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洪水预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背景技术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但是在城市地下空间洪水比较不容易监控,因此一种城市地下空间洪水漫延监控预警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号为CN10383643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海绵城市中洪水调蓄雨水回用系统,包括雨水回用系统及洪水调蓄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套既能够调蓄洪水,又能够回收利用雨水的系统的综合雨水处理系统;洪水调蓄系统中能够根据降水量适时启动该系统,泄洪效果明显,消除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问题。雨水回用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建筑物相互结合,在建筑物上建造收集雨水的装置,通过简单的净化流程后用于各种用途,比如冲厕、拖地、绿化、人工喷泉、工业用水等。

公开号为CN11355421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应对洪水应急转移路线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城市区域进行网格单元划分;获取洪水演进过程数据,按照位置坐标对应网格单元进行数据保存;获取当前时刻城市区域洪水淹没数据,得到当前时刻的可通行道路路网;设置转移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获取当前时刻所有可通行道路路线;从当前时刻所有可通行道路路线中距离最短的路线开始,判断路线是否可作为应急转移路线,找到一条转移过程中不会被洪水淹没的路线作为应急转移路线。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预警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在城市出现洪水时,地下空间所处地势较低,洪水漫延后易对地下空间内的设施和车辆造成浸泡损坏,现有的预警装置能起到预警的作用,不能在预警的同时做出应对反应;

2.现有的预警装置不能进行快速排水和汽车转移的动作,保障地下空间设施和车辆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斜坡部、底坡部和顶坡部,所述顶坡部通过斜坡部与底坡部铰接,所述顶坡部、斜坡部和底坡部均通过驱动部与支架部滑动连接,所述斜坡部包括有斜坡支板,所述斜坡支板中部设有斜坡滑槽,所述斜坡支板顶部设有多个斜坡排水槽对称置于斜坡滑槽两侧,所述斜坡支板固接有斜坡支杆,所述斜坡支杆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斜坡滑架,所述斜坡滑架上固接有与斜坡支板滑动的斜坡滑块,所述斜坡排水槽顶部铰接有斜坡盖板,所述斜坡盖板通过固接的斜坡铰块与斜坡滑架滑动连接,所述斜坡支杆外侧设有斜坡弹簧,所述斜坡弹簧两端分别与斜坡支板和斜坡滑架固接,所述支架部中部设有斜坡抵靠块,当所述斜坡支板下移时,所述斜坡滑架抵靠在斜坡抵靠块顶部。

进一步,所述顶坡部包括有顶坡支板,所述顶坡支板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滑块,所述顶坡滑块底部固接有顶坡连板,所述顶坡连板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行程杆,所述顶坡行程杆的顶部固接在顶坡支板的底部,所述顶坡行程杆外壁设有顶坡弹簧两端分别与顶坡支板和顶坡连板固接,所述支架部顶部设有顶坡抵靠块,当所述顶坡支板下移时,所述顶坡连板抵靠在顶坡抵靠块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底坡部包括底坡支板,所述底坡支板中部设有可滑动的底坡滑块,所述底坡滑块底部固接有底坡连板,所述底坡连板与固接在底坡支板的底部,所述支架部顶部设有底坡抵靠块,当所述底坡支板下移时,所述底坡连板抵靠在底坡抵靠块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多个驱动电机、多个驱动螺杆和多个驱动螺块,多个所述驱动电机间隔均布置于支架部的顶部,多个所述驱动螺杆分别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驱动螺块分别与多个驱动螺杆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顶坡支板、斜坡支板和底坡支板均通过驱动螺块与支架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螺块与斜坡支板的连接处设有可转动的转轴。

