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器指纹感应技术(fingerprint on display,FoD)能够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有效保证显示器的隐私安全,是显示器的新兴功能,也是当前的热点。目前主流FoD产品是在显示器中集成CMOS图像传感器(CIS),但是由于CIS使用了Si基板,因此受成本局限,只能进行单指指纹识别,而为了实现安全性更高的多指指纹识别,目前正在开发在基板上形成TFT阵列的大型FoD产品。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开发的大型FoD产品,功能单一,无法兼具高精细显示以及高精度的身份认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制备效率,简化工艺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一侧,包括同层间隔设置的发光元件以及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发出近红外光以及至少一种可见光,所述至少一种可见光包括第一可见光,所述第一感光元件、所述第二感光元件均能够感应所述近红外光以及所述第一可见光。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设置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均能够感应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从而在制备时,可以同时制备第一感光元件以及第二感光元件,也可以设置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中掺杂的材料相同,从而可以提高制备效率,简化制备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光器件层的具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感光层/第二感光层所使用材料的光谱图;

图5是图2显示面板在一应用场景中发出的光线图;

图6是图2显示面板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发出的光线图;

图7是本申请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显示面板在一应用场景中发出的光线图;

图9是图7显示面板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发出的光线图;

图10是一应用场景中发光元件中发光层所使用材料的光谱图;

图11是图1中光器件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10以及光器件层120。

衬底110在显示面板100中起支撑作用,其材料可以是玻璃、金属等任何一种材料,本申请不做限制。

光器件层120设置在衬底110一侧,包括同层间隔设置的发光元件121以及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其中,发光元件121用于发出近红外光以及至少一种可见光,至少一种可见光包括第一可见光,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均能够感应近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

具体地,发光元件121用于发出光线,发光元件1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且发光元件121既能发出近红外光,也能发出一种或者多种可见光,且一种或者多种可见光至少包括第一可见光,其中,第一可见光可以是红光、绿光或者蓝光等任何一种颜色的可见光。另外当发光元件121的数量是多个时,近红外光与可见光可以是由不同的发光元件121发出,也可以是由同一发光元件121发出。与发光元件121不同的是,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用于接收光线,并将接收到的光线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都能够感应近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具体地,第一感光元件122能够将感应到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也能够将感应到的第一可见光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同样地,第二感光元件123能够将感应到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也能够将感应到的第一可见光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设置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均能够感应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从而在制备时,可以同时制备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也可以设置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中掺杂的材料相同,从而可以提高制备效率,简化制备流程。

参阅图2,与图1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滤光层130。

滤光层130设置于光器件层120背离衬底110一侧,至少包括第一滤光块131以及第二滤光块132,其中,第一滤光块131设置于第一感光元件122的入光侧,用于过滤除近红外光之外的其他光线,第二滤光块132设置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入光侧,用于过滤除第一可见光之外的其他光线。具体地,第一滤光块131的作用是透射近红外光,只允许近红外光进入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滤光块132的作用是透射第一可见光,只允许第一可见光进入第二感光元件123。

通过上述设计,当用户触摸显示面板100时,光器件层120发出的近红外光会在经过用户手指后会反射,而由于第二滤光块132只允许透射第一可见光,因此第二感光元件123不会感应到反射的近红外光,只有第一感光元件122才会感应到反射到的第一可见光,同样地,光器件层120发出的第一可见光也会被用户的手指反射,由于第一滤光块131只允许透射近红外光,因此第一感光元件122不会感应到反射的第一可见光,只有第二感光元件123才会感应到反射的第一可见光。也就是说,虽然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都能够将感应到的近红外光、第一可见光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但是第一滤光块131、第二滤光块132的设置,使得显示面板100在工作时,第一感光元件122只能感应到近红外光,第二感光元件123只能感应到第一可见光。

其中,根据第一感光元件122感应到的近红外光,可以进行用户指纹或者掌纹的采集,从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以及根据第一感光元件122感应到的近红外光,还可以进行静脉图像的采集,使显示面板100具有静脉识别功能。

其中,当第一可见光为红光时,根据第二感光元件123感应到的红光,也可以进行指纹的采集,但是考虑到近红外光相比较于可见光而言,其具备如下优点:(1)近红外光受环境光噪声影响小;(2)人眼无法感知近红外光;(3)发光元件121发出近红外光的电压比发出可见光的电压要低,因此相比较于根据第二感光元件123感应到的红光进行指纹的采集,根据第一感光元件122感应到的近红外光进行指纹的采集具有如下优点:(1)采集精度高;(2)在进行指纹采集时,人眼无法观察到发光元件121发出的近红外光,因此用户完全不会有违和感;(3)发光元件121发出近红外光的电压低,所以可以降低功耗。

