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由于自发光、广色域、低功耗、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现有OLED显示器件为了减小边框,会采用FIAA(Fanout In AA)技术,即将扇出走线设置在显示区。但FIAA技术中,走线在显示区的密度不同,导致在视效上出现显示不良。且为了提高光效,OLED显示器件会引入PLP(Pol-less Panel,无偏光片显示面板)技术,但PLP技术对显示面板的平坦性要求更高,导致在显示时进一步加剧大视角下周青周粉、色分离衍射等问题,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不良。

所以,现有OLED显示器件存在FIAA中走线的设置密度不同所导致的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现有OLED显示器件存在FIAA中走线的设置密度不同所导致的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信号走线;

扇出走线,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所述扇出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连接;

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阳极,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扇出走线远离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所述扇出走线从所述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效走线,所述无效走线设置于所述阳极靠近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所述显示区包括对应所述阳极设置位置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所述扇出走线和至少一条所述无效走线,且穿过各所述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关于各所述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和右边框,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所述第一走线部分和所述第二走线部分连接,所述第一走线部分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右边框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走线部分沿所述下边框至所述上边框的方向设置,所述显示区包括对应所述第一走线部分设置位置的第二区域、对应所述第二走线部分设置位置的第三区域以及未设置所述扇出走线的第四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无效走线设置于所述第四区域,且在所述扇出走线与所述信号走线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无效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无效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无效走线与相邻所述扇出走线中的一所述扇出走线连接、且所述无效走线与相邻所述扇出走线中的其他所述扇出走线存在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下边框朝向所述上边框的方向,所述第一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减,沿所述左边框朝向所述显示区的中间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效走线包括第三走线部分和第四走线部分,所述第三走线部分与所述第一走线部分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四走线部分与所述第二走线部分的设置方向相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走线部分与所述第四走线部分连接,沿所述下边框朝向所述上边框的方向,所述第三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增,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显示区的中间区域,所述第四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中一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与一所述第三走线部分交叉设置,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中其他第二走线部分与所述第三走线部分存在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中一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与一所述第三走线部分交叉设置,且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右边框的方向,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中其他所述第二走线部分与其他所述第三走线部分对应连接,且各所述第三走线部分相互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效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同层设置,且所述无效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与所述扇出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穿过所述蓝色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和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中的至少一条所述无效走线关于对应子像素的所述阳极的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色子像素包括第一阳极,所述蓝色子像素包括第二阳极,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关于所述第一阳极的中心对称,穿过所述蓝色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关于所述第二阳极的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绿色子像素包括第三阳极,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内的无效走线关于所述第三阳极的中心对称,且沿所述下边框朝向所述上边框的方向,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的所述无效走线关于所述第三阳极的中心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右边框的方向,至少部分穿过相邻列的所述绿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延伸至所述红色子像素内,和/或至少部分穿过相邻列的所述绿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延伸至所述蓝色子像素内,且延伸至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或所述蓝色子像素内的所述无效走线与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源漏极层和第二源漏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包括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二源漏极层包括所述扇出走线和所述无效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源漏极层、第二源漏极层和第三源漏极层,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二源漏极层包括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三源漏极层包括所述扇出走线和所述无效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化层和第二平坦化层,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层之间,所述第二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和所述第三源漏极层之间,所述信号走线包括数据线,所述扇出走线穿过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所述数据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信号线,所述电源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所述无效走线穿过过孔与所述电源信号线连接。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OLED显示面板包括信号走线和扇出走线,扇出走线设置于信号走线的一侧,扇出走线与信号走线连接,其中,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阳极,阳极设置于扇出走线远离信号走线的一侧,扇出走线从非显示区延伸至显示区,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效走线,无效走线设置于阳极靠近信号走线的一侧,显示区包括对应阳极设置位置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扇出走线和至少一条无效走线,且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本申请通过在阳极靠近信号走线的一侧设置无效走线,并将至少一条无效走线和至少一条扇出走线对应设置于阳极设置位置,使得无效走线可以对未设置扇出走线的区域或者扇出走线不均匀的区域进行填补,提高显示区的走线的均匀性,且使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可以提高阳极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提高发光材料的平坦性,从而使各视角下的视效一致,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不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OLED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单个子像素的膜层图。

