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一种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

背景技术

2022年全球大豆每年产量约3.7亿吨;大豆作为主要的植物蛋白。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大豆可以做豉、制腐、制酱、生豆芽、榨油等,其中仅豆腐一项,就产生了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浆、豆腐脑、腐竹、香干、臭豆腐等产品,豆制品在东亚各国得到广泛的欢迎,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在豆制品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先进性。

目前市场上豆制品设备虽然品牌众多,但豆腐类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基本还是沿袭传统制备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胶—压制成型—成品等,其中磨浆工艺中主要采用湿大豆加水进入砂轮磨浆机内高速研磨,砂轮磨浆机的市场价格在0.5-2万,经过多道研磨后利用150-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出豆渣,豆浆可作为后续工艺原料进行使用。其中过滤的目的是去除豆糊中的纤维,这些纤维在豆浆、豆腐等制作过程中影响口感和凝胶性能。按现有工艺,每公斤干豆产生制作成豆腐后会1-1.5公斤的湿豆渣,绝干含量约20%,也即干豆的利用率仅约为70-80%,干豆中超过30%的干豆以豆渣的形式浪费掉,而豆渣富含优质的蛋白质等大豆营养成分,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富含食物纤维,100g中含有11.5g的食物纤维量。这些豆渣被过滤掉,一方面带走部分蛋白质等营养,另一方面这些豆渣容易腐败,不容易运输,虽然可以作为家畜饲料,若24小时内不及时处理则会腐败变质,无法使用最终丢弃处理,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豆制品生产企业的环保成本急剧上升。

针对豆渣浪费和污染这一行业迫切问题,研发了全豆磨浆技术。然而,由于其采用高剪切均质,虽然可实现豆浆中纤维微米化,基本可实现豆渣零过滤,但是在全豆豆腐制作的点浆凝胶过程中,豆浆中分散的纤维严重影响豆腐凝胶,无法形成合格产品。即使能够形成产品,由于纤维表面光滑,无法实现固水固浆,纤维还阻碍蛋白质分子间形成网络空间结构,削弱蛋白质网络结构对水的包容作用,无法有效保水,渗漏大量黄清液,不仅造成豆腐产量下降,而且渗漏出的黄清液富含营养,容易造成水质化学需氧量超标,严重污染环境,需要额外的处置成本。另外,现有全豆豆制品若豆子中的纤维得不到充分研磨,豆制品粗糙导致口感粗糙,结构松散,与传统豆制品有较大差异,也成为了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若采用传统工艺则需过滤掉豆渣,豆腐中的纤维含量极低,豆腐保水性就会差,豆腐生产后同样也会产生大量黄清液,作为污水排放,污染环境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营养成分随黄清液损失,并且豆腐失水后口感变差,降低了豆腐的品质,也损失了部分产量,降低了生产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其解决了现有全豆磨机磨出浆不容易成型、保水性差、黄清液多、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包括相互铰接的磨盖和磨身,还包括分丝帚化磨盘装置;

所述分丝帚化磨盘装置包括静磨盘、动磨盘以及调节机构,所述静磨盘滑动设置于所述磨盖上,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静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静磨盘沿所述磨盖的轴向运动;所述动磨盘转动设置于所述磨身的顶部,所述磨身与所述磨盖扣合后所述动磨盘与所述静磨盘相对设置,所述动磨盘与所述静磨盘之间形成有打磨腔;所述静磨盘和所述动磨盘均为金属磨盘,所述动磨盘和所述静磨盘之间的间距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缩小,所述动磨盘和所述静磨盘之间的最小间隙为0.01mm~0.2mm;

所述打磨腔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设置有多个打磨区。

可选地,所述静磨盘和所述动磨盘厚度均为10mm~35mm,所述静磨盘和所述动磨盘相对的面上沿径向方向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分为粗磨区和精磨区。

