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亮度采用局部调光技术(Local Dimming)调整背光。其中,背光模组分为多个背光分区,各个背光分区的背光亮度分别调整。但是,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当背光模组中各个背光分区的面积较大时,显示模组需要显示的画面的边缘处,较大面积的背光分区发光会造成显示画面边缘处无需提供光源的部分存在光源,且该部分光源面积较大,从而造成显示画面边缘处存在光晕,即在背光模组与显示画面的边缘相对应处,局部调光技术的调光效果不好,对应的显示细腻性存在较大调试难度,容易出现图像边角光晕等不良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结构,背光结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大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数量为n1,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面积为S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数量为n2,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面积为S2,其中,n1>n2,S1<S2。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结构,背光结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驱动方法包括: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大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调节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使得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数量为n1,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面积为S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调节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使得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数量为n2,背光结构的背光分区的面积为S2;其中,n1>n2,S1<S2。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中背光分区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背光结构可划分更多数量的背光分区,从而可减小背光结构中各背光分区的面积,从而显示模组显示的画面的边缘处,背光分区的面积较小,从而即使显示画面边缘处无需提供光源的部分存在光源时,该部分光源面积也较小,从而有效缓解显示画面边缘处存在光晕的情况,甚至显示画面边缘处的光晕可忽略不计,即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分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分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另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另一种时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

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

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

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

图2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分区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分区示意图,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结构10。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20,背光结构10与显示面板20相对设置,且显示面板20位于背光结构10的出光面,背光结构10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背光结构10包括多个背光分区11,即在背光结构10中,将背光结构10划分为多个背光分区11。

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大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即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显示低分辨率画面。

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a的数量为n1,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为S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b的数量为n2,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b的面积为S2,其中,n1>n2,S1<S2。即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a的数量大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的数量,从而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小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背光结构10可划分更多数量的背光分区11,从而可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从而显示模组显示的画面的边缘处,背光分区11的面积较小,从而即使显示画面边缘处无需提供光源的部分存在光源时,该部分光源面积也较小,从而有效缓解显示画面边缘处存在光晕的情况,甚至显示画面边缘处的光晕可忽略不计,即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包括5×10个背光分区11,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包括5×5个背光分区11,图3和图4中所示出的背光分区11的数量、形状和尺寸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数量、形状和尺寸。且,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其他显示模式,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在显示模组显示低分辨率画面时,增大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出了背光结构10和显示面板2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并不代表背光结构10和显示面板20实际所包含的膜层结构及尺寸。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背光结构10包括基板12以及位于基板12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13。可选的,发光单元13为mini-LED(mini-Light Emitting Diode),mini LED应用在背光结构10中做面光源使用时,背光结构10中无需导光板、反射片等结构,有利于背光结构10厚度的减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3也可以为LED或Micro-LED,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第一显示模式下,一个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N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一个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N2,其中,N1<N2。示例性的,参考图3,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1,参考图4,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即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小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从而实现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小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可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从而可实现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背光结构10包括10×10个发光单元13,图2-图4中所示出的背光结构10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形状和尺寸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数量、形状和尺寸。且,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1,图4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分区11内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发光单元13,当然,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其他显示模式,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在显示模组显示低分辨率画面时,增大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即可,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分区内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发光示意图,示例性的,参考图5,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在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需要提供光源时,发光单元13a可用于发光,发光单元13b不用于发光。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可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从而可实现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同时,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由于显示模组显示低分辨率画面,在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需要提供光源时,背光分区11b内部分发光单元13可不发光,在满足显示模组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要求的同时,有利于减小功耗,也可减少器件的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内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一种分布示意图,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内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数量以及分布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图4和图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单元13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阵列排布,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

背光结构10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G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D,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扫描线G电连接,即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整行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扫描线G电连接,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数据线D电连接,即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整列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数据线D电连接。

数据线D用于传输信号调节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和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和/或,扫描线G用于传输信号调节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和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

