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接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常用的电连接装置,一般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一些连接器还包括PCB板,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均安装有多个PIN针,当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组装使用时,插头组件的PIN针与插座组件的PIN针实现电连接。

现有的汽车连接器允许承载的最大电流一般不超过30A,但汽车连接器的发展趋势是具有承载更大功率和更大电流的能力,插头组件的信号PIN针与插座组件的信号PIN针通过较大电流时容易烧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连接器,提高电流过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包括:

插座组件,包括插座本体、插座功率针脚以及插座信号针脚,所述插座功率针脚和所述插座信号针脚均插设于所述插座本体,所述插座功率针脚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座信号针脚的横截面积;

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插头功率针脚以及插头信号针脚,所述插头功率针脚和所述插头信号针脚均插设于所述插头本体,所述插头功率针脚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头信号针脚的横截面积,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插接时,所述插座功率针脚与所述插头功率针脚一一对应抵接且抵接面积为第一预设面积,所述插座信号针脚与所述插头信号针脚一一对应抵接且抵接面积为第二预设面积,所述第一预设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连接排,所述插座功率针脚伸出所述插座本体的一端以及所述插座信号针脚伸出所述插座本体的一端均插设于所述连接排。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排的侧壁开设有识别槽,所述识别槽将所述连接排区分为功率连接区和信号连接区,所述插座功率针脚插设于所述功率连接区,所述插座信号针脚插设于所述信号连接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功率针脚远离所述插座功率针脚的一端为焊接段,所述焊接段伸出所述插头本体的外部且所述焊接段水平设置,所述焊接段上开设有焊料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本体的外形为梯形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本体面向所述插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插座功率针脚和所述插座信号针脚均抵接于所述承载台面向所述插座本体的外壁;

所述插头本体面向所述插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插头功率针脚和所述插头信号针脚均抵接于所述插头本体的内壁,所述承载台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插座功率针脚、所述插座信号针脚、所述插头功率针脚以及所述插头信号针脚均紧密限定于所述承载台的外壁与所述插头本体的内壁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纳腔为梯形腔,所述插头本体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插接端为梯形结构,所述插接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形成间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功率针脚和所述插座信号针脚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承载台沿Y轴方向面向所述插头本体的侧面包括功率区和信号区,所述功率区与所述信号区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插座功率针脚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功率区,多个所述插座信号针脚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信号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承载台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插座信号针脚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7毫米。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台面向所述插头本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所述插座信号针脚,且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台两侧的所述插座信号针脚在Y轴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在Y轴方向上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插座信号针脚的间距设置为1.31毫米。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台包括功率承载台和信号承载台,所述功率承载台与所述信号承载台在X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功率承载台面向所述插头本体的侧面为所述功率区,所述信号承载台面向所述插头本体的侧面为所述信号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台面向所述插头本体的侧壁沿Z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插座本体底部的插槽,所述插槽一一对应插设有所述插座功率针脚或所述插座信号针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连接器在使用时,将插头本体插入插座本体中,插座信号针脚与插头信号针脚一一对应抵接,能够按照标准规范传输电流和信号;插座功率针脚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座信号针脚的横截面积,插头功率针脚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头信号针脚的横截面积,且插座功率针脚与插头功率针脚的抵接面积大于插座信号针脚与插头信号针脚的抵接面积,因此,连接器在使用时,插座功率针脚与插头功率针脚一一对应抵接,插座功率针脚与插头功率针脚所传输的电源功率更大,提高连接器的电流负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插接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尚未插接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插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另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座组件;11、插座本体;111、第一容纳腔;12、插座功率针脚;13、插座信号针脚;14、连接排;141、识别槽;142、功率连接区;143、信号连接区;15、功率承载台;151、功率区;16、信号承载台;161、信号区;17、插槽;

2、插头组件;21、插头本体;211、第二容纳腔;212、插接端;22、插头功率针脚;221、第一形变部;222、焊接段;223、焊料孔;23、插头信号针脚;231、第二形变部;24、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座组件1和插头组件2,插座组件1包括插座本体11、插座功率针脚12以及插座信号针脚13,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均插设于插座本体11,插座功率针脚12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座信号针脚13的横截面积;插头组件2包括插头本体21、插头功率针脚22以及插头信号针脚23,插头功率针脚22和插头信号针脚23均插设于插头本体21,插头功率针脚22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头信号针脚23的横截面积,插头本体21与插座本体11插接时,插座功率针脚12与插头功率针脚22一一对应抵接且抵接面积为第一预设面积,插座信号针脚13与插头信号针脚23一一对应抵接且抵接面积为第二预设面积,第一预设面积大于第二预设面积。

具体的,连接器在使用时,将插头本体21插入插座本体11中,插座信号针脚13与插头信号针脚23一一对应抵接,能够按照标准规范传输电流和信号;插座功率针脚12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座信号针脚13的横截面积,插头功率针脚22的横截面积大于插头信号针脚23的横截面积,且插座功率针脚12与插头功率针脚22的抵接面积大于插座信号针脚13与插头信号针脚23的抵接面积,因此,连接器在使用时,插座功率针脚12与插头功率针脚22一一对应抵接,插座功率针脚12与插头功率针脚22所传输的电源功率更大,提高连接器的电流负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可选的,插座组件1还包括连接排14,插座功率针脚12伸出插座本体11的一端以及插座信号针脚13伸出插座本体11的一端均插设于连接排14。

具体的,连接器与电路板配合使用,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均与电路板电连接,为了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采用连接排14整体连接,且连接排14可带动所有的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沿Z轴方向调节,以匹配不同规格的电路板。

