包含一个排放类对应得全部排放条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30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332):

步骤332,响应于针对目标排放类的条目配置操作,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目标排放类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条目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排放条目、删除排放条目、修改排放条目、设置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

添加排放条目是指创建一个新的排放条目。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排放条目的配置操作通过排放条目创建控件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个排放类处于未锁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排放条目创建控件可以随时新建该排放类的排放条目,以便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计算拓扑的内容与结构,使得计算碳排放总量的方法更加易于改变,能够使用不同情况下,计算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过程。

对象可以通过删除排放条目的配置操作,对排放类的至少一个排放条目进行删除。例如,某个排放条目具有错误的信息,则对象可以针对该排放条目进行删除操作,而保留排放类中的正确排放条目,以便完成对排放类进行的维护。

修改排放条目用于对选中的排放条目的进行编辑操作。编辑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更改排放条目的属性信息,例如更改排放条目的名称。

某个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排放条目是否被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使用状态的排放条目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运算过程。处于未使用状态的排放条目,不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中。

通过设置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可以在排放类对应的排放条目数量固定的状态下,调整排放类中至少一个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以获得多个该排放类的计算途径。例如,排放类中包括:“办公室1用电”排放条目、“办公室2用电”、“工厂1用电”排放条目,在计算该排放类的办公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的过程中,“工厂1用电”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设置成为“未使用”。这样不需要“工厂1用电”排放条目,即可达到预期的计算效果,而且,在需要“工厂1用电”排放条目参与对应排放类的碳排放量、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中时,无需重现创建“工厂1用电”排放条目,使得调整排放类的排放条目的过程更加快捷。在计算拓扑中设计排放类和排放条目的嵌套结构,且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是可设置的,使得对排放类中的排放条目进行组合、搭配成为可能,有助于简化调整排放类中排放条目的操作。并且,降低了对使用对象能力的要求,有助于扩大了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的应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可以通过使用指示控件进行设置。使用指示控件可以通过文字信息、图像信息、颜色信息指示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通过使用控件设置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使得有助于直观地显示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进行目标排放类的条目配置操作的示意图。

在进行条目配置操作的过程中,配置界面中显示有排放条目创建控件410、排放条目操作控件420(用于删除或复制某个目标条目)、使用指示控件430、查找控件440(用于通过名称查找排放条目)、排放条目编辑控件450。

步骤340,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各个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对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在这种情况下,方便修改第三配置信息中的计算式。在第三配置信息中包括多个计算式的情况下,第三配置信息中还包括各个计算公式及其对应的排放条目。例如,计算式1对应排放条目1、计算式2对应排放条目2、计算式3对应排放条目3。第三配置信息中包括计算式1、计算式2和计算式3,还包括计算式对应的排放条目标识。如,计算式1对应的标识式1,标识计算式1对应于排放条目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30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342):

步骤342,响应于针对目标排放条目的计算式配置操作,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目标排放条目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其中,计算式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配置计算式中的参数、配置计算式中的符号、配置计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源数据、参考数值、子算式;符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运算符号、聚合算子、插值算子、对齐算子。

参数是指参与到计算式运算过程中的数据或组成。源数据是指用于计算碳排放总量的过程中需要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具有数值信息和单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具有时间属性。相同类型的源数据(在不同时段中,一个计算式中的同类型参数)按照其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即可组成时间序列。

通过使用时间序列参与计算式的运算过程,有助于实现对目标对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实时监测、计算。

参考数值是指能够提供参考的常量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数据不可以只有数值信息,也可以还具有单位。在一些情况中,源数据是目标对象进行生产或活动产生的原始数据。计算式中除了需要源数据之外,还需要参考数值才能完成运算。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数值是难以直接通过实测的方法得到的、或者不便于记忆的固定常数。参考数值可以来自相关标准,也可以是通过实验计算获得的经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数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参数推荐值、排放因子、自定义数值。参数推荐值是指对象无法通过实测直接获得的数据,例如标准电石的含碳量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推荐值由参与碳排放量统筹规范的机构通过实验确定。排放因子是指在耗能过程中产生碳(如二氧化碳)排放的系数,例如,比如发电过程中,产生1单位电量涉及到的能耗折算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为发电过程的CO