图4a至图4n为图3中的单个子像素的各个膜层的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的单个子像素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OLED显示器件为了减小边框,会采用FIAA技术,从图1可以看到,FIAA技术中将扇出走线122设置在显示区111,扇出走线122与数据线121在显示区111连接,以标号123表示扇出走线122和数据线121的连接处,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中,通过扇出走线122与绑定区112的绑定端子连接,实现信号的正常传递,由于扇出走线122设置在显示区111,且扇出走线122采用单独膜层设置,扇出走线122可以设置的空间较大,在与绑定区112的绑定端子连接时,位于非显示区的部分的长度可以设置的较小,从而可以减小边框。但从图1中可以看到,由于扇出走线122与数据线121的连接处的位置不同,导致扇出走线的密度不同,具体包括:第一,部分区域无扇出走线,例如图1中区域一131内并未扇出走线122;第二,部分区域设有扇出走线,但扇出走线在横向和纵向设置不均匀,例如图1中区域二132内设有扇出走线122,但可以看到,最下侧的扇出走线122的横向部分的右侧的扇出走线沿纵向设置,并不是沿横向设置,导致扇出走线在横向和纵向的部分不均匀,在OLED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显示不良。且随着OLED显示器件引入PLP技术,会增加显示面板的视角和亮度,进一步加剧大视角下周青周粉、色分离衍射等问题,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不良。所以,现有OLED显示器件存在FIAA中走线的设置密度不同所导致的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用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如图2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OLED显示面板2包括显示区28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281一侧的非显示区282,所述OLED显示面板2包括:

信号走线(例如图4j中的数据线254a);

扇出走线31,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一侧,所述扇出走线31与所述信号走线连接(图5中以标号331示出扇出走线31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2包括多个子像素41,所述子像素41包括阳极261a,所述阳极261a设置于所述扇出走线31远离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所述扇出走线31从所述非显示区282延伸至所述显示区281,所述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无效走线32,所述无效走线32设置于所述阳极261a靠近所述信号走线的一侧,所述显示区281包括对应所述阳极设置位置的第一区域283,所述第一区域283包括至少一条所述扇出走线31和至少一条所述无效走线32,且穿过各所述子像素41的扇出走线31和穿过各所述子像素41的所述无效走线32关于各所述子像素41的阳极261a的中心对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OLED显示面板通过在阳极靠近信号走线的一侧设置无效走线,并将至少一条无效走线和至少一条扇出走线对应设置于阳极设置位置,使得无效走线可以对未设置扇出走线的区域或者扇出走线不均匀的区域进行填补,提高显示区的走线的均匀性,且使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可以提高阳极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提高发光材料的平坦性,从而使各视角下的视效一致,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为单个子像素处的膜层设计图,图4a至图4n为图3中的膜层设计图中各膜层的分解图,由于单个子像素处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电路,因此,可以看到图4a至图4m中的各膜层均为对称设置,图4n为阳极的膜层图,以显示面板的中心线为界将显示面板划分为左侧和右侧,图5中仅示出了左侧的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的设置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右侧的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与左侧的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单个绑定端子33为例说明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的区别,扇出走线31是指从绑定端子33不间断的连接至信号走线的走线(以标号331示出了扇出走线31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无效走线32是指除扇出走线31外的其他走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信号走线和扇出走线位于不同层,且在设置无效走线后,不便于在同一附图中示出信号走线和扇出走线,因此,仅在图5中以标号331示出了扇出走线31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对于信号走线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见图3至图4n中数据线254a的设置方式。

