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砂雨漏砂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一种砂雨漏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雨实验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雨漏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砂雨实验装置在隧道模型两侧进行漏砂操作,此时要求隧道模型的两侧漏砂均匀,且隧道模型的所在处则不进行漏砂;具体的,现有砂雨实验装置是利用砂斗装载实验用砂,然后控制砂斗移动至隧道模型的一侧漏砂,待该侧漏砂完毕后,再控制砂斗移动至隧道模型的另一侧进行漏砂,直至隧道模型的两侧均实现均匀漏砂。

但为了确保隧道模型两侧漏砂后的密实度一致,则需要对砂斗在隧道模型两则均进行精准的平移升降调控,以确保砂斗在隧道模型两侧的漏砂位置对称一致。

可是在进行左右移动时,会导致砂斗内的砂量减少,进而导致左右漏砂高度将无法实现一致,在此情况下,砂土密实度也将无法实现一致,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研究的准确性。

为此,研发一种能够在隧道模型两侧实现均匀一致漏砂的技术方案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雨漏砂装置,以解决砂雨实验装置无法在隧道模型两侧实现均匀一致漏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雨漏砂装置,包括支撑架、砂箱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砂箱包括并排布置的固设箱体和可拆箱体,两所述固设箱体分别设于所述可拆箱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可拆箱体与所述砂箱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固设箱体和所述可拆箱体的顶部均设有进砂口,所述固设箱体和所述可拆箱体的底部均设有开闭可控的排砂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砂箱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砂箱在所述支撑架内的悬挂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框和支撑脚;所述顶框围纳的空间内悬挂有所述砂箱;多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多个所述支撑脚的顶部承托有所述顶框,且多个所述支撑脚相互分离布置,以形成供模型箱进入的进箱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箱体为多个,多个所述可拆箱体并排布置于两所述固设箱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箱体的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可拆箱体中的一个为中置可拆箱体、其余为侧置可拆箱体,在沿所述砂箱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中置可拆箱体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侧置可拆箱体的长度尺寸,且两个所述侧置可拆箱体对称设于所述中置可拆箱体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箱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砂箱的顶部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安装有定位螺栓,多个所述定位螺栓分别与多个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砂门为双门对开结构,所述排砂门的双门对开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砂门开闭的门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箱在其长度方向两侧的外表面均设有可滚动的防摆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绞盘和绳索导向单元,所述绞盘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绕过所述绳索导向单元悬挂所述砂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雨漏砂装置还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的内腔尺寸与所述砂箱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模型箱用于供所述砂箱置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砂箱包括并排布置的固设箱体和可拆箱体,两所述固设箱体分别设于所述可拆箱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可拆箱体与所述砂箱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以实验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对可拆箱体进行装拆,在无需进行与现有技术类似的平移操作下,依然可利用两固设箱体直接在隧道模型两则实现同步均匀漏砂,切实解决了砂雨实验装置无法在隧道模型两则实现均匀一致漏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A-1是现有砂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A-2是现有砂雨装置的横移需求释义图;

图A-3是现有砂雨装置的升降受限释义图;

图A-4是现有砂雨装置的高度对位图一;

图A-5是现有砂雨装置的高度对位图二;

图A-6是现有砂雨装置的高度对位图三;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FD1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FD2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拆除可拆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1的固设箱体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1的可拆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5的排砂门和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1-10是图1-1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1-11是本发明未装载隧道模型进行应用时的漏砂状态示意图;

图1-12是本发明装载隧道模型后进行应用时的漏砂状态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为装入模型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图5-1装入模型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A1、支架;A2、砂斗;A3、模型箱;

10、支撑架;11、顶框;12、支撑脚;13、万向轮;14、进箱通道;15、定位脚;151、螺杆;152、垫板;16、横杆;17、横挡板;18、限位板;

20、砂箱;21、固设箱体;22、可拆箱体;221、螺纹孔;222、中置可拆箱体;223、侧置可拆箱体;23、进砂口;24、排砂门;241、门体;242、挡板;25、通孔;26、定位螺栓;27、门锁;271、电磁铁;272、外罩;281、防摆轮;282、支撑杆;29、防撞条;

30、高度调节机构;31、绞盘;321、第一导向轮;322、第二导向轮;323、第三导向轮;324、第四导向轮;33、绳索;331、主绳段;332、分支绳段;

40、模型箱;

50、隧道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A-1所示,现有的砂雨实验装置包括支架A1和砂斗A2,砂斗A2悬挂于支架A1上,且砂斗A2可以在支架A1上实现上下左右的移动,除背景技术所提及的问题外,此类砂雨实验装置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多种问题。