其中,还可以同时根据第一感光元件122感应到的近红外光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感应到的红光,进行用户指纹、掌纹或者静脉图像的采集。

另外通过第一感光元件122感应的近红外光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感应到第一可见光,还可以完成生物信号的感应功能,例如,感应用户的脉搏波、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同时设置了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使得显示面板100在具备显示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身份认证功能以及生物信号检测功能,实现功能多样化,且还可以保证身份认证功能以及生物信号检测的精度。

其中,为了确保只有近红外光进入第一感光元件122,设置第一滤光块131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感光元件122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

同样地,为了确保只有第一可见光进入第二感光元件123,设置第二滤光块132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感光元件123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

其中,发光元件121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量子点发光器件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可以是OPD(Organic photodiode,有机光电传感器)器件,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由于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均能够感应近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因此为了降低制备难度,减少制备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种类,设置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感光元件122和第二感光元件123的结构也可以不相同。

参阅图3,第一感光元件1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阳极1221、第一感光层1222以及第一阴极1223,第一感光层1222既能感应近红外光,也能感应第一可见光;第二感光元件12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阳极1231、第二感光层1232以及第二阴极1233,第二感光层1232既能感应近红外光,也能感应第一可见光,第一阳极1221、第二阳极1231之间绝缘,第一阴极1223、第二阴极1233之间可以绝缘,也可以电连接,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阴极1223、第二阴极1233之间可以通过走线电连接,在另一应用场景中,为了降低制备难度,第一阴极1223与第二阴极1233之间连续不间断。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都能够感应近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因此第一感光层1222与第二感光层1232的材料需要选用对近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都有感应的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结构相同时,第一感光层1222与第二感光层1232的材料相同;当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结构不相同时,第一感光层1222与第二感光层1232的材料不相同。其中,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第一感光层1222与第二感光层1232的材料相同进行说明。

其中,当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是OPD器件时,第一感光层1222、第二感光层1232的材料包括小分子有机材料。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一感光层1222、第二感光层1232的材料包括施主材料以及受主材料,其中施主材料可以包括酞菁化合物(Phthalocyanine(Pc)),例如,施主材料包括铅酞菁(PbPc),受主材料可以包括富勒烯(fullerene),例如,受主材料包括富勒烯的C60或C70。

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感光层1222、第二感光层1232所使用材料的光谱图如图4所示。继续参阅图3,发光元件12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阳极1211、发光层1212以及第三阴极1213。

其中,第一阳极1221、第二阳极1231以及第三阳极1211同层设置,且彼此绝缘,在制备时,可以对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得到第一阳极1221、第二阳极1231以及第三阳极1211。同时第一感光层1222、第二感光层1232以及发光层1212同层设置;第一阴极1223、第二阴极1233以及第三阴极1213电连接,在一应用场景中,为了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第一阴极1223、第二阴极1233以及第三阴极1213连续不间断,即在制备时,利用一连续的导电层同时作为第一阴极1223、第二阴极1233以及第三阴极1213。

继续参阅图3,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以及发光元件121进一步包括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缓冲层1202以及第三缓冲层1203,在第一感光元件122中,第一阳极1221、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缓冲层1202、第一感光层1222、第三缓冲层1203以及第一阴极1223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二感光元件123中,第二阳极1231、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缓冲层1202、第二感光层1232、第三缓冲层1203以及第二阴极1233依次层叠设置,在发光元件121中,第三阳极1211、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缓冲层1202、发光层1212、第三缓冲层1203以及第三阴极1213依次层叠设置。

具体地,第一缓冲层1201具体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阻挡层(EBL)中的至少一层;第二缓冲层1202具体可以包括电子阻挡层(EBL);第三缓冲层1203具体可以包括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为了降低制备难度,第一感光元件122中的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感光元件123中的第一缓冲层1201以及发光元件121中的第一缓冲层1201之间连续不间断,以及第一感光元件122中的第三缓冲层1203、第二感光元件123中的第三缓冲层1203以及发光元件121中的第三缓冲层1203之间连续不间断。也就是说,发光元件121、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中第一缓冲层1201共用,第三缓冲层1203共用,在制备时,分别形成连续的第一缓冲层1201、第三缓冲层1203。

