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治理中常需定期进行河道清淤。现有清淤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之后使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但仅依靠河流水力推送,搅拌扬起的泥沙在河道内移动距离有限,且容易在重力作用、沉降力作用下再次在河道内沉降,导致无法有效清淤的问题,不利于淤泥有效彻底的排出,便于排出淤泥,需要对应的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

参考已授权专利号为“CN112979135B”的“一种河道治理用的清淤除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知,该专利包括除水箱,除水箱的上部设置有将河道底部淤泥抽吸出来的抽吸机构,抽吸的淤泥则输送至除水箱内,除水箱内部设置用于所得淤泥除水的机构,除水机构与抽吸机构传动连接。除水箱底部设置排泥机构,将除水后的淤泥通过排泥机构将除水后的淤泥增压排出。

该种河道治理用清淤除水装置虽然能实现对河道淤泥的除水、抽吸和输送,但在具体使用该设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淤泥进行引导时,缺乏入口碎化防堵结构,导致随淤泥一同成团的水草无法完成碎化,导致进料筒位置封堵,影响整体清淤效率;

2、该设备缺乏对淤泥过滤排水的地对压设计,导致淤泥除水后含水量过大,导致排淤泥时携带过多水分,浪费大量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淤泥中残留水草堵塞淤泥回收装置;淤泥含水量较高,无法有效排出淤泥水分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包括:排泥机构、除水箱、进料筒、抽吸管、输料管、过滤罩;抽吸管、输料管相连通;输料管的一端与进料筒侧壁相连通;进料筒设置于除水箱顶面上并与除水箱相连通;过滤罩设置于抽吸管的进料端上;排泥机构与除水箱相连通;

淤泥依序经过滤罩、抽吸管、输料管、进入进料筒后,通过除水箱向排泥机构排出;

包括:过滤罩模块、往复碎化防堵结构、挤压排水模块;

过滤罩模块设置于进料筒与过滤罩相连通的管路上,或替代过滤罩与抽吸管的进料端相连通;

往复碎化防堵结构设置于进料筒侧壁上并与进料筒相连通;

往复碎化防堵结构包括:配装螺纹套筒、动力源模块和执行件模块,配装螺纹套筒延伸端上固定设置动力源模块;动力源模块的延伸端上设置执行件模块;执行件模块与动力源模块之间留设间隙;

动力源模块包括:通水搭载架、预留通孔、主动传导件模块、齿轮环、多组驱动齿轮组;

通水搭载架的一侧开设有预留通孔,主动传导件模块与预留通孔间隙配合连接;

齿轮环活动连接设置于通水搭载架内侧;各驱动齿轮组安装于通水搭载架上,并分别与齿轮环啮合;

执行件模块包括:多个拼接设置的切断板、多个传动组件;各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各切断板断面上,并分别与驱动齿轮组、主动传导件模块驱动连接;任两相邻切断板之间设置切割缝隙;主动传导件模块驱动切断板绕执行件模块中心轴转动;

各切断板在驱动齿轮组、主动传导件模块的驱动下绕往复碎化防堵结构转动;

挤压排水模块与过滤罩模块相连接;抽吸淤泥进入挤压排水模块挤压排水后进入除水箱。

优选地,驱动齿轮组包括:第一中心轴、第一齿轮第一辅助定位板、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齿轮环啮合;第一中心轴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传动组件啮合驱动;第一中心轴安装于第一辅助定位板上;

通水搭载架内容纳设置一端内侧的顶端和底端以及远离预留通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定位板;第一辅助定位板安装于通水搭载架内侧壁上;

更优选地,驱动齿轮组间隔设置3个。

优选地,多个第一内引导架两两对称设置于通水搭载架的延伸端面上。

优选地,主动传导件模块包括:动导定位架、第一防水电机、偏心推导板、联动拉杆、辅助联动架、推动导杆、第二辅助定位板、第二内引导架和第一齿条、第五齿轮,

动导定位架设置于通水搭载架一侧;动导定位架的外侧上安装第一防水电机;

第一防水电机与偏心推导板驱动连接;

动导定位架的内侧滑动连接辅助联动架,辅助联动架与偏心推导板通过联动拉杆驱动连接;

辅助联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导杆,通水搭载架内侧靠近预留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定位板;

第二辅助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引导架;

第二内引导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一侧与推动导杆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定位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中心轴;第二中心轴分别与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驱动连接;

第五齿轮与传导组件驱动连接。

优选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切断板端面上的:第二齿条、带动辅助块;第二齿条与第一内引导架的内侧滑动连接;带动辅助块设置于第二齿条的一端上;带动辅助块与切断板固定连接;

