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暗挖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层,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随着水利和交通需求的不断提高,隧道建设日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盾构法施工具有施工干扰小、环保程度高、建设周期短、全天候作业的优势,在隧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若盾构隧道具有一定设计坡度,则盾构隧道的设计轴线呈倾斜状,而现有技术中盾构通常是水平地掘进土体中,而且盾构只有完全掘进土体中才能进行姿态调整,因此在盾构开始调整姿态前,盾构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至完全进去土体中,从而导致盾构中心线与盾构隧道的设计轴线间的偏差越来越大,使得之后盾构姿态调整更为困难,由于纠偏的偏差较大,而且会产生超过设计偏差的范围的情况,从而无法满足线路线型要求,则需要调整设计线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方法在针对大纵坡进行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导致的实际盾构隧道曲线与设计曲线偏差过大以及盾构机整体进入隧道后姿态偏差过大难以及时调整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进行工程勘探,探测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规划设计轴线,确定施工的大纵坡坡度;

b)依据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进行盾构方式选型;

c)始发架定位及安装,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匹配,始发架安装坡度为设计坡度的40~70%;

d)反力架安装及加固;

e)负环管片定位及安装,负环管片安装坡度与始发架的安装坡度之和为设计坡度;

f)盾构始发掘进。

本申请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在大纵坡始发段的盾构始发过程中,对始发架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及对负环管片上半部加装钢板,人为增加管片楔形量,改变盾构机掘进趋势,调整隧道轴线。实现了盾构机在自我调整的极限上增加调整上限,确保设备安全的条件下实现始发轴线与设计轴线的拟合。克服了现有的方法对大纵坡进行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导致的实际盾构隧道曲线与设计曲线偏差过大以及盾构机整体进入隧道后姿态偏差过大难以及时调整的问题。

可选地,盾构方式选型包括,按照所勘探的施工区间土壤地质状况,对盾构方式进行选型,盾构方式为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中的一种。

可选地,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匹配,包括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始发段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匹配。

可选地,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始发段的水平方向相匹配,包括始发架的中轴线处于设计轴线在水平方向的割线方向或切线方向。

可选地,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始发段的竖直方向相匹配,包括始发架的中轴线在设计轴线始发段的竖直方向向上偏移0~15mm。

可选地,反力架安装包括:

依据洞口负环管片的起始位置、盾构的长度以及盾构刀盘在始发前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确定反力架安装位置;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上下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始发架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2‰。

可选地,反力架的加固包括:反力架安装完成后,对反力架中心、标高及垂直度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用HW250×250型钢和HW300×300型钢进行加固。

可选地,负环管片定位包括,根据联络通道的位置推算出零环管片的位置。

可选地,负环管片安装包括:相邻的负环管片上半部分管片之间衬入5~10mm厚的单片钢板;钢板的个数按下式计算:

钢板个数=(施工的大纵坡坡度-始发托架的安装坡度)/(盾构机直径×钢板厚度)。

可选地,盾构始发掘进的始发推力≤1000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进行工程勘探,探测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规划设计轴线,确定施工的大纵坡坡度;依据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进行盾构方式选型;始发架定位及安装,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匹配,始发架安装坡度为设计坡度的40~70%;反力架安装及加固;负环管片定位及安装,负环管片安装坡度与始发架的安装坡度之和为设计坡度;盾构始发掘进。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将盾构始发过程中,对负环管片上半部加装钢板,人为增加管片楔形量,改变盾构机掘进趋势,调整隧道轴线。实现了盾构机在自我调整的极限上增加调整上限,确保设备安全的条件下实现始发轴线与设计轴线的拟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环管片中负七环至负三环开口范围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环管片中负七环至负三环开口范围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环管片的拼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进行工程勘探,探测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规划设计轴线,确定施工的大纵坡坡度。

本申请中,工程勘探是盾构施工前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开展相应挖掘工作的基础,通过工程勘探,可明确施工区间、始发端、接收端的工程地质状况,该地质状况主要包括相应施工地段的土壤层构造;通过工程勘探,可明确施工区间的水文地质状况,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情况以及地下水类型及赋存;通过工程勘探,可明确施工区间的环境情况,包括施工区间地表现状如污水管线、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通讯管线等。通过前期的工程勘探,为规划施工路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前期的工程勘探的基础上,对施工区间的施工路线进行规划,设计蓝图,根据规划的设计轴线确定施工的大纵坡坡度。

S102、依据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进行盾构方式选型。

可选地,盾构方式选型包括,按照所勘探的施工区间土壤地质状况,对盾构方式进行选型,盾构方式为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中的一种。

