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印染烧毛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4:51


印染烧毛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印染烧毛机。

背景技术

纤维在纺纱经线及织造过程中受到摩擦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在织物表面就耸立着一层短纤维,若将织物拉平,举在眼前沿着布面就可看到这一层长短不一的绒毛,这层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因此,除某些特殊品种外,一般棉、麻织物及涤纶、维纶、腈纶及棉混纺织物等在退煮漂前均要通过烧毛机进行烧毛。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在烧毛后,由于织物上纤维被点燃因此需要将点燃的纤维熄灭,而常用的方式是采用被水沾湿的布贴合织物并随着织物传动,容易造成燃烧后的纤维粘黏在织物上,影响织物的美观,同时增加后续漂洗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染烧毛机,以解决上燃烧后的纤维粘黏在织物上,影响织物的美观,同时增加后续漂洗的工作量的问题。

印染烧毛机,包括:

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中部分别转动设有第一换向辊、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二换向辊、第四换向辊和第五换向辊,所述设备壳体中部活动设有纺织布;

设置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顶部的刷毛组件,所述刷毛组件用于采用摩擦的方式将纺织布上绒毛突出纺织布的表面;

设置在纺织布表面的吹尘组件,所述吹尘组件用于采用高速气流带动纺织布不停的无规则摆动并振落灰尘;

设置在吹尘组件底部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用于采用敲打的方式晃动纺织布并将纺织布周围的灰尘吸收;

设置在设备壳体一端且用于驱动吸尘组件工作的驱动组件通过。

优选的,所述纺织布传动连接在第一换向辊、第二换向辊、第三换向辊、第四换向辊和第五换向辊的表面,所述设备壳体相对应第二换向辊和第三换向辊位置的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烧毛火口,以使烧毛火口对纺织布进行烧毛处理,所述第一换向辊、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二换向辊、第四换向辊和第五换向辊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多个第一齿轮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链条,所述第一换向辊由伺服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刷毛组件包括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管分别活动套接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表面均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固定连接在活动管的内壁,所述活动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管,且限位管固定连接在设备壳体的内壁,所述限位管的直径大于固定管的直径,以使限位管对纺织布的传送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橡胶条,所述活动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管的外部,所述连接管远离活动管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条,且第二橡胶条和第一橡胶条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条的表面以及第二橡胶条的表面均粗糙设置。

优选的,所述吹尘组件包括吹尘箱,所述吹尘箱位于纺织布相对应第四换向辊和第五换向辊位置的表面,所述纺织布贯穿并延伸至吹尘箱的上下两端,所述吹尘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箱,所述出风箱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出风箱关于吹尘箱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出风箱为向纺织布一端开口的框形结构,且出风箱开口位置的宽度为0.5CM,所述出风箱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倾斜挡板,所述出风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板,所述密封橡胶板相对应出风箱开口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密封橡胶板贴合在倾斜挡板相对应出风箱开口位置的一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吹尘箱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壳体,且连接壳体相对应吹尘箱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管,且两个插接管分别固定贯穿吹尘箱并延伸至两个出风箱的内部,以使连接壳体的内部与出风箱远离开口位置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壳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相对应插接管的两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出风口,且第二出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出风口的开口大小,所述出风管远离连接壳体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风管,其中一个所述输风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表面与位于第一转动辊一端第一齿轮的表面相啮合,两个所述输风管均与气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且吸尘箱固定连接在吹尘箱的底部,所述吸尘箱的内壁转动设有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所述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的数量均分别为四个,所述第一吸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杆,所述第一齿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架,所述第一齿杆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圈,且第一齿圈固定连接在吸尘箱的内壁,所述第二吸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杆,所述第二齿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架,所述第二驱动架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圈,且第二齿圈固定连接在第一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均分别为多孔结构,以使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可以吸收灰尘。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尘管远离第一齿杆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为中部中空结构,且第一吸尘管的内部与第一连接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吸尘管远离第二齿杆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为中部中空结构,且第二吸尘管的内部与第一连接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架相对应第一连接架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且转动管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架的中部,以使第二连接架的内部通过转动管与第一连接架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架、第二驱动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均分别为X型结构,且四个第一吸尘管分别位于第一驱动架和第一连接架相对面的四端位置,四个所述第二吸尘管分别位于第二驱动架和第二连接架相对面的四端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第二连接架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风管,且吸风管与真空泵相连,所述吸风管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设备壳体的外部,所述吸尘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为弧形结构,以使导向架抚平纺织布。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管,所述第一驱动管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架的中部,所述第一驱动管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设备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管,且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架相对应第一驱动架位置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管远离第二驱动架位置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的表面均啮合有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设备壳体相对应第一伞齿轮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壳体,且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驱动壳体的中部,所述第三伞齿轮远离驱动壳体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出风箱喷出的高速气流吹动纺织布,从而使得纺织布不停地摆动并将灰尘振落,同时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不同时相对移动,并对纺织布进行敲击,加速灰尘脱离纺织布的表面,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将纺织布周围被振落的灰尘吸收,从而避免灰尘较多影响纺织布美观以及增加纺织布后续漂洗的工作量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同时还通过出风箱喷出的高速的气流会将纺织布上的火星周围的氧气带走,避免发生起火的情况,同时在底部设置导向架和连接板,其中导向架为弧形结构,可使得对纺织布起到舒展的作用。

