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3:28


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碳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石墨碳管是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石墨碳管由高纯石墨粉通过特定工艺压制成型的石墨制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石墨碳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石墨碳管进行开槽。

公开号为CN111890581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石墨碳管加工设备,包括底板、夹持装置、开槽装置和吸尘装置,解决现有开槽作业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不能对石墨碳管进行稳定的夹持作业,并且不能及时对石墨碳管进行开槽时产生的灰尘进行吸附作业,还能减少工作时环境中尘埃对作业人的危害。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石墨碳管的硬度较低,其在对石墨碳管夹持时容易造成石墨碳管的损坏,并且夹持范围较小,稳定性较低,同时其在对石墨碳管开槽时无法对开槽部位进行支撑,会导致开槽部位断裂,影响石墨碳管的质量,此外,其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通过设置第一滚筒输送机和第二滚筒输送机实现石墨碳管的自动上下料,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支撑筒将石墨碳管的内壁进行支撑,避免因石墨碳管的硬度较低而导致在对石墨碳管进行夹持时造成石墨碳管损坏的问题,并且支撑筒对石墨碳管的支撑面积较大,固定效果更好,提高了石墨碳管开槽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块将石墨碳管的开槽部位的周边进行支撑,加强了开槽部位的强度,避免石墨碳管在开槽时断裂,提高了开槽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包括第一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盘和开设在转盘圆周方向上的若干个接料腔,所述接料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滑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转盘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开槽组件,所述第一滚筒输送机用于将石墨碳管输送至接料腔内,所述接料腔用于承接石墨碳管,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在跟随接料腔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将石墨碳管进行固定,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在跟随接料腔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二导向组件的作用下与加强组件配合将石墨碳管的开槽部位进行支撑,所述开槽组件用于将石墨碳管进行开槽,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用于输出石墨碳管。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转轴,所述转盘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滑座、滑动设置在滑座内的滑块、固定设置在滑块上的第一连接杆、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的支撑筒、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的导向杆、固定设置在导向杆上的第一导向球、固定设置在支撑筒前端部的限位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滑块与滑座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块设置为凸字形结构,所述支撑筒设置为中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筒内的滑槽、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顶块、固定设置在顶块尾端部的顶杆、固定设置在顶杆尾端部的第二导向球以及固定连接在滑槽和顶块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顶块的前端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推进导轨、固定连接在第一推进导轨上的保持导轨以及固定连接在保持导轨上的脱离导轨,所述第一推进导轨、保持导轨以及脱离导轨均与所述第一导向球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和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导向球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筒前端部的若干个空槽、滑动设置在空槽内的支撑块以及固定连接在空槽和支撑块之间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均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顶块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开槽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气缸、固定连接在气缸输出轴上的滑板、固定设置在滑板上的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转动轴以及固定设置在转动轴底部的圆形刀片,所述滑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支撑块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垫。

本发明设置有第一滚筒输送机、第二滚筒输送机以及转动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滚筒输送机、第二滚筒输送机实现石墨碳管的自动上下料,通过设置转盘和若干个接料腔带动石墨碳管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固定和开槽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人工进行上下料。