在一些实施例中,符号用于对参数进行运算处理,以便获得计算式的计算结果。此外,符号还可以对源数据的数值、时间属性、与时间属性有关的单位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符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运算符号、聚合算子、插值算子、对齐算子。其中,运算符号加、减、乘、除、括号、求和等能够进行数值运算的符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运算符在界面中使用界面符号显示,在本申请中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中,使用计算式进行计算时,后台会按照运算符号对参数进行向量运算。

例如,乘法运算符对应的后台元素方法为哈达玛积(Hadamard Product,HP),具体为:若两个矩阵A和B具有相同的维度m×n,则它们的哈达玛积A·B能得到一个具有相同维度的矩阵,其元素值为:

(A·B)

其中,(A·B)

又例如,除法运算符对应的后台元素方法为哈达玛除,具体为:若两个矩阵A和B具有相同的维度m×n,则它们的哈达玛除

其中,

表2示出了运算符号对应的界面符号,以及运算符号对应的后台运算方法。

表2

通过使用向量运算对源数据等参数进行处理,使得计算式既能够对标量状态下的源数据进行处理,又能够对多个源数据(具有时间属性的源数据)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处理,提高了碳排放总量计算过程中的对源数据类型的适应能力,并且有助于实现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实时监测。

聚合算子用于调整源数据的时间属性,或者调整源数据中与时间有关的单位,以便对采集频率过高的源数据进行补正。在计算式进行运算的过程中,若处于计算式不同位置的两个源数据,或者源数据与参考数值之间的单位不同,则计算式可能无法进行运算,或者得到错误的运算结果,对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通过聚合算子能对参数进行调整,使得参数之间能够进行运算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算子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累加,求平均,收尾差值,第一个非NA(Not Available,缺失)值,最后一个非NA值,积分等。各个聚合算计分别对应的运算符号和系统计算方法,请参考表3:

表3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算子具有属性信息,聚合算子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聚合频次、分箱落点、分箱大小、区间闭合、空值处理。其中,聚合频次是指对源数据进行聚合的频率。聚合算子的其他属性信息的含义,以及可选属性选值,请参考表4:

表4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一种配置累加聚合算子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

累加聚合算子对应的属性配置界面中显示有聚合频次设置控件510、分箱落点设置控件520、区间闭合设置控件530,属性保存控件540。

插值算子用于调整源数据的时间属性,或者调整源数据中与是时间有关的单位,以便对采集频率过低的源数据进行补正。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值算子还用于调整参考数据的时间属性,或者调整参考数据中是时间有关的单位。

插值算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下游往上游填充、上游往下游填充、线性插值、相邻平均、微分、最近的值。各个聚合算计分别对应的运算符号和系统计算方法,请参考表5:

表5

插值算子具有属性信息,插值算子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插值频次、分箱落点、区间闭合,空值处理。插值算子的属性信息与聚合算子的属性信息的作用和属性可选值一致,具体内容请参考有关聚合算子的计算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对齐算子用于对源数据的时间属性进行调整,以便统一各个参数的采集时刻,以便进行参数的运算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对齐算子可以表示为:

其中,A可以是任意参数或自定义时间序列,A作为被对齐序列(把A向被对齐的时间序列对齐),B可以是任意参数或自定义时间序列,B作为对齐目标。上述表达式用于指示将A中的数据B中的数据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齐算子具有属性信息,对齐算子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被对齐序列,对齐方向,具体信息如表6:

表6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一种计算式配置的示意图。

提示信息显示区域610,用于显示提示信息;计算式编辑区620,用于创建计算式、编辑计算式的具体实现;参数备用池区域630,用于提供编辑计算公式所需的参数。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另一种计算式配置的示意图。

配置界面中包括计算式编辑区710,参数备用池显示控件712;计算式输入区域720、成分插入控件722、计算式保存控件724、公式试算控件726。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界面中还显示有参数备用池区域,由于受到绘图显示效果清晰度的限制,没有将参数备用池与计算式编辑区的细节绘制在同一张图片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备用池区域的显示区域可以如图6中630所示。参数备用池区域中显示有不同参数类型,对于任意一个类型的参数,如源数据,参数备用池中显示有至少一条源数据项633、源数据项创建控件634、源数据项上传控件635,源数据项删除控件636。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一种包含子算式的计算式的配置示意图。

