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连接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详细的,指一种可搭配电路板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电子产品中经常会通过电连接器跟电路板材的搭配,以传递电性信号或电源信号。一般而言,电路板材会电性插接电连接器,电连接器会通过跟电路板材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而避免插接的电路板材脱离电连接器。

然,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薄型化的方向来发展,导致电子产品内部使用的电路板材与其搭配的电连接器的整体宽度被不断地要求减少。如此,电路板材与其搭配使用的电连接器常会因接触面积不足而产生摩擦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电路板材容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脱离所插接的电连接器,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

基于前述,如何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电连接器在电子产品上使用时,电路板材容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脱离所插接的电连接器的种种问题,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士的迫切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搭配一电路板材,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具有一板材插接结构,该板材插接结构提供该电路板材插接;一导电端子组,该导电端子组嵌设于该绝缘座体,以提供电性连接插接于该板材插接结构的该电路板材;一卡接作动体,该卡接作动体具有一卡接结构、一致动结构与一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位于该卡接结构与该致动结构之间,且该转动结构跨设于该绝缘座体,该致动结构可致动该转动结构,使该转动结构在该绝缘座体上转动,让该卡接结构可移动至一卡接位置或一非卡接位置,当该卡接结构移动至该卡接位置时,该卡接结构卡接插接于该板材插接结构的该电路板材,当该卡接结构移动至该非卡接位置时,该卡接结构解除卡接插接于该板材插接结构的该电路板材;以及一卡接辅助件,该卡接辅助件对该卡接作动体提供辅助,且具有一抵接结构与一限制结构,该抵接结构提供抵接该致动结构,该限制结构限制该转动结构在该绝缘座体上的移动,以保持该转动结构跨设于该绝缘座体,当该卡接结构移动至该非卡接位置后,该致动结构迫使该抵接结构弹性变形而生成一弹性回复力,该弹性回复力可提供驱使该致动结构致动该转动结构,以让该卡接结构倾向移动至该卡接位置。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卡接辅助件嵌设于该绝缘座体的侧边,且该卡接辅助件为一持力端子,该持力端子提供定位该绝缘座体。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卡接辅助件嵌设于该绝缘座体的侧边,且该卡接辅助件为一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为该导电端子组与该电路板材的电性连接提供屏蔽环境。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容置槽沟,该容置槽沟提供容置该转动结构,使该转动结构跨设于该绝缘座体,该限制结构令该转动结构容置于该容置槽沟。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转动结构还具有一穿设信道,该穿设信道提供穿设该抵接结构,以避免该抵接结构跟该转动结构发生干涉。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抵接结构与该限制结构集成为一叉状结构。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第一抵靠结构,当该致动结构移动至死点位置时,该第一抵靠结构提供抵靠该致动结构,以避免该致动结构的移动超过预定行程,从而迫使该抵接结构发生挠性变形。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绝缘座体还具有一第二抵靠结构,当该抵接结构移动至死点位置时,该第二抵靠结构提供抵靠该抵接结构,以避免该抵接结构的移动超过预定行程,从而迫使该抵接结构发生挠性变形。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当该转动结构转动时,该卡接结构朝一第一方向移动,该致动结构朝一第二方向移动,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实质不同。

针对前述的电连接器,可选择性地,该卡接辅助件还具有一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对该转动结构在该绝缘座体上的转动提供引导。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电连接器可搭配电路板材使用,且设置有卡接作动体与卡接辅助件。所述卡接作动体具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可移动至卡接位置以对电路板材提供卡接,以避免电路板材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脱离所插接的电连接器。另外,所述卡接作动体可受力以使卡接结构移动至非卡接位置以解除对电路板材的卡接,且当卡接结构移动至非卡接位置后,卡接作动体迫使卡接辅助件弹性变形,此时,卡接辅助件可对卡接作动体施加弹性回复力,以让该卡接结构倾向移动至卡接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搭配电路板材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构件沿着线段A-A截切的截面图。

图4为图2所示构件沿着线段B-B截切的截面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6至图11为图5所示构件的组立过程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搭配电路板材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15至图16为图14所示构件的组立过程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8至图21为本申请电连接器的卡接作动体的作动示意图。图22至图24为本申请电连接器的卡接辅助件的作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电连接器

11绝缘座体

111 板材插接结构

112 容置槽沟

113 第一抵靠结构

114 第二抵靠结构

12导电端子组

13卡接作动体

131 卡接结构

132 致动结构

133 转动结构

1331穿设通道

14卡接辅助件

141 抵接结构

142 限制结构

143 引导结构

2 电路板材

P1卡接位置

P2非卡接位置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S1第一电连接器半成品

S2第一电连接器半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针对本申请的技术思想,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24的揭露。

如图1至图2以及图13所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1用于搭配电路板材2使用。所述电路板材2例如为电路板、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扁平电缆。如图5以及图14所示,本申请的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座体11、导电端子组12、卡接作动体13与卡接辅助件14。

