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云端设备直播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0:08


云端设备直播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端设备直播方法、云端设备直播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例如,4G网络带来了全民直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各式设备实现视频直播。同时,互联网技术同时也日新月异,随着5G技术的来到,云端设备的也越来越普及,利用高速、低延迟的网络,可以将大量算力从本地转移,减轻了本地设备的算力压力。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主播为了节目效果,通常需要同时采集多个画面进行直播,有时甚至需要将两个画面进行融合,例如人物做前景、其余画面做背景的直播效果。对于这样的画面处理,往往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对设备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利用云端设备,协助主播实现更好的直播效果,降低直播设备的算力压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云端设备直播方法、云端设备直播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本地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采集处理,实现云端设备的直播。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云端设备直播方法,应用于云端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保密视频信息获取第一视频,第一视频由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连,保密视频信息由第一终端对第一视频经过预处理得到;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视频;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保密视频信息获取第一视频,包括:从保密视频信息中获取预处理信息,预处理信息包括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根据预处理信息对保密视频信息进行反处理操作,以得到第一视频。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视频包括第一人物视频、第一背景视频;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包括:获取第一视频中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将第一视频区分为第一人物视频或第一背景视频;和/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第一视频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若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则将第一视频确定为第一人物视频;若不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则将第一视频确定为第一背景视频。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视频,包括:根据人物识别技术,从第一人物视频中提取得到人物视频;根据计算机视觉融合技术,将人物视频与第一背景视频融合以得到第二视频。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包括:获取音频和第三视频,音频包括预先制备的音频、第二视频的音频或第三视频的音频中的至少一项,第三视频为预先制备的视频;并将音频注入硬件抽象层的虚拟麦克风中;将第二视频和/或第三视频注入硬件抽象层的虚拟相机中;获取硬件抽象层输出的直播信息,将直播信息推流至直播服务器,以开启直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云端设备直播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的第一视频;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保密视频信息;将保密视频信息发送至云端设备,以使云端设备执行如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包括:获取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若编码信息不符合发送条件,则对第一视频执行解编码操作,以使得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满足发送条件;和/或,获取第一视频的加密信息;若加密信息不符合发送条件,则对第一视频执行解加密操作,以使得第一视频的加密信息满足发送条件。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保密视频信息,包括:根据解编码操作和/或解加密操作获取预处理信息,预处理信息包括解编码操作和/或解加密操作所对应的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根据第一视频和预处理信息生成保密视频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云端设备直播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云端设备;第一终端,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的第一视频;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后发送至云端设备;第二终端,用于采集第一视频;云端设备,用于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保密视频信息获取第一视频;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视频;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方法的步骤。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能够通过第一终端将采集的第一视频发送至云端,经过云端的处理实现直播,实现算力的转移的同时,提升直播效果,降低了直播门槛,更好的支持了流媒体的发展。同时利用云端设备实现直播,可以在多平台间进行直播,丰富了直播平台的发展和直播的多样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云端设备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终端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云端设备直播系统的结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云端设备直播系统执行云端设备直播方法的流程时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云端设备直播系统的第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云端设备直播系统的第二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5G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移动设备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更好的支持了流媒体的发展;同时,随着硬件的多样性增加(硬件性能和配置),云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个背景下,为丰富直播平台的发展和直播的多样性,借助云端设备实现直播,将更多算力从本地设备中转移,提出了一种云端设备直播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云端设备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包括有步骤S110~S130。为清楚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云端设备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请参考图1。

步骤S110: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保密视频信息获取第一视频,第一视频由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连,保密视频信息由第一终端对第一视频经过预处理得到。