第一,如图A-2所示,在进行砂雨实验时,需要将实验用砂装载于砂斗A2内,然后通过上下左右移动将砂斗A2送至所需位置,待打开砂斗A2底部的漏砂口后,实验用砂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均匀漏到模型箱A3内。

但是目前的砂雨实验装置均适用于大型实验装置,所以模型箱A3的尺寸非常巨大,若砂斗A2仅从模型箱A3中部上方进行漏砂,只会导致模型箱A3的B区域砂量较多,且A区域和C区域则砂量较少,从而使得三个区域的密度各不相同,不符合砂雨制样标准;所以为解决此问题,实验过程中则必须控制砂斗A2在A区域、B区域和C区域之间进行移动,但移动过程必然会导致砂斗A2左右摇摆,从而必然出现漏砂不均匀的情况。

第二,如图A-3所示,在进行砂雨实验时,需要根据不用的实验需求调节漏砂高度与砂面的距离,以获取不同密实度的土体,所以漏砂高度可调范围广是砂雨实验准确可靠的基本保障,但这一要求则导致现有砂雨实验装置无法与小型实验装置适用。

因为现有砂雨实验装置一般与大型实验装置匹配适用,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砂斗A2装载大量的实验用砂,而砂斗A2的外形均为圆柱与圆锥的组合体,所以为了装置更多实验用砂,只能扩大砂斗A2的直径尺寸。

可是小型实验装置的厚度尺寸较小,一般远小于砂斗A2的直径,所以现有的砂斗A2根本无法进入至小型实验装置的模型箱A3内,这将导致漏砂高度与砂面的可调范围很小,并不能够满足基本的实验需求。

而且若直接缩小砂斗A2的直径,也会导致砂斗A2的装载容量大幅下降,无法满足小型实验装置的用砂需求,从而导致现有砂雨实验装置与小型实验装置的匹配适用遇上极大的阻碍。

第三,在进行砂雨实验时,需要保持漏砂处与落砂面保持一致,即落砂面升高后,则需要同步抬升砂斗A2的高度,具体如图A-4至A-6所示,如果在对D区域进行漏砂时,漏砂处与D区域的初始间距为H1,那在D区域漏砂完毕后,应设置漏砂处与E区域的初始间距也为H1;此时即使实验装置具有足够的宽度供砂斗A2进入,但由于隧道模型依然会对砂斗A2的进入构成阻碍,所以无法确保F区域和G区域的漏砂高度保持为H1,从而使得实验难以顺利进行。

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砂雨漏砂装置,除同样包括支撑架、砂箱和高度调节机构外,还在砂箱上设置了不可拆卸的固设箱体和可拆卸的可拆箱体,实验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对可拆箱体进行装拆,确保在各种情况依然能够实现均匀一致的漏砂。

为对本发明的砂雨漏砂装置进行更清楚的解释,下文将利用多个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1所示,此时砂雨漏砂装置包括支撑架10、砂箱20和高度调节机构30,支撑架10用于实现砂箱20的悬挂安装,砂箱20用于实现实验用砂的装载,高度调节机构30用于实现砂箱20的高度调节。

有关所述支撑架10,其作用是实现砂箱20和高度调节机构30的安装,所以其外形结构并无特殊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支撑架10进行外形结构设计,只需确保支撑架10具备基本的支撑承托需求即可。

而此实施例的支撑架10则如图1-1、图1-2和图1-10所示,支撑架10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30,支撑架10包括顶框11和支撑脚12;该顶框11为一长方形的矩形框,顶框11围纳的空间内悬挂有砂箱20;四个支撑脚12的顶部分别与顶框11底部的四个端角连接固定,四个支撑脚12的底部均设有具备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3,以此实现了对顶框11的承托、以及砂雨漏砂装置的整体移动;而且此时的四个支撑脚12均是以斜向往外的方式设置,所以使得四个支撑脚12之间相互分离形成较大的空间,该空间则可作为供模型箱40进入至砂箱20下方的进箱通道14。

在进行应用时,解除万向轮13的自锁,然后便可推动砂雨漏砂装置移向模型箱40,模型箱40经进箱通道14进入支撑架10内并置于砂箱20下方后,则完成了砂雨实验前期的对位准备。

当然,支撑脚12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也并仅限于上述方式,只需确保多个支撑脚12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3,多个支撑脚12的顶部承托有顶框11,且多个支撑脚12相互分离布置,以形成供模型箱40进入的进箱通道14即可。

