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环境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秋冬时期,受到气候影响,汽车车内空间往往比较干燥,湿度较低;车内的一些物品也容易因干燥老化,而且干燥时还会产生静电,并且由于湿度较低还会导致车内人员感觉到干燥,严重影响车内人员的用车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实现车内湿度调节,维持车内环境适宜的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配置在车内的湿度监测仪和湿度调节设备;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通过所述湿度监测仪获取车内的相对湿度;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工作,以维持车内湿度在所述湿度区间内。

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储水箱、泵送线路和喷雾头;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低于所述湿度区间的最小值时,通过控制所述泵送线路将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喷雾头,由所述喷雾头产生水雾给车内增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湿度调控指令,检测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

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水位时,反馈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加水;

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不低于所述阈值水位时,监测用户输入的功能指令。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配置在副驾驶舱的喷雾补水仪;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喷雾功能指令,通过所述喷雾补水仪将所述泵送线路泵送的水进行出水加压,对副驾驶舱内的乘客的脸部进行喷雾补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角度的调节机构,以及配置在副驾驶舱的传感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喷雾功能指令,通过所述传感设备检测所述副驾驶舱内乘客的脸部位置,控制所述调节机构控制所述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向所述脸部位置进行喷雾补水。

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包括抽湿装置;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高于所述湿度区间的最大值时,通过控制所述抽湿装置工作,降低车内湿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计算所述相对湿度与所述湿度区间的中值的偏差值,根据所述偏差值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的功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功能停止指令,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车端的下电信号,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喷雾头安装在所述车端的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包括控制器、配置在车内的湿度监测仪和湿度调节设备;控制器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通过所述湿度监测仪获取车内的相对湿度;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工作,以维持车内湿度在所述湿度区间内。能够实现车内湿度调节,维持车内环境适宜的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湿度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湿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内湿度调控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湿度调控系统,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内湿度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配置在车内的湿度监测仪和湿度调节设备;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通过所述湿度监测仪获取车内的相对湿度;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工作,以维持车内湿度在所述湿度区间内。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所述湿度监测仪和湿度调节设备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进行车内的湿度调控;

调控过程车内配置的控制器执行,车内湿度调控过程在启动过程中需要接收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用户可通过车端的中控屏或配置的控制按键输入保湿功能指令,也可以通过与车端的通信连接的设备输入所述保湿功能指令;

控制器通过所述湿度监测仪获取车内的相对湿度,并对车内的相对湿度进行判断;

当所述相对湿度在[50%,60%]的湿度区间内时,表明此时车内湿度范围在适宜范围内,此时无需进行湿度调控;

当所述相对湿度不在[50%,60%]的湿度区间内时,表明此时车内湿度不符合适宜湿度条件,此时需要进行湿度调控;

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工作,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增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通过湿度调节设备的增湿设备工作,能够增加车内的湿度;通过湿度调节设备的除湿设备工作,能够降低车内的湿度,从而保持车内的湿度在所述湿度区间范围内,维持车内的合适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湿度区间设置为[50%,6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或车辆的使用场景自行设定湿度区间,也可出厂设定,这一数值设定并不影响方案具体实施。

根据设定的湿度区间,在车内湿度不符合条件时通过湿度调节设备进行湿度调节,维持车内的适宜湿度。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储水箱、泵送线路和喷雾头;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低于所述湿度区间的最小值时,通过控制所述泵送线路将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喷雾头,由所述喷雾头产生水雾给车内增湿。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湿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度调节设备为增湿设备,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储水箱、泵送线路和喷雾头;

所述储水箱通过泵送线路与喷雾头连接,所述喷雾头数量为至少一个,多个喷雾头设置在车内不同位置,提高增湿效果,在图2中喷雾头的位置设置在车辆的主驾驶室和副驾驶舱中间;

泵送线路中包括泵送机和输水管道,通过泵送机将储水箱内的水泵送到喷雾头处,喷雾头用于将泵送的水进行雾化处理并喷出,给车内增湿。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且车内的相对湿度低于所述湿度区间的最小值时,即当前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表明此时车内湿度较低,此时需要对车内进行增湿处理,通过控制所述泵送线路将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喷雾头,由所述喷雾头产生水雾给车内增湿。

通过由储水箱、泵送线路和喷雾头组成的湿度调节设备能够在车内湿度较低时对车内环境进行增湿,提高车辆湿度,以保持车内湿度在设置的湿度区间内。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湿度调控指令,检测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

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水位时,反馈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加水;

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不低于所述阈值水位时,监测用户输入的功能指令。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内湿度调控过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器在进行湿度调控时,先接收用户输入的湿度调控指令,响应于湿度调控指令,检测储水箱的水位,并判断水位是否不小于阈值水位是否成立;

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水位时,反馈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加水,并重新检测储水箱的水位,重复进行水位判断,直到水位不低于预设阈值水位为止;

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不低于所述阈值水位时,监测用户输入的功能指令,并根据接收的指令进行功能判定;接收到保湿功能指令时,执行对应的保湿功能;

即控制器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通过所述湿度监测仪获取车内的相对湿度;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工作,以维持车内湿度在所述湿度区间内。

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工作,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包括增湿设备和/或除湿设备;通过湿度调节设备的增湿设备工作,能够增加车内的湿度;通过湿度调节设备的除湿设备工作,能够降低车内的湿度,从而保持车内的湿度在所述湿度区间范围内,维持车内的合适湿度。

