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按钮开关、操作盘以及按钮开关的拆卸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7:49


按钮开关、操作盘以及按钮开关的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够从操作盘的操作侧进行更换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操作按钮单元,该操作按钮单元具备:按钮基座,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夹持操作件;以及壳体,其通过按钮基座的插入而将按钮基座嵌合卡定,另一方面能够从操作面侧解除该嵌合卡定。在该按钮单元中,在对操作件所具备的基板部或按钮顶部进行修理的情况下,通过解除壳体对按钮基座的嵌合卡定而实现从操作侧对基板部或按钮顶部进行更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815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操作按钮单元所具备的壳体具备用于固定于操作盘的安装单元,安装于操作盘的面板的背侧。因此,在壳体自身破损的情况下,存在需要从操作盘的背侧解除壳体的固定的课题。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在按钮开关中,对将按钮基座支承于壳体的支承部件进行更换的情况下,能够从操作侧拆卸支承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按钮开关具备:操作部件,其被使用者从进行操作盘的操作的操作侧操作,操作盘设置有开口;按钮基座,其形成为能够从开口插入,并保持操作部件;支承部件,其由比开口小的构件构成,以能够通过从操作侧进行的操作而使按钮基座脱离的方式支承按钮基座;以及固定部件,其设置于能够从开口进行操作的位置,将支承部件固定于操作盘的壳体。

此外,本公开的操作盘具备:壳体,其具备操作面板以及金属板,操作面板具有背面和作为操作面的正面,并设置有开口,金属板被设置成与该操作面板的背面对置;以及按钮开关,按钮开关具备:操作部件,其从开口露出,被使用者从操作面侧操作;按钮基座,其形成为能够从开口插入壳体内,并保持操作部件;支承部件,其由比开口小的构件构成,以能够通过从开口与操作部件之间的间隙插入的辅具而使按钮基座脱离的方式支承按钮基座;以及固定部件,其设置于能够从操作面侧进行操作的位置,将支承部件固定于壳体的金属板。

此外,本公开的按钮开关的拆卸方法是将按钮开关从操作盘的壳体拆卸的方法,按钮开关具备:操作部件,其具有按钮顶部;按钮基座,其保持操作部件;以及支承部件,其支承按钮基座,并由固定部件固定于壳体,按钮开关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按钮顶部与操作盘的开口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插入辅具,解除支承部件对按钮基座的支承;将操作部件及按钮基座从操作盘的开口取出;从开口对将支承部件固定于操作盘的壳体的固定部件进行操作,解除固定部件对支承部件的固定;将支承部件从开口取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按钮开关中,对将按钮基座支承于壳体的支承部件进行更换的情况下,能够从操作侧拆卸支承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盘的端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按钮开关的连接器周边的端面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按钮开关的连接器端子的形状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按钮开关的连接器端子与安装连接器端子的接触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解除按钮基座的支承的动作的端面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解除支承构件的固定的动作的端面图。

图7是从正面观察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盘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操作盘的端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2中的按钮开关的杆周边的端面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解除按钮基座的支承的动作的端面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操作盘的端面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解除按钮基座的支承的动作的端面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操作盘的端面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5中的操作盘的端面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5中的解除支承构件的固定的动作的端面图。

图16是从正面观察实施方式5中的操作盘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按钮开关100及操作盘1000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各附图中的相同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盘1000的端面图。该端面图是从正上方观察相对于地面水平的端面的图。因此,纸面的近前为实际的上方向,里侧为实际的下方向。此外,纸面的上下方向中的上侧是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操作侧,下侧是其背侧。以下,将纸面的上侧称为操作侧,将下侧称为背侧,将纸面的横向直接称为右侧左侧。并且,将穿过按钮开关100的中心的相对于地面水平的轴中的、沿纸面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称为中心轴,将靠近中心轴的一方称为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的一方称为外侧。

操作盘1000具备壳体1、按钮开关100以及线缆7,操作盘1000通过线缆7将使用者按压按钮开关100的情况输出到外部装置。首先,使用图1对壳体1的结构进行说明。壳体1具备壳体主体13及金属板12。

壳体主体13是内部为空腔的长方体结构,具有面向操作侧的操作面板11。在图1中,操作面板11具有作为面向操作侧的操作面的正面,并且在其背侧具有背面。此外,设置有使后面所说明的按钮开关100的操作部件2从操作侧露出的开口16。