还需指出,在砂箱20与模型箱40对位完毕后,应确保两者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以除对万向轮13进行锁定限制其移动外,如图1-3所示,此实施例还增设了用于实现砂雨漏砂装置定位的定位脚15,该定位脚15包括螺杆151和垫板152,螺杆151的一端与支撑脚12的底部螺纹连接,螺杆151的另一端与垫板152连接固定;所以当砂雨漏砂装置已经移动到位后,则可转动定位脚15,以使得定位脚15往下移动,直至垫板152与地面紧密抵接,即可实现砂雨漏砂装置的定位固定。

有关所述砂箱20,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实验场景调整漏砂结构,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实验需求,所以为实现此目的,此实施例采用了图1-1、图1-4至图1-9所示的设置,该砂箱20整体为一长方形的矩形箱,砂箱20包括并排布置的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两固设箱体21分别设于可拆箱体22相对的两侧,可拆箱体22与砂箱20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且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的顶部均设有进砂口23,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的底部均设有开闭可控的排砂门24。

其中,可拆箱体22与砂箱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滑槽配合的可拆连接,可以是卡扣实现的可拆连接,而基于可拆箱体22需要装载大量实验用砂的考量,应确保可拆箱体22在砂箱20上的安装稳固,所以此实施例优选设置可拆箱体22的顶部设有多个螺纹孔221,砂箱20的顶部设有多个通孔25,多个通孔25均安装有定位螺栓26,多个定位螺栓26分别与多个螺纹孔221螺纹连接。

在可拆箱体22未进行拆卸时,只需将定位螺栓26拧紧,定位螺栓26与螺纹孔221之间将可形成强大的咬合力,从而确保了可拆箱体22在砂箱20上的安装稳定性;而在需要对可拆箱体22进行拆除时,也只需拧松定位螺栓26即可,拆除操作也极为简便。

另外,现有技术是利用出砂口进行漏砂操作的,由于出砂口口径较小,所以漏砂过程将是一个单点漏砂的状态,若是进行定点漏砂,则会形成中部砂层高、两侧砂层低的状态,若控制进行移动漏砂,则移动过程产生的晃动也会导致各处漏砂密度不均。

而此实施例则采用了排砂门24取替了现有技术的出砂口,譬如此实施例的排砂门24则设置为图1-4、图1-5和图1-9所示,排砂门24利用两门体241与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的外壁底部铰接,以此设置排砂门24为双门对开结构;排砂门24的双门对开处设有用于控制排砂门24开闭的门锁27。

由于闭合状态的排砂门24完全覆盖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的底面,所以当门锁27解除对排砂门24的闭合锁定后,排砂门24将会因重力自行打开,以使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的整个底部均进行全方位的同步漏砂,此过程不会形成中部砂层高、两侧砂层低的状态,也无需进行任何移动,因此也不会出现移动过程产生晃动导致各处漏砂密度不均的问题。

需要指出,排砂门24除了可采用双开门结构外,也可采用单开门结构,在采用单开门结构时,只需门锁27改为设于单开门与相应安装箱体的侧壁即可;而门锁27的设置方式也较为多样,譬如可以采用机械联动结构实现手动开闭控制,也可以采用电控方式实现开闭控制,如电动控制插销的伸缩则是其中一种可选方式。

但为避免排砂门24受到实验用砂重压后开闭不畅,如图1-5和图1-9所示,此实施例优选设置门锁27包括电磁铁271和可被磁吸的外罩272(如铁制外罩或钢制外罩等),电磁铁271和外罩272分别设于排砂门24的两门体241上,在排砂门24闭合时,电磁铁271置于外罩272包围的空间内,且电磁铁271与外罩272磁性吸合,此处的外罩272除与电磁铁271配合实现排砂门24的开闭控制,还同时实现了对电磁铁271的包裹保护。

在进行应用时,只要对电磁铁271进行持续供电,电磁铁271将会与外罩272处于持续吸附的状态,以确保排砂门24的闭合稳定;又由于排砂门24的覆盖空间较大,所以为加强排砂门24的闭合牢固性,此实施例还将门锁27设置为多个,多个门锁27沿排砂门24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以同时在多处加强排砂门24的闭合紧密性。

而且为避免实验用砂出现流失,如图1-5和图1-9所示,此实施例还在排砂门24其中一个门体241的外表面设有挡板242,在排砂门24闭合时,挡板242遮蔽排砂门24的双门对开缝隙,从而防止了实验用砂经排砂门24的双门对开缝隙流走。