配置界面中包括:提示信息显示区域810,用于显示提示信息,该区域可以隐藏显示;计算式编辑区820,用于创建计算式、编辑计算式的具体实现;参数备用池区域830,用于提供编辑计算公式所需的参数。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另一种包含子算式的计算式的配置示意图。

配置界面中包括计算式编辑区910,参数备用池显示控件912;计算式输入区域920、成分插入控件922、计算式保存控件924、公式试算控件926。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界面中还显示有参数备用池区域,由于寸尺域清晰度的限制,参数备用池区域的显示区域可以如图8中830所示。参数备用池区域中显示有不同参数类型,对于任意一个类型的参数,如子公式,参数备用池中显示有子公式编辑区域831、子公式内容编辑控件833、子公式项创建控件835、子公式编辑控件836、子公式复制控件837、子公式删除控件838。

参考图6-10可知,在对象设置计算式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对象手动编辑计算公式或公式对应的代码。对象只需在配置界面中点击参数或符号按钮,即可完成计算式的输入,计算式的输入难度低,且不需要计算机编程知识,有助于扩大使用对象的范围。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参数推荐值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对象可以在参数推荐值的显示区域中查找、选择需要的参数推荐值。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排放因子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对象可以在排放因子的显示区域中查找、选择需要的排放因子。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一种计算拓扑的示意图。对于某一个排放类,其具有若干排放条目。每个排放条目对应一个计算式。计算式由参数和符号组成,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源数据、参数推荐值、排放因子、自定义数值、子算式;符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运算符号、聚合算子、插值算子、对齐算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式中的参数和算子可以预先或实时配置在参数备用池区域,在对象构建计算公式时,无需对象手动输入具体的参数、符号。可选地,用户只需要在参数备用池的显示区域中,选择代表参数或符号的按钮,所见即所得地构建出计算公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获取计算式之后,会判断计算公式是否符合校验规则。校验规则用于确保计算式能够正确运行。校验规则包括但不限于:相邻两个参数之间需要使用至少一个符号进行间隔,例如计算公式A=符号1源数据a,符合校验规则,计算公式B=源数据a参考数值c,不符合校验规则;对于存在子公式的计算式,计算式中不能包含其自身的子公式。例如计算公式C=子算式1符号1源数据a符合校验规则,计算公式D=计算公式D符号2,不符合校验规则。通过校验规则对计算式进行验证,能够避免在计算碳排放中量的过程中,子算式无法正常进行运算,导致方法出现报错的情况。同时通过校验规则帮助对象进行核查,有助于提高对象的使用体验。

步骤350,显示基于计算拓扑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源数据包括计算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通过上述方法,使用向量运算方法对进行源数据进行运算,有助于增加的源数据类型的丰富度,降低对源数据的处理开销。同时提高碳排放总量计算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程度,有助于实现实时监控碳排放总量。通过聚合算子、插值算子、对齐算子等算子,能够将采集频率,采集次数不同的源数据进行调整,使得采集频率,采集次数不同的源数据能够适用一个计算式进行计算,因此,在本方法中,源数据的采集频率,采集次数不受限制。即使对于一些采集频率较低的源数据,可以通过上述聚合算子、插值算子、对齐算子进行修正,得到参考源数据,在目标时段内,可通过参考源数据与计算式进行运算。有助于实现细致的碳排放总量分析。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碳排放总量的显示方法进行介绍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基于计算拓扑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包括:显示计算结果展示界面,计算结果展示界面中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第一区域中显示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在第二区域中显示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统计数据;在第三区域中显示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