其中,发光元件121、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中的第二缓冲层1202独立,不共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21、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中的第一缓冲层1201也可以不共用,或者,第三缓冲层1203也可以不共用,或者第二缓冲层1202共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感光元件122、第二感光元件123以及发光元件121也可以不同时包括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缓冲层1202以及第三缓冲层1203,其可以只包括第一缓冲层1201、第二缓冲层1202、第三缓冲层1203中的一个或者两个。

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显示面板100的分辨率,设置近红外光与可见光共用一光源,即近红外光与可见光由同一发光元件121发出,为了便于说明,将该既能发出近红外光,也能发出可见光的发光元件121定义为第一发光元件,此时为了避免外部环境光对第一发光元件的影响,滤光层130进一步包括第三滤光块133,第三滤光块133设置于第一发光元件的出光侧,用于过滤除近红外光以及可见光之外的其他光线。其中为了确保第三滤光块133的过滤作用,设置第三滤光块133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光元件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

在一应用场景中,近红外光与第一可见光共用一光源,即此时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可见光为第一可见光,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元件既能发出近红外光,也能发出第一可见光。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近红外光也能与除第一可见光之外的其他可见光共用一光源,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并不是第一可见光,而是颜色与第一可见光不同的第二可见光,而此时为了发出第一可见光,光器件层120还包括第二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第一可见光,也就是说,该应用场景中,一个发光元件121发出第一可见光,另一个发光元件121既能发出近红外光,也能发出第二可见光。

其中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方案,以第一可见光为红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1还可以发出绿光、蓝光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近红外光可以与红光、绿光、蓝光中的任何一个共用光源,例如,R发光元件在发出红光的同时,还发出近红外光,此时R发光元件为第一发光元件,或者G发光元件在发出绿光的同时,还发出近红外光,此时G发光元件为第一发光元件,或者B发光元件在发出蓝光的同时,还发出近红外光,此时B发光元件为第一发光元件。其中图2中以近红外光与红光共用一光源进行示意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当近红外光与红光共用一光源时,第三滤光块133用于过滤除近红外光以及红光以外的光线,当近红外光与绿光共用一光源时,第三滤光块133用于过滤除近红外光以及绿光以外的光线,当近红外光与蓝光共用一光源时,第三滤光块133用于过滤除近红外光以及蓝光以外的光线。

其中,当近红外光与红光共用一光源,而不与绿光、蓝光共用光源时,为了避免外部环境光对发光元件121的影响,G发光元件的入光侧还设置有位于滤光层130中的G滤光块(只透射绿光),B发光元件的入光侧还设置有位于滤光层130中的B滤光块(只透射蓝光),其中,近红外光与其他可见光共用光源时的情况以此类推,在此不做一一介绍。

其中,以近红外光与红光共用光源为例,如图5所示,在同一时刻,R发光元件可以只发出近红外光(图5中带箭头的实线展现的是R发光元件发出的近红外光,带箭头的虚线展现的是第一感光元件122接收经手指反射的近红外光),或者,如图6所示,在同一时刻,R发光元件同时发出近红外光以及红光(图6中带箭头的细实线展现的是R发光元件发出的近红外光,带箭头的细虚线展现的是第一感光元件122接收经手指反射的近红外光,带箭头的粗实线展现的是R发光元件发出的红光,带箭头的粗虚线展现的是第二感光元件123接收经手指反射的红光),或者,在同一时刻,R发光元件还可以只发出红光。

其中,考虑到近红外光的应用场景多于可见光的应用场景,设置当施加在第一发光元件上的电压小于电压阈值时,第一发光元件发出近红外光,当施加在第一发光元件上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电压阈值时,第一发光元件同时发出近红外光以及可见光。也就是说,在该应用场景中,要么第一发光元件发出近红外光,要么第一发光元件同时发出近红外光以及第一可见光。其中电压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近红外光与可见光可以共用光源,也可以不共用光源,在一实施方式中,当近红外光与可见光共用光源时,在该既能发出近红外光,也能发出可见光的发光元件121(定义为第一发光元件)中,发光层1212包括第一主体材料、第一掺杂材料以及第二掺杂材料,第一掺杂材料与近红外光对应,第二掺杂材料与可见光对应。