在当前显示器件中,扇出走线的设置方式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部分区域并无扇出走线,且扇出走线在横纵方向的设置并不均匀,这样会导致阳极下方的膜层不均匀,出现阳极层不平坦,后续制备发光材料时,各子像素的发光材料不均匀,导致显示不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使无效走线设置于阳极靠近信号走线的一侧,且至少一条无效走线设置于第一区域,则本申请的无效走线至少可以设置在无扇出走线的区域(例如图1中仅有数据线121的区域)和/或设置在扇出走线在横纵方向不均匀的区域(例如图1中设有扇出走线122的区域,但是位于一扇出走线122的横向部分的一侧的其他扇出走线122并不是横向设置而是纵向设置,位于一扇出走线122的纵向部分的一侧的其他扇出走线122并不是纵向设置而是横向设置),从而至少可以改善无扇出走线和有扇出走线的不均匀,和/或改善有扇出走线的横纵方向的不均匀(例如图5中通过在设置横向的第三走线部分321和纵向的第四走线部分322,使任一设有扇出走线31的区域的走线在横向和纵向的长度和间距相近甚至相等,从而使得走线在横向和纵向均匀设置),且使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从而提高阳极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以标号332表示无效走线32与其他走线的连接处,以标号331表示扇出走线31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无效走线32与其他走线的连接处和扇出走线31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从图5中可以通过是否与扇出走线连接进行区分,从图5中可以看到,连接至其他走线的无效走线32不会与扇出走线31连接,而与扇出走线31连接的无效走线32不会与相邻扇出走线31连接,只是作为平坦化的走线,也不会影响扇出走线31的信号。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2包括环绕所述显示区281设置的上边框291、左边框292、下边框293和右边框294,所述扇出走线31包括第一走线部分311和第二走线部分312,所述第一走线部分311和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连接,所述第一走线部分311沿所述左边框292至所述右边框294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沿所述下边框293至所述上边框291的方向设置,所述显示区281包括对应所述第一走线部分311设置位置的第二区域284,对应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设置位置的第三区域285以及未设置所述扇出走线31的第四区域286。

针对扇出走线仅设置在部分区域会导致阳极层的平坦性较差,进而导致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至少部分所述无效走线32设置于所述第四区域286,且在所述扇出走线31与所述信号走线的连接处331,设置于所述第四区域286的所述无效走线32与所述扇出走线31断开。通过将无效走线设置在第四区域,使得无效走线对未设置扇出走线的区域进行填补,则显示区中各区域均设有走线,提高显示区的走线的均匀性,且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提高阳极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提高发光材料的平坦性,从而改善显示效果。且在扇出走线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使无效走线与扇出走线断开,避免无效走线影响扇出走线的信号,使扇出走线能够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查看,图6中仅示出一处扇出走线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实际上,扇出走线均会与信号走线连接,各扇出走线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的位置可以参见图5。