可选地,所述静磨盘和/或所述动磨盘相对的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棱,相邻的所述凸棱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个挡浆坝,所述凸棱的高度为3mm~10mm,所述挡浆坝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凸棱的高度;所述凸棱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宽度为2mm~6mm,所述凸棱的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2mm~0.002mm;

所述粗磨区中相邻两个所述凸棱的间距为8mm~20mm,所述精磨区中相邻两个所述凸棱的间距为3mm~10mm;

所述凸棱长度方向与所述分丝帚化磨盘装置的径向方向呈夹角,所述夹角为10度~45度。

可选地,所述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还包括对磨浆完成后的物料进行冲刷的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动磨盘下方且位于接浆腔的顶部,所述喷水装置能够向所述接浆腔的内壁喷水。

可选地,所述喷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布水槽;

所述布水槽设置于所述磨盖上,所述布水槽沿所述静磨盘的外圆周环形布置,所述布水槽的底部位于所述接浆腔的上方,所述布水槽的底部沿所述布水槽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布水槽连通,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磨盖外。

可选地,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还包括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沿所述磨盖的轴线贯穿所述磨盖设置,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连接有进料斗;

所述静磨盘上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套设于所述进料孔中,所述静磨盘滑动套设于所述进料管上;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套设于所述进料管上,所述涡轮与所述进料管螺纹连接,所述静磨盘与所述涡轮转动连接;

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磨盖上,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竖直向下设置于所述磨盖的顶面,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静磨盘的位移量。

可选地,所述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还包括所述驱动装置和主轴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磨身中;

所述主轴机构包括套筒、驱动轴、第一密封组件以及第二密封组件;

所述套筒竖直设置,所述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驱动轴转动套设于所述套筒中,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后通过转盘连接所述动磨盘;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转动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甩水盘和环形排污槽;

所述甩水盘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甩水盘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下方;

所述环形排污槽开设于所述套筒的筒壁上,所述环形排污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甩水盘的外圆周的下方,所述甩水盘的外圆周朝向所述环形排污槽的槽口方向弯曲,所述排污槽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磨身外。

(三)有益效果

1、静磨盘和动磨盘均为金属磨盘,相较于传统的陶瓷或砂轮磨盘,金属磨盘更利于加工成型以及提高磨盘的精度,避免砂轮磨盘打磨过程中砂砾混入豆浆中增加过滤工序,且金属磨盘使用寿命约3500小时,每年更换1次即可,而砂轮磨片使用时长约300小时,基本每个月需更换一次,因此本发明的金属磨盘可大幅降低配件成本以及维修保养工作量。

2、现有的全豆磨浆技术采用大间隙的砂轮磨,纤维主要以剪切为主,磨制后的纤维基本上表面积无明显变化,纤维表面光滑,后续点浆凝胶过程中,分散的纤维严重影响豆腐凝胶,甚至无法形成产品。即使能够形成产品,由于纤维表面光滑,无法实现固水固浆,反而容易形成毛细管道,导致豆浆在压制成豆腐过程中,无法有效保水,渗漏大量黄清液,不仅造成豆腐产量下降,而且渗漏出的黄清液富含营养,容易造成水质化学需氧量超标,严重污染环境,需要额外的处置成本。传统工艺需过滤掉豆渣,豆腐中的纤维含量极低,豆腐生产后同样也会产生大量黄清液。而本发明的设备中金属磨盘可以通过高精加工,实现在磨浆过程中有效控制动磨盘和静磨盘之间的间距在微米级,0.01-0.05mm之间;静磨盘和动磨盘相对设置形成的打磨腔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设置有多个打磨区间,静磨盘和动磨盘相面上越远离中心区域的打磨区间,静磨盘和动磨盘的间距越小,磨盘上打磨齿的打磨精度越高,在无水或少水的高浓打浆状态下,大豆的纤维在磨片上凸棱刀片冲击、压溃和纤维彼此之间的摩擦下,纤维的初生壁和次生壁得到破环,其中微观结构上,纤维不以剪切为主,而以纤维壁拉毛为主,同时纤维内部也实现粉丝分层,整体上实现纤维分丝帚化;在微观结构上,纤维表面的比表面积大幅增加约300%以上,更加有利于促进纤维的吸水润胀和细纤维化;相对传统磨浆工艺和现有的全豆制浆技术,能提高豆腐产能约20-30%,同时也大幅度减少黄清液排放。