更优选地,第五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条啮合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地,包括:进料筒和出料筒;往复碎化防堵结构与进料筒通过螺纹连接;

过滤罩模块通过出料筒与抽吸管相连通。

优选地,挤压排水模块包括:多个转动挤压组件、多个挤压套板、多个配动传递架、联动配合推板、多个光杆、第二防水电机与螺纹杆、第四辅助定位板、辅助延伸架、第三辅助定位板;

挤压套板的侧壁纵向活动卡接于过滤罩模块一端上;第三辅助定位板设置于过滤罩模块底面上;第三辅助定位板底面上设置多个光杆;光杆底端上设置第四辅助定位板;第四辅助定位板外设置辅助延伸架;

辅助延伸架与转动挤压组件一端相连接;转动挤压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三辅助定位板相连接;

螺纹杆与联动配合推板螺纹连接,联动配合推板与光杆滑动连接;光杆的一端设置于挤压套板底面上;

第二防水电机与螺纹杆驱动连接;

第二防水电机驱动转动挤压组件沿螺纹杆从第二防水电机端向挤压套板方向收缩挤压运动。

优选地,包括:多个配动传递架,配动传递架的上部与挤压套板相连接。

优选地,转动挤压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铰接件;铰接件相互铰接设置;各铰接件的延伸端分别与第三辅助定位板、辅助延伸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过滤罩模块包括:过滤罩主体、通导孔和排水孔,过滤罩主体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排水孔,过滤罩主体的底端开设有多个通导孔;

挤压套板上部与排水孔间隙配合;

挤压排水模块插设于开设通导孔的底板上。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通过在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的进料筒位置外接往复碎化防堵结构,便于将进入进料筒中的淤泥和水草进行便捷的持续对切,避免了水草和淤泥在进入过程中堵塞进料筒的筒口。

2)本申请所提供的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通过在原有的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的过滤罩模块位置处加设挤压排水模块,从而便于将过滤存放的淤泥进行进一步的多向挤压,便于将淤泥中的存水进一步的排出,避免了淤泥含水量过大,尽可能地还原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分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往复碎化防堵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动力源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动力源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主动传导件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主动传导件模块的后视图;

图8为本申请的执行件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过滤罩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挤压排水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进料筒;2、往复碎化防堵结构;3、配装螺纹套筒;4、动力源模块;5、执行件模块;6、通水搭载架;7、第一内引导架;8、预留通孔;9、主动传导件模块;10、齿轮环;11、第一辅助定位板;12、第一中心轴;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动导定位架;16、第一防水电机;17、偏心推导板;18、联动拉杆;19、辅助联动架;20、推动导杆;21、第二辅助定位板;22、第二内引导架;23、第一齿条;24、第二中心轴;25、第三齿轮;26、第四齿轮;27、第五齿轮;28、第二齿条;29、带动辅助块;30、切断板;31、出料筒;32、过滤罩模块;33、挤压排水模块;34、过滤罩主体;35、通导孔;36、排水孔;37、第一辅助定位板;38、光杆;39、第二辅助定位板;40、第二防水电机;41、螺纹杆;42、联动配合推板;43、辅助延伸架;44、转动推板;45、配动传递架;46、挤压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8,一种河道治理排淤泥装置,包括:进料筒1,进料筒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往复碎化防堵结构2;

往复碎化防堵结构2包括:配装螺纹套筒3、动力源模块4和执行件模块5,配装螺纹套筒3远离进料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源模块4,动力源模块4远离动力源模块4的一端设置有执行件模块5。执行件模块5与动力源模块4之间留设间隙,为切割淤泥留设进料间隙。

动力源模块4包括:通水搭载架6、第一内引导架7、预留通孔8、主动传导件模块9、齿轮环10、第一辅助定位板11、第一中心轴12、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通水搭载架6的一侧开设有预留通孔8,通水搭载架6靠近预留通孔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传导件模块9,通水搭载架6一端内侧的顶端和底端以及远离预留通孔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定位板11,通水搭载架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环10,第一辅助定位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中心轴12,第一中心轴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位于第一齿轮13的一端,第一齿轮13的底端与齿轮环10啮合连接,通水搭载架6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引导架7。通过设置3个驱动齿轮组,提高转动时执行件模块5的转动稳定性,并为切断板切断水草提供可靠的切割力。