第一区域除了显示碳排放总量之外,还可以显示有关目标时段的具体信息。第二区域中的统计数据用于表征不同时段内,目标对象产生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统计数据的显示形式可以包括文字信息、表格、图标信息(如折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还显示有排放源挑选控件,统计时段选择控件、频次选择控件。其中,排放源挑选控件用于从目标对象的全部排放源中选择部分或全部的排放源,以便对选中的排放源共同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进行分析,确定选中排放源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统计时段选择控件用于获取统计数据的时间范围,例如,对象可以通过统计时段选择控件将统计时段确定为2021年整年。频次选择控件用于获取计算相邻两次碳排放总量的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区域显示有多个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上述多个排放类可以从目标对象的排放类中通过选择显示操作确定,例如对象通过点击某个排放类,将该排放类确定为区域中显示的排放类。第三区域还可以显示有排放类的属性信息,如直接排放类、间接排放类;以及排放类的激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区域除了显示有目标时段内排放类的碳排放量,还显示有监控时段内排放类的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在结果展示界面中的显示位置、显示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并申请在此不进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展示界面中还显示有第四显示区域,第四显示区域显示与碳排放总量的计算过程有关的任意信息。例如用于表征或简化表征计算目标时段的碳排放总量过程中的计算拓扑的结构示意;又例如显示全部或部分用于参与碳排放总量计算的源数据;又例如显示各个排放类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一种碳排放总量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第一显示区域1310中显示有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1312、碳排放总量的单位1314、目标时段1316、计算控件1318,其中,计算控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开始计算目标时段内,目标对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第一显示区域1320中显示有统计数据1322、排放源挑选控件1324,统计时段选择控件1326、频次选择控件1328,第三显示区域1330中显示有3个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对于“净购入电力排放量”的排放类的显示区域1332显示有监控时段中的碳排放量1333、激活状态显示控件1334。

通过在展示界面中设置三个区域,并在不同的显示区域中分别显示与碳排放总量有关的内容,使得对象通过第一区域能够直观地获得目标时段内,目标对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通过第二区域能够系统化分析碳排放总量的统计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有利于了解目标对象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以便制定相对应的政策,促进MRV机制的顺利执行。通过第三区域,使得对象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部分排放类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以便合理布局属于排放类的生产活动的进行规模、周期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拓扑中还包括计算方案,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包含计算方案的计算拓扑进行介绍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还包括: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方案配置信息,方案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目标排放类的一种或多种计算方案;其中,不同计算方案下配置的排放条目存在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在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方案配置信息,包括:响应于针对目标排放类的方案配置操作,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所述目标排放类的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方案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排放方案、删除排放方案、修改排放方案、设置排放方案的应用状态。

计算方案用于根据某一特征,或某一方法计算排放类的碳排放。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类的碳排放量可以基于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如排放因子法、物料衡算法、在线监测法,因此排放类可以对应多个计算方案。在计算拓扑中存储计算方案的情况下,一个排放类具有至少一个计算方案。对于任意计算方案,其具有一个以上的计算条目。计算条目分别对应有计算式。在排放类具有多个计算方案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排放类的碳排放量,影响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排放类的碳排放量最终只能通过一个计算方案进行运算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还包括:在目标排放类具有多种计算方案的情况下,显示采用多种计算方案分别确定的目标排放类的试算碳排放量;响应于针对多种计算方案中的目标计算方案的选择操作,确定采用目标计算方案计算目标排放类的碳排放量。

例如对象在设置界面中输入试算时段,设计界面中选择各个计算方案在试算时段中的试算碳排放量。对象可以根据各个计算方案的试算碳排放量选择目标计算方案。多个计算方案中,只有目标计算方案能够参与碳排放总量的运算。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一种计算方案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用于配置计算方案的配置界面中包含两个计算计算方案分别为:分表采集1410和总表采集1420。图14中“分表采集1410”处于选中状态,即为目标计算方案。

例如,针对一个企业、项目、活动,创建多个排放类,如净购入电力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每个排放类下,创建多个计算方案,如发电厂的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根据燃烧煤炭量及其含碳量来计算,也可以根据烟囱中安装的在线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多种计算方案可以分别独立计算,从而可以使得用户有所对比。每个计算方案下可以创建多个排放条目,如排放源大类“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方案“根据燃料量计算”下,可以有排放条目“燃烧液体燃料排放”、“燃烧固体燃料排放”。在每个排放条目下,可以输入该排放条目的计算公式。