本申请中,依据前期工程勘探所探明的施工区间的地质状况,选用合适的盾构方式,比如为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等。

S103、始发架定位及安装,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匹配,始发架安装坡度为设计坡度的40~70%。

本申请中,因为盾构机的头部重量大,若安装坡度与设计轴线的大纵坡坡度(向下的坡度)一致,则在始发阶段盾构机掘进时,极易导致盾构机栽头,将始发架安装坡度为设计坡度的40~70%,可有效减少上述盾构机栽头的情况的出现。始发架安装时,始发架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2‰,盾构姿态与设计轴线竖直趋势偏差<2‰,水平趋势偏差<±3‰。

S104、反力架安装及加固。

反力架是在始发阶段为盾构机提供反作用力,以使得盾构机能够顺利前行掘进的设备。本申请中反力架采用组合钢结构件,便于组装和拆卸;反力架结构根据土建结构进行设计;反力架提供盾构推进时所需的反力,因此反力架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反力架支撑系统将盾构推力作用到土建结构上,支撑提供的反力满足要求,且支撑有足够的稳定性,盾构始发时反力支撑约需提供2000t的反力,反力架支撑采用水平支撑的方式。

可选地,反力架安装包括:

依据洞口负环管片的起始位置、盾构的长度以及盾构刀盘在始发前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确定反力架安装位置;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上下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始发架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2‰。

本申请中,反力架在定位好后,需分节安装反力架部件,并调节好位置。

可选地,反力架的加固包括:反力架安装完成后,对反力架中心、标高及垂直度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用HW250×250型钢和HW300×300型钢进行加固。

本申请中,反力架的加固具体为:

1)底部横梁采用四根直撑(HW300×300的H型钢)与底板下翻梁侧墙连接,直撑与横梁采用焊接,与下翻梁侧墙采用满焊钢板膨胀螺栓锚固。

2)顶部横梁采用两根直撑(HW250×250的H型钢)与结构中板梁连接,直撑与横梁采用焊接,直撑与中板梁采用满焊钢板膨胀螺栓锚固。

3)两侧立柱:采用三根直撑(HW250×250的H型钢)与始发井侧墙连接,直撑与立柱采用焊接,与侧墙采用满焊钢板膨胀螺栓锚固。

S105、负环管片定位及安装,负环管片安装坡度与始发架的安装坡度之和为设计坡度。

可选地,负环管片定位包括,根据联络通道的位置推算出零环管片的位置。

可选地,负环管片安装包括:相邻的负环管片上半部分管片之间衬入5~10mm厚的单片钢板;钢板的个数按下式计算:

钢板个数=(施工的大纵坡坡度-始发托架的安装坡度)/(盾构机直径×钢板厚度)。

本申请中,负环管片也称临时管片,盾构始发时在反力架和盾构千斤顶之间安装环状管片,以给盾构机掘进向前推进的作用力。当始发工段处于大纵坡段时,特别是处于向下的大纵坡段,在本申请中为避免盾构机发生栽头现象,始发架安装坡度为设计坡度的40~70%,为拟合设计轴线,因此大纵坡坡度的剩余部分依靠负环管片的安装弥补,在施工时,因为本申请中的坡度是向下的坡度,因此负环管片弥补坡度的方式为在相邻的负环管片上半部分管片之间衬入5~10mm厚的单片钢板;类似的为向上的坡度时,始发架的定位安装作以相应调整,且也需在环管片下半部分管片之间衬入钢板。

S106、盾构始发掘进。

盾构机始发前对盾构机初始姿态、始发架、反力架加固情况再次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始发,实时关注盾构姿态及反力架、始发架变化情况,合理控制掘进参数。

可选地,盾构始发掘进的始发推力≤1000t。

本申请中,始发阶段前20环左右总推力一般不大于1000t,并尽量的使用左右侧油缸顶推,靠盾构机的自重,向下调整方向,缓慢调整。

可选地,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匹配,包括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始发段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匹配。

可选地,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始发段的水平方向相匹配,包括始发架的中轴线处于设计轴线在水平方向的割线方向或切线方向。

本申请中,当设计轴线的始发段在水平方向存在缓和曲线,也即设计轴线的始发段存在一定的曲率,因为在始发段盾构机无法调整姿态,只能以直线的方式掘进,为快速拟合设计轴线,因此始发架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上采取设计轴线的割线或切线方向掘进,当设计轴线的始发段在水平方向为直线,则采用与设计轴线方向一致的直线始发(这种方式也可看成是设计轴线的切线或割线方向,因为此时的设计轴线可看成曲率半径无穷大的圆,其切线和割线与设计轴线重合)。

