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径向部件、轴向部件等电子部件被部件安装机安装于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部件安装机具备:托盘系统,其使能够保持部件的托盘呈环状旋转;安装单元,其接收保持于托盘的部件并将该部件安装于基板;以及馈送器,其向托盘系统供给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58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部件安装机中,在从馈送器向托盘供给部件时,要求将部件的引线弯曲或者调整了引线的间距之后再供给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将现有的馈送器更换为不同的规格的馈送器。因此,存在不容易变更部件的供给方法这样的课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课题,且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变更部件的供给方法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馈送器基座,其具有多个安装部位;部件搬运馈送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装卸,并搬运部件;以及部件加工馈送器,其能够相对于与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不同的位置的所述安装部位装卸,并对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进行加工。

另外,本发明的部件安装机具备: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以及安装单元,其将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所供给的部件的引线插入基板而将部件安装于基板。

另外,本发明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在具有多个安装部位的馈送器基座的第一安装部位安装用于搬运部件的部件搬运馈送器的步骤;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不同的第二安装部位安装用于对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进行加工的部件加工馈送器的步骤;利用与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连接的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而搬运部件的步骤;以及利用与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连接的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而对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进行加工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变更部件的供给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机的概要俯视图。

图2是示出托盘系统与部件供给装置的连接部位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托盘系统与部件供给装置的连接部位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馈送器基座以及三个馈送器的概要俯视图(安装前的状态)。

图5是示出馈送器基座以及三个馈送器的概要俯视图(安装后的状态)。

图6A是用于说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立体图(第一状态)。

图6B是用于说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立体图(第二状态)。

图6C是用于说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立体图(第三状态)。

图6D是用于说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立体图(第四状态)。

图7A是用于说明部件搬运馈送器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俯视图(第一状态)。

图7B是用于说明部件搬运馈送器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俯视图(第二状态)。

图7C是用于说明部件搬运馈送器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俯视图(第三状态)。

图7D是用于说明部件搬运馈送器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的动作的俯视图(第四状态)。

图8A是用于说明引线的弯曲动作的立体图(弯曲前的状态)。

图8B是用于说明引线的弯曲动作的立体图(弯曲后的状态)。

图9A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一状态)。

图9B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一状态)。

图10A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二状态)。

图10B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二状态)。

图11A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三状态)。

图11B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三状态)。

图12A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四状态)。

图12B是用于说明从部件搬运馈送器向托盘交接部件的动作以及结构的立体图(第四状态)。

图13是包括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部件安装机

2 部件

3 基板

5 部件保持带

6 安装单元

8 托盘系统

9 托盘

12 部件供给装置

12A 部件搬运馈送器

12B 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

12C 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

16 控制部

18 馈送器基座

20 插口(安装部位)

32 馈送器驱动部

36 可动引导件

38 固定引导件

A 搬运方向

B 横向

P1 部件供给位置

P2 部件加工位置

P3 部件检查位置

TR 搬运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其具备:馈送器基座,其具有多个安装部位;部件搬运馈送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位装卸,并搬运部件;以及部件加工馈送器,其能够相对于与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不同的位置的所述安装部位装卸,并对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进行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具备: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其具有能够向相对于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靠近的方向与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引导件;以及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其具有配置于相对于所述可动引导件隔着部件而对置的位置的固定引导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第二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所述可动引导件将部件的引线向所述固定引导件按压而将引线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供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安装的第一安装部位与供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安装的第二安装部位彼此相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具备用于检测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的加工状态的状态检测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在第二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所述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具备用于检测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的加工状态的状态检测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部件供给装置,其还具备与各所述安装部位对应的馈送器驱动部,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具有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所述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具有能够向相对于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靠近的方向与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引导件,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具有与所述馈送器驱动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具有与所述馈送器驱动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一种部件安装机,其具备第一方案至第七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及安装单元,其将所述部件供给装置所供给的部件的引线插入基板而将部件安装于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一种部件供给方法,其包括:在具有多个安装部位的馈送器基座的第一安装部位安装用于搬运部件的部件搬运馈送器的步骤;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不同的第二安装部位安装用于对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进行加工的部件加工馈送器的步骤;利用与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连接的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而搬运部件的步骤;以及利用与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连接的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部件加工馈送器而对所述部件搬运馈送器所搬运的部件进行加工的步骤。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的例示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基于相同技术思想的结构包含在本发明中。

(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机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机1的概要俯视图。

图1所示的部件安装机1是将带引线的部件2装配、安装于基板3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部件2是径向编带(radial taping)部件。安装有部件2的基板3成为“部件安装基板”。在图1中,仅在例示的部位图示出部件2。

部件安装机1具备基板保持台4、安装单元6、托盘系统8、托盘驱动部10、部件供给装置12以及控制部16。

基板保持台4是在上表面定位并保持基板3的台。本实施方式的基板保持台4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安装单元6是向被基板保持台4定位的基板3安装部件2的单元。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单元6具备移载头21以及插入头23。