通过设置多个计算方案,显示多个计算方案的试算碳排放量,有助于协助对象选择目标计算方案。通过计算试算时段(试算时段的时长可以小于或等于目标时段的时长)中试算碳排放量,在完成较少的计算量的情况下,即可从多个计算方案中选中目标计算方案,或排除掉试算碳排放量远大于或远小于试算时段中的理论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介绍的计算拓扑确定方法、碳排放总量显示方法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图1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示例性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述方案实施环境中的终端设备10,也可以是图1所述方案实施环境中的服务器20。如图1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510~1530):

步骤1510,获取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有关计算拓扑,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的相关介绍,请参考上文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1520,对于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中的目标排放类,根据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其中,源数据包括计算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有关源数据的相关介绍,请参考上文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式中包括参数、符号。其中符号包括但不限于:运算符号、聚合算子、插值算子、对齐算子。运算符号包括但不限于: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有关此部分的具体内容,请参考上文实施例。在使用运算符号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或其他参数进行运算处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四则运算对应的向量运算对源数据、以及其他参数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包括:从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中,确定至少一个处于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根据各个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碳排放分量;根据各个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碳排放分量,确定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等于各个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碳排放分量之和。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聚合算子对参数的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某目标对象生产用电由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记录其实时用电功率(单位:千瓦),约每15分钟记录一次(时间间隔可能不是准确的15分钟),某天前两个小时的数据记录如图16。在0:10记录第一个点,至2:00共记录了8个点,则P为一时间序列a1、…、a8,并且每个点都有时间戳(时间属性)。由于其采集频率不均匀,且记录的是用电功率(用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电功率的单位为千瓦),自动化系统采集电功率的频率高于排放条目的计算频率,因此需要对时间序列P进行聚合,以便降低电功率的获取频率。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对采集的电功率进行聚合的聚合算子的属性信息为:

∫P(分箱大小=1h,分箱落点左侧,前闭后开)

其中P为采集的电功率组成的时间序列,∫为求均值聚合算子;使用∫对时间序列P中的a1、…、a8进行处理,得到b1,b2。在一些实施例中,b1,b2组成时间序列B,其中:

b1=[(a1+a2+a3+a4)/4]×1h]

b2=[(a5+a6+a7+a8)/4]×1h]

其中,a1、a2、a3、a4用于求均值,以便得到b1;a5、a6、a7、a8用于求均值,以便得到b2,从而聚合算子∫将参数P转换为了采集频率均匀的每小时用电量∫P。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插值算子对参数的调整过程。

某目标对象的办公用电由人工或自动抄表系统记录表读数(单位:千瓦时),每2小时记录一次。某天前两个小时的数据记录如图在12:00:00记录第一个点c1,至2:00共记录了第2个点c2。c1、c2均具有时间戳(时间属性),c1、c2组成时间序列Q。由于Q中源数据的采集频率比上一个实施例中的P中源数据的采集频率低,且记录的是表计读数(累计电量),而不是该分箱内的电量,因此需要先进行插值处理后再同通过聚合算子-首尾差值。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对采集的表读数进行插值的插值算子的属性信息为:

AvgQ(分箱大小=1h,分箱落点左侧,前闭后开)

其中Q为c1、c2组成的时间序列,Avg为相邻平均插值算子。使用Avg对c1、c2进行处理,得到时间序列c1、d1、c2,其中:

d1=(c1+c2)/2

在一些实施例中,c1、d1、c2组成时间序列C。由于C是电表表计读数,读数持续增大,两个相邻读数之间的差值才代表该段时间内的用电量。因此还要对C进行差值运算。

ΔAvgQ(分箱大小=1h,分箱落点左侧,前闭后开)

其中,由于上一个步骤中,通过AvgQ得到时间序列C,因此,对时间序列C进行聚合处理,相当于对AvgQ进行聚合处理;Δ是首位插值聚合算子。

使用ΔAvgQ对c1、d1、c2(时间序列C)进行处理,得到e1、e2,其中:

e1=d1-c1

e2=c1-d1

如图17所示,e1的时间戳为0:00,e2的时间戳为1:00。通过上述过程,使用插值算子Avg和聚合算子Δ将参数(源数据)Q转换为了采集频率均匀的每小时用电量ΔAvgQ。