本发明设置有固定组件和第一导向组件,通过设置支撑筒在跟随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位于接料腔左右两侧的支撑筒,在第一推进导轨的作用下进入石墨碳管内将石墨碳管的内壁进行支撑,通过支撑石墨碳管的内壁,有效避免了因石墨碳管的硬度较低而导致在对石墨碳管进行夹持时造成石墨碳管损坏的问题,并且支撑筒对石墨碳管的支撑面积较大,固定效果更好,提高了石墨碳管开槽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设置有支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以及加强组件,通过设置顶块在跟随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推进导轨的作用下进入支撑筒内,使得顶块与支撑块相配合将支撑块顶出空槽,从而使得支撑块将石墨碳管的开槽部位的周边进行支撑,加强石墨碳管的强度,避免石墨碳管在开槽时断裂,提高了开槽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适合石墨碳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该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组件和开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石墨碳管固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转盘转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滚筒输送机;11-石墨碳管;2-第二滚筒输送机;3-转动组件;31-转盘;32-接料腔;33-支撑座;34-固定座;35-第一电机;36-转轴;4-固定组件;41-滑座;42-滑块;43-第一连接杆;44-支撑筒;45-第二连接杆;46-导向杆;47-第一导向球;48-限位杆;49-第一弹簧;5-支撑组件;51-滑槽;52-顶块;53-顶杆;54-第二导向球;55-第二弹簧;6-第一导向组件;61-第一支撑杆;62-第一推进导轨;63-保持导轨;64-脱离导轨;7-第二导向组件;71-第二支撑杆;72-第二推进导轨;8-开槽组件;81-固定架;82-固定板;83-气缸;84-滑板;85-第二电机;86-转动轴;87-圆形刀片;9-加强组件;91-空槽;92-支撑块;93-第三弹簧。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管状半导体石墨件的加工设备,包括第一滚筒输送机1,第一滚筒输送机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滚筒输送机2,第一滚筒输送机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包括转盘31和开设在转盘31圆周方向上的若干个接料腔32,接料腔3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内滑动设置有支撑组件5,转盘3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6和第二导向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4内设置有加强组件9,转动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开槽组件8,第一滚筒输送机1用于将石墨碳管11输送至接料腔32内,接料腔32用于承接石墨碳管11,固定组件4用于在跟随接料腔32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导向组件6的作用下将石墨碳管11进行固定,支撑组件5用于在跟随接料腔32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二导向组件7的作用下与加强组件9配合将石墨碳管11的开槽部位进行支撑,开槽组件8用于将石墨碳管11进行开槽,第二滚筒输送机2用于输出石墨碳管11,第一滚筒输送机1和第二滚筒输送机2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转动组件3还包括支撑座33、固定设置在支撑座33上的固定座34、固定设置在固定座34上的第一电机35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座34上的转轴36,转盘31固定设置在转轴36上,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与转轴36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开启第一电机35带动转轴36、转盘31和若干个接料腔32进行转动,从而在接料腔32转动的过程中,石墨碳管11完成上料、固定开槽以及下料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人工进行上下料,省时省力。

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转盘31上的滑座41、滑动设置在滑座41内的滑块42、固定设置在滑块42上的第一连接杆43、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3上的支撑筒44、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3上的第二连接杆45、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5上的导向杆46、固定设置在导向杆46上的第一导向球47、固定设置在支撑筒44前端部的限位杆48以及固定连接在滑块42与滑座41之间的第一弹簧49,滑块42设置为凸字形结构,支撑筒44设置为中空结构,在使用时,当位于第一滚筒输送机1输出端的接料腔32将石墨碳管11接料后,在转盘31的带动下转动90度,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球47与第一推进导轨62相配合,使得支撑筒44向石墨碳管11内移动,第一弹簧49压缩,使得接料腔32左右两侧的支撑筒44逐渐进入石墨碳管11内,两个限位杆48相抵触后,将石墨碳管11的内壁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因石墨碳管11的硬度较低而导致在对石墨碳管11进行夹持时造成石墨碳管11损坏的问题,并且支撑筒44对石墨碳管11的支撑面积较大,固定效果更好,提高了石墨碳管11开槽时的稳定性,此外,通过设置限位杆48,避免支撑组件5在向支撑筒44内移动时带动支撑筒44在石墨碳管11内移动,起到限制限位杆48移动的作用,提高稳定性。

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5包括开设在支撑筒44内的滑槽51、滑动设置在滑槽51内的顶块52、固定设置在顶块52尾端部的顶杆53、固定设置在顶杆53尾端部的第二导向球54以及固定连接在滑槽51和顶块52之间的第二弹簧55,顶块52的前端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在使用时,当支撑筒44完全将石墨碳管11固定后,转盘31继续转动90度,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导向球54与第二推进导轨72相配合,使得顶块52向支撑筒44内移动,第二弹簧55压缩,使得接料腔32左右两侧的顶块52逐渐进入支撑筒44内,使得顶块52与支撑块92相配合将支撑块92顶出空槽91,从而使得支撑块92将石墨碳管11的开槽部位的周边进行支撑,加强石墨碳管11的强度,避免石墨碳管11在开槽时断裂,提高了开槽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如图3所示,第一导向组件6包括第一支撑杆61和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61上的第一推进导轨62、固定连接在第一推进导轨62上的保持导轨63以及固定连接在保持导轨63上的脱离导轨64,第一推进导轨62、保持导轨63以及脱离导轨64均与第一导向球47相配合,在使用时,当第一导向球47转动经过第一推进导轨62时,支撑筒44进入石墨碳管11内将石墨碳管11进行固定,当第一导向球47转动经过保持导轨63时,支撑筒44保持对石墨碳管11的固定,此时可将石墨碳管11进行开槽作业,当第一导向球47转动经过脱离导轨64时,支撑筒44复位,脱离石墨碳管11,此时石墨碳管11完成开槽,落至第二滚筒输送机2上进行输出。

