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测算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测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量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测算系统。

背景技术

碳排放量需要依据特定的方法进行计算,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碳排放量需要依据行业的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均采用间接的方式计算,只关注进、出含碳物质的用量及碳排放因子等参数,不关注外排尾气中CO

由于我国碳排放工作起步较晚,各行业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还不健全,现阶段碳排放量占比较大的如发电、钢铁等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较为成熟,碳排放量占比小的行业则没有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对于无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的企业,若参考国家发布的工业企业、工业其他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或分工序采用工序相应的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存在针对性不强、容易漏算、缺少部分含碳物质碳排放因子缺省值等问题,容易造成计算值与实际排放值差别较大。

现有技术中,对于碳排放量计算,专利CN114626628A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核算系统及其核算方法,包括:信息匹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碳排放核算模块、碳排放分析模块与碳排放管理模块;该发明主要用于具有碳排放核算核算方法的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核算并生成的碳排放报告,不适用于没有明确碳排放核算方法的行业。

专利CN114066699A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测算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碳排放测量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和历史能耗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建立碳排放量测算模型,对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该专利的核心点是建立碳排放量测算模型,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专利CN105893761A、CN105893761B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建筑工程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计算由选择评估对象、选定实际评估要素及工程量、数据计算、综合分析、提出优化建议组成,所述的数据计算公式中不涉及直接排放的CO

专利CN114626628A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核算系统及其核算方法,所述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的步骤为:输入并认证企业信息、获取企业所在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所需参数种类及对应的核算方式、采集各类实时数据、核算碳排放量并生成报告;该方法不适用无碳排放核算方法的行业。

因此,研究一种可以广泛地用于无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的企业进行碳排放量计算的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测算系统,以解决现阶段的碳排放核算指南中存在的碳排放因子不全、燃料种类及其碳排放参数缺省值与实际消耗不匹配、部分含碳物质不易完全统计(如含碳的粉尘、渣、剩余电极及含碳耐火材料等)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包括:

分别计算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间接排放量和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直接排放量,将间接排放量和直接排放量相加,得到排放总量;其中,

所述直接排放量为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

进一步地,所述间接排放量由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净消耗热力产生的碳排放量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由各外排气体中的CO

进一步地,所述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根据各外排气体的在线检测设备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检测设备提供的数据包括温度、压力、含水量、气体体积流量、CO

进一步地,所述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

i为不同类型的外排气体,

E

C

C

Q

h

为一氧化碳换浓度转化为二氧化碳浓度的换算系数。

进一步地,述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由购入电量、输出电量与电力碳排放因子构成。

进一步地,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与企业购入电量、输出电量与电力碳排放因子相关。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测算系统,其包括:

企业信息录入单元,用于录入企业信息;

碳排放计算时间及排放类别录入单元,用于录入需要计算碳排放量的时间和排放类别的选择;

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单元,用于录入电力产生的排放相关数据和热力产生的排放相关数据;

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单元,用于收集直接排放生产数据;

碳排放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录入时间内的间接排放量、直接排放量和排放总量。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直接排放生产数据包括外排气体类别创建和数据收集;

所述数据收集包括:自动采集外排气体在线检测设备的检测参数,显示气体小时平均体积流量、CO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测算系统,用于无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的企业进行碳排放量计算。本发明计算的碳排放量包括两个方面: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间接排放指净消耗的电和热产生的排放,直接排放指生产过程中外排气体中的CO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的测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目前,在碳排放计算技术领域,有些企业所属行业无碳排放计算方法,参考国家发布的工业企业、工业其他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或分工序采用工序相应的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时,存在针对性不强、容易漏算、碳排放因子不全等问题,容易造成计算值与实际排放值差别较大。企业碳排放基础数据量大,靠人工收集数据并计算碳排放量的工作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不便于计算碳排放量。

基于此,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包括分别计算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间接排放量和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直接排放量,将间接排放量和直接排放量相加,得到排放总量;其中,所述直接排放量为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所述间接排放量可由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净消耗热力产生的碳排放量构成。