具体的,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示例性的,参考图6和图7,在第一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此时,图6提供的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一个。参考图6和图8,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示例性的,第一条数据线D和第二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第三条数据线D和第四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依次类推,此时,图6提供的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即可以通过数据线D和/或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和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内发光单元11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例性的示出了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下的时序可根据实际背光分区内发光单元11的数量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数据线用于传输信号调节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分区内发光的发光单元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的比例,和/或,扫描线用于传输信号调节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分区内发光的发光单元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的比例。

具体的,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另一种发光示意图,其中,图8中数据线的信号中做填充的部分表示此时给数据线的信号使得相对应的发光单元不发光,或,此时不给数据线信号使得相对应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同理,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附图中也一并适用,本发明不再进行赘述。示例性的,参考图8和图9,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一方向X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一方向X排布。

可选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交错排布,有利于提高背光结构10整体的光源的均一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同理,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另一种时序图,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参考图10和图1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

可选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交错排布,有利于提高背光结构10整体的光源的均一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参考图11和图12,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从第一条扫描线G至最后一条扫描线G,每两条扫描线G为一个扫描线组,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依次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也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参考图13和图14,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也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均交错排布。

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可通过数据线D和/或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比例,且可通过数据线D和/或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排布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时,如何实现通过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各种排布,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信号调节方式,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同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其他数量时,如何实现通过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各种排布可参考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方法,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背光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相邻两条扫描线G分别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即相邻的扫描线G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

参考图11、图12和图15,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从第一条扫描线G至最后一条扫描线G,每两条扫描线G为一个扫描线组,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依次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也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背光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相邻两条扫描线G分别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即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两组移位寄存器组14可同时向扫描线组中分别与其电连接的不同扫描线G同时提供相同的信号,从而可实现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有效减小移位寄存器组14的对扫描线G的驱动难度,有利于减小寄存器组14的设计难度,有利于减小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背光结构10包括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分别为移位寄存器组14a、移位寄存器组14b,相邻的扫描线G分别与移位寄存器组14a、移位寄存器组14b电连接,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背光结构10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移位寄存器组14,移位寄存器组14与各扫描线G的连接方式可参考本实施例进行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一个移位寄存器组14可包括两个栅极驱动电路,一条扫描线G与两个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扫描线G的驱动能力。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一个移位寄存器组14也可包括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继续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结构10,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20,背光结构10与显示面板20相对设置,且显示面板20位于背光结构10的出光面,背光结构10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背光结构10包括多个背光分区11,即在背光结构10中,将背光结构10划分为多个背光分区11。

显示结构的驱动方法包括:

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大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的分辨率。即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模组显示低分辨率画面。

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调节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a,使得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a的数量为n1,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为S1;

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调节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b,使得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b的数量为n2,背光结构10的背光分区11b的面积为S2;

其中,n1>n2,S1<S2。即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a的数量大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的数量,从而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小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中,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背光结构10可划分更多数量的背光分区11,从而可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从而显示模组显示的画面的边缘处,背光分区11的面积较小,从而即使显示画面边缘处无需提供光源的部分存在光源时,该部分光源面积也较小,从而有效缓解显示画面边缘处存在光晕的情况,甚至显示画面边缘处的光晕可忽略不计,即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背光结构10包括基板12以及位于基板12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13。可选的,发光单元13为mini-LED,mini LED应用在背光结构10中做面光源使用时,背光结构10中无需导光板、反射片等结构,有利于背光结构10厚度的减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3也可以为LED或Micro-LED,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第一显示模式下,一个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N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一个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N2,其中,N1<N2。示例性的,参考图3,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1,参考图4,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即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a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小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从而实现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小于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a的面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可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从而可实现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控制背光分区内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示例性的,参考图5,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在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需要提供光源时,可控制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a用于发光,发光单元13b不用于发光。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可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从而可实现减小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的面积,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同时,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由于显示模组显示低分辨率画面,在背光结构10中背光分区11b需要提供光源时,背光分区11b内部分发光单元13可不发光,在满足显示模组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要求的同时,有利于减小功耗,也可减少器件的损耗。