壳体主体13的背侧的开口由未图示的板覆盖。此外,在该板设置有供后面说明的线缆7通过的孔。

接着,对金属板12进行说明。金属板12由不易产生变形、破损的较硬的金属(例如铁)构成。金属板12具有其两端朝向背侧弯折成直角的弯折面12b,弯折面12b与壳体主体13的侧面的内壁接触。此外,除了弯折面12b以外,作为金属板12的中央部分的安装面12a被设置成与操作面板11的背面对置,横向的长度与从壳体主体13的侧面的内壁的右侧至左侧的长度一致。金属板12通过利用螺栓14及螺母15将弯折面12b固定于壳体主体13的侧面的内壁,从而被固定于壳体主体13。

此外,金属板12在安装面12a的操作侧具备与后面说明的支承构件4a、4b的引导部42、即凸部接触的凹部17。

接着,对按钮开关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按钮开关100具备操作部件2、按钮基座3、支承部件40、作为固定部件的螺钉5以及基板部件6。

此外,操作部件2从操作侧依次具备按钮顶部21、适配器22以及可动体23,通过使用者的按压动作而从操作侧向背侧移动。

按钮顶部21是从壳体1的开口16向操作侧露出并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部分。此外,按钮顶部21是按钮开关100的外观面,书写有各种文字、数字。按钮顶部21在背侧的圆周上具有朝向内侧的爪状的形状,通过该爪状的形状与接下来说明的适配器结合。

适配器22将按钮顶部21与可动体23结合。适配器22在操作侧的圆周上具有用于与按钮顶部21的爪状形状结合的凹部,在背侧的圆周上朝向外侧形成有用于与可动体23结合的爪状的形状。通过改变适配器22的形状,能够使按照不同规格制造的按钮顶部21与按钮开关100的其他部件结合。

可动体23是经由适配器22支承按钮顶部21,并以能够通过从操作侧的按压动作而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接下来所说明的按钮基座3上的部件。在操作侧的圆周上,具有朝向内侧而与适配器22的爪状的形状结合的爪状的形状。此外,在背侧的圆周上,朝向外侧设置有凸缘,通过设置于接下来所说明的按钮基座3上的凸缘,来抑制向操作侧方向的移动。此外,可动体23在其中央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是按压后面所说明的开关62的凸部。

接着,对按钮基座3进行说明。按钮基座3将操作部件2保持为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按压动作而移动。横向的长度形成为比开口16小,能够从开口16取出。按钮基座3在操作侧的圆周具有朝向内侧的凸缘,抑制包括可动体23的操作部件2向操作侧移动。

此外,按钮基座3在具有凸缘的外框的内侧具有支承后面所说明的基板部件6的基板61的板部32。板部32在其中央具有供基板部件6的连接器63贯通的孔。而且,按钮基座3在背侧在左右各具有一个支承于后面所说明的支承部件40的爪部31。该爪部31朝向按钮基座3的外侧,通过支承部件40的钩部41抑制向操作侧的移动。此外,爪部31位于比操作部件2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

接着,对支承部件40进行说明。支承部件40由作为比开口16小的构件的支承构件4a、4b构成。支承构件4a、4b具有同样的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区别两者时简称为支承构件4。支承构件4在右侧和左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承构件4具有抑制按钮基座3的爪部31向操作侧移动的钩部41。钩部41在内侧具有越朝向内侧则与操作面板11的距离越远的挠性的倾斜部41a,该倾斜部41a卡住按钮基座3的爪部31。

当将倾斜部41a的外侧的端作为起点,将内侧的端作为终点时,起点位于比操作面板11的开口16的边缘靠外侧的位置,终点在比操作部件2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与爪部31接触。因此,倾斜部41a设置在与开口16的边缘和操作部件2的外缘之间的间隙81对置的位置。因此,左右的支承构件4中的、在内侧设置了倾斜部41a的钩部41之间的长度比开口16的右侧的边缘与左侧的边缘之间的长度长。

支承构件4具有与作为金属板12的中央部分的安装面12a接触的基底部43。该基底部43具备与设置于金属板12的安装面12a的凹部17嵌合的凸部、即引导部42。

作为固定部件的螺钉5穿过支承构件4的基底部43和金属板12的安装面12a上设置的内螺纹,将构成支承部件40的支承构件4固定于壳体1的金属板12。螺钉5的头部设置在与开口16对置的位置。因此,通过从操作侧将螺丝刀插入开口16,能够进行螺钉5的固定以及解除的操作。