在一实施方式中,云端设备能过从第一终端处获取第一视频,也即是说云端设备和第一终端可以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技术相连的。其中,对于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但并不限于有:全球移动通信装置(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蓝牙、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进一步地,云端设备则可以云服务器等设备,能够获取第一终端发送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直播。而对于第一终端则是向云端设备发送信息的设备,也即是说具体而言可以为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等,具体地,对于移动设备具体形式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码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缩写:PDA)、移动互联网设备(英文:mobile Internet device,缩写:MID)和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上可以通过的应用程序(例如APP)来对相应的信息进处理和展示,以及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提升使用效率。进一步,第一视频是通过第二终端采集,并由第一终端向云端设备上传的视频文件。第一视频则是用户原始采集的相关视频,以内容而言,可以包括有主播的视频、也可以有拍摄的被摄对象的视频,具体不做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提及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仅是以功能区分的终端,第一终端用于上传,第二终端用于采集,二者在功能上并不互斥,也即是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同一设备,对此将会在后文详细描述,此处暂不展开。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0: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保密视频信息获取第一视频,第一视频由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连,保密视频信息由第一终端对第一视频经过预处理得到,包括:从保密视频信息中获取预处理信息,预处理信息包括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根据预处理信息对保密视频信息进行反处理操作,以得到第一视频。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虽然是用于发送的终端设备,但是第一视频的数据并不会直接进行发送,例如会存在数据安全、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因此第一视频在第一终端处会经过预处理操作,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统一,亦或是对体积的压缩处理等。同时在发送的保密视频信息中,还可以存在有能便于云端设备对该数据进行反向操作的预处理信息,预处理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用于预处理所使用的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等。具体的预处理操作将会在第一终端执行的过程中详述,此处暂不展开。仅需了解云端设备获取的并非是第一视频该文件本身,而是经过第一终端预处理后得到的保密视频信息,且保密视频信息中包括有能够用于云端设备反向操作的预处理信息,云端设备需要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后,才能获取得到能够用于编辑的第一视频。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为:从保密视频信息中提取出预处理信息,预处理信息包括解编码操作所采用的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操作所采用的解加密密钥。再利用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对保密视频信息进行反处理操作,则获取得到原始文件的第一视频。

步骤S120: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视频。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云端设备从第一终端处所获取的第一视频可能有多个,例如对于新闻类的直播,作为主持人的主播可能位于演播厅中,而作为拍摄的记者则需要位于新闻的事发地,二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的,并且是各自采集不同画面的第一视频统一进行预处理后生成一个保密视频信息并最终发送至云端设备。诚然,为实现更好的直播效果,对于多画面、多角度的第一视频为更直观的进行展示,需要在播放的时候同时播放,例如可以把主播的人物画像与记者所拍摄的背景进行融合。也即是说需要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满足主播需求的直播画面,以用于提高直播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视频包括第一人物视频、第一背景视频。步骤S120: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包括:获取第一视频中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将第一视频区分为第一人物视频或第一背景视频;和/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第一视频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若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则将第一视频确定为第一人物视频;若不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则将第一视频确定为第一背景视频。

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以上的实施例,可以把第一视频区分为两类视频,一个是人物视频,作为前景,属于第一人物视频;一个是任意画面作为背景的第一背景视频。区分的方式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确定。对于手动区分的方式,可以是在第一终端上传第一视频时,即可手动为第一视频进行标记从而发送带有标识信息的第一视频。从而云端设备在处理第一视频时,即可从第一视频中的标识信息区分第一视频属于是第一人物视频还是第一背景视频。例如对于前文所述的新闻直播的实施例,在主持人上传拍摄自己的第一视频时,即可标记为属于第一人物视频的标识信息;对于记者拍摄任意画面上传为第一视频时,同理在拍摄、上传过程中手动标记为第一背景视频。在其它实施方式,还可以由云端设备自行判断:一般而言,直播画面是由人物作为前景,和任意画面作为背景的表现效果,因此通过判定第一视频中是否有满足预设条件的人像信息实现自动判断、分类。其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是否存在人像、人像持续时间是否超过一定的时间阈值、人脸是否面向镜头、人物是否在进行发言等。若满足则可自动将该第一视频确定为第一人物视频;反之亦然。因此,通过手动的标识进行区分,保证了第一视频分类的准确性;自动分类则减少了用户的额外操作,保证了直播画面的时效性的同时,保证了直播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视频,包括:根据人物识别技术,从第一人物视频中提取得到人物视频;根据计算机视觉融合技术,将人物视频与第一背景视频融合以得到第二视频。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强行将第一人物视频和第一背景视频直接进行融合,则显然会导致画面的混乱。其中多为前景的第一人物视频中的有效视频区域,一般都为人物所在的空间,因此需要将人物从第一人物视频中提取出来。具体的,也即是可以通过人物识别技术,从第一人物视频中提取人物有效的视频区域为人物视频。之后则可将作为前景的人物视频和作为背景的第一背景视频进行融合,从通过计算机视觉融合技术得到第二视频。