如图3所示,第二导向组件7包括第二支撑杆71和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71上的第二推进导轨72,第二推进导轨72与第二导向球54相配合,在使用时,当第二导向球54转动经过第二推进导轨72,顶块52进入支撑筒44内将支撑块92顶出将石墨碳管11的开槽部位的周边进行支撑。

如图6所示,加强组件9包括开设在支撑筒44前端部的若干个空槽91、滑动设置在空槽91内的支撑块92以及固定连接在空槽91和支撑块92之间的第三弹簧93,支撑块92的两端均设置为弧形结构,支撑块92与顶块52相配合,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顶块52与支撑块92配合,使得第三弹簧93压缩,支撑块92伸出空槽91对石墨碳管11的开槽部位的周边进行支撑,加强了石墨碳管11的开槽部位的强度,提高开槽的精度。

如图2所示,开槽组件8包括固定架8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81上的固定板82、固定设置在固定板82上的气缸83、固定连接在气缸83输出轴上的滑板84、固定设置在滑板84上的第二电机85、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85输出轴上的转动轴86以及固定设置在转动轴86底部的圆形刀片87,滑板84滑动设置在固定板82上,在使用时,当接料腔32带动石墨碳管11转动至开槽组件8处时,气缸83运作,气缸83的输出轴伸出,带动滑板84靠近石墨碳管11,第二电机85启动,带动转动轴86和圆形刀片87进行转动,在圆形刀片87转动的过程中将石墨碳管11进行开槽作业。

实施例

如图6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块9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垫,通过设置柔性垫在对石墨碳管11的内壁进行支撑时,起到对石墨碳管11保护的作用,避免石墨碳管11磨损,影响产品质量。

首先开启第一电机35带动转轴36、转盘31和若干个接料腔32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滚筒输送机1将石墨碳管11输送至接料腔32内,接料腔32在转盘31的带动下转动90度,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球47与第一推进导轨62相配合,使得支撑筒44向石墨碳管11内移动,第一弹簧49压缩,使得接料腔32左右两侧的支撑筒44逐渐进入石墨碳管11内,两个限位杆48相抵触后,将石墨碳管11的内壁进行固定,随后转盘31继续转动90度,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导向球54与第二推进导轨72相配合,使得顶块52向支撑筒44内移动,第二弹簧55压缩,使得接料腔32左右两侧的顶块52逐渐进入支撑筒44内,使得顶块52与支撑块92相配合将支撑块92顶出空槽91,从而使得支撑块92将石墨碳管11的开槽部位的周边进行支撑,与此同时,支撑筒44经过保持导轨63,在保持导轨63的作用下,保持对石墨碳管11的固定,随后,石墨碳管11位于开槽组件8的前方,气缸83运作,气缸83的输出轴伸出,带动滑板84靠近石墨碳管11,第二电机85启动,带动转动轴86和圆形刀片87进行转动,在圆形刀片87转动的过程中将石墨碳管11进行开槽作业,开槽完成后,转盘31转动90度,使得第一导向球47经过脱离导轨63,此时,支撑筒44复位,脱离石墨碳管11后,石墨碳管11落至第二滚筒输送机2上进行输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实用性。

相关技术
  • 管状零件加工设备
  • 一种薄壁管状零件加工工装及方法
  • 一种高强度注塑件、高强度注塑件加工设备及工艺
  • 一种送料装置及其组成的半导体激光机器人加工设备
  • 一种适用于管状零件加工的后放式排料的加工设备
  • 一种基于管状零部件焊接加工用的高端装备制造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06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