在执行对应的功能前,先对储水箱内的水位进行检测,保证水位正常,避免在执行对应功能时由于储水箱内水量不足导致保湿效率低下,也避免由于储水箱内水量太低导致湿度调节设备空转导致的危险。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配置在副驾驶舱的喷雾补水仪;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喷雾功能指令,通过所述喷雾补水仪将所述泵送线路泵送的水进行出水加压,对副驾驶舱内的乘客的脸部进行喷雾补水。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所述系统还配置对应的喷雾功能,喷雾功能与保湿功能的区别在于,保湿功能用于对整车进行增湿处理,而喷雾功能则针对车内的副驾驶舱内乘客,能够针对性的为副驾驶舱的乘客提供喷雾补水的美容功能;

所述系统还配置有喷雾补水仪,所述喷雾补水仪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副驾驶舱,通过喷雾补水仪能够将水进行雾化,并通过加压喷出;

在喷雾功能具体执行时,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喷雾功能指令,执行喷雾功能,此时通过所述喷雾补水仪将所述泵送线路泵送的水进行出水加压,向车内预设位置喷出,对副驾驶舱内的乘客的脸部进行喷雾补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喷雾补水仪与湿度调节设备复用泵送线路和储水箱,以节约结构成本和空间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喷雾补水仪可配套单独设置专用的泵送线路和储水箱,储水箱内可存储专用于美容补水的纯净水或其他保湿精华。

需要说明的是,喷雾补水仪可单独采用专用的泵送线路和储水箱,仍需对喷雾补水仪配套单独设置的储水箱进行水位监测,具体监测过程和实施方法与实施例三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喷雾补水仪喷水的预设位置可预先根据用户升高,习惯坐姿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喷雾补水仪设置在副驾驶舱,在其他实施例中,喷雾补水仪可设置在车内的任一座驾位置上。

通过设置的喷雾功能,提供喷雾补水美容的特色功能,面向女性车主用户打造了车内的美容系统。

实施例五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角度的调节机构,和配置在副驾驶舱的传感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喷雾功能指令,通过所述传感设备检测所述副驾驶舱内乘客的脸部位置,控制所述调节机构控制所述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向所述脸部位置进行喷雾补水。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所述系统还配置有调节机构和传感设备;

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的角度,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水雾喷出;

所述系统还配置有传感设备,所述传感设备包括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等能够进行位置检测的设备;通过传感设备能够检测副驾驶舱内的乘客的脸部位置,根据传感设备的安装位置计算传感设备的坐标系与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所在的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从而将传感设备检测到的位置转化为喷雾头需要调整的位置;

控制所述调节机构控制所述喷雾补水仪的喷雾头的方向,并通过控制喷雾头增压的压强,控制喷雾距离,向所述脸部位置进行喷雾补水。

通过自动识别脸部位置自动向脸部进行喷雾保湿,提高喷雾补水的精度。

实施例六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包括抽湿装置;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高于所述湿度区间的最大值时,通过控制所述抽湿装置工作,降低车内湿度。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为除湿设备,所述湿度调节设备为抽湿设备,所述抽湿设备具体为具有除湿功能的设备;抽湿设备采用半导体制冷除湿方式,主动将密闭空间的潮湿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吸入除湿风道,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半导体制冷机构后冷凝成水,再通过导水管排出柜体,可以达到很好的除湿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抽湿设备可具体采用车端配置的空调设备进行抽湿。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指令,且车内的相对湿度高于所述湿度区间的最小值时,即当前的相对湿度低于60%时,表明此时车内湿度较高,此时需要对车内进行除湿处理,通过控制所述抽湿装置工作,降低车内湿度。

通过抽湿设备对车内环境进行除湿,降低车内湿度,以保持车内湿度在设置的湿度区间内。

实施例七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计算所述相对湿度与所述湿度区间的中值的偏差值,根据所述偏差值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的功率。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在进行保湿功能时,还可根据相对湿度来控制湿度调节设备的功率;

具体地,当检测到所述相对湿度不在预设的湿度区间内时,此时需要进行湿度调节控制;

计算所述相对湿度与所述湿度区间的中值的偏差值x,根据偏差值计算所述湿度调节设备的功率y;

其中,y=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对应设置湿度调节设备的功率,所述湿度调节设备为增湿设备时,控制的功率具体为泵送管道的泵送功率以及喷雾头的功率;所述湿度调节设备为抽湿设备时,控制的功率具体为抽湿设备的工作功率;

通过相对湿度和湿度区间的中值的偏差值来控制湿度调节设备的功率,能够适应湿度偏移严重程度,对应调整湿度调节的功率;在湿度偏移较大的情况下,湿度调节功率较高,提高湿度调控效率;在湿度偏移较小的情况下,湿度调节功率较低,提高湿度调控精度,以均衡湿度调节的效率和精度。

实施例八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功能停止指令,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对应的保湿功能和喷雾功能设置主动退出机制;

运行在保湿功能下时,检测到用户输入的保湿功能停止指令时,保湿功能退出,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运行在喷雾功能下时,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喷雾功能停止指令时,喷雾功能退出,控制喷雾补水仪停止工作。

用户可通过车端的中控屏或配置的控制按键输入功能停止指令,也可以通过与车端的通信连接的设备输入功能停止指令;

通过设置功能停止指令,提供人工退出机制。

实施例九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车端的下电信号,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对应的保湿功能和喷雾功能设置被动退出机制;

运行在保湿功能下时,检测到所述车端的下电信号时,保湿功能退出,控制所述湿度调节设备停止工作。

运行在喷雾功能下时,检测到所述车端的下电信号时,喷雾功能退出,控制喷雾补水仪停止工作。

通过检测下电信号,提供被动退出机制。

实施例十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喷雾头安装在所述车端的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位置。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将喷雾头集成在车端的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位置,能够借助空调系统的排风,加大喷雾头喷出的水雾的速度,并借由空调系统的排风循环将加湿的喷雾送到车舱内各处,提高增湿效率。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3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