最后,为避免砂箱20在升降移动时产生晃动和碰撞,此实施例还增设了相应的导向、防撞结构;譬如在图1-3中所示,砂箱20在其长度方向两侧的外表面均设有可滚动的防摆轮281,该防摆轮281转动连接于一支撑杆282的端部,该支撑杆282从砂箱20的外表面斜向往外延伸,所以当砂箱20在模型箱内进行升降操作时,防摆轮281便可与模型箱的内壁抵接,从而实现了砂箱20的升降导向,避免了砂箱20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而在图1-7和图1-8中所示,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的外壁都设有多条防撞条29,从而使得砂箱各个周壁上均设有多条防撞条29,防撞条29可采用具有弹性较强的材质制成,如橡胶、硅胶等,所以当砂箱其余部位与模型箱内壁产生碰撞时,防撞条29也能实现缓冲作用,确保了砂箱的运动平稳。

有关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0,其作用是实现砂箱20的平稳升降,常用的电动导轨、伸缩杆或传动丝杆等均能实现此目的,但为了使得高度调控更为便捷灵活,此实施例则优选采用绳挂调控砂箱20高度的方式。

如图1-1所示,此时的高度调节机构30包括绞盘31和绳索导向单元,绞盘31上缠绕有绳索33,绳索33绕过绳索导向单元悬挂砂箱20;其中,该绞盘31设于一横杆16上,该横杆16的两端分别与两相邻支撑脚12的下部连接,以使得绞盘31置于合理的高度,从而便于实验人员对绞盘31进行操控;而绳索导向单元则设于顶框11上,以便实现对绳索33的导向;所以当转动绞盘31收紧绳索33时,则可实现砂箱20的上升控制,当转动绞盘31放松绳索33时,则可实现砂箱20的下降控制。

需要指出,上述的绞盘31可以是电动绞盘或手动绞盘,但为了便于实验人员进行灵活操作,此实施例采用了手遥控制的绞盘31,所以实验人员通过手摇控制的方式便可灵活调控绳索33的收放松紧程度。

另外,上述绳索导向单元的作用是实现绳索33导向,常用的方式有导轮组或导向杆等,而此实施例绳索导向单元的具体结构则为图1-1所示,上述绳索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轮321、第二导向轮322、第三导向轮323和第四导向轮324,第一导向轮321设于顶框11一长边的外侧面,第一导向轮321的转动轴向与顶框11该长边的长度方向一致;两组第二导向轮322设于顶框11该长边的顶面,两组第二导向轮322均与第一导向轮321相邻布置,两组第二导向轮322的转动轴向均呈竖向布置;两组第三导向轮323设于顶框11的顶面,两组第三导向轮323分别设于顶框11该长边的端部处,两组第三导向轮323的转动轴向均呈竖向布置;两组第四导向轮324设于顶框11两短边的内表面,两组第四导向轮324的转动轴向与顶框11该长边的长度方向一致;而上述绳索33包括主绳段331和分支绳段332,主绳段331缠绕于绞盘31上,且主绳段331的端部与两分支绳段332连接,两分支绳段332均绕过第一导向轮321,并分别绕过两组第二导向轮322、两组第三导向轮323和两组第四导向轮324后与砂箱20的两侧连接;所以当转动绞盘31时,则可利用主绳段331同时控制两分支绳段332的松紧程度,以实现砂箱20的稳定升降控制。

从上文已经可知砂雨漏砂装置各个结构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但为更清晰反映砂雨漏砂装置的应用方式,此处将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其具体操作如下:

S1,移动砂雨漏砂装置,以实现砂箱20与模型箱40对位安装,待砂箱20与模型箱40对位完毕后,固定砂雨漏砂装置的安装位置;

S2,调控砂箱20至所需的漏砂高度,然后控制固设箱体21和可拆箱体22进行同步漏砂,直至模型箱40内的砂面到达图1-11所示的状态,此时砂箱20与砂面的间距为H2;

S3,如图1-12所示,在模型箱40内装入隧道模型50;

S4,拆除可拆箱体22,并调控隧道模型50置于两固设箱体21之间,然后控制量固设箱体21进行漏砂操作,如图1-12所示,此时此时砂箱20与砂面的间距依然可以保持为H2。

在采用此实施例后,将可具备以下多个有益效果:

第一,在拆除可拆箱体22后,此实施例无需进行与现有技术类似的平移操作,两固设箱体21可直接在隧道模型50两则实现同步漏砂,确保了隧道模型50两侧均能实现均匀一致的漏砂,即切实解决了砂雨实验装置无法在隧道模型50两则实现均匀一致漏砂的问题。