3、由于采用高精度间隙和分丝帚化磨盘,磨浆制浆后的浆液中在通过100目滤网过滤时无豆渣,大豆利用率在90-98%,相对于传统磨浆工艺的50-75%,大幅提高产品经济性,同时也减少豆渣处置成本,变废为宝,大幅提高豆制品厂的经济效益,一个黄豆处理量5000吨/年的豆制品企业,每年可增加豆腐产量约5000吨(价值0.3亿元),同时减排污水约6000吨(减少处置费用用约100万)。

4、分丝帚化后的纤维亲水基团暴露更多,不仅不会影响豆腐凝胶,还能有效提高豆腐的保水性能,降低豆腐生产后黄清液的排放量,锁住了豆腐的营养成分,提高了豆腐的产量和口感,,同时改善了豆腐纤维含量,实现高膳食纤维,在不影响口感情况下,更有助于健康饮食。

5、传统磨浆工艺按湿大豆与水1:8-1:10的比例进行同步磨浆,而采用本发明的设备,可实现高浓磨浆。

6、目前国内大豆年需求量在1.1亿吨,按50%的大豆需要磨制,若在同样产出情况下,采用本发明的装备,每年可节约1100吨大豆需求和进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在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的磨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的动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磨体;11:磨盖;12:磨身;

2:分丝帚化磨盘装置;21:静磨盘;22:动磨盘;221:凸棱;222:凹槽;223:挡浆坝;234:粗磨区;235:精磨区;23:调节机构;231:涡轮;232:蜗杆;233:位移传感器;

3:驱动装置;

4:喷水装置;41:进水管;42:布水槽;

6:打磨腔;

7:接浆腔;

8:主轴机构;81:套筒;811:密封盖;82:驱动轴;83:第一密封组件;84:第二密封组件;841:甩水盘;842:环形排污槽;

9:进料管;91:进料斗;

10: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用于将浸泡后的豆子沥水后高浓打磨成浆,高浓磨浆是指豆子在打磨前沥干水分,且在打磨时无需加水,打磨后形成豆糊。高浓磨浆过程中豆子中的纤维相互摩擦,使纤维壁拉毛处理,实现分丝帚化,在后续豆腐的生产过程中无需过滤豆渣。

其中,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包括磨体1、分丝帚化磨盘装置2、驱动装置3以及喷水装置4,磨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磨盖11和磨身12。具体地,分丝帚化磨盘装置2包括静磨盘21、动磨盘22以及调节机构23,静磨盘21滑动设置于磨盖11上,静磨盘21仅能沿磨盖11的轴向滑动,不能旋转,可以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实现。调节机构23与静磨盘21连接,通过调节结构来驱动静磨盘21沿磨盖11的轴向运动,从而调节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之间的间隙,使两者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设定值,进而提高磨豆的精度。动磨盘22转动设置于磨身12顶部,当磨身12与磨盖11扣合后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相对设置,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之间形成有打磨腔6,动磨盘22的下方设置有接浆腔7。驱动装置3设置于磨身12中,驱动装置3通过主轴机构8连接动磨盘22以驱动动磨盘22旋转。豆子沥水后通过进料口进入打磨腔6中,研磨形成高浓豆浆后从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边缘的间隙了甩出后流入至接浆腔7中,完成一次磨浆过程。喷水装置4设置于接浆腔7的顶部,喷水装置4用于向接浆腔7的内壁喷水,避免豆浆粘附在接浆腔7的内壁上,加速高浓豆浆的滑落。