可选地,始发架的中轴线与设计轴线始发段的竖直方向相匹配,包括始发架的中轴线在设计轴线始发段的竖直方向向上偏移0~15mm。

本申请中,因为始发段处于向下的纵坡,为避免盾构机发生栽头的现象,需将盾构机刀头在设计轴线的竖直方向向上偏移0~15mm,因为盾构机刀头的位置在始发时由始发架控制,因而要实现上述盾构机刀头的竖直方向的调整,即为将始发架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调整。

一种盾构大纵坡始发施工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S101、进行工程勘探,探测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规划设计轴线,确定施工的大纵坡坡度。

某地始发井盾构始发端地层从上至下覆土依次有素填土、新黄土、4-古土壤、老黄土、古土壤。洞门处所处地层主要为约4m厚的老黄土、约2m厚的古土壤。水位线位于始发洞门底以下16m。

盾构施工区间水文地质情况如下:

(1)潜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河水渗漏、灌溉水入渗等。

(2)潜水迳流总体流向为北-东向,潜水迳流水力坡度变化较大,从南向北15‰降至5‰。

(3)潜水排泄主要为人工开采、向承压含水层越流等。

钻探揭露的场地地下水属风积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风积黄土及古土壤,富水性弱。本次勘察钻孔量测的潜水稳定水位埋深37.3~47.8m,标高445.701~453.232m,高差18.630m。

盾构施工区间水平方向最小曲线半径600m,最大垂直方向22.831‰的下坡。区间盾构始发线型及参数入表1所示:

表1

S102、依据施工区间地质状况,进行盾构方式选型。

盾构机选型: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机。

S103、始发端头加固。

始发端头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素混凝土桩采用双排Φ1000@1250mmC15素混凝土桩,实桩范围为地面标高往下1m,空桩部分采用黏性土回填。

S104、加固效果检查。

土体加固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取芯以检查加固效果,检查内容包括加固土体强度、洞门处渗透性以及土体的匀质性。检查的方法和标准见表2:

表2

在始发或接收洞门范围内钻7个水平孔,呈“米”字型分布,钻深≥1.5m(钻至围护结构外)。观察其洞门的加固效果及渗漏水效果(流水是否成线),同时检测孔内有没有有害气体。以上达到要求后才可破除洞门。

若端头土体加固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采取洞门注浆的方式进行补充加固。

通过水钻依次取水平探孔7个,均作为注浆孔兼观察孔。根据检查结果,对于渗漏水部位加密布置。用水钻水平打孔,孔径Φ40mm,钻孔深度为打穿围护结构,加固围护结构外土体。加固完成后需进行效果验证,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注浆管采用Φ30mm钢管,外露端安装阀门,末端封闭,管身均匀钻孔做成花管,注浆管水平插入钻孔内,管身与钻孔桩连接处用快干水泥封堵,并与钻孔桩钢筋焊接牢固。

注浆参数:①注浆压力:注浆初压力0.2~0.3Mpa,注浆终压力1Mpa。

②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a、注浆材料: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b、浆液配制:水灰比W:MC=(0.8~1):1,由试验室提供每盘浆水泥用量。

c、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压力逐步升高,当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

d、注浆设备及注浆顺序:采用注浆机进行注浆,单孔采用多次反复注浆,注浆间隔时间24h。每孔首次注浆完毕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注浆管,确保再次注浆时管道畅通。首次注浆量控制在5t/孔,二次注浆量控制在3t/孔,且以注浆压力校核。

S105、注浆效果检验。

注浆完成后,必须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有分析法、取芯观察法。对不符合注浆效果的地段,必须进行补孔注浆。

①分析法主要是对注浆记录进行的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注浆流量、终压值及稳压时间,打开观察孔进行观察,结合注浆记录进行分析。

②取芯观察法:对注浆地段浆液充填情况进行钻孔检查,钻孔采用水钻,在洞门注浆范围内设检查孔。

S106、始发托架定位及安装:

根据始发井结构以及盾构隧道线路设计,由于盾构在始发阶段(盾构主机离开始发基座前)不能够进行调向,为了保证盾构隧道不超限,对盾构始发姿态设计如下:

(1)水平位置设计

右线盾构始发水平位置设计:线路在始发段处于直线上,盾构始发水平方向采用直线始发。区间起始里程YDK29+679.636,第一个曲线ZH点里程为YDK29+642.011,距离为37.625m。

左线盾构始发水平位置设计:区间起始里程ZDK29+679.607,线路在始发段处于半径2000m的左转缓和曲线上,ZH点里程为ZDK29+687.971,缓和曲线长度为25m,盾构始发水平方向采用割线始发。