第二,砂箱20的整体外形为一长方形的矩形体,所以当调整其宽度与小型实验装置宽度匹配时,因其具有足够的长度,所以实验用砂的装载容量减少也能满足小型实验的需求,从而使得砂雨漏砂装置与小型实验装置的适配使用得以实现。

第三,在可拆箱体22拆除后,砂箱20的高度调控将不再受隧道模型50的影响,从而确保了砂箱20具备充足的漏砂高度调控范围,也满足了各情况下要求漏砂高度保持一致的需求。

实施例二

本发明砂雨漏砂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一致,如图2-1所示,其区别在于,此实施例的可拆箱体22为两个,两个可拆箱体22并排布置于两固设箱体21之间,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能确保隧道模型两则能实现更充分的均匀漏砂。

譬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待可拆箱体22拆除后,隧道模型两侧与两固设箱体21之间的区域大小是无法调控的,该区域的漏砂效果会劣于固设箱体21正下方的漏砂效果,而且隧道模型越小,隧道模型两侧与两固设箱体21之间的区域越大,上述情况将更为明显。

而采用此实施例的设置方式后,若隧道模型的体积较大,则可将两个可拆箱体22均进行拆除使用,若隧道模型的体积较小,则可以仅拆除其中一个可拆箱体22进行使用,从而使得隧道模型两侧与两固设箱体21之间的区域大小能够实现调控,即进一步优化了砂雨漏砂装置在各种情况下的使用效果。

当然,可拆箱体22的数量并非仅限于两个,也可根据需求设置可拆箱体22为多个,多个可拆箱体22并排布置于两固设箱体21之间,同样能够满足上述有益效果的实现。

实施例三

本发明砂雨漏砂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基本一致,如图3-1所示,其区别在于,此实施例的可拆箱体22为三个,三个可拆箱体22均置于两个固设箱体21之间,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将确保隧道模型的对中设置。

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相同,能够根据隧道模型的大小选择可拆箱体22的拆除数量,但是由于可拆箱体22为三个,所以当中间的可拆箱体22拆除后,隧道模型两侧将可具备相同大小的漏砂区域,从而为隧道模型两则的均匀一致漏砂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当然,可拆箱体22的数量并非仅限于三个,也可根据需求设置可拆箱体22的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同样能够满足上述有益效果的实现,但考虑实际的可用空间,建议将可拆箱体22的数量控制于七个以内。

实施例四

本发明砂雨漏砂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与第三个实施例基本一致,如图4-1所示,其区别在于,三个可拆箱体中的一个为中置可拆箱体222、其余两个为侧置可拆箱体223,且三个可拆箱体均置于两个固设箱体21之间;其中,中置可拆箱体222的长度尺寸大于侧置可拆箱体223的长度尺寸,但中置可拆箱体222的宽度、深度尺寸则与两侧置可拆箱体223一致,且两个侧置可拆箱体223对称设于中置可拆箱体222的相对两侧。

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除了同样能够实现隧道模型两则的均匀一致漏砂外,由于中置可拆箱体222的体积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拆除中置可拆箱体222已经满足了大多实验需求,从而避免了进行多次拆除操作,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对侧置可拆箱体223进行拆除,即为实验人员的实验过程提供了便利。

当然,中置可拆箱体222和侧置可拆箱体223的数量并非仅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也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可拆箱体中的一个为中置可拆箱体222、其余为侧置可拆箱体223,只要确保在沿砂箱的长度方向上,中置可拆箱体222的长度尺寸大于侧置可拆箱体223的长度尺寸,且两个侧置可拆箱体223对称设于中置可拆箱体222的相对两侧即可,此时将同样能够满足上述有益效果的实现。

实施例五

本发明砂雨漏砂装置的第五个实施例与第四个实施例基本一致,如图5-1和图5-2所示,其区别在于,砂雨漏砂装置还包括模型箱40,模型箱40的内腔尺寸与砂箱20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模型箱40用于供砂箱20置入,此时模型箱40为一扁平的矩形箱状结构,从而便于砂箱20能够匹配下降至模型箱40内。

一般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砂雨漏砂装置可以适用于现有的多种实验装置上,但此实施例特意设置匹配制造的模型箱40后,则可使得实验过程的匹配性更佳;譬如此实施例的支撑架10还包括横挡板17,横挡板17连接于两支撑脚12之间,且横挡板17上设有两分离布置的限位板18,两限位板18用于限定模型箱40的安装位置,所以在进行应用时,只需控制模型箱40置入两限位板18之间,则可迅速完成模型箱40的对位操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8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