具体地,发光元件121想要发出某一种类型的光线,则其发光层1212需要包括主体材料以及与该类型光线对应的掺杂材料。

而当近红外光与可见光共用一光源时,此处以近红外光与红光共用一光源为例,此时在既能发出近红外光,也能发出红光的发光元件121中,发光层1212包括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R掺杂材料、NIR掺杂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主体材料、R掺杂材料、NIR掺杂材料一起蒸镀而形成发光层1212。

其中,当将主体材料、R掺杂材料、NIR掺杂材料一起蒸镀而形成发光层1212时,当施加的电压较低时,该发光元件121发出近红外光,当施加的电压较高时,该发光元件121同时发出近红外光以及红光。

其中近红外光与绿光、蓝光共用光源的情况以此类推,不再一一介绍。

参阅图7,与图2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此时近红外光与任何一种可见光都不共用光源,此时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光元件121与发出可见光的发光元件121彼此独立,此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1包括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光元件121(记为NIR发光元件或者第三发光元件)以及发出第一可见光的发光元件121(记为第四发光元件)。

其中,为了降低外部环境光对第三发光元件、第四发光元件的影响,滤光层130进一步包括第四滤光块134以及第五滤光块135,第四滤光块134设置于第三发光元件的出光侧,用于过滤除近红外光之外的其他光线,第五滤光块135设置于第四发光元件的出光侧,用于过滤除第一可见光之外的其他光线。

其中,为了保证第四滤光块134、第五滤光块135的过滤作用,第四滤光块134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三发光元件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第五滤光块135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四发光元件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从而第三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都能够被第四滤光块134过滤,第四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都能够被第五滤光块135过滤。

为了更好地理解图7中的实施方式,在此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可见光为红光,此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1还会发出绿光以及蓝光,此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1包括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光元件121(记为NIR发光元件)、发出红光的发光元件121(记为R发光元件)、发出绿光的发光元件121(记为G发光元件)以及发出蓝光的发光元件121(记为B发光元件)。

此时,为了降低外部环境光对发光元件121的影响,滤光层130包括设置在NIR发光元件入光侧的NIR滤光块(只透射近红外光)、设置在R发光元件入光侧的R滤光块(只透射近红光)、设置在G发光元件入光侧的G滤光块(只透射近绿光)以及设置在B发光元件入光侧的B滤光块(只透射近蓝光)。

相比较于图2实施方式,此时可以独立地控制可见光的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出。以第一可见光为红光为例,如图8所示,在同一时刻,可以只控制发光元件121发出近红外光(图8中带箭头的实线展现的是R发光元件发出的近红外光,带箭头的虚线展现的是第一感光元件122接收经手指反射的近红外光),或者,如图9所示,在同一时刻,NIR发光元件发出近红外光的同时,R发光元件也发出红光,其中,图6中带箭头的细实线展现的是NIR发光元件发出的近红外光,带箭头的细虚线展现的是第一感光元件122接收经手指反射的近红外光,带箭头的粗实线展现的是R发光元件发出的红光,带箭头的粗虚线展现的是第二感光元件123接收经手指反射的红光。或者在同一时刻,只有R发光元件发出红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不需要考虑环境光对发光元件121的影响,可以不在任何一个发光元件121的出光侧设置滤光块。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近红外光与可见光不共用光源时,在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光元件121(定义为第三发光元件)中,发光层1212包括第一主体材料以及第一掺杂材料,其中第一掺杂材料与近红外光对应;在发出可见光的发光元件121(定义为第四发光元件)中,发光层1212包括第二主体材料以及第二掺杂材料,其中第二掺杂材料与可见光对应。

具体而言,NIR发光元件(只能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光层1212包括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NIR掺杂材料,R发光元件(只能发出红光)的发光层1212包括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R掺杂材料,G发光元件(只能发出绿光)的发光层1212包括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G掺杂材料,B发光元件(只能发出蓝光)的发光层1212包括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B掺杂材料,其中,NIR发光元件、R发光元件、G发光元件以及B发光元件的发光层1212所包括的主体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四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一可见光时,第四发光元件的发光层1212中掺杂的第二掺杂材料与第一可见光对应。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光元件121中,其发光层1212所使用的材料光谱图如图10所示。

其中,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均为多个,其中,多个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多个第二感光元件123可以分布在整个显示面板100中,也可以分布在显示面板100的部分区域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第一感光元件122的数量,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不做限制,第一感光元件1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

其中,考虑到近红外光的可应用场景多于第一可见光的可应用场景,以及对身份认证的高精度要求,设置第一感光元件122的数量多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比大于或者等于2;优选地,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比大于或者等于5;最优地,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比大于或者等于10。