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单元13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阵列排布,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

背光结构10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G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D,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扫描线G电连接,即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整行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扫描线G电连接,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数据线D电连接,即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整列发光单元13与同一条数据线D电连接。

数据线D用于传输信号调节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和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和/或,扫描线G用于传输信号调节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和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11内发光单元13的数量。

具体的,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一种时序图,示例性的,参考图6和图7,在第一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此时,图6提供的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一个。参考图6和图8,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示例性的,第一条数据线D和第二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第三条数据线D和第四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依次类推,此时,图6提供的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即可以通过数据线D和/或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和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内发光单元11的数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通过所述数据线和/或所述扫描线的信号调节所述背光分区内发光的所述发光单元和不发光的所述发光单元的比例。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8和图9,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一方向X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一方向X排布。

继续参考图10和图11,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从第一条扫描线G至最后一条扫描线G,每两条扫描线G为一个扫描线组,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依次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也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

继续参考图13和图14,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也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均交错排布。

图7-图14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时,如何实现通过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各种排布。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参考图16和图17,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三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3×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一方向X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一方向X排布。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参考图18和图19,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3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发光示意图,参考图20和图21,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4×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为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2×2的矩阵,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也为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2×2的矩阵。

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结构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又一种时序图,参考图21和图22,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从第一条扫描线G至最后一条扫描线G,每两条扫描线G为一个扫描线组,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依次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4×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为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2×2的矩阵,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也为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2×2的矩阵。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可通过数据线D和/或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比例,且可通过数据线D和/或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排布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3×2、2×3以及4×2个时,如何实现通过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各种排布,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信号调节方式,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同理,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其他数量时,如何实现通过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背光分区11b内发光的发光单元13a和不发光的发光单元13b的各种排布可参考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和扫描线G的信号调节方法,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与同一个背光分区内发光单元电连接的数据线中,存在至少两条数据线的信号相同,有利于实现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各背光分区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8和图9,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逐行依次给各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从第一条数据线D至最后一条数据线D,每两条数据线D的信号相同,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一方向X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一方向X排布。

继续参考图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背光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相邻两条扫描线G分别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即相邻的扫描线G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

由于相邻的扫描线G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从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实现在第二显示模式下,通过不同移位寄存器组14同时向与同一个背光分区11b内发光单元13电连接的扫描线G中至少两条扫描线G提供扫描使能信号。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11、图12和图15,在第二显示模式下,从第一条扫描线G至最后一条扫描线G,每两条扫描线G为一个扫描线组,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依次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且给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提供使能信号的时间相互错开,各数据线D单独控制,从而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发光单元13的数量也为2×2个。且,通过各数据线D上信号的调节,使得在第二显示模式下,背光结构10中各背光分区11b中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a沿第二方向Y排布,不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13b沿第二方向Y排布。

背光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相邻两条扫描线G分别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即各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与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组14电连接,两组移位寄存器组14可同时向扫描线组中分别与其电连接的不同扫描线G同时提供相同的信号,从而可实现同一个扫描线组中扫描线G的信号相同,有效减小移位寄存器组14的对扫描线G的驱动难度,有利于减小寄存器组14的设计难度,有利于减小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背光结构10包括两个移位寄存器组14,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背光结构10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移位寄存器组14,移位寄存器组14与各扫描线G的连接方式可参考本实施例进行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3,图2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图23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背光结构中背光分区的面积可根据显示模组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在显示模组显示高分辨率画面时,背光结构可划分更多数量的背光分区,从而可减小背光结构中各背光分区的面积,从而

显示模组显示的画面的边缘处,背光分区的面积较小,从而即使显示画面5边缘处无需提供光源的部分存在光源时,该部分光源面积也较小,从而有

效缓解显示画面边缘处存在光晕的情况,甚至显示画面边缘处的光晕可忽略不计,即有利于减小对高分辨率画面的细腻度调节难度,有效缓解显示图像的边缘出现光晕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0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显示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
  • 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驱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方法
  • 一种电源驱动模组的驱动方法、电源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97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