接着,对基板部件6进行说明。基板部件6具备基板61、以及组装于基板61的开关62、连接器63和光源64。随着使用者的按压动作引起的操作部件2的移动,开关62被按压,从连接器63向外部装置输出开关62被按压的情况,同时点亮光源64。此外,按照经由连接器63从外部装置输入的信号,将光源64熄灭。

基板61位于按钮开关100的中央,支承于按钮基座3的板部32。在操作侧的中央组装有开关62,在操作侧的右侧和左侧组装有光源64。另一方面,在背侧的中央具备连接器63。

开关62的操作侧与可动体23的按压部接触,通过使用者的按压动作,操作部件2移动从而开关62被按压,开关62被接通。此外,若使用者的按压动作被解除,则开关62通过复原力而将按压部向操作侧推回,使操作部件2返回原来的位置。

连接器63与接下来所说明的线缆7的安装连接器71结合,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电力的接收。此外,光源64是利用经由连接器63从外部供给的电力而发光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对线缆7进行说明。线缆7作为按钮开关100与外部装置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媒介,并且从外部装置向按钮开关100供给电力。线缆7具备安装连接器71、电线72、中继连接器73以及外部连接器74。

安装连接器71通过将基板部件6的连接器63从操作侧插入内部而结合。安装连接器71的操作侧形成得较宽,成为容易插入连接器63的形状。此外,安装连接器71支承于设置在支承构件4的内侧的槽。

使用图2、图3以及图4,对连接器63与安装连接器71的结合部分进行说明。图2是从安装连接器71拔出连接器63时的局部放大图。连接器63具有多个连接器端子63a,安装连接器71具有与连接器端子63a一对一地对应的安装连接器端子71a。连接器端子63a与安装连接器端子71a接触,由此按钮开关100导通。

图3是连接器端子63a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接触的连接器端子63a与安装连接器端子71a的图。连接器端子63a具有向背侧突出并弯曲的形状,能够与安装连接器端子71a可靠地接触。

电线72具备电源线和信号线。中继连接器73设置于电线72的与安装连接器71相反的一侧,与外部连接器74结合。中继连接器73与外部连接器74的结合是能够拆装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连接器73和外部连接器74通过螺钉结合,通过转动结合部分而能够进行拆卸和安装。从外部连接器74连接到外部装置的电线72的长度有余量,通过从操作侧拉动安装连接器71,能够将中继连接器73和外部连接器74的结合部分拉出到比开口16靠操作侧的位置。另外,中继连接器73与外部连接器74的结合也可以通过螺钉以外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嵌合而导通的电线连接器。

接着,使用图5、图6及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图5是将辅具8插入间隙81时的操作盘1000的端面图。辅具8用于更换按钮开关100,具备把手82和位于把手82的两端且朝向同一方向的两根插入部83。把手82的长度比按钮顶部21的横向宽度长一些,插入部83与把手82呈直角相交。因此,辅具8只要与按钮顶部21水平地把持把手82,将插入部83的前端插入间隙81,则两根插入部83能够同时插入间隙81。

对按钮开关100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若将辅具8的插入部83从间隙81插入,则插入部83的前端与支承构件4的倾斜部41a抵接。如果进一步向背侧压入,则由于倾斜部41a具有挠性,因此倾斜部41a的内侧的端向背侧移动,如图5所示,倾斜部41a对按钮基座3的支承被解除。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操作部件2向操作侧拔出,能够将按钮开关100中的操作部件2、按钮基座3以及基板部件6从开口16取出。

接着,通过从操作侧牵拉线缆7的安装连接器71,能够将线缆7的中继连接器73与外部连接器74的结合部分从开口16取出。此外,此时,如果需要更换安装连接器71,则能够通过解除中继连接器73与外部连接器74的结合部分的结合来进行更换。

图7是从操作侧观察将按钮基座3拆卸且将线缆7的中继连接器73与外部连接器74的结合部分从开口16取出后的操作盘1000的图。支承构件4的虚线所示的部分表示隐藏于操作面板11而看不见的部分。此外,金属板12中央的涂黑部分表示线缆7通过的孔。