主动传导件模块9包括:动导定位架15、第一防水电机16、偏心推导板17、联动拉杆18、辅助联动架19、推动导杆20、第二辅助定位板21、第二内引导架22和第一齿条23。通水搭载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导定位架15,动导定位架15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电机16,第一防水电机16的输出端与偏心推导板17驱动连接,动导定位架1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辅助联动架19,辅助联动架19的内侧与偏心推导板17之间通过联动拉杆18驱动连接。辅助联动架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导杆20。通水搭载架6内侧靠近预留通孔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定位板21,第二辅助定位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引导架22,第二内引导架2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23,第一齿条23的一侧与推动导杆20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定位板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中心轴24,第二中心轴24的外侧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5、第四齿轮26和第五齿轮27;

推动导杆20与预留通孔8为间隙配合,第三齿轮25的顶端与第一齿条23啮合连接,第四齿轮26与齿轮环10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3与齿轮环10啮合连接;第五齿轮27与执行件模块5驱动连接。

执行件模块5包括:第二齿条28、带动辅助块29和切断板30,第一内引导架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28,第二齿条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辅助块29,带动辅助块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切断板30,第二齿条28与第五齿轮27啮合连接,第二齿条28与第二齿轮14啮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与进料筒1所连接为现有技术中“CN112979135B”的“一种河道治理用的清淤除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公开的装置,具体为与该除水机构的进料筒(19)侧壁相连通;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该专利中提供的抽排动力,淤泥、水草和水体同步通过往复碎化防堵结构2和进料筒1被抽取进行搅碎后清淤;

在清淤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防水电机16带动偏心推导板17完成转动,利用偏心推导板17的偏心设计,偏心推导板17在转动过程中形成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往复推导,从而通过联动拉杆18将往复推导传递至辅助联动架19,辅助联动架19在动导定位架15内侧的滑动过程中带动推动导杆20进行同步位移,利用推动导杆20与第一齿条23的固定连接,第一齿条23同步进行往复滑动,利用第一齿条23与第三齿轮25的啮合连接,第三齿轮25带动第二中心轴24完成转动,利用第二中心轴24带动第四齿轮26和第五齿轮27同步转动,进而利用第四齿轮26与齿轮环10的啮合连接,齿轮环10转动过程中配合齿轮环10与第一齿轮13的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3带动第二齿轮14完成转动,利用第二齿轮14与第二齿条28的啮合和第五齿轮27与第二齿条28的啮合,第二齿条28受力形成往复移动,利用第二齿条28、带动辅助块29和切断板30的配合,切断板30扰轴心转动,任两切断板30之间留有切割缝隙,随着切断板30的转动,含水草淤泥通过切割缝隙进入配装螺纹套筒3时,即便于完成对进入进料筒1的淤泥和水草进行进一步的碎化,避免水草和淤泥在进入过程中堵塞进料筒1的筒口。

实施例2:

参阅图9~图11,出料筒31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罩模块32,过滤罩模块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排水模块33。该出料筒31的另一端设置于与“CN112979135B”的“一种河道治理用的清淤除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输料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抽吸管(15)上,替代原技术方案中的过滤罩22或设置于抽吸管15与过滤罩22相连通的管路上。

过滤罩模块32包括:过滤罩主体34、通导孔35和排水孔36,过滤罩主体34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排水孔36,过滤罩主体34的底端开设有多个通导孔35。

挤压排水模块33包括:第三辅助定位板37、光杆38、第四辅助定位板39、第二防水电机40、螺纹杆41和联动配合推板42,过滤罩主体3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辅助定位板37,第三辅助定位板3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光杆38,光杆3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辅助定位板39,第四辅助定位板39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电机40,第二防水电机4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联动配合推板42,联动配合推板42与光杆38滑动连接;

联动配合推板42的周侧面和第三辅助定位板37的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延伸架43,辅助延伸架4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推板44,转动推板4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配动传递架45;

配动传递架4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套板46,挤压套板46与排水孔36为间隙配合。开设导孔35的底板卡接于安装插板上,挤压排水模块(33)插设于过滤罩模块32底面上。

淤泥进入过滤罩主体34的内侧后,水体通过通导孔35下漏外排,为了避免淤泥中的含水量过高,此时控制第二防水电机40带动螺纹杆41完成转动,利用联动配合推板42与螺纹杆41的螺纹连接,联动配合推板42获得转矩,利用联动配合推板42与光杆38的滑动连接,联动配合推板42处的转矩被限位形成滑动位移,利用联动配合推板42的位移推导辅助延伸架43下降,转动推板44带动配动传递架45和挤压套板46向内侧位移加压,对淤泥施加挤压力,淤泥中的水体被挤压排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自适应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 一种河道整治用淤泥清除装置
  • 一种生态环保用河道淤泥清除装置
  •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底层淤泥清理装置
  • 一种河道淤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一种河道淤泥治理用淤泥干燥装置
  •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