请参考图18,其示出了对齐算子对参数的调整过程的示意图。接上一个实施例,虽然∫P与ΔAvgQ已经都是具有2个源数据的时间序列、采集频率均为1h、单位均为千瓦时且均表示该目标时段内的用电量,但两个时间序列的时间戳(时间属性)不同,因此需要用对齐算子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对齐。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对齐两个时间序列的时间戳的对齐算子的属性信息为

其中,ΔAvgQ表示被对齐的时间序列,∫P表示进行对齐的时间序列,

使用

通过上述3个实施例可知,假设上述3个实施例中的某目标对象是同一个目标对象,称为目标对象1,则由上述3个实施例的分析可知,目标对象1在“购入电力”的产生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式包括:

E

其中,E

在目标排放类中只包括工厂电力、办公室电力消耗的情况下,

其中,E

在上述3个实施例与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E

y1=(e1+f1)÷1000×EF

y2=(e2+f2)÷1000×EF

公式中的参数的解释请参考上述实施例。在该天的前2小时里,目标排放类每个小时的碳排放量分别为y1,y2。

步骤1530,根据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包括:从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中,确定至少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排放类;根据各个激活状态的排放类分别对应的碳排放量,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

通过设置排放类的激活状态能够灵活改变计算拓扑的结构,适应于各类碳排放总量的计算需求,并且改变计算拓扑的操作难度低,有助于提高使用对象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对象提供的拓扑更新信息,拓扑更新信息用于更新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基于拓扑更新信息,对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目标排放类具有多种计算方案的情况下,采用多种计算方案分别确定的目标排放类的试算碳排放量;其中,不同计算方案下配置的排放条目存在不同。

通过对目标排放类的多个计算方案进行试算,能够在减少计算量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计算方案。方便对象比较多个计算方案的优劣,以便得到适合目标对象的计算拓扑,提高目标对象的碳排放量的准确性。

此外,本申请中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可以按图19的架构形成“碳计算输入引擎”系统,且该引擎系统南向可以与数据库、内外部系统连同,北向结合如各类碳分析、碳核查、碳管理、碳普惠应用,从而结合入任何企业、政府、活动的碳管理中。碳计算输入引擎系统分为数据存储、运算处理、交互输入三层架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数据存储构架中,数据存储包括多个数据库。按存储的对象分为排放因子库、参数推荐值库、自定义数值库和源数据库,其中:排放因子库用于存储常用的排放因子,数据可由人工录入或来自于权威机构开放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同步而来;参数推荐值库用于存储常用的参数推荐值,数据可由人工录入或来自于各行业的参数库同步而来;自定义数值库存储用户自定义的一些常数,数据由用户通过交互输入界面的“数据管理与录入”模块输入而来;源数据库持久或缓存被计算对象的活动水平数据,数据可以来自于各类自动化系统、管理系统、物联网设备平台、数据文件上传、人工录入等渠道。

数据存储层在实现时,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等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运算处理构架中,运算处理层主要分为时间序列处理、数学运算处理和排放拓扑处理,其中:时间序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公式编辑器界面中用户输入的聚合、插值、对齐算子对时间序列进行相应处理;数学运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公式编辑器界面中用户输入的运算符,进行数学运算(数学运算以向量的方式进行);排放拓扑处理模块,用于将排放源大类、计算方案、排放条目和排放计算式的拓扑进行管理和运算,将多个排放条目求和形成计算方案结果,并将当前激活的计算方案赋值给排放源大类,又将排放源大类的碳排放结果进行求和并成为被计算项目/企业的最终碳排放总量;计算任务链路,用于将计算数据量较大、公式嵌套、参数反复引用的计算任务分解为有先后依赖关系的子任务,并串联/并联为计算任务链路,从而可以将互相依赖的计算步骤有序完成,而将没有依赖的计算步骤并行完成,从而加速计算。当计算资源、存储、内存资源有限时,还会发挥任务排队和调度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交互输入构架中,交互输入层分为数据管理与录入、可视化公式编辑器、排放拓扑管理,其中:数据管理与录入模块,用于提供给用户可视化的界面,能够管理、预览、分析各类源数据,搜索、选用、录入、删除排放因子、参数推荐值和自定义数值;可视化公式编辑器,用于提供给用户可视化的界面,能够将参数与符号进行组合编辑,并提供试算功能将一小部分数据进行;排放拓扑管理模块,用于提供给用户可视化的界面,能够管理、编辑、创建、复制、删除排放源大类、计算方案、排放条目以及其层级关系,切换激活的计算方案,设置计算频次和计算时间点;计算任务管理模块,用于提供给用户管理、查看、删除、创建计算任务的功能,当计算量较大时,用户可以看到当前计算的进度、耗时,当计算完毕时,可以查看该计算任务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公式、参数和每一步计算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到的碳计算引擎系统架构中的功能模块仅为举例,并不表示对碳计算引擎系统架构的功能模块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本碳排放获取方法,构建的软件模块(或称之为输入器、输入引擎),可以作为MRV系统、碳管理系统等各类碳相关的系统中的内置模块,使得只需在输入引擎中进行编辑而无需改变系统其他部分,系统就能够适应各行各业各类、各个具体的企业和活动,且能够直接将企业的原始数据源进行接入和数据处理。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2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2000可以包括:界面显示模块2010、信息获取模块2020和结果显示模块2030。