进一步,还包括预警部,所述预警部包括有预警仓,所述预警仓顶部对称设有可转动的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与铰接,所述预警仓内部还设置有与隔板组件铰接的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与预警仓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有清理滑槽、清理弹簧、清理滑块、清理铰杆、清理连板和多个清理浮块,所述清理滑槽置于顶坡支板的顶部,所述清理滑块与清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清理弹簧连接清理滑块和清理滑槽,所述清理铰杆与清理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清理铰杆与清理连板铰接,所述清理连板一侧固接有多个间隔均布的清理浮块,所述清理浮块与隔板组件中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隔板组件包括隔板气缸、隔板气杆、隔板铰块、隔板铰杆、隔板滑块、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与顶坡支板铰接,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铰接,所述隔板气缸与第一隔板铰接,所述隔板气杆一端与隔板气缸滑动连接,所述隔板气杆另一端与隔板铰块铰接,所述隔板铰块与隔板铰杆中部铰接,所述隔板铰杆两端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铰接,所述隔板滑块置于第二隔板的两侧,所述预警仓侧壁设有隔板滑槽,所述隔板滑块与隔板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挡板组件包括行车挡板、挡板铰杆、挡板滑槽和阻水挡板,所述行车挡板与预警仓的顶部铰接,所述阻水挡板顶部通过挡板铰杆与第二隔板和行车挡板铰接,所述挡板滑槽置于预警仓内侧,所述挡板滑槽内设有可滑动的挡板滑块与阻水挡板铰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在遭遇洪水时,底坡支板、顶坡支板和斜坡支板下移,将底坡滑块、顶坡滑块和斜坡滑块推出,将水流分流至两侧的同时,便于车辆在行驶出地下空间在洪水较多时,抬升底坡支板、顶坡支板和斜坡支板,提高地势,将车辆抬升后移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多功能性和使用便捷性。

2.在正常状态下,第一隔板平放在预警仓的顶部,当洪水进入预警仓内达到预警水位后,转动第一隔板至竖直状态,第二隔板置于预警仓的顶部,通过清理连板在第一隔板滑动,对滞留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堵塞物进行去除,通过隔板气杆拉动第二隔板转动,将阻水挡板拉起后对洪水进行阻挡,防止杂物堵塞排水通道,提高了排水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中预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支架部1;斜坡抵靠块101;顶坡抵靠块102;底坡抵靠块103

预警部2;预警仓201;清理组件202;隔板组件203;挡板组件204;清理滑槽205;清理弹簧206;清理滑块207;清理铰杆208;清理连板209和多个清理浮块210;隔板气缸211;隔板气杆212;隔板铰块213;隔板铰杆214;隔板滑块215;第一隔板216和第二隔板217;隔板滑槽218;行车挡板219;挡板铰杆220;挡板滑槽221和阻水挡板222;

斜坡部3;斜坡支板301;斜坡排水槽302;斜坡盖板303;斜坡铰块304;斜坡滑架305;斜坡滑槽306;斜坡滑块307;斜坡支杆308;斜坡弹簧309;

底坡部4;底坡支板401;底坡滑块402;底坡连板403;

驱动部5;驱动电机501;驱动螺杆502;驱动螺块503;

顶坡部6;顶坡支板601;顶坡滑块602;顶坡连板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和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包括斜坡部3、底坡部4和顶坡部6,顶坡部6通过斜坡部3与底坡部4铰接,顶坡部6、斜坡部3和底坡部4均通过驱动部5与支架部1滑动连接,斜坡部3包括有斜坡支板301,斜坡支板301中部设有斜坡滑槽306,斜坡支板301顶部设有多个斜坡排水槽302对称置于斜坡滑槽306两侧,斜坡支板301固接有斜坡支杆308,斜坡支杆308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斜坡滑架305,斜坡滑架305上固接有与斜坡支板301滑动的斜坡滑块307,斜坡排水槽302顶部铰接有斜坡盖板303,斜坡盖板303通过固接的斜坡铰块304与斜坡滑架305滑动连接,斜坡支杆308外侧设有斜坡弹簧309,斜坡弹簧309两端分别与斜坡支板301和斜坡滑架305固接,支架部1中部设有斜坡抵靠块101,当斜坡支板301下移时,斜坡滑架305抵靠在斜坡抵靠块101顶部。

该实施例中,本发明设置斜坡部3、底坡部4和顶坡部6,在为遭遇洪水时,该装置可以作为地下空间的出入通道,在遭遇洪水时,斜坡支板301下移,斜坡滑架305抵靠在斜坡抵靠块101顶部将斜坡滑块307推出,将水流分流至两侧的同时,便于车辆在斜坡滑块307行驶出地下空间,斜坡盖板303受斜坡支杆308支撑打开,在阻挡洪水流速的同时,将水流排出。