具体的,针对上述说明的问题:部分区域无扇出走线,例如图1中区域一131内并未扇出走线122。本申请通过将无效走线设置于第四区域,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无效走线32设置在扇出走线31与信号走线的连接处外,且无效走线可以与扇出走线设置于同一膜层,从而可以使得扇出走线设置的膜层的均匀性提高,从而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针对扇出走线的设置不均匀会导致阳极层的平坦性较差,进而导致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至少部分所述无效走线32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284和所述第三区域285中的至少一个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284和/或所述第三区域285的所述无效走线32与相邻扇出走线31中的一扇出走线31连接、且无效走线32与相邻扇出走线31中的其他扇出走线31存在间距。通过将无效走线设置于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对扇出走线中仅有纵向走线或者仅有横向走线的位置进行填补,使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的走线的设置密度相近甚至相等,且无效走线可以设置在扇出走线的同一膜层或者通过设置于其他膜层进行垫设,使位于阳极下的膜层的均匀性提高,从而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且使得无效走线与相邻扇出走线中的一扇出走线连接,无效走线与相邻扇出走线中的其他扇出走线存在间距,避免无效走线导通相邻扇出走线,使扇出走线能够正常传递信号走线的信号。具体的,针对上述说明的问题:部分区域设有扇出走线,但扇出走线在横向和纵向设置不均匀。如图5所示,本申请通过将无效走线32设置于第二区域284和第三区域285,例如可以使最下侧的扇出走线31的横向部分右侧设置有无效走线32,从而提高扇出走线31的横向的均匀性。且从图5中可以看到,第三走线部分321与一扇出走线31连接,第三走线部分321与该扇出走线31的相邻扇出走线31存在间距,从而避免第三走线部分321导通相邻扇出走线,使扇出走线能够正常传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走线部分的长度是指从第一走线部分的左端至第一走线部分的右端的距离,第二走线部分的长度是指从第二走线部分的上端至第二走线部分的下端的距离,同理,第三走线部分的长度是指第三走线部分的左端至第三走线部分的右端的距离,第四走线部分的长度是指从第四走线部分的上端至第二走线部分的下端的距离。且由于第三走线和第四走线会断开设置,则第三走线部分的长度和第四走线部分的长度可以是各断开部分的长度之和。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沿所述下边框293朝向所述上边框291的方向,所述第一走线部分311的长度递减,沿所述左边框292朝向所述显示区281的中间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的长度递增。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说明的问题:部分区域设有扇出走线,但扇出走线在横向和纵向设置不均匀。具体的,扇出走线包括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横向的第一走线部分和纵向的第二走线部分设置不均匀,本申请实施例使设置的无效走线包括第三走线部分和第四走线部分,根据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的设置方向以及设置密度布置第三走线部分和第四走线部分,且无效走线可以设置于扇出走线的同一膜层,从而可以改善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均匀性,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平坦性,进而可以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且使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提高阳极的对称性,使各视角下的视效一致,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针对扇出走线与无效走线的设置不均匀导致平坦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无效走线32包括第三走线部分321和第四走线部分322,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与所述第一走线部分311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四走线部分322与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的设置方向相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与所述第四走线部分322连接,沿所述下边框293朝向所述上边框291的方向,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的长度递增,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显示区的中间区域,所述第四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减。通过使第三走线部分的宽度从下至上增大,使得第三走线部分的宽度的趋向与第一走线部分的宽度的趋向相反,从而可以使第三走线部分对第一走线部分的空闲区域进行填充,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横向部分的均匀性;使第四走线部分的宽度从左至右减小,使得第四走线部分的宽度的趋向与第二走线部分的宽度的趋向相反,从而可以使第四走线部分对第二走线部分的空闲区域进行填充,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纵向部分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可以成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根据扇出走线的实际设计进行确定,预设角度的范围可以为0度至180度,不包括0度,例如,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分别为横向设置和纵向设置,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成90度。

上述实施例以各第三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增和各第四走线部分的长度递减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各第三走线部分的长度相等、各第四走线部分的长度相等。

具体的,针对横向的第一走线部分和纵向的第二走线部分设置不均匀的问题,如图5所示,第三走线部分321包括第一子部分321a和第二子部分321b,所述第一子部分321a与第二走线部分312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部分321a与相邻第二走线部分312中一第二走线部分312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321a与相邻第二走线部分312中其他第二走线部分312存在间距,所述第四走线部分322包括第三子部份322a和第四子部份322b,所述第三子部份322a与相邻第一走线部分311中一第一走线部分311连接,所述第三子部分322a与相邻第一走线部分311中其他第一走线部分311存在间距,所述第二子部份321b与第四子部份322b交叉设置。通过使第三走线部分321分别与第二走线部分312和第四走线部分322交叉设置,使第四走线部分322分别与第一走线部分311和第三走线部分321交叉设置,则可以通过第三走线部分和第四走线部分对第一走线部分和第二走线部分设置不均匀的区域进行填补,使扇出走线所处膜层任一处均包括横向设置的走线和纵向设置的走线,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平坦性,且可以通过控制第三走线部分和第四走线部分的宽度,进一步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平坦性,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中一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与一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交叉设置,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中其他第二走线部分312与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存在间距。通过使一第二走线部分与一第三走线部分交叉设置,相邻第二走线部分中其他第二走线部分与第三走线部分存在间距,且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则可以使第二走线部分上设置的第三走线部分均匀设置,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平坦性,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在第三走线部分与第二走线部分交叉设置时,可以使第三走线部分关于第二走线部分对称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改善阳极层的平坦性和对称性较差导致大视角视效不同、色分离衍射等显示不良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中一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与一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交叉设置,且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右边框的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中其他所述第二走线部分312与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对应连接,且各所述第三走线部分321相互断开。通过使相邻第二走线部分上一第二走线部分与一第三走线部分交叉设置,其他第二走线部分也与第三走线部分连接,可以提高各第二走线部分的阻抗的均匀性,避免各扇出走线的阻抗不一致导致显示不良。