参阅图11,在一具体实例中,第一感光元件122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比等于2。在图11的实例中,A所指为最小像素单元,而沿着第一方向X,多个第一感光元件122排列呈多行,多个第二感光元件123排列呈多行,此时在图10中,第一感光元件122所形成的行数是第二感光元件123所形成的行数的两倍。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感光元件122以及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也可以相等,或者第一感光元件122的数量也可以少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数量。

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图7,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透镜层140。

透镜层140设置于光器件层120背离衬底110一侧,包括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第一微透镜141位于第一感光元件122的入光侧;第二微透镜142位于第二感光元件123的入光侧。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均起到聚光的作用。其中,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具体为凸透镜,其背离衬底110的表面为凸面。

其中,第一微透镜141与第二微透镜14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第一微透镜141与第二微透镜142的结构相同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可以不包括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或者只包括第一微透镜141、第二微透镜142中的一个。

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的材料包括光刻胶(PR),其中,具体可以选用正型光刻胶,在制备时,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光刻胶形成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其中,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具体可以选用丙烯酸类、硅类等多种材料。

其中,第一微透镜141/第二微透镜142为透明微透镜。

其中,为了保证透镜效果,第一微透镜141/第二微透镜142的折射率大于或者等于1.55,例如,折射率为1.55、1.65或者1.70。优选地,第一微透镜141/第二微透镜142的折射率大于或者等于1.65。

其中,第一微透镜141/第二微透镜142的直径范围可以设置为1~30微米,例如,直径为1微米、5微米、10微米或者30微米。

其中,第一微透镜141/第二微透镜142的高度范围为1~20微米,例如高度为1微米、2微米、5微米、10微米或者20微米。

继续参阅图1、图2以及图7,显示面板100进一步包括阵列基板150、封装层160、触控层170、平坦层180、光学胶层181以及盖板190。

阵列基板150位于衬底110与光器件层120之间,其集成有多个像素电路,在一应用场景中,多个像素电路与多个发光元件121一一对应,像素电路用于控制对应的发光元件121是否发光。

封装层160位于光器件层120与微透镜层140之间,用于保护光器件层120,避免外界水汽等入侵光器件层120,避免光器件层120的腐蚀。

触控层170位于封装层160与微透镜层140之间,使显示面板100具有触控功能。其中在制备时,可以直接在封装层160上形成触控层170,此时触控层170也可以称为TOE(Touch Panel on Encapsulation)。其中触控层170通常包括触控走线层,在一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利用触控层170所包括的触控走线层作为BM,来聚集向第一感光元件122入射的近红外光,保证最终获得信噪良好的指纹图像或者静脉图像。

平坦层180覆盖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平坦层180的作用是保证显示面板100的平坦化。在一应用场景中,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光刻胶(PR)形成平坦层180,但是本申请对平坦层180的材料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平坦层180的材料还可以是其他。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显示面板100的平坦化,平坦层180的高度要高于第一微透镜141以及第二微透镜142的高度。其中,为了保证透镜效果,设置平坦层180的折射率较低。在一应用场景中,平坦层180的折射率小于或者等于1.5,优选地,平坦层180的折射率小于或者等于1.45,例如平坦层180的折射率为1.5、1.45、1.4或者1.3。

光学胶层181位于盖板190与平坦层180之间,用于粘结平坦层180与盖板190。

从图2以及图7可以看出,衬底110、阵列基板150、光器件层120、封装层160、触控层170、滤光层130、平坦层180、光学胶层181以及盖板190依次层叠设置。

继续参阅图2以及图7,为了避免光串扰,滤光层130还包括黑矩阵1301,相邻两个滤光块之间设置有黑矩阵1301,例如,第一滤光块131、第二滤光块132之间设置有黑矩阵1301。需要说明的是,黑矩阵1301不是必须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黑矩阵1301可以不存在。

其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环境光对显示面板100的影响,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偏光片,该偏光片可以位于光学胶层181与盖板190之间,其中该偏光片具体可以是圆偏光片。

另外,也可以预先准备触控层170,显示面板100具备配置在光学胶层181和盖板190之间的触控层170,即此时触控层170位于光学胶层181和盖板190之间。

另外本申请还保护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100,其具体结构可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电视机等任何一种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玻璃基板、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OLED显示面板的伽马校正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显示面板组件、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 追踪被相机捕获非法图像副本的源显示面板的方法和用于追踪相机从电子设备的源显示面板捕获的非法图像副本的电子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48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