接着,从操作侧将螺丝刀插入开口16,使用螺丝刀将固定支承部件40的螺钉5拆卸,从而解除螺钉5对支承部件40的固定。该固定的解除是能够对左右设置的支承构件4一个一个地进行的。如图6所示,解除了固定的支承构件4能够一个一个地从金属板12的安装面12a拆卸。即,构成支承部件40的多个支承构件4a、4b以能够分割的方式安装于金属板12,该一个一个的支承构件4比开口16小,因此能够从开口16取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从操作侧卸下按钮开关100。接着,对按钮开关10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安装按照与取出相反的顺序进行。

首先,将一个支承构件4从开口16插入并设置于安装面12a。此时,通过将引导部42设置为与安装面12a的凹部17接触,能够设置于正确的位置。接下来,使用螺丝刀通过螺钉5将支承构件4固定于安装面12a。对左右的支承构件4双方进行该处理。

接着,将线缆7的安装连接器71放置于支承构件4的槽,从而设置在正确的位置。最后,通过从开口16插入操作部件2、按钮基座3以及基板部件6,能够安装按钮开关100。

根据以上内容,在更换将按钮基座3支承于壳体1的支承部件40的情况下,能够从操作侧取出支承部件40。因此,不需要为了更换支承部件40而打开壳体主体13自身的作业。这在因操作盘1000嵌入建筑物的壁等原因而难以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作为壳体主体13的操作侧的面的操作面板11不能够容易开闭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操作侧更换支承部件40。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按钮开关100对于设置于电梯的层站的呼梯按钮、或设置在电梯的轿厢内的目的地按钮的操作盘1000等、因空间或设计等原因而难以使操作面板11成为能够开闭、在从背侧进行作业时需要大量劳力的结构特别有用。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引导部42,在从作业空间有限的开口16进行的作业中,也将支承构件4引导至特定的设置位置,因此容易安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承部件40分为多个支承构件4。由此,能够从开口16取出,并且左右设置的钩部41之间的长度比开口16长,倾斜部41a设置在与间隙81对置的位置,因此容易通过辅具8解除按钮基座3的支承。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是代替支承部件40的钩部41而设置了杆9的按钮开关100,该杆9通过辅具8的按压而旋转,从而解除按钮基座3的支承。以下,使用图8、图9及图10,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各附图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首先,使用图8以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操作盘1000的端面图。在左右的支承构件4中,代替钩部41而设置有杆9。该杆9在轴91的外侧具有辅具承受部96,辅具承受部96位于与间隙81对置的位置。使用详细地示出了右侧的支承构件4的杆9及其周边的图9,详细地说明结构。以下,对右侧的杆9进行说明。

杆9具有轴91、杆爪92、止动件93、扭簧94、弹簧止挡件95以及辅具承受部96。轴91固定于支承构件4,在其两端具备杆爪92和辅具承受部96,在背侧方向具备止动件93。此外,在轴91的周围卷绕有扭簧94。在辅具8从操作侧按压辅具承受部96的情况下,右侧的杆9以轴91为中心向右旋转。

杆爪92设置在比轴91靠内侧的位置,杆爪92的背侧与实施方式1的倾斜部41a的内侧的一端同样地,抑制按钮基座3的爪部31向操作侧移动。即,杆爪92以通过与爪部31接触而使得按钮基座3不会脱落的方式支承按钮基座3。此外,当杆9向右旋转时,杆爪92的操作侧与按钮基座3的背侧接触,从而将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推起。辅具承受部96位于比轴91靠外侧的与间隙81对置的位置,在被辅具8按压的情况下向背侧方向移动。

扭簧94绕轴91卷绕,其一端固定于支承构件4的基底部43。此外,另一端从背侧卡挂于作为设置在辅具承受部96上的凸部的弹簧止挡件95。该扭簧94对杆9施加以轴91为中心的向左旋转的力。通过由该扭簧94产生的向左旋转的力,杆爪92向背侧方向按压爪部31。

止动件93是设置在轴91的背侧的凸部。止动件93使得在取出了按钮基座3的情况下,杆9不会向左旋转一定的角度以上。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取出了按钮基座3的情况下,不再存在按钮基座3的爪部31对杆爪92向背侧方向移动的抑制。于是,杆9由于扭簧94的力而欲向左旋转,因此通过与设置于支承构件4的凸部、即止动件承受部44接触来抑制该向左旋转。