针对扇出走线的分布密度不同导致阳极层的平坦性较差,进而导致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l、图5所示,所述无效走线32与所述扇出走线31同层设置,且所述无效走线32的单位分布密度与所述扇出走线31的单位分布密度相同。通过使无效走线与扇出走线同层设置,可以改善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均匀性和平坦性,从而改善阳极层的平坦性。同时,使无效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与扇出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相同,可以进一步提高扇出走线的设置膜层的均匀性,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单位分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走线的设置密度,例如1平方毫米内具有0.5平方毫米的扇出走线,则扇出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为0.5。

考虑到无效走线在设置时会断开设置,因此,无效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会略小于扇出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因此,可以使无效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与扇出走线的单位分布密度的差值小于一数值,该数值可以根据阳极层的平坦性决定,并进行具体限定。

针对扇出走线的分布位置不均匀导致阳极层的平坦性较差,进而导致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子像素41包括红色子像素412、蓝色子像素411和绿色子像素413,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412的所述无效走线32、穿过所述蓝色子像素411的所述无效走线32和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413的所述无效走线32中的至少一条所述无效走线32关于对应子像素41的所述阳极的中心对称。通过使穿过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中的至少一条无效走线关于阳极的中心对称,使得阳极的平坦性和对称性较好,则在阳极上设置发光材料时,可以使发光材料较为平坦,从而使得OLED显示面板显示时,能够正常显示,改善OLED显示面板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具体的,图7中示出了子像素,但可以理解的是,子像素为虚拟概念,并不属于OLED显示面板中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无效走线的设置方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红色子像素412包括第一阳极422,所述蓝色子像素411包括第二阳极421,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412的所述无效走线32关于所述第一阳极422的中心对称,穿过所述蓝色子像素411的所述无效走线32关于所述第二阳极421的中心对称。通过使穿过红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第一阳极的中心对称,穿过蓝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第二阳极的中心对称,则在设置阳极层时,阳极层可以关于无效走线对称设置,使得阳极层的平坦性和对称性较好,则在阳极层上设置发光材料时,可以使发光材料较为平坦,从而使得OLED显示面板显示时,能够正常显示,改善OLED显示面板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绿色子像素413包括第三阳极423,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413内的无效走线32关于所述第三阳极423的中心对称,且沿所述下边框朝向所述上边框的方向,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413的所述无效走线32关于所述第三阳极423的中心线对称。针对扇出走线会关于绿色子像素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本申请通过使无效走线关于绿色子像素的中心线对称,则可以使扇出走线和无效走线对称设置,改善扇出走线所处膜层的平坦性,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改善OLED显示面板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红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绿色子像素位于相邻红色子像素之间,如图8所示,所述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在横向方向的设置方式为三条走线作为一个重复单元34,一走线设置于红色子像素或蓝色子像素内,另外两走线设置于蓝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沿所述左边框至所述右边框的方向,至少部分穿过相邻列的所述绿色子像素413的无效走线32延伸至所述红色子像素412内,和/或至少部分穿过相邻列的所述绿色子像素413的无效走线32延伸至所述蓝色子像素411内,且延伸至所述红色子像素412和/或所述蓝色子像素411内的所述无效走线32与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412和所述蓝色子像素411的无效走线32断开。