本发明同时还通过在第一驱动架与第二驱动架反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一齿杆与第一齿圈之间相对啮合,同时第二齿杆与第二齿圈之间相对啮合,进而使得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在公转的同时并自转,使得在敲打纺织布的同时并在纺织布上转动,吸附纺织布上残留的灰尘,从而使得灰尘吸收得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刷毛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刷毛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刷毛组件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刷毛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吹尘组件结构剖视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吹尘组件结构剖视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B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连接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吸尘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吸尘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吸尘组件结构剖视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吸尘组件结构剖视图二;

图19为本发明印染烧毛机吸尘组件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中:

1.设备壳体;

201.活动管、202.驱动槽、203.驱动柱、204.固定管、205.限位管、206.第一橡胶条、207.连接管、208.第二橡胶条;

301.吹尘箱、302.出风箱、303.密封橡胶板、304.定位板、305.连接壳体、306.导风管、307.第一出风口、308.出风管、309.第二出风口、310.输风管、311.第二齿轮;

401.吸尘箱、402.第一吸尘管、403.第二吸尘管、404.第一齿杆、405.第一驱动架、406.第一齿圈、407.第二齿杆、408.第二驱动架、409.第二齿圈、410.第一连接架、411.第二连接架、412.吸风管、413.连接板、414.导向架;

501.第一驱动管、502.第二驱动管、503.第一伞齿轮、504.第二伞齿轮、505.第三伞齿轮、506.驱动壳体、507.正反电机、508.第四伞齿轮;

11.第一换向辊、12.第一转动辊、13.第二转动辊、14.第二换向辊、15.第三换向辊、16.第四换向辊、17.第五换向辊、18.纺织布、19.烧毛火口、20.第一齿轮、21.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

设备壳体1,设备壳体1的中部分别转动设有第一换向辊11、第一转动辊12、第二转动辊13、第二换向辊14、第四换向辊16和第五换向辊17,设备壳体1中部活动设有纺织布18;

设置在第一转动辊12和第二转动辊13顶部的刷毛组件,刷毛组件用于采用摩擦的方式将纺织布18上绒毛突出纺织布18的表面;

设置在纺织布18表面的吹尘组件,吹尘组件用于采用高速气流带动纺织布18不停的无规则摆动并振落灰尘;

设置在吹尘组件底部的吸尘组件,吸尘组件用于采用敲打的方式晃动纺织布18并将纺织布18周围的灰尘吸收;

设置在设备壳体1一端且用于驱动吸尘组件工作的驱动组件通过。

纺织布18传动连接在第一换向辊11、第二换向辊14、第三换向辊15、第四换向辊16和第五换向辊17的表面,设备壳体1相对应第二换向辊14和第三换向辊15位置的内壁均分别固定安装有烧毛火口19,以使烧毛火口19对纺织布18进行烧毛处理,第一换向辊11、第一转动辊12、第二转动辊13、第二换向辊14、第四换向辊16和第五换向辊17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0,且多个第一齿轮20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链条21,第一换向辊11由伺服电机驱动。

刷毛组件包括活动管201,活动管2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管201分别活动套接在第一转动辊12和第二转动辊13的表面,第一转动辊12和第二转动辊13的表面均开设有驱动槽202,驱动槽20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驱动柱203,驱动柱203固定安装在活动管201的内壁,活动管2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管204,固定管204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管205,且限位管205固定安装在设备壳体1的内壁,限位管205的直径大于固定管204的直径,以使限位管205对纺织布18的传送起到导向作用。