接着,使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利用辅具8的插入部83按压辅具承受部96时的与图9相同的区域的端面图。图中的虚线表示按压前的杆及按钮基座3的位置。

当利用插入部83按压辅具承受部96时,右侧的杆以轴91为中心向右旋转,直至辅具承受部96的背侧与止动件承受部44的外侧接触。通过该旋转,杆爪92的背侧与爪部31的接触被解除,杆爪92的操作侧面使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移动。

并且,如果更换按钮开关100的人员抓住操作部件2并拔出,按钮基座3也能够从开口16取出。在取出按钮基座3之后,由于扭簧94的向左旋转的力,杆爪92欲继续向左旋转,但止动件93与止动件承受部44接触,从而抑制了向左旋转。由此,杆9在与支承按钮基座3时几乎不变的位置处停止旋转。即,在安装按钮开关100时,如果插入按钮基座3,则具有挠性的按钮基座3的爪部31通过与杆爪92的操作侧接触而变形,能够对按钮基座3进行安装。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提供即使利用辅具8按压支承构件4也不易损坏的按钮开关100。而且,由于杆爪92的操作侧使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移动,因此容易将按钮基座3从开口16取出。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是在按钮基座3安装有作为驱动部件的伸长部件34的按钮开关100。以下,使用图11及图12,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图11及图12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首先,使用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操作盘1000整体的端面图。

按钮基座3在板部32具有伸长部件34。伸长部件34具备支柱35以及弹簧36,当按钮基座3的爪部31支承于支承构件4的倾斜部41a时是压缩状态,当支承被解除时变化为伸长状态。

支柱35是穿过设置于板部32的孔的棒状的构造,在操作侧的一端具备支柱止挡件35a,在背侧的一端具备脚部35b。支柱止挡件35a是比设置于板部32的孔大的部件,防止支柱35从孔脱落。脚部35b是与支承构件4的基底部43接触的部分。此外,支柱35的长度比板部32至基底部43的长度长。

弹簧36卷绕于支柱35,对板部32的背侧和脚部35b的操作侧施加压力。弹簧36的卷比设置在板部32上的孔大。因此,弹簧36不穿过孔。

接着,使用图11及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2是解除支承构件4对按钮基座3的支承时的本实施方式的操作盘1000整体的端面图。

在通过支承构件4支承着按钮基座3时,支柱35的长度比板部32至基底部43的长度长,因此支柱35的操作侧的一部分穿过设置于板部32的孔,存在于比板部32靠操作侧的位置。此时,弹簧36不穿过孔,因此被板部32的背侧和脚部35b的操作侧按压。即,弹簧36对按钮基座3施加向作为开口16的方向的操作侧移动的力。

若解除支承构件4对按钮基座3的支承,则通过弹簧36的复原力,对板部32的背侧和脚部35b的操作侧施加压力,由此伸长部件34伸长,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移动。当通过移动而使得板部32的操作侧与支柱止挡件35a的背侧接触时,伸长部件34的伸长停止,按钮基座3的移动也停止。

根据以上内容,在将按钮基座3从开口16取出时,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移动,因此操作部件2突出到比开口16靠操作侧的位置,容易拔出按钮基座3。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是具备作为驱动部件的磁铁的按钮开关100。以下,使用图13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图13中,与图1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板部32的背侧中的比与螺钉5对置的位置靠外侧的部分比实施方式1厚。而且,在厚的部分的背侧具备按钮基座磁铁33。此外,在基底部43的与按钮基座磁铁33对置的位置具备支承构件磁铁45。按钮基座磁铁33和支承构件磁铁45的磁场方向是相互排斥的方向。例如,在使按钮基座磁铁33的背侧为S极的情况下,支承构件磁铁45的操作侧也是S极。

此外,在连接器63的背侧也具备连接器磁铁63b,在安装连接器71的与连接器磁铁63b对置的位置也具备安装连接器磁铁71b。关于这些磁铁的磁场方向,连接器磁铁63b与按钮基座磁铁33相同,安装连接器磁铁71b与支承构件磁铁45相同。因此,连接器磁铁63b和安装连接器磁铁71b是相互排斥的方向。