通过使穿过相邻列的绿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延伸至红色子像素和/或蓝色子像素内,可以提高各第二走线部分的阻抗的均匀性,避免各扇出走线的阻抗不一致导致显示不良,且延伸至红色子像素和/或蓝色子像素内的无效走线穿与穿过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断开,避免无效走线导通相邻扇出走线,使扇出走线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以一种像素设计为例对无效走线的设置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穿过所述绿色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第三阳极的中心对称,沿下边框朝向上边框的方向,穿过所述蓝色子像素内的无效走线关于所述第二阳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穿过所述红色子像素内的无效走线关于所述第一阳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源漏极层和第二源漏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形成有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二源漏极层包括所述扇出走线和所述无效走线。在设置信号走线、扇出走线和无效走线时,可以将信号走线设置在第一源漏极层,将扇出走线设置在第二源漏极层,从而可以将扇出走线设置在显示区,减小扇出走线占用的边框,且无效走线设置于第二源漏极层,使无效走线可以对扇出走线所处膜层进行平坦性,提高第二源漏极层的平坦性,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n,所述OLED显示面板2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源漏极层252、第二源漏极层254和第三源漏极层256,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52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二源漏极层254包括信号走线(例如数据线254a),所述第三源漏极层256包括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在设置信号走线、扇出走线和无效走线时,可以将信号走线设置在第二源漏极层,将扇出走线设置在第三源漏极层,从而可以将扇出走线设置在显示区,减小扇出走线占用的边框,且无效走线设置于第三源漏极层,使无效走线可以对扇出走线所处膜层进行平坦性,提高第三源漏极层的平坦性,提高阳极层的平坦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n,所述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第一平坦化层253和第二平坦化层255,所述第一平坦化层253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252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层254之间,所述第二平坦化层255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254和所述第三源漏极层256之间,所述信号走线包括数据线254a,所述数据线254a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254,所述扇出走线31穿过所述第二平坦化层255的过孔255a与所述数据线254a连接。通过使信号走线包括数据线,使数据线设置在第二源漏极层,扇出走线设置在第三源漏极层,则扇出走线可以穿过第二平坦化层的过孔与数据线连接,从而可以实现数据线的信号传递,且由于扇出走线设置在显示区,减小扇出走线占用的边框,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针对无效走线悬空设置可能导致出现静电的技术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n,所述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电源信号线254b,所述电源信号线254b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254,所述无效走线32穿过过孔与所述电源信号线254b连接。通过将无效走线与电源信号线连接,可以避免无效走线产生静电炸伤电路,且无效走线仅于电源信号线连接,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同时,通过OLED显示面板中单个子像素的膜层设计和电路设计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LED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和膜层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4n、图9所示,图9为图3中单个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一复位晶体管T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第二复位晶体管T7、存储电容Cst、升压电容Cboost、电源信号线VDD、低电位信号线VSS、数据线Data、第一扫描线PScan(n)、第二扫描线P Scan(n-1)、第三扫描线N Scan(n)、第四扫描线N Scan(n-5)和发光控制线EM。

其中,P Scan(n)表示本级扫描线,P Scan(n-1)表示上一级扫描线,且上述扫描线用于控制P型晶体管,N Scan(n)表示本级扫描线,N Scan(n-5)表示上五级扫描线,且这两条扫描线用于控制N型晶体管。

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第一阶段,第一复位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打开,通过第一复位信号线VI-G输出的复位信号对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复位,通过第二复位信号线VI-ANO输出的复位信号对像素发光单元LED复位;在第二阶段,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打开,将数据线Data输入的数据信号写入第一晶体管T1栅极;在第三阶段,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打开,驱动像素发光单元LED发光。