步骤S130: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30: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包括:获取音频和第三视频,音频包括预先制备的音频、第二视频的音频或第三视频的音频中的至少一项,第三视频为预先制备的视频;并将音频注入硬件抽象层的虚拟麦克风中;将第二视频和/或第三视频注入硬件抽象层的虚拟相机中;获取硬件抽象层输出的直播信息,将直播信息推流至直播服务器,以开启直播。

在一实施方式中,最终执行直播的则是云端设备。具体的在进行直播之前,还可以额外获取音频和第三视频,再对第二视频进行融合。其中音频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直播过程中的连接或过渡画面所用的音频、还可以为第二视频或第三视频的音频。其中对于第二视频是基于第一视频融合实现的,音频来源也是来自于第一视频,并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直播效果,在融合过程中不同第一视频的音频是有选择的。例如,同样以新闻直播为例,在第一人物视频的主持人介绍情况时,则仅需要播放第一人物视频的音频;在主持人需要结合背景画面讲解时,则需要同时第一人物视频的音频和第一背景视频的音频;而仅展现第一背景视频时,则是需要第一背景视频的音频。因此第二视频的音频是基于第一视频的音频合成得到的,也即是说处理第一视频得到第二视频过程中,已经对第一视频的音频进行了处理,从而得到了第二视频的音频。进一步地,节目播出过程中,通常会有画面切换的过程,为了保证画面切换的流畅,通常会播放一些过场动画、或者事先准备好的广告视频,而这类并非实时拍摄,而是提前准备好的视频,也即是第三视频。可以根据控制,在需要的时候,覆盖第二视频进行播放,从而实现画面切换的连贯性,或用以填补画面的空挡期等。同时第三视频显然也有音频,则在播放第三视频时,需要对第二视频的音频和第三视频的音频进行同时的控制,从而保证画面播放的连贯。更进一步的,可以仅有一些单独的提示音频做为播放,以在画面中体现出增强、提示或者营造气氛等节目效果,也即是属于是预先制备的音频。总体来说,实现直播的过程,可以将音视频单独分开,从而将混合后的音频注入麦克风(mic)的硬件抽象层(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的虚拟麦克风中;或者将混合后的第二视频和/或第三视频注入硬件抽象层的虚拟相机(camera)中。并最终从硬件抽象层中提取出最后的观众所能看到的直播画面,也即直播信息,并对应推流至直播服务器,从而实现直播。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通过云端设备实现直播,也即是说主播的账号密码等登录信息都是存储在云端设备,并由云端设备进行登陆的。同时,直播信息是通过远端设备的HAL进行输出的,因此云端设备可以对接不同直播平台的端口实现直播,从而让主播不局限于某一平台,适用于任意平台,充分保证了主播的直播自由。进一步地,前文所提及预先制备的音频、第三视频等,与实时采集的第一视频和根据第一视频处理得到的第二视频相比,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因此为节省第一终端处的本地存储空间,预先制备的音频、第三视频可以存储于云端设备中,或者其他另外的存储设备中,在根据第一终端的控制有需求时,对应的提取,从而节省第一终端作为本地设备的存储空间。