如图2所示,顶坡部6包括有顶坡支板601,顶坡支板601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滑块602,顶坡滑块602底部固接有顶坡连板603,顶坡连板603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行程杆603,顶坡行程杆603的顶部固接在顶坡支板601的底部,顶坡行程杆603外壁设有顶坡弹簧两端分别与顶坡支板601和顶坡连板603固接,支架部1顶部设有顶坡抵靠块102,当顶坡支板601下移时,顶坡连板603抵靠在顶坡抵靠块102的顶部。

该实施例中,在遭遇洪水时,顶坡支板601下移,顶坡连板603抵靠在顶坡抵靠块102的顶部将顶坡滑块602推出,将水流分流至两侧的同时,便于车辆在顶坡滑块602行驶出地下空间。

如图2所示,底坡部4包括底坡支板401,底坡支板401中部设有可滑动的底坡滑块402,底坡滑块402底部固接有底坡连板403,底坡连板403与固接在底坡支板401的底部,支架部1顶部设有底坡抵靠块103,当底坡支板401下移时,底坡连板403抵靠在底坡抵靠块103的顶部。

该实施例中,在遭遇洪水时,底坡支板401下移,底坡连板403抵靠在底坡抵靠块103的顶部,将底坡滑块402推出,将水流分流至两侧的同时,便于车辆在顶坡滑块602行驶出地下空间。

如图1所示,驱动部5包括多个驱动电机501、多个驱动螺杆502和多个驱动螺块503,多个驱动电机501间隔均布置于支架部1的顶部,多个驱动螺杆502分别与驱动电机501输出端转动连接,多个驱动螺块503分别与多个驱动螺杆502螺纹传动连接,顶坡支板601、斜坡支板301和底坡支板401均通过驱动螺块503与支架部1滑动连接。驱动螺块503与斜坡支板301的连接处设有可转动的转轴504。

该实施例中,在洪水较多时,抬升底坡支板401、顶坡支板601和斜坡支板301,提高地势,将车辆抬升后移出。

如图5-8所示,还包括预警部2,预警部2包括有预警仓201,预警仓201顶部对称设有可转动的隔板组件203,隔板组件203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清理组件202,清理组件202与铰接,预警仓201内部还设置有与隔板组件203铰接的挡板组件204,挡板组件204与预警仓201滑动连接。

清理组件202包括有清理滑槽205、清理弹簧206、清理滑块207、清理铰杆208、清理连板209和多个清理浮块210,清理滑槽205置于顶坡支板601的顶部,清理滑块207与清理滑槽205滑动连接,清理弹簧206连接清理滑块207和清理滑槽205,清理铰杆208与清理滑块207滑动连接,清理铰杆208与清理连板209铰接,清理连板209一侧固接有多个间隔均布的清理浮块210,清理浮块210与隔板组件203中部滑动连接。

隔板组件203包括隔板气缸211、隔板气杆212、隔板铰块213、隔板铰杆214、隔板滑块215、第一隔板216和第二隔板217,第一隔板216底部与顶坡支板601铰接,第二隔板217与第一隔板216铰接,隔板气缸211与第一隔板217铰接,隔板气杆212一端与隔板气缸211滑动连接,隔板气杆212另一端与隔板铰块213铰接,隔板铰块213与隔板铰杆214中部铰接,隔板铰杆214两端与第一隔板216和第二隔板217铰接,隔板滑块215置于第二隔板217的两侧,预警仓201侧壁设有隔板滑槽218,隔板滑块215与隔板滑槽218滑动连接。

挡板组件204包括行车挡板219、挡板铰杆220、挡板滑槽221和阻水挡板222,行车挡板219与预警仓201的顶部铰接,阻水挡板222顶部通过挡板铰杆220与第二隔板217和行车挡板219铰接,挡板滑槽221置于预警仓201内侧,挡板滑槽221内设有可滑动的挡板滑块与阻水挡板222铰接。

该实施例中,在正常状态下,第一隔板216平放在预警仓201的顶部,当洪水进入预警仓201内达到预警水位后,转动第一隔板216至竖直状态,第二隔板217置于预警仓201的顶部,通过清理连板209在第一隔板216滑动,对滞留在第一隔板216和第二隔板217上的堵塞物进行去除,通过隔板气杆212拉动第二隔板217转动,将阻水挡板222拉起后对洪水进行阻挡。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