本申请实施例以图2中的电路图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采用7T1C(7个晶体管一个电容)电路的显示面板也可以采用本申请的设计。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衬底21、遮光层22和缓冲层23,所述遮光层22位于所述衬底21和所述缓冲层23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遮光层22在衬底21上的投影的宽度大于第一半导体层241的沟道区与第二半导体层247的沟道区之间的最大宽度,通过遮光层对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的沟道区进行遮光,避免外界光线影响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的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遮光层22与第一源漏极层252连接,通过遮光层与第一源漏极层连接,降低第一源漏极层的阻抗。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第一半导体层241、第一栅极绝缘层242、第一栅极层243、第二栅极绝缘层244、第二栅极层245、第一层间绝缘层246、第二半导体层247、第三栅极绝缘层248、第三栅极层249、第二层间绝缘层251,通过使OLED显示面板采用LTPO(Low Temperature Poly-Oxide,LTPO)技术,可以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功耗。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多晶硅,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第三平坦化层257、阳极层261、像素定义层262、发光材料层263、阴极层264。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2还包括封装层27,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

具体的,图3为单个子像素的处的膜层设计图,为了便于查看,图3中仅标出了薄膜晶体管,图4a至图4n为图3中的膜层设计图中各膜层的分解图,在图4a至图4n中对各膜层的结构设计进行说明。

图4a为第一半导体层的膜层设计。图4b为第一栅极层的膜层设计,第一栅极层243包括发光控制线243a和第一扫描线243b。图4c为第二栅极层的膜层设计,第二栅极层245包括第一复位信号线245a、第三扫描线的第一部分245c和第四扫描线的第一部分245b。图4d为第二半导体层的膜层设计,图4e为第三栅极层的膜层设计,第三栅极层249包括第三扫描线的第二部分249b和第四扫描线的第二部分249a。图4f为第一源漏极层连接至第一半导体层的过孔251a的设计,即第一栅极绝缘层、第二栅极绝缘层、第一层间绝缘层、第三栅极绝缘层和第二层间绝缘层的过孔。图4g为第一源漏极层连接至第二半导体层的过孔251b的设计,即第二层间绝缘层和第三栅极绝缘层的过孔。

图4h为第一源漏极层的膜层设计,第一源漏极层252包括第二复位信号线252a。图4i为第一平坦化层的过孔253a的设计。图4j为第二源漏极层的膜层设计,第二源漏极层254包括数据线254a和电源信号线254b。图4k为第二平坦化层的过孔255a的设计。图4l为第三源漏极层的膜层设计,第三源漏极层256包括扇出走线31和无效走线32。图4m为第三平坦化层的过孔257a的设计。图4n为阳极层的膜层设计,阳极层261包括阳极261a。

具体的,对于各膜层中的走线和过孔内的设计,可以根据图9中的电路设计以及图3中的膜层设计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分别通过膜层图和电路图对走线进行说明,会导致走线具有不同的标号,例如数据线在电路图中以Data标注,在膜层图中以254a标注,但可以理解的是,两者为同一数据线,仅是因为在电路图和膜层图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标注。同理可知,对于其他走线,例如扫描线、复位信号线、发光控制线均会采用不同的标注,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OLED显示面板包括信号走线和扇出走线,扇出走线设置于信号走线的一侧,扇出走线与信号走线连接,其中,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阳极,阳极设置于扇出走线远离信号走线的一侧,扇出走线从非显示区延伸至显示区,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效走线,无效走线设置于阳极靠近信号走线的一侧,显示区包括对应阳极设置位置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扇出走线和至少一条无效走线,且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本申请通过在阳极靠近信号走线的一侧设置无效走线,并将至少一条无效走线和至少一条扇出走线对应设置于阳极设置位置,使得无效走线可以对未设置扇出走线的区域或者扇出走线不均匀的区域进行填补,提高显示区的走线的均匀性,且使穿过各子像素的扇出走线和穿过各子像素的无效走线关于各子像素的阳极的中心对称,可以提高阳极的平坦性和对称性,提高发光材料的平坦性,从而使各视角下的视效一致,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不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8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