基于前文的描述可知,通过云端设备实现直播需要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第一视频信息,也即是说需要第一终端的配合才能完整实现,因此本申请还提出应用于第一终端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包括有步骤S210~S230,为清楚描述具体可参考图2,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终端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210: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的第一视频。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前文所述,按照终端设备的功能进行区分,分为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第二终端具体可以为摄影装置,用于实时采集直播画面作为第一视频,并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作为第一视频的预处理和发送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连接,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采集的第一视频。并且进一步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仅是功能上的区分,从功能上的区分可知两个功能并非是互斥的,因此对于一个设备,可以同时作为第二终端采集第一视频和作为第一终端对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并发送,进一步地该设备由于属于是第一终端,故还可以其他作为第二终端的设备相连,以获取其他第二终端采集的第一视频。按照功能将设备进行区分,同时由于功能并非互斥使得某一设备可以同属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因此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件可以有多样的系统设置,使得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具体的将会在后文系统设置中展开,在此便不做赘述。

步骤S220: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保密视频信息。

步骤S230:将保密视频信息发送至云端设备,以使云端设备执行如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S220: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包括:获取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若编码信息不符合发送条件,则对第一视频执行解编码操作,以使得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满足发送条件;和/或,获取第一视频的加密信息;若加密信息不符合发送条件,则对第一视频执行解加密操作,以使得第一视频的加密信息满足发送条件。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S220:将获取的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保密视频信息,包括:根据解编码操作和/或解加密操作获取预处理信息,预处理信息包括解编码操作和/或解加密操作所对应的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根据第一视频和预处理信息生成保密视频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可能连接有多个第二终端,第二终端虽然都是视频采集装置,然而由于设备种类的不同,第一终端从不同的第二终端处获取得到的多个第一视频之间的编码信息可能存在差异,或者若干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不符合发送条件。对此则可以在发送第一视频之前,获取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并判断编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发送条件,例如多个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是否统一,是否为预设的编码格式等。如果不满足,则则对第一视频执行解编码操作,以使得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满足发送条件,从而保证云端设备接收到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的统一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云端设备在一些实施例当中可能会同时处理多个第一终端各自发送的第一视频,因而会存在发送过程中会有数据混淆、干扰以及被人窃取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为此可以获取第一视频的加密信息,判断加密信息是否符合发送条件,例如是否有进行加密、安全系数是否达标、加密方式是否复合对应标准等。如果不满足,则需要对第一视频进行解加密操作,以使得第一视频的加密信息满足发送条件,从而避免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混淆,也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解编码操作过程中,为保证编码信息的统一,诚然是采取了统一的、满足发送条件的解编码协议;同时在解加密操作过程必然会产生一密钥,对于该用于解加密的密钥也即是存储于保密视频信息中的解加密密钥。而解编码操作和/或解加密操作都是预处理中的一项,也即是说第一终端向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视频经过保护处理过后的结果,而非是原生的第一视频。为了让云端设备准确还原出原生的第一视频,因此需要将以上的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密钥设置于发送至云端设备的信息中。对此可以获取解编码操作所采用的解编码协议和/或解加密操作所采用的解加密密钥,以生成预处理信息,再根据第一视频和预处理信息生成保密视频信息。使得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并非是第一视频该数据文件本身,而是经过处理过后的保密视频信息。既可以使得云端终端能够从保密视频信息提取出预处理信息以实现第一视频的还原,又能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数据格式的统一性,保证了数据安全,提供了数据统一性,增加了数据处理效率。

因此,本申请能够通过第一终端将采集的第一视频发送至云端,经过云端的处理实现直播,实现算力的转移的同时,提升直播效果,降低了直播门槛,更好的支持了流媒体的发展。同时利用云端设备实现直播,可以在多平台间进行直播,丰富了直播平台的发展和直播的多样性。

基于前文的描述,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需要多个设备的参与以实现,为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一个云端设备直播系统300,以用于执行本实施方式提供云端设备直播方法。为清楚描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云端设备直播系统300,请参考图3到图6。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于云端设备直播系统300,包括第一终端320、第二终端310和云端设备330;第一终端320,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310采集的第一视频;将获取的所述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得到保密视频信息;将所述保密视频信息发送至云端设备330。第二终端310,用于采集第一视频。云端设备330,用于获取第一终端320发送的第一视频;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视频;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其中,第二终端310与第一终端32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第一终端320和云端设备330则可以通过无线的通信通信技术连接。对于具体可以采取的通信技术,已经在前文中有了详细描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对于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云端设备直播系统300,则可以在第一终端320、第二终端310和云端设备330实现如图4所示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法,具体包括有步骤:S410~S450:

步骤S410:第二终端采集第一视频。

步骤S420:第二终端将第一视频发送至第一终端。

步骤S430:第一终端对第一视频进行预处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320对第一视频所执行的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有:解编码操作、加密操作等。解编码操作也即是获取第一视频的编码信息,在编码信息不满足预设的发射条件时,对第一视频进行解编码从而保证发送第一视频时,第一视频编码的统一性。加密操作,则是在发送第一视频之前对第一视频进行加密,从而保证数据安全。对于以上来个操作执行的步骤,已经在前文中有了详细描述,具体请参考前文,在此便不再赘述。

步骤S440:第一终端将预处理后的第一视频发送至云端设备。

步骤S450:云端设备对第一视频进行处理后得到第二视频,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

在一实施方式中,云端设备330对于第一视频的处理,与前文对应的则有解密过程。同时,获取的第一视频可能会有多个,则云端设备330可以对于第一视频进行处理,通过计算机视觉融合技术,获取得到满足主播需求的第二视频。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取预先设置好的音频和第三视频对第二视频进行再修缮,从而进一步提高直播的直播效果。云端设备330根据第二视频生成直播信息,并根据直播信息开启直播的具体操作,可以为将第二视频注入HAL层中以获取的到直播信息,以将直播信息推流至直播服务器从而实现直播。不仅保证了直播效果的提升,还可以使得主播的直播平台不局限某一平台,而是适应于任意平台,保证了主播直播的自由度。具体的实现过程,同样在前文中有了详细描述,具体请参考前文,在此便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前文所述第一终端320和第二终端310仅是以功能做区分的,而二者的功能并不互斥,因此对于第一终端320和第二终端310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不同设备。当第一终端320和第二终端310可以为同一设备时,对于该应用场景可以参考图5,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云端设备330直播系统的第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包括有终端1和终端2,在此应用场景中,终端1和终端2都统一了第一终端320和第二终端310,都能够同时实现第一终端320和第二终端310的功能。例如,终端1和终端2都为智能手机,其中安装有对应的APP借以实现相关功能。终端1用于采集第一背景视频、终端2用于采集第一人物视频,都属于第一视频,经过预处理后发送至云端终端从而实现直播。对于此应用场景,则可以适用于那些智能设备较多,拍摄场景角度不复杂的直播场景。以及人物场地和背景场景可以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应用场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320和第二终端310也可以分属为不同的设备,对于该应用场景可以参考图6,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云端设备330直播系统的第二用场景示意图。其中终端3则作为第一终端320分别与云端设备330和作为第二终端310的终端4和终端5相连。具体实施则可以例如是终端4采集第一背景视频、终端5采集第一人物视频,并发送至终端3进行预处理,并终端1用于采集第一背景视频、终端2用于采集第一人物视频。并且一个第一终端320能够理论上连接无数个第二终端310,以实现更多角度的拍摄。对于此应用场景,则可以适用于在一个空间内,需要拍摄多角度的直播场景。例如对于展示商品的直播,仅终端3一个智能设备,并与如终端4、终端5的第二终端310相连。如终端4、终端5的第二终端310仅具有拍摄功能,则可同时拍摄主播、模特、商品等。由于作为第二终端310的终端4和终端5仅实现采集第一视频的功能,因此在需要大量拍摄角度的应场景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以便于实现多角度的直播效果。并且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两种应用场景,都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例举说明,并非是对技术的限制,实际情况中还可以有更多组合搭配,从而适用更多的直播需求。

图7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云端设备直播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年龄识别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文任意以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云端设备直播方案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网络设备系统、网络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用于增强存储设备的服务质量的存储系统、方法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 在线直播交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堆叠系统带外管理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车辆故障诊断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基于云端的车辆电池包用紧固件的监控方法、云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一种流媒体的直播方法、终端设备、直播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587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