可选的,插座本体11面向插头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1,第一容纳腔111内设置有承载台,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均抵接于承载台面向插座本体11的外壁;插头本体21面向插座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腔211,插头功率针脚22和插头信号针脚23均抵接于插头本体21的内壁,承载台用于插入第二容纳腔211,插座功率针脚12、插座信号针脚13、插头功率针脚22以及插头信号针脚23均紧密限定于承载台的外壁与插头本体21的内壁之间。

可选的,插头功率针脚22设置有第一变形部221,插头信号针脚23设置有第二变形部231,承载台插入第二容纳腔211时,第一变形部221和第二变形部231均被压缩弹性变形。

具体的,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插入插座本体11之后均抵接于承载台面向插座本体11的外壁,承载台能够对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进行保护,避免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被从水平方向折断;承载台插入第二容纳腔211时,插座功率针脚12、插座信号针脚13、插头功率针脚22以及插头信号针脚23均紧密限定于承载台的外壁与插头本体21的内壁之间,同时第一变形部221和第二变形部231均受到压缩而弹性变形,一方面,能够保证插座功率针脚12与插头功率针脚22之间的导电能力,以及插座信号针脚13与插头信号针脚23之间的导电能力和信号传输质量,另一方面,也避免插头本体21插入插座本体11后出现过度松动的现象。

可选的,第一容纳腔111为梯形腔,插头本体21用于插入第一容纳腔111的插接端212为梯形结构,插接端212的外壁与第一容纳腔111的内壁形成间隙。插接端212的外形与第一容纳腔111的形状匹配,实现防呆;插接端212插入第一容纳腔111之后,插接端212与第一容纳腔111之间沿X轴方向的间隙为0.2毫米,插接端212在第一容纳槽中可沿X轴方向进行柔性调节。

可选的,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均设置有多个,承载台沿Y轴方向面向插头本体21的侧面包括功率区151和信号区161,功率区151与信号区161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插座功率针脚12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功率区151,多个插座信号针脚13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信号区161。将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分区设置,能够避免插座功率针脚12过载时影响插座信号针脚13的信号传递。

可选的,位于承载台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插座信号针脚1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7毫米。具体的,通过试验得知,将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插座信号针脚1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7毫米,有利于镜像电流的产生,满足用户对镜像电流的要求。

可选的,承载台面向插头本体2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插座信号针脚13,且分别位于承载台两侧的插座信号针脚13在Y轴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通过试验得知,将两个在Y轴方向上对应设置的插座信号针脚13的间距设置为1.31毫米,有利于镜像电流的产生,满足用户对镜像电流的要求。

可选的,承载台面向插头本体2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插座功率针脚12,且分别位于承载台两侧的插座功率针脚12在Y轴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承载台包括功率承载台15和信号承载台16,功率承载台15与信号承载台16在X轴方向上间隔设置,功率承载台15面向插头本体21的侧面为功率区151,信号承载台16面向插头本体21的侧面为信号区161。

将功率承载台15和信号承载台16分隔设置,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头功率针脚22在功率承载台15的功率区151抵接,插座信号针脚13和插头信号针脚23在信号承载台16的信号区161抵接,从而避免插座功率针脚12过载时影响插座信号针脚13的信号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功率承载台15设置为两个,信号承载台16设置为两个,两个功率承载台15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信号承载台16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211中设置有分隔板14,插头本体21插入插座本体11之后,分隔板14插入功率承载台15与信号承载台16之间的间隔空间,从而将插座功率针脚12与插座信号针脚13分隔。

可选的,承载台面向插头本体21的侧壁沿Z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插座本体11底部的插槽17,插槽17一一对应插设有插座功率针脚12或插座信号针脚13。

当连接器与不同规格的电路板匹配时,连接排14可带动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同步靠近或者远离电路板,此时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都在插槽17中滑动。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在连接排14的侧壁开设有识别槽141,识别槽141将连接排14区分为功率连接区142和信号连接区143,插座功率针脚12插设于功率连接区142,插座信号针脚13插设于信号连接区143。在连接排14的侧壁开设识别槽141,可以利用触觉或者视觉辨认快速且准确地区分功率连接区142和信号连接区143,以便于更快地识别插座功率针脚12和插座信号针脚13,满足功率检测和信号检测需求,例如在昏暗环境中,操作员能够利用触觉例如用手触摸识别槽141,在明亮环境中,操作员能够利用视觉例如直接观察识别槽141所在位置。

可选的,插头功率针脚22远离插座功率针脚12的一端为焊接段222,焊接段222伸出插头本体21的外部且焊接段222水平设置,焊接段222上开设有焊料孔223。连接器通常与PCB板固定连接使用,PCB板上涂覆有热熔的焊料例如锡料,将连接器倒置,即插头组件2位于底部,插座组件1位于顶部,焊接段222与PCB板接触,为了保证连接器与PCB板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将焊接段222水平设置,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PCB板表面的热熔焊料穿过焊料孔223渗入到焊接段222背离PCB板的一侧,当焊料冷却固化之后能够提高PCB板与连接器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插座本体11的外形为梯形结构。由于插头本体21插入插座本体11的内部,因此插座本体11的外形就是连接器的外形,连接器作为整体与其他电子元件连接时,插座本体11具备防呆功能,能够避免与不合适的电子元件电连接,避免连接器烧坏,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二次防呆功能。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相关技术
  •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
  •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
  • 连接器盖以及连接器与连接器盖的组装结构
  • 面板连接器、转接连接器、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及RU箱
  • 插入式连接器的母连接器以及插入式连接器
  • 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具有带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的公连接器组件和母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设备、公连接器组件、母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组装连接器设备的方法
  • 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组合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