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对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的制作过程中由于产品的需要或者试验的需要经常需要将两股电缆进行对接,对接的方式有很多中种,其中在对铜铝电缆对接时,由于材质不同,直接绞合连接使用时会发热,温度过高则会损坏电缆;

现有的铜铝电缆对接时,一般先将铜铝电缆的前端皮套通过切刀,环形切开露出里面的电缆线,然后将电缆线插入专用的线鼻帽中,插入之前需要将电缆线端部分叉的线手动转动几圈后以便插入线鼻帽中,然后通过压线钳将线鼻帽压紧,使其与电缆线紧密贴合,最后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将两个电缆前端的线鼻帽固定;

但是,操作工程中,为了连接两种不同材质的连接线,需要操作人员通过辅助工具进行操作,工序繁琐,操作极为不便。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铜铝电缆对接用的线鼻帽;

对接组件,对接组件设置与底座上,对接组件用于从两侧挤压线鼻帽从而使其内壁与线缆抵接;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与对接组件一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接组件转动。

优选的,对接组件还包括辊筒,辊筒上圆周阵列设置有齿牙组件,辊筒关于底座对称设置,辊筒两端连接有支架,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架与辊筒转动连接。

优选的,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一,齿轮一共有两个,齿轮一分别与辊筒同一侧固定连接,齿轮一一侧设置有齿轮二,齿轮二共有两组,齿轮二分别与辊筒两侧的齿轮一啮合,齿轮二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齿轮二位于转动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之间啮合有旋转锥齿杆,旋转锥齿杆与底座转动连接,其中一侧的转动杆端部连接有齿轮三,底座内设置有电机,电机内部转轴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齿轮四,齿轮四与齿轮三相啮合。

优选的,锥齿轮一齿数多于锥齿轮二齿数。

优选的,齿牙组件还包括移动齿一和移动齿二,移动齿一与移动齿二关于辊筒圆周间隔设置,移动齿一与移动齿二均与辊筒滑动连接,辊筒内壁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一侧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配合调节杆可调节移动齿一和移动齿二端部与辊筒外壁之间的距离,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线鼻帽颜色的感应器。

优选的,调节杆前端为卡和部,卡和部与辊筒滑动连接,卡和部形状非圆形,调节杆后端为抵接部,移动齿一尾部和移动齿二尾部呈倾斜状,移动齿一尾部与移动齿二尾部倾斜相反,抵接部与移动齿一尾部相抵接。

优选的,推动组件还包括电缸,电缸与底座固定连接,电缸内部推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两端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与调节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移动齿一和移动齿二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耳,辊筒内位于固定而处开设有滑槽,辊筒位于滑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固定耳与限位杆滑动连接,限位杆外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固定耳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辊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架,限位架上端为开口端,限位架内壁与线鼻帽相抵接。

优选的,限位架下端开设有出口端,出口端用于拉出线鼻帽。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待接的铝制线缆从线鼻帽由铝制成一端插入,然后通过对接组件配合驱动组件即可对铝制一侧的线鼻帽进行挤压,挤压后,再将铜制线缆从另一侧插入,再次通过对接组件配合驱动组件对铝制一侧的线鼻帽进行挤压,从而使得不同材质的铜铝线缆对接,操作工程中,为了连接两种不同材质的连接线,需要操作人员通过辅助工具进行操作,工序繁琐,操作极为不便,通过采用机械自动挤压的方式,无需使用者配合辅助钳挤压线缆即可完成线缆对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组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齿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齿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辊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线鼻帽;2、对接组件;3、驱动组件;21、辊筒;22、齿牙组件;23、支架;31、齿轮一;32、齿轮二;33、转动杆;34、锥齿轮一;35、锥齿轮二;36、旋转锥齿杆;37、齿轮三;38、电机;39、齿轮四;221、移动齿一;222、移动齿二;223、调节杆;224、推动组件;225、感应器;2231、卡和部;2232、抵接部;2241、电缸;2242、连接架;2243、圆杆;41、固定耳;42、滑槽;43、限位杆;44、弹簧;51、限位架;52、开口端;53、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

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铜铝电缆对接用的线鼻帽11,线鼻帽11一侧由铜制成另一侧为由铝制成;

对接组件2,对接组件2设置与底座1上,对接组件2用于从两侧挤压线鼻帽11从而使其内壁与线缆抵接;

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设置与对接组件2一侧,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对接组件2转动,通过将待接的铝制线缆从线鼻帽11由铝制成一端插入,然后通过对接组件2配合驱动组件3即可对铝制一侧的线鼻帽11进行挤压,挤压后,再将铜制线缆从另一侧插入,再次通过对接组件2配合驱动组件3对铝制一侧的线鼻帽11进行挤压,从而使得不同材质的铜铝线缆对接,采用机械自动挤压的方式,无需使用者配合辅助钳挤压线缆即可完成线缆对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对接组件2还包括辊筒21,辊筒21上圆周阵列设置有齿牙组件22,辊筒21关于底座1对称设置,辊筒21两端连接有支架23,支架23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架23与辊筒21转动连接,通过将待接线缆放入线鼻帽11中,然后启动驱动组件3,即可使得两侧的辊筒21相向转动,辊筒21上的齿牙组件22带动线鼻帽11向下移动的同时对其外壁进行挤压,使其外壁变相内凹,从而使其内壁与线缆精密贴合,从而达到对接目的。