界面显示模块2010,用于显示碳排放计算相关的配置界面,所述配置界面用于配置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

信息获取模块2020,用于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拓扑配置信息,所述拓扑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所述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结果显示模块2030,用于显示基于所述计算拓扑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所述目标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所述源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202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各个所述排放类分别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排放类包含的至少一个排放条目;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各个所述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排放条目对应的计算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排放类配置操作,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排放类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排放类、删除排放类、修改排放类、设置排放类的激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排放类的条目配置操作,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所述目标排放类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条目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排放条目、删除排放条目、修改排放条目、设置排放条目的使用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排放条目的计算式配置操作,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所述目标排放条目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计算式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配置计算式中的参数、配置计算式中的符号、配置计算式中的运算顺序;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源数据、参考数值、子算式;所述符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运算符号、聚合算子、插算子、对齐算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果显示模块2030,用于显示计算结果展示界面,所述计算结果展示界面中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统计数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2000还包括:方案配置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配置界面中提供的方案配置信息,所述方案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目标排放类的一种或多种计算方案;其中,不同计算方案下配置的排放条目存在不同。

所述方案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排放类具有多种计算方案的情况下,显示采用所述多种计算方案分别确定的所述目标排放类的试算碳排放量;响应于针对所述多种计算方案中的目标计算方案的选择操作,确定采用所述目标计算方案计算所述目标排放类的碳排放量。

图2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2100可以包括:拓扑获取模块2110、数据计算模块2120和总量确定模块2130。

拓扑获取模块2110,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所述计算拓扑包括按层级设置的排放类、排放条目和计算式。

数据计算模块2120,用于对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至少一个排放类中的目标排放类,根据所述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排放类在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其中,所述源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需的数据。

总量确定模块2130,用于显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计算模块2120,用于从所述目标排放类包含的排放条目中,确定至少一个处于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根据各个所述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所对应的计算式,对所述目标对象的源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所述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碳排放分量;根据各个所述启用状态的排放条目分别对应的碳排放分量,确定所述目标排放类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总量确定模块2130,用于从所述目标对象的各个排放类中,确定至少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排放类;根据各个所述激活状态的排放类分别对应的碳排放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碳排放总量所述推荐行为的形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触控操作、手势操作、语音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2100还包括:拓扑更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提供的拓扑更新信息,所述拓扑更新信息用于更新所述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基于所述拓扑更新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拓扑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计算模块2120,还用于在目标排放类具有多种计算方案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多种计算方案分别确定的所述目标排放类的试算碳排放量;其中,不同计算方案下配置的排放条目存在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有益效果请参考方法侧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也不再赘述。

图2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设备2200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上文介绍的服务器。

通常,计算机设备2200包括有:处理器2201和存储器2202。

处理器2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2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2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2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2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2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和非暂态的。存储器22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2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22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技术,CD-ROM、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总量的获取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切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引擎监控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测绘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近似商标的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获取房价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获取用户画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碳排放量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市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557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