如图11所示,所述绝缘座体11成型有提供电路板材2插接的板材插接结构111。所述导电端子组12嵌设于绝缘座体11且由至少一根导电端子所组成,以提供电性连接插接于板材插接结构111的电路板材2,以传递电路板材2的电性信号或电源信号。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作动体13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具有成型为一体的卡接结构131、致动结构132与转动结构13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133跨设于绝缘座体11,而所述致动结构132可以在受力后致动转动结构133,使转动结构133在绝缘座体11上转动,让卡接结构131可如图20所示朝第一方向D1移动至卡接位置P1,或者,让卡接结构131可如图21所示朝第一方向D1移动至非卡接位置P2。

另外,应说明的是,致动结构132可以外露提供施力的构造,以便于对致动结构132施力。如图20至图21所示,由于转动结构133位于卡接结构131与致动结构132之间,因此,当转动结构133转动时,若卡接结构131朝第一方向D1移动,则致动结构132会朝第二方向D2移动,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实质不同。如图8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绝缘座体11凹设有容置槽沟112,所述容置槽沟112提供容置转动结构133,使转动结构133能够跨设于绝缘座体11。

所述卡接辅助件14嵌设于绝缘座体11的侧边,以对卡接作动体13提供辅助,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辅助件14具有成型为一体的抵接结构141与限制结构142,且所述抵接结构141与所述限制结构142集成为叉状结构,因此,抵接结构141在转动结构133的下方延伸,限制结构142在转动结构133的上方延伸,于本实施例中,抵接结构141由弹臂构成以提供弹性抵接致动结构132,以限制结构142对转动结构133在绝缘座体11上的移动提供限制,以令转动结构133容置于容置槽沟112,以避免转动结构133脱离绝缘座体11,俾保持转动结构133跨设于绝缘座体11。

另外,为使转动结构133在绝缘座体11上的转动符合预期,如图22至图24所示,卡接辅助件14可选择设置引导结构143,以通过所述引导结构143对转动结构133在绝缘座体11上的转动提供引导。

针对卡接辅助件14的构成,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卡接辅助件14为提供定位绝缘座体11的持力端子。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卡接辅助件14为屏蔽壳体,以为导电端子组12与电路板材2的电性连接提供屏蔽环境。

应说明的是,如图20所示的实施例,当卡接结构131移动至卡接位置P1时,卡接结构131卡接插接于板材插接结构111的电路板材2,如图21所示的实施例,当卡接结构131移动至非卡接位置P2时,卡接结构131解除卡接插接于板材插接结构111的电路板材2,此时,电路板材2可以脱离板材插接结构111。如图21以及图23所示的实施例,当卡接结构131移动至非卡接位置P2后,致动结构132迫使抵接结构141弹性变形以生成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可以提供驱使致动结构132致动转动结构133,以让卡接结构131倾向移动至卡接位置P1(如图20所示)。

于本申请中,如图18至图21所示,所述绝缘座体11可选择具有第一抵靠结构113,以于致动结构132移动至死点位置时,也即,致动结构132的移动即将超过预定行程时,第一抵靠结构113提供抵靠致动结构132,以止挡致动结构132的持续移动,避免致动结构132的移动超过预定行程,以迫使抵接结构141发生挠性变形。另外,所述绝缘座体11可选择具有第二抵靠结构114,以于抵接结构141移动至死点位置时,也即,抵接结构141的移动即将超过预定行程时,第二抵靠结构114提供抵靠抵接结构141,以止挡抵接结构141的持续移动,避免抵接结构141的移动超过预定行程,以迫使抵接结构141发生挠性变形。

以下针对本申请电连接器的构件装配步骤进行说明。如图6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首先,分别准备绝缘座体11与导电端子组12,而后,将导电端子组12嵌设于绝缘座体11,以构成第一电连接器半成品S1。接着,如图8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准备卡接作动体13,而后,将卡接作动体13设置于绝缘座体11上,以构成第二电连接器半成品S2。而后,如图10至图11所示以及图15至图16的实施例,准备卡接辅助件14,而后,将卡接辅助件14嵌设于绝缘座体11的侧边,另外,应说明的是,在将卡接辅助件14嵌设于绝缘座体11的过程中,抵接结构141会靠近转动结构133,是以,如图22至图24所示的实施例,转动结构133可选择具有提供穿设抵接结构141的穿设信道1331,以避免抵接结构141在靠近转动结构133时跟转动结构133发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搭配电路板材使用的电连接器,所提供的电连接器设置有卡接作动体与卡接辅助件。所述卡接作动体具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可移动至卡接位置以对电路板材提供卡接,以避免电路板材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脱离所插接的电连接器。另外,所述卡接作动体可受力以使卡接结构移动至非卡接位置以解除对电路板材的卡接,且当卡接结构移动至非卡接位置后,卡接作动体迫使卡接辅助件弹性变形,此时,卡接辅助件可对卡接作动体施加弹性回复力,以让该卡接结构倾向移动至卡接位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92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