固定管20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橡胶条206,活动管2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管207,连接管207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管204的外部,连接管207远离活动管201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条208,且第二橡胶条208和第一橡胶条206相互交错设置,第一橡胶条206的表面以及第二橡胶条208的表面均粗糙设置,纺织布18与第一橡胶条206发生摩擦,摩擦会产生静电,同时由于第一橡胶条206的表面粗糙设置,会使得纺织布18经过第一橡胶条206的摩擦后,绒毛会在纺织布18的表面竖立,同时驱动槽202配合驱动柱203会带动活动管201前后往复移动,并使得活动管201配合连接管207带动第二橡胶条208前后移动,并使得第二橡胶条208在纺织布18与第一橡胶条206摩擦的垂直方向上与纺织布18摩擦,从而使得更多的绒毛可以竖立在纺织布18上,此时纺织布18携带绒毛移动至第二换向辊14和第三换向辊15的位置,并在烧毛火口19的火焰下对纺织布18顶部和底部竖立的绒毛进行烧毛处理。

吹尘组件包括吹尘箱301,吹尘箱301位于纺织布18相对应第四换向辊16和第五换向辊17位置的表面,纺织布18贯穿并延伸至吹尘箱301的上下两端,吹尘箱30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箱302,出风箱3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出风箱302关于吹尘箱301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出风箱302为向纺织布18一端开口的框形结构,且出风箱302开口位置的宽度为0.5CM,出风箱302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倾斜挡板,出风箱30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板303,密封橡胶板303相对应出风箱302开口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304,密封橡胶板303贴合在倾斜挡板相对应出风箱302开口位置的一端表面,两端出风箱302内部不同时注入气体,这就使得纺织布18会不断被两端出风箱302喷出的高速气流吹动,从而使得纺织布18不停地摆动并将灰尘振落,同时高速的气流会将纺织布18上的火星周围的氧气带走,避免发生起火的情况。

吹尘箱301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壳体305,且连接壳体305相对应吹尘箱301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接管,且两个插接管分别固定贯穿吹尘箱301并延伸至两个出风箱302的内部,以使连接壳体305的内部与出风箱302远离开口位置的内部相连通,连接壳体30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风管306,导风管306相对应插接管的两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307,导风管30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出风管308,出风管308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出风口309,且第二出风口309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出风口307的开口大小,出风管308远离连接壳体305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风管310,其中一个输风管3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11,且第二齿轮311的表面与位于第一转动辊12一端第一齿轮20的表面相啮合,两个输风管310均与气泵相连。

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401,且吸尘箱401固定安装在吹尘箱301的底部,吸尘箱401的内壁转动设有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的数量均分别为四个,第一吸尘管4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杆404,第一齿杆404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架405,第一齿杆404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圈406,且第一齿圈406固定安装在吸尘箱401的内壁,第二吸尘管4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杆407,第二齿杆407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架408,第二驱动架408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圈409,且第二齿圈409固定安装在第一齿圈406的一端,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均分别为多孔结构,从而将纺织布18周围被振落的灰尘吸收,从而避免灰尘较多影响纺织布18美观以及增加纺织布18后续漂洗的工作量的情况发生,第一驱动架405与第二驱动架408反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一齿杆404与第一齿圈406之间相对啮合,同时第二齿杆407与第二齿圈409之间相对啮合,进而使得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在公转的同时并自转,使得在敲打纺织布18的同时并在纺织布18上转动,吸附纺织布18上残留的灰尘,从而使得灰尘吸收得更加彻底。

第一吸尘管402远离第一齿杆404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架410,第一连接架410为中部中空结构,且第一吸尘管402的内部与第一连接架410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吸尘管403远离第二齿杆407位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411,第二连接架411为中部中空结构,且第二吸尘管403的内部与第一连接架410的内部相连通,第二连接架411相对应第一连接架410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管,且转动管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架410的中部,以使第二连接架411的内部通过转动管与第一连接架410的内部相连通。

第一驱动架405、第二驱动架408、第一连接架410和第二连接架411均分别为X型结构,且四个第一吸尘管402分别位于第一驱动架405和第一连接架410相对面的四端位置,四个第二吸尘管403分别位于第二驱动架408和第二连接架411相对面的四端位置,第一连接架410远离第二连接架411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风管412,且吸风管412与真空泵相连,吸风管412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设备壳体1的外部,吸尘箱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13,且连接板4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架414,导向架414为弧形结构,以使导向架414抚平纺织布18。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管501,第一驱动管501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架405的中部,第一驱动管501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设备壳体1的外部,第一驱动管5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管502,且第一伞齿轮503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架408相对应第一驱动架405位置的一端,第一驱动管5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503,第二驱动管502远离第二驱动架408位置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504,第一伞齿轮503和第二伞齿轮504的表面均啮合有第三伞齿轮505和第四伞齿轮508,设备壳体1相对应第一伞齿轮503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壳体506,且第一伞齿轮503、第二伞齿轮504、第三伞齿轮505和第四伞齿轮508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驱动壳体506的中部,第三伞齿轮505远离驱动壳体506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正反电机507。