优选地,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均为金属磨盘,相较于传统的陶瓷或砂轮磨盘,金属磨盘更利于加工成型以及提高磨盘的精度,避免砂轮磨盘打磨过程中砂砾混入豆浆中增加过滤工序,并且金属磨盘在磨浆过程中有效控制动磨盘22和静磨盘21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了高浓磨浆,通过高浓磨浆切断纤维的同时使纤维之间相互摩擦而形成纤维壁拉毛,最终实现分丝帚化,还降低了打磨过程中水的用量,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相对设置形成的打磨腔6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设置有多个打磨区间,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相面上越远离中心区域的打磨区间,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的间距越小,磨盘上打磨齿的打磨精度越高,通过多个不同精度的打磨区间对豆子进行充分研磨,使豆子中的纤维充分分丝帚化,形成纤维壁拉毛,磨浆制浆后生产豆腐的过程中无需过滤豆渣也能制成比传统工艺更优的豆腐,避免浪费豆渣,降低了豆渣量,进而提高了豆腐的产量。其中,高浓磨浆过程中,通过沥水设备将浸泡后的豆水混合物中的自由水充分沥除,再将沥水后的豆子输送至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中进行打浆处理。豆子中的纤维受到动磨片和静磨片的刀片的冲击、压溃以及纤维彼此之间产生摩擦,其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得到破坏,从而使纤维表面充分分丝帚化,增加纤维的表面积,进而促进纤维的吸水润胀和细纤维化,混合在豆浆中制成豆腐后,分丝帚化后的纤维不仅不会影响豆腐凝胶,还能有效提高豆腐的保水性能,降低豆腐生产后黄清液的排放量,锁住了豆腐的营养成分,提高了豆腐的产量和口感,同时,提高了豆腐的膳食纤维含量,使豆腐营养更加均衡。

如图5所示,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厚度均为10mm~35mm,优选为20mm。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相对的面上沿径向方向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分为粗磨区234和精磨区235,粗磨区234和精磨区235都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棱221,相邻的凸棱221之间形成有凹槽222,凹槽222作为磨制物料流动通道。凹槽222内沿凹槽22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1~4个挡浆坝223,预选为2个,凸棱221的高度为3mm~10mm,优选为4mm,挡浆坝223的高度不高于凸棱221的高度。凸棱221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其宽度为2mm~6mm,优选为4mm,凸棱221的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2mm~0.002mm,优选为0.01mm,凸棱221的上表面有助于在磨制高浓物料时对物料进行搓揉,促进物料中纤维的分丝帚化。其中,粗磨区234中相邻两个凸棱221的间距为8mm~20mm,优选为15mm,精磨区235中相邻两个凸棱221的间距为3mm~10mm,优选为4mm。凸棱221与动磨盘22的径向方向呈现夹角,夹角为10度~45度,优选为30度。动磨盘22和静磨盘21之间的间距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缩小,动磨盘22和静磨盘21之间的最小间为0.01mm~0.2mm,优选为0.05mm。在高速转动的动磨盘22的作用下,物料离心运动,挡浆板阻止物料快速离开磨盘,可有效增加物料磨制时间,磨制时间增加5-10倍,提高磨制效果;同时物料在挡浆板作用下可以中断离心加速,实现多次加速减速循环,有利于减少对物料中微型结构破坏,如对大豆蛋白的撕裂,提高磨浆效果。高浓磨浆的原理:沥水后的豆子从静磨盘21的中心进入打磨腔6的中心区域,通过粗磨区234初步打碎后形成的豆渣含水量非常低,豆渣浓度非常高,精磨区235中相对的凸棱221之间能够容纳更多的纤维,对物料进行搓揉,大量位于同一对磨齿之间的纤维受磨齿的冲击和压溃,并且纤维彼此之间产生摩擦,纤维被剪断的同时,纤维的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得到破坏,从而使纤维表面充分分丝帚化,形成纤维壁拉毛,磨浆制浆后生产豆腐的过程中,纤维不仅不会影响豆腐凝胶,还能有效提高豆腐的保水性能,从而提高豆腐的产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还包括进料管9,进料管9沿磨盖11的轴线贯穿磨盖11并与磨盖11连接,进料管9的上端连接有进料斗91。静磨盘21上开设有进料孔,进料管9的下端套设于进料孔中,通过进料斗91和进料管9向打磨腔6的中心区域加注沥水后的豆子。静磨盘21通过进料孔滑动套设在进料管9上,优选地,静磨盘21的进料孔中轴向开设有限位槽,进料管9的外壁上设置限位凸起,限位槽与限位凸起配合安装,限位凸起能够在限位槽中沿进料管9的轴向滑动,从而避免静磨盘21转动。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23包括涡轮231和蜗杆232,涡轮231套设于进料管9上,涡轮231与进料管9螺纹连接,当涡轮231旋转时涡轮231会沿着进料管9的轴向上下运动,静磨盘21与涡轮231转动连接,通过涡轮231驱动静磨盘21沿进料管9的轴向滑动,同时涡轮231也不会带动静磨盘21旋转。蜗杆23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磨盖11上,蜗杆232与涡轮231啮合,蜗杆232的端部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手轮,转动手轮驱动蜗杆232旋转,蜗杆232驱动涡轮231旋转上升或旋转下降,当静磨盘21与动磨盘22因磨损而间距大于设定值时,通过旋转手轮使静磨盘21下降,直至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涡轮231和蜗杆232具有自锁功能,在磨浆过程中,静磨盘21始终能够保证当前的位置。