具体地,计算方法由间接排放量计算和直接排放量计算两个部分构成,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E

式中:E

间接排放量由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净消耗热力(蒸汽、热水)产生的碳排放量构成,其中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企业购入电量、输出电量与电力碳排放因子构成,净消耗热力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企业购入热力、输出热力与热力碳排放因子构成,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E

式中:E

直接排放量是企业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由企业内各外排气体中的CO

式中:i为不同类型的外排气体,E

直接排放量计算的前提是梳理企业内所有含碳排放的外排放气体(只含空气中带入CO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基于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测算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

企业信息录入单元,用于录入企业信息;

碳排放计算时间及排放类别录入单元,用于录入需要计算碳排放量的时间和排放类别的选择;

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单元,用于录入电力产生的排放相关数据和热力产生的排放相关数据;

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单元,用于收集直接排放生产数据;所述收集直接排放生产数据包括外排气体类别创建和数据收集;所述数据收集包括:自动采集外排气体在线检测设备的检测参数,显示气体小时平均体积流量、CO

碳排放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录入时间内的间接排放量、直接排放量和排放总量。

具体地,测算系统包括企业信息录入、碳排放计算时间录入及排放类别选择、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直接排放生产数据收集、碳排放量计算五个部分。

企业信息录入:包括企业所属行业、地理位置信息、产品信息等。

碳排放计算时间录入及排放类别选择:先录入需要计算碳排放量的时间,然后选择排放类别,排放类别包括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两种,需要按照指令分别填写间接排放、直接排放的信息。

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间接排放包括电力产生的排放和热力产生的排放两种,电力产生的排放需要录入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购入量、输出量、电力碳排放因子,电力碳排放因子首次使用需要录入,再次使用时默认上一次的使用数值,可以修改;热力产生的排放需要录入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蒸汽和/或热水的购入量、输出量、热力碳排放因子,热力碳排放因子首次使用需要录入,再次使用时默认上一次的使用数值,可以修改。

直接排放生产数据收集:收集外排气体在线检测设备检测的温度、压力、含水量、气体小时平均体积流量、CO

碳排放量计算:测算系统根据指令分别计算录入时间内的间接排放量、直接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

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碳排放量(E

其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E

净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企业购入电量(AD

第i种外排气体的碳排放量,由第i种外排气体中的CO

第i种外排气体中的CO

式中C

企业信息录入,包括企业所属行业、地理位置信息、产品信息、规模产量等,录入完成后进入排放类别界面。

碳排放计算时间录入及排放类别选择,需要先录入碳排放量计算时间,然后选择排放类别;排放类别包括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两类,选择间接排放或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生产数据录入,包括电力产生数据和热力产生数据两种,电力产生数据按照界面提示录入碳排放计算时间内的购入量、输出量、电力碳排放因子;热力产生数据需要录入蒸汽和/或热水的购入量、输出量、热力碳排放因子。

直接排放生产数据收集,包括外排气体类别创建、数据收集两部分,外排气体类别创建包括外排气体命名、在线检测设备与测算系统连接两个部分,数据收集包括两部分:自动采集外排气体在线检测设备的检测参数,显示气体小时平均体积流量、CO

碳排放量计算,由测算系统根据指令分别计算录入时间内的间接排放量、直接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显示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无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的企业提供一种碳排放计算方法及测算系统,可避免计算部分物质的碳排放量时找不到碳排放因子的问题,聚焦外排气体中的实际碳排放量,避免了输出的含碳灰、渣等不易计算碳排放量的统计问题,计算结果更贴近生产实际。碳排放量测算系统在完成初始数据连接、录入后,只需要输入计算时间、电力、热力相关数据,即可完成所选时间内的碳排放量计算,减少了信息的重复填报,为碳排放量的计算提供便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组件或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形成的组合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但是应当注意,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直接碳排放量的统计测算系统
  • 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的光伏系统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