驱动组件3还包括齿轮一31,齿轮一31共有两个,齿轮一31分别与辊筒21同一侧固定连接,齿轮一31一侧设置有齿轮二32,齿轮二32共有两组,齿轮二32分别与辊筒21两侧的齿轮一31啮合,齿轮二32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分别设置与齿轮二32的轴心处,齿轮二32位于转动杆3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34和锥齿轮二35,锥齿轮一34和锥齿轮二35轴心线分别与齿轮二32轴心线重合,锥齿轮一34与锥齿轮二35之间啮合有旋转锥齿杆36,旋转锥齿杆36与底座1转动连接,其中一侧的转动杆33端部连接有齿轮三37,底座1内设置有电机38,电机38内部转轴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齿轮四39,齿轮四39与齿轮三37相啮合,通过电机38端部的齿轮四39带动齿轮三37逆时针转动,即可使得齿轮三37配合转动杆33带动锥齿轮一34一侧的齿轮二32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齿轮二32带动锥齿轮一34一侧的齿轮一31逆时针转动,同时由于齿轮二32之间通过旋转锥齿杆36连接,因此锥齿轮二35一侧的齿轮一31做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两侧辊筒21相向转动。

锥齿轮一34齿数多于锥齿轮二35齿数,锥齿轮一34齿数与锥齿轮二35之间的齿数比为二比一,即可使得两侧辊筒21之间转动形成速度差,当线鼻帽11在被辊筒21上齿牙组件22挤压时,由于辊筒21之间存在速度差,因此线鼻帽11在向下移动挤压的过程中,线鼻帽11本身也在自转,从而增大挤压面积,进而使得线鼻帽11与线缆之间连接更为精密。

齿牙组件22还包括移动齿一221和移动齿二222,移动齿一221与移动齿二222关于辊筒21圆周间隔设置,移动齿一221与移动齿二222均与辊筒21滑动连接,辊筒21内壁设置有调节杆223,调节杆223一侧设置有推动组件224,推动组件224配合调节杆223可调节移动齿一221和移动齿二222端部与辊筒21外壁之间的距离,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线鼻帽11颜色的感应器225,通过颜色感应器225识别线鼻子一侧的颜色,当识别为黄红色时,则待被挤压线鼻子为铝制成线鼻子,通过推动组件224配合调节杆223移动,移动齿一221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处于可移动的状态,同时移动齿二222在外力的影响下向前移动,从而使得铝制线鼻子上被挤压后的凹槽痕迹较深,由于铝材的延展性较好,采用此方式可以使其内壁与铝制线缆精密贴合,反之亦然,当感应器225识别线鼻子为铝片时,则待挤压线鼻子为铜制成的线鼻子,此时推动组件224配合调节杆223移动,使得移动齿一221在外力下处于不可移动的状态,而此时的移动齿二222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可恢复初始长度,从而使得铜制线鼻子上被挤压后的凹槽痕迹较浅,由于铜制材料相对于铝材延展性差一些,采用此方式可留下较浅但是较密集的凹痕,从而使其内壁与铜制线缆精密贴合。

调节杆223前端为卡和部2231,卡和部2231与辊筒21滑动连接,便于调节杆223在辊筒21内前后移动,卡和部2231形状非圆形,卡和部2231可为椭圆形、齿轮形和三角形等等,采用非圆形的设计,可以使得调节杆223随着辊筒21转动而转动,调节杆223后端为抵接部2232,移动齿一221尾部和移动齿二222尾部呈倾斜状,移动齿一221尾部与移动齿二222尾部倾斜相反,抵接部2232与移动齿一221尾部相抵接,初始状态下移动齿一221和移动齿二222端部伸长辊筒21外的距离相等,当调节杆223向前移动时,调节杆223推动移动齿二222向前移动,而此时移动齿一221尾部由于与移动齿轮二32尾部倾斜方向相反,此时移动齿一221可向内移动至辊筒21内,从而使得移动齿一221端部与辊筒21外壁重合。

推动组件224还包括电缸2241,电缸2241与底座1固定连接,电缸2241内部推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242,连接架2242两端固定连接有圆杆2243,圆杆2243与调节杆223转动连接,通过电缸2241带动连接架2242移动,即可使得连接架2242上的圆杆2243带动调节杆223前移或后移,同时由于圆杆2243与调节杆223转动连接,因此圆杆2243不会影响调节杆223随着辊筒21转动。

移动齿一221和移动齿二222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耳41,辊筒21内位于固定而处开设有滑槽42,辊筒21位于滑槽42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3,固定耳41与限位杆43滑动连接,限位杆43外套设有弹簧44,弹簧44一端与固定耳41固定连接,弹簧44另一端与辊筒21固定连接,当移动齿一221在不受调节杆223挤压抵接时,弹簧44产生的作用力使得移动齿一221向内收回,同时当调节杆223向后移动时,移动齿二222在弹簧44的作用力下向内收回,从而达到复位目的。

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架51,限位架51上端为开口端52,限位架51内壁与线鼻帽11相抵接,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限位架51,使用时,只需将线鼻帽11从开口端52放入,由于在限位架51的限位下,线鼻帽11不会前后翻转偏移,从而使其表面的凹痕整齐统一。

限位架51下端开设有出口端53,出口端53用于拉出线鼻帽11,一侧对接完成后,即可从底部拉出线鼻帽11,最后向上提起即可完成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 一种电缆生产线用电缆表面除水装置
  • 一种电缆生产用电缆快速干燥装置
  •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 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638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