优选地,调节机构23还包括位移传感器233,在磨盖11的顶面设置有盲孔,位移传感器233的探头竖直向下安装在磨盖11顶面盲孔中,通过位移传感器233来检测静磨盘21的位移量。最靠近外圆周的位置也近似等于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之间的最小间距,使研磨后的颗粒的最大粒径不会大于动磨盘22与静磨盘21之间的最小间距。在调节静磨盘21的过程中,先将静磨盘21向下调节至静磨盘21的下表面刚好与动磨盘22的上表面抵接,接着向上调节静磨盘21,通过位移传感器233实时检测静磨盘21的位移量,当位移量达到动磨盘22和静磨盘21之间的间距的设定值时停止调节,保持当前静磨盘21的位置不变,进而进行磨浆作业即可。

如图4所示,主轴机构8包括套筒81、驱动轴82、第一密封组件83以及第二密封组件84。在接浆腔7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套筒81竖直设置于安装孔中,套筒81与安装孔之间固定密封连接,避免接浆腔7底部漏液。套筒81的下端通过支撑架连接磨身12的内壁,套筒8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811,密封盖811上开设有通孔。驱动轴82通过多个轴承转动套设于套筒81中,驱动轴82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3连接,驱动装置3优选为电机,驱动轴82的第二端穿过通孔,驱动轴82的上端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压盘和转盘,通过压盘将动磨盘22压紧在转盘上,驱动轴82穿出压盘的部分安装有两个螺母,防止压盘松动。第二粗磨齿安装在压盘上,并在靠近压盘的螺母上设置多个叶片用于将豆子初步打碎并推送到第二粗磨齿上。动磨盘22的下表面与转盘的上表面抵接且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定位孔,通过安装在定位孔的定位销加强动磨盘22的稳定性。