上述结构配套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该发明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换向辊11转动,并使得第一换向辊11带动第一齿轮20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20配合链条21带动第一换向辊11、第一转动辊12、第二转动辊13、第二换向辊14、第三换向辊15、第四换向辊16和第五换向辊17同步转动,其中第一换向辊11、第二换向辊14、第三换向辊15、第四换向辊16和第五换向辊17传动会带动纺织布18进行传动;

其中在纺织布18被传动时,由于固定管204、限位管205和第一橡胶条206都是与设备壳体1相对固定的,这就使得纺织布18会与第一橡胶条206发生摩擦,摩擦会产生静电,同时由于第一橡胶条206的表面粗糙设置,会使得纺织布18经过第一橡胶条206的摩擦后,绒毛会在纺织布18的表面竖立,同时当第一转动辊12和第二转动辊13转动时,会使得第一转动辊12和第二转动辊13分别带动驱动槽202转动,驱动槽202旋转会带动驱动柱203移动,由于连接管207活动贯穿固定管204,并受固定管204限制无法旋转运动,进而使得连接管207、第二橡胶条208和活动管201的移动只能前后移动,即驱动槽202配合驱动柱203会带动活动管201前后往复移动,并使得活动管201配合连接管207带动第二橡胶条208前后移动,并使得第二橡胶条208在纺织布18与第一橡胶条206摩擦的垂直方向上与纺织布18摩擦,从而使得更多的绒毛可以竖立在纺织布18上,此时纺织布18携带绒毛移动至第二换向辊14和第三换向辊15的位置,并在烧毛火口19的火焰下对纺织布18顶部和底部竖立的绒毛进行烧毛处理;

经过处理后的纺织布18经过传送移动至吹尘箱301的内部 ,此时气泵的气体通过输风管310进入出风管308的内部,由于第一齿轮20被链条21驱动转动,会使得第一齿轮20通过第二齿轮311带动输风管310转动,进而使得输风管310带动出风管308和第二出风口309在导风管306的内壁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出风口309不同时与两个第一出风口307相连通,从而使得气流会经过连接壳体305不同时两个进入出风箱302的内部,同时在出风箱302的内部设有密封橡胶板303和定位板304,使得当出风箱302的气压达到驱动密封橡胶板303发生形变时,此时气流从出风箱302的开口位置迅速喷发并驱动纺织布18摆动,由于两端出风箱302内部不同时注入气体,这就使得纺织布18会不断被两端出风箱302喷出的高速气流吹动,从而使得纺织布18不停地摆动并将灰尘振落,同时高速的气流会将纺织布18上的火星周围的氧气带走,避免发生起火的情况,同时在底部设置导向架414和连接板413,其中导向架414为弧形结构,可使得对纺织布18起到舒展的作用;

当纺织布18上灰尘被气流振落时,此时正反电机507通电并带动第三伞齿轮505转动,从而使得第三伞齿轮505带动第一伞齿轮503和第二伞齿轮504反向转动,并通过第一驱动管501和第二驱动管502,使得第一驱动架405和第二驱动架408反向转动,且当第一驱动架405和第二驱动架408反向转动时,配合正反电机507的正反转动,会使得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不同时相对移动,并对纺织布18进行敲击,加速灰尘脱离纺织布18的表面,与此同时吸风管412与真空泵相连,会使得吸风管412内部产生吸力,同时由于第一连接架410、第二连接架411、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的内部均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的内部产生吸力,由于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为多孔结构,从而将纺织布18周围被振落的灰尘吸收,从而避免灰尘较多影响纺织布18美观以及增加纺织布18后续漂洗的工作量的情况发生;

同时当第一驱动架405与第二驱动架408反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一齿杆404与第一齿圈406之间相对啮合,同时第二齿杆407与第二齿圈409之间相对啮合,进而使得第一吸尘管402和第二吸尘管403在公转的同时并自转,使得在敲打纺织布18的同时并在纺织布18上转动,吸附纺织布18上残留的灰尘,从而使得灰尘吸收得更加彻底;

通过设置第四伞齿轮508,可以使得第一伞齿轮503、第二伞齿轮504和第三伞齿轮505之间的啮合更加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印染制品烧毛用防护装置
  • 一种烧毛压光一体机的表面处理工艺
  • 一种印染用的电热烧毛机及其烧毛方法
  • 印染织物烧毛机的燃渣收集机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19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