根据以上的结构,若解除支承构件4对按钮基座3的支承,则通过磁铁相互排斥的力,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移动。因此,操作部件2突出到比开口16靠操作侧的位置,容易拔出按钮基座3。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是代替支承部件40的钩部41而设置了板簧部件52的按钮开关100。以下,使用图14、图15以及图16,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各附图中的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首先,使用图14以及图15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操作盘1000的端面图。在左右的支承构件4中,代替钩部41而设置有板簧部件5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的支承构件4具备板簧部件52以及基底部43。以下,对左侧的支承构件4b进行说明。

板簧部件52具有作为倾斜部的板簧爪52a、辅具承受部52b、柱部52c、变形部52d、基座按压部52e、以及辅具引导件52f,变形部52d通过螺钉51固定于支承构件4的基底部43。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构件4的基底部43具有按压支承部46。

首先,使用图15对板簧部件52如何固定于基底部43进行说明。图15是从操作侧观察拆卸了按钮基座3后的操作盘1000的图。支承构件4的虚线所示的部分表示隐藏于操作面板11而看不见的部分。

板簧部件52以夹着后面所说明的基底部43的按压支承部46的方式在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各具有一个变形部52d。此外,各个变形部52d的内侧的一端通过螺钉51固定于基底部43的按压支承部46以外的部分。此外,两个变形部52d的外侧的一端经由后面所说明的柱部52c的背侧的一端而成为一体。另外,纸面的上下方向实际上是从操作侧观察操作盘1000时的上下方向。

基底部43的按压支承部46设置于基底部43的纸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心,是在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各设置有一个的变形部52d之间向基底部43的外侧突出的部分,如图14所示,位于基座按压部52e的背侧。

返回图14,对板簧部件52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固定于基底部43的变形部52d的外侧的一端与柱部52c成为一体。柱部52c是沿操作部件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柱。柱部52c的背侧的一端被两个变形部52d夹着,在内侧具有基座按压部52e。另一方面,在柱部52c的操作侧具有板簧爪52a、辅具承受部52b以及辅具引导件52f。

基座按压部52e是被两个变形部52d夹着而从柱部52c的背侧的一端向内侧延伸的结构,内侧的一端在按钮基座3与按压支承部46之间形成向按钮基座3侧弯折的凸部。

辅具承受部52b是从柱部52c的操作侧的一端向内侧延伸的结构,设置在与间隙81对置的位置。辅具引导件52f是设置在辅具承受部52b的内侧和外侧的两端的两根柱,是与柱部52c同样地沿操作部件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柱。板簧爪52a是设置于内侧的辅具引导件52f的操作侧的一端的爪。板簧爪52a的内侧的一端与实施方式1的倾斜部41a的内侧的一端同样地,抑制按钮基座3的爪部31向操作侧移动。

接着,使用图16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利用辅具8的插入部83按压辅具承受部52b时的与图14相同的区域的端面图。

当通过插入部83按压辅具承受部52b时,左侧的板簧部件52中的变形部52d以外的部分以按压支承部46的外侧的端部为中心向左旋转。此时,变形部52d因被插入部83按压的压力而变形。通过该旋转,板簧爪52a与爪部31的接触被解除,基座按压部52e使按钮基座3向操作侧移动。并且,如果更换按钮开关100的人员抓住操作部件2并拔出,则按钮基座3也能够从开口16取出。此外,如果停止插入部83的按压,则变形部52d的变形被解除而恢复原来的形状。接着,从操作侧向开口16插入螺丝刀,使用螺丝刀拆卸螺钉51,由此解除板簧部件52相对于基底部43的固定。由于板簧部件52比开口16小,因此解除了固定的板簧部件52能够从开口16一个一个地取出。另外,通过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操作,也能够取出基底部43。

另一方面,在安装时,通过将操作部件2、按钮基座3以及基板部件6从开口16插入,板簧爪52a的操作侧被按钮基座3的爪部31按压而变形,在彻底插入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由此能够如图14所示那样支承按钮基座3。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地从开口16取出按钮开关10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部件52也能够从开口16取出。此外,与实施方式2的杆9相比,能够更廉价地制造板簧部件52。而且,由于设置有辅具引导件52f,因此容易利用辅具8按压辅具承受部52b。另外,板簧部件52也可以通过使一块金属板变形来制造。