始发托架定位完成后,采用H200型钢跟四周结构墙进行支撑固定,中隔立柱处采用双拼,在托架四周底板植入

(2)竖向位置设计

右线在里程YDK29+679.636~YDK28+438.861(1240.775m)处于22.775‰的下坡,YDK28+438.861~YDK28+273.828(165.033m)处于2‰的上坡。始发段处于坡度为22.775‰的下坡段,为防止大纵坡始发导致盾构机进洞后栽头盾体超限,故采取11‰下坡坡度始发的方式,并将盾构刀盘中心高出洞门中心1cm。为保证盾体尽快拟合设计中心曲线,从负七环开始上半部分管片之间增加10mm钢板,以此调整管片趋势。

左线在里程ZDK29+679.607~ZDK28+438.861(1237.254m;短链3.521m)处于22.831‰的下坡,ZDK28+438.861~ZDK28+273.828(165.033m)处于2‰的上坡。始发段处于坡度为22.831‰的下坡段,故采取11‰下坡坡度始发的方式,为保证盾体尽快拟合设计中心曲线,从负七环开始上半部分管片之间增加10mm钢板,以此调整管片趋势;为防止始发后盾构机栽头,盾构刀盘中心高出洞门中心1cm。

增加钢板进行坡度调整:7×10mm=70mm;70mm÷6000mm=11.6‰;11.6‰+11‰=22.6‰。完成负一环的拼装后,盾构机的掘进坡度22.6‰≈左右线设计坡度(22.831‰/22.775‰)且略小于。

由于始发段位于曲线上,盾构机组装前,依据隧道设计轴线、洞门位置及盾构机的尺寸,反推出始发架的空间位置,确定始发托架尺寸及长度、位置,始发托架中轴线应与盾构始发内弦线重合,高程按盾构中心高于洞门设计高程10mm控制。

根据始发托架本身高度,在始发托架到场后,按照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定位安装,基座按实测洞门中心居中放置。

由于盾构机在组装时需对主机进行前后移动,因此托架基座就位后通过横向和斜向进行加固,两边使用横梁与始发洞口进行固定。因托架前端距离始发端侧墙距离较远,盾构机组装完成后,需安装定向导轨防止盾构机栽头。

盾构设备下井组装调试,其下井组装顺序为:部分后配套台车→桥架→螺旋机→中盾→前盾→刀盘→拼装机→盾尾。

S107、反力架安装及加固。

1)反力架、负环管片位置的确定依据

反力架位置的确定主要依据洞口零环管片的起始位置、盾构的长度以及盾构刀盘在始发前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确定(主要考虑洞门密封装置安装及安装后洞门凿除混凝土外运)。

2)负环管片环数的确定

始发井左右线井口长度均为13.4米,端头墙厚0.8米,盾构长度9.227米(包括刀盘)。零环管片的起始里程D

根据该施工区间管片实测里程可知:第538环里程为ZDK27+673.927,第528环里程为ZDK27+658.907。因此可以计算得出管片的实际环宽=(27673.927-27658.907)/10=15.0199/10≈1.5019m。

左线端头井起始里程D

右线端头井起始里程D

联络通道中心里程:YDK29+300/ZDK29+296.479。

联络通道中心点与左线隧道起点的距离为:29679.607-29296.479-3.521(短链)=379.607m。

联络通道中心点与右线隧道起点的距离为:29679.636-29296.479=383.157m。

联络通道到左线隧道起点管片环数:(379.607+0.8)/1.502=253.26环。

联络通道到右线隧道起点管片环数:(383.157+0.8)/1.502=255.63环。

即若零环不外露,联络通道中心位于区间左线254环的390mm处,位于区间右线256环的946mm处。

为使联络通道中心尽可能靠近管片环缝,故区间左线零环外露1110mm,联络通道中心正好位于区间左线的254环与255环环缝处;区间右线零环外露554mm,联络通道中心正好位于区间左线的256环与257环环缝处。

①考虑始发洞门为内嵌式工法,后期要拔除零环管片,联络通道中心正好位于区间左线的254环与255环环缝处时不满足洞门环梁最低环宽400mm的设计要求,所以区间左线零环管片外露量取整1100mm,则零环管片起始里程:

D

区间左线负环管片环数:

N

/1.5=6.88。

负环管片环数可以选择7环,考虑始发方式及井口尺寸负环选择8环(含零环)。

则反力架端部里程:

D

②考虑始发洞门为内嵌式工法,后期要拔除零环管片,联络通道中心正好位于区间右线的256环与257环环缝处时不满足洞门环梁环宽400mm~600mm的设计要求,所以区间右线零环管片外露量取整1000mm,则零环管片起始里程:

D

区间右线负环管片环数:

最少N

负环管片环数可以选择7环,考虑始发方式及井口尺寸负环选择8环(含零环)。

则反力架端部里程:

D

3)反力架、始发托架的定位与安装需在盾构主机与后配套线路连接之前,开始进行反力架的安装。安装时反力架与始发井主体结构连接部位的间隙要垫实,以保证反力架脚板有足够的抗压强度。

由于反力架和始发托架为盾构始发时提供初始的推力以及初始的空间姿态,在安装反力架和始发托架时,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上下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始发架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2‰,盾构姿态与设计轴线竖直趋势偏差<2‰,水平趋势偏差<±3‰。

反力架及支撑系统设计:反力架采用组合钢结构件,便于组装和拆卸;反力架结构根据土建结构进行设计;反力架提供盾构推进时所需的反力,因此反力架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反力架支撑系统将盾构推力作用到土建结构上,支撑提供的反力满足要求,且支撑有足够的稳定性,盾构始发时反力支撑约需提供2000吨的反力,反力架支撑采用水平支撑的方式。

反力架定位好以后,分节安装反力架部件,并调节好位置;为加强反力架的稳定性,对安装好的反力架用HW250×250型钢和HW300×300型钢进行加固:

1)底部横梁采用四根直撑(HW300×300的H型钢)与底板下翻梁侧墙连接,直撑与横梁采用焊接,与下翻梁侧墙采用满焊钢板膨胀螺栓锚固。

2)顶部横梁采用两根直撑(HW250×250的H型钢)与结构中板梁连接,直撑与横梁采用焊接,直撑与中板梁采用满焊钢板膨胀螺栓锚固。

3)两侧立柱:采用三根直撑(HW250×250的H型钢)与始发井侧墙连接,直撑与立柱采用焊接,与侧墙采用满焊钢板膨胀螺栓锚固。

S108、负环管片拼装。

1)负环管片结构及安装

在拼装第一环负环管片前,在盾尾管片拼装区180度范围内均匀安设4-6根长1.5m的定位垫块(定位垫块厚度根据盾尾间隙确定)。在盾构内拼装好管片后利用盾构推进千斤顶将管片缓慢推出,当管片推出1500mm后开始拼装第二环管片(切不可将第一环管片全部推出定位垫块再拼装第二环,避免管片下沉)。负环选用A型管片,按照局部半环错缝的方式进行拼装。第一环负环管片拼装完成后,用推进油缸把管片推出盾尾,并施加一定的推力把管片压紧在反力架上,即可开始下一环管片的安装。

①第一环负环管片开始从下往上拼装,将管片拼装在反力架上,负七环至负二环上半部分管片之间增加10mm钢板,以此调整管片趋势。先安装(B2)1块,再依次安装(B1)1块,(B3)1块,邻接块(L2或L1)1块。剩余邻接块(L1或L2)、封顶块(F)负七至负三环不进行拼装,于负二环开始进行整环拼装,负环管片的拼装如图2~图4所示。

②在负环管片与反力架贴紧后管片拼装点位应以减小推进油缸行程差为主。

③负环管片环、纵缝要贴传力衬垫,在进洞门的前一环开始粘贴弹性密封垫,与洞门密封相对应的管片纵缝应采用自粘性橡胶将纵缝封堵,避免由纵缝漏浆。

④管片贴住基准环后,使用螺栓将基准环与管片连接,防止管片位移或变形。

⑤负环脱出盾尾后及时用方木将管片与托架之间的空隙填充,防止管片下沉,负七至负三环不进行拉紧,负二至零环采取钢丝绳将管片进行拉紧的方法,控制其变形。

⑥管片拼装完成后螺栓及时复紧,每环不得低于3次,确保管片不会发生位移、变形等。

⑦为了便于顶部油缸加力,在错缝拼装相邻管片空间用2根H200型钢支撑,与卡扣在管片连接面L型钢板进行焊接。

⑧为减少负环管片因不完全拼装产生位移,在负七环与反力架之间用角钢焊接限位块,防止管片内倾,外侧采用钢丝绳拉紧并在内侧采用型钢拉结。

S109、盾构始发掘进。

盾构机调试完成后,通过负环管片拼装和反力架提供的反力使盾体向前移动,当推进油缸行程ΔL=1500mm时,盾体停止向前移动,进行管片拼装如此反复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大纵坡条件下盾构半环始发施工方法
  • 复合式衬砌支撑盾构大纵坡反力始发的施工方法
  • 一种大纵坡条件下盾构半环始发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