第一密封组件83为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于通孔中,驱动轴82与第一密封圈转动密封连接,形成第一道防水结构。优选地,在驱动轴82与第一密封圈接触的位置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表面光滑,提高驱动轴82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的转动密封效果。第二密封组件84包括甩水盘841、环形排污槽842以及第二密封圈。其中,甩水盘841固定套设于驱动轴82上,甩水盘841与驱动轴82之间固定密封连接,甩水盘841位于第一密封组件83的下方,形成第二道防水结构。进一步地,环形排污槽842沿套筒81的轴向开设于套筒81的筒壁上,环形排污槽842的槽口位于甩水盘841的外圆周的下方,排污槽的外侧壁面的高度大于内侧壁面的高度,密封板安装在排污槽外侧壁面的顶部。当第一道防水结构失效漏液时,液体进入主轴机构8内部后流到甩水盘841上,高速旋转的甩水盘841将位于其上的液体甩至排污槽中,排污槽通过管道连接至磨身12外,将漏液导流出磨身12外,防止漏液损坏主轴机构8。第二密封圈位于甩水盘841的下方,第二密封圈设置于套筒81的内壁上,驱动轴82与第二密封圈转动密封连接,形成第三道防水结构。同样的,在驱动轴82与第二密封圈接触的位置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表面光滑,提高驱动轴82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转动密封效果。甩水盘841的外圆周超向环形排污槽842的槽口方向弯曲,用以罩住第二密封圈,防止甩出的液体直接掉落在第二密封圈上,提高第二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密封效果。

喷水装置4包括进水管41和布水槽42,布水槽42设置于磨盖11上,布水槽42为全封闭的管状结构,布水槽42沿静磨盘21的外圆周环形布置,布水槽42的底部位于接浆腔7的上方,布水槽42的底部沿布水槽42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喷水口的中轴线倾斜朝向接浆腔7的内壁,保证喷射的水流均能够到达接浆腔7的内壁上冲粘附的浆液。进水管41的第一端与布水槽42连通,进水管41的第二端连接至磨盖11外,通过外接高压水源向布水槽42输送加压水,提高喷水孔的喷射时水的流速,进一步提高冲洗效果,进而降低了水的用量。

如图1所示,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还包括气弹簧10,气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磨盖11和磨身12一一对应铰接,为磨盖11开启提供辅助支撑力,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均为金属磨盘,相较于传统的陶瓷或砂轮磨盘,金属磨盘更利于加工成型以及提高磨盘的精度,避免砂轮磨盘打磨过程中砂砾混入豆浆中增加过滤工序,并且金属磨盘在磨浆过程中有效控制动磨盘22和静磨盘21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了高浓磨浆,通过高浓磨浆切断纤维的同时使纤维之间相互摩擦而形成纤维壁拉毛,最终实现分丝帚化,还降低了打磨过程中水的用量,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相对设置形成的打磨腔6从中心向外圆周依次设置有多个打磨区间,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相面上越远离中心区域的打磨区间,静磨盘21和动磨盘22的间距越小,磨盘上打磨齿的打磨精度越高,通过多个不同精度的打磨区间对豆子进行充分研磨,使豆子中的纤维充分分丝帚化,形成纤维壁拉毛,磨浆制浆后生产豆腐的过程中无需过滤豆渣也能制成比传统工艺更优的豆腐,避免浪费豆渣,降低了豆渣量,进而提高了豆腐的产量。其中,高浓磨浆过程中,通过沥水设备将浸泡后的豆水混合物中的自由水充分沥除,再将沥水后的豆子输送至分丝帚化的高浓磨浆全豆磨机中进行打浆处理。豆子中的纤维受到动磨片和静磨片的刀片的冲击、压溃以及纤维彼此之间产生摩擦,其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得到破坏,从而使纤维表面充分分丝帚化,增加纤维的表面积,进而促进纤维的吸水润胀和细纤维化,混合在豆浆中制成豆腐后,分丝帚化后的纤维不仅不会影响豆腐凝胶,还能有效提高豆腐的保水性能,降低豆腐生产后黄清液的排放量,锁住了豆腐的营养成分,提高了豆腐的产量和口感,同时,提高了豆腐的膳食纤维含量,使豆腐营养更加均衡。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相关技术
  • 一种杨木化机浆生产用中浓磨浆机
  • 一种中低浓混合磨浆用磨浆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22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