综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以下示出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2以及按钮基座3由不同的构件构成,但操作部件2以及按钮基座3也可以由一体化的一个构件构成。此外,操作部件2是通过来自使用者的按压动作而从操作侧向背侧移动的,但为了解决课题,操作部件2只要是由使用者从操作侧操作的部件,则可以是任意的部件。例如,也可以使操作部件2为触摸面板,使按钮开关100为触摸式的按钮,也可以使操作部件2为非接触式的传感器,使按钮开关100为非接触按钮。

在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40由比开口16小的支承构件4构成。在此所说的比开口16小意味着成为在取出时可以穿过开口16的大小。例如,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大小:在支承构件4设置弯折机构,在壳体1的内部变形,从而能够从开口16取出。

在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40由两个支承构件4构成,但构件的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多个构件构成。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支承部件40为了使倾斜部41a与间隙81对置而由多个支承构件4构成,但为了解决课题,支承部件40也可以是比开口16小的一个部件。

在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是螺钉5,但固定部件只要能够通过从操作侧的操作来解除支承部件40的固定,则可以是任意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销等。此外,固定部件也可以是设置于支承部件40、金属板12的爪等。

实施方式中的弹簧36或扭簧94只要具有同样的功能即可,也可以使用橡胶等其他的弹性体。

在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2是凸部,但也可以将引导部42设为凹部而在基底部43设置凸部。

在实施方式4中,作为驱动装置的磁铁的磁场方向分别是相互排斥的,但也可以将其设为相互吸引的方向,在插入按钮基座3时作为用于向正确的位置进行设置的引导件。即,也可以对按钮基座3施加使按钮基座3从开口16向壳体1的内部的方向移动的力。此外,也可以通过对磁铁的磁场方向进行电控制而使磁场反转,从而在取出按钮基座3时,将磁场设定为磁铁相互排斥的方向,在安装按钮基座3时,将磁场设定为在磁铁相互吸引的方向。

在实施方式中,按钮开关100经由线缆7被供给电力,但为了解决课题,也可以代替线缆7而利用无线供电技术向按钮开关100供给电力。即,按钮开关100也可以具备无线供电系统的接收器。此外,也可以代替线缆7而具备无线通信装置,进行与外部装置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

在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40通过从操作侧被辅具8按压而变形,从而解除按钮基座3的支承。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解除按钮基座3的支承。

例如,按钮开关100也可以具备接收来自壳体1的外部的远程操作的解除命令的接收装置。即,支承部件40也可以在接收装置接收到解除支承部件40对按钮基座3的支承的解除命令的情况下,使支承按钮基座3的倾斜部41a、杆9变形来解除按钮基座3的支承。此外,同样地,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解除固定部件对支承部件40的固定。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也可以彼此组合,例如也可以在具备实施方式2的杆9的支承构件4a、4b上安装实施方式4的支承构件磁铁45。

标号说明

1:壳体;2:操作部件;3:按钮基座;4a、4b:支承构件;5:螺钉;6:基板部件;7:线缆;8:辅具;9:杆;11:操作面板;12:金属板;12a:安装面;12b:弯折面;13:壳体主体;14:螺栓;15:螺母;16:开口;17:凹部;21:按钮顶部;22:适配器;23:可动体;31:爪部;32:板部;33:按钮基座磁铁;34:伸长部件;35:支柱;35a:支柱止挡件;35b:脚部;36:弹簧;40:支承部件;41:钩部;41a:倾斜部;42:引导部;43:基底部;44:止动件承受部;45:支承构件磁铁;46:按压支承部;51:螺钉;52:板簧部件;52a:板簧爪;52b:辅具承受部;52c:柱部;52d:变形部;52e:基座按压部;52f:辅具引导件;61:基板;62:开关;63:连接器;63a:连接器端子;63b:连接器磁铁;64:光源;71:安装连接器;71a:安装连接器端子;71b:安装连接器磁铁;72:电线;73:中继连接器;74:外部连接器;81:间隙;82:把手;83:插入部;91:轴;92:杆爪;93:止动件;94:扭簧;95:弹簧止挡件;96:辅具承受部;100:按钮开关;1000:操作盘。

相关技术
  • 一种按钮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 导电部件、按钮开关及导电部件制造方法
  • 易拆卸自动对中锚杆锚固搅拌连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转动操作并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转动操作并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11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