移载头21以及插入头23分别是能够保持部件2的构件。移载头21将托盘系统8所供给的部件2向插入头23移载。插入头23将从移载头21移载的部件2向基板3插入并安装。

托盘系统8是保持并搬运多个部件2的系统。托盘系统8具有多个托盘9,并能够在一个托盘9保持一个或者多个部件2。多个托盘9呈环状连接,并被托盘驱动部10例如沿正向即旋转方向X1驱动。

本实施方式的托盘驱动部10是设置于多个托盘9的内侧的多个带轮。托盘驱动部10被伺服马达(未图示)驱动,并能够向正旋转方向与逆旋转方向中的任意方向旋转。

部件供给装置12是用于向托盘系统8的托盘9供给部件2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是供给径向编带部件来作为部件2的带馈送器装置,并具备多个馈送器12A、12B、12C。

控制部16是控制部件安装机1的各种构成要素的构件。控制部16例如构成为具有微计算机。控制部16与构成部件安装机1的各构成要素电连接。

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部件安装机1中,将多个馈送器12A、12B、12C组合来构成部件供给装置12,从而在从部件供给装置12向托盘系统8供给部件2时能够容易地变更部件2的供给方法。

以下,使用图2之后的附图来对包括部件供给装置12以及托盘系统8的部件供给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图3是示出托盘系统8与部件供给装置12的连接部位的立体图。在图2、图3中,仅图示托盘系统8中的一个托盘9,省略其他托盘9的图示。

如图2、图3所示,部件供给装置12具备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以及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

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是用于将部件2朝向部件供给位置P1在搬运方向A上搬运的馈送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通过将呈一列保持有多个部件2的部件保持带5朝向部件供给位置P1在搬运方向A上间距进给,从而将部件2依次向部件供给位置P1供给,并向托盘9交接。

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分别是用于将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加工的馈送器。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以与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搬运路径TR中的规定的部件加工位置P2停止的部件2卡合并对部件2进行加工的方式动作。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作为部件2的加工功能而具有将部件2的引线弯曲约90度的功能。

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以及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安装于未图示的馈送器基座18(图4、图5)而使用。

图4、图5是示出馈送器基座18以及三个馈送器12A、12B、12C的概要俯视图。图4示出安装前的状态,图5示出安装后的状态。

馈送器基座18是成为用于安装馈送器12A、12B、12C的基座的构件,并具有多个插口20。插口20是作为安装馈送器12A、12B、12C的安装部位的凹部,且能够对一个插口20安装一个馈送器12A、12B、12C。

多个插口20分别具有共通的安装形状,能够相对于任意的插口20装卸任意的馈送器12A、12B、12C。

各馈送器12A、12B、12C作为用于相对于插口20装卸的安装形状而具备第一安装部22A、22B、22C以及第二安装部24A、24B、24C。

第一安装部22A、22B、22C分别嵌入插口20的第一凹部22,第二安装部24A、24B、24C分别嵌入插口20的第二凹部24。

在第二凹部24设置有两个贯通孔26,也在第二安装部24A、24B、24C分别设置有贯通孔28A、28B、28C。贯通孔26以及贯通孔28A、28B、28C用于插通图5等所示的固定用的螺钉29。

如图4、图5所示,馈送器12A、12B分别具备驱动力传递机构30A、30B。驱动力传递机构30A、30B分别是用于将由图5所示的馈送器驱动部32产生的驱动力F1转换为规定方向的驱动力而传递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馈送器驱动部32具有产生沿前后往复的驱动力F1的功能,例如由气缸等构成。能够与一个插口20对应地配置一个馈送器驱动部32。

与馈送器驱动部32连接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0A将馈送器驱动部32的驱动力F1转换为用于将部件保持带5朝向部件供给位置P1搬运的驱动力F2而传递。与馈送器驱动部32连接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0B将馈送器驱动部32的驱动力F1转换为使后述的可动引导件36沿横向B往复移动的驱动力F3而传递。

如图4、图5所示,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具有可动引导件36,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具有固定引导件38。可动引导件36是构成为能够沿横向B移动的构件,固定引导件38是固定于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的构件。通过将可动引导件36与固定引导件38组合,从而执行部件2的弯曲动作。

在图5所示的安装后的状态下,可动引导件36与固定引导件38配置于隔着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搬运路径TR而对置的位置。在图5中,示出可动引导件36从部件加工位置P2退避了的状态,当在驱动力F3的作用下可动引导件36靠近搬运路径TR时,与位于部件加工位置P2的部件2的引线接触,并将引线向固定引导件38按压而弯曲。

驱动力传递机构30A、30B分别具有与馈送器驱动部32连接的连接部34A、34B。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34A、34B具有相同的杆形状(爪形状),并卡挂于馈送器驱动部32而连接。

驱动力传递机构30B由包括形成连接部34B的板35B的多个板、块等凸轮机构构成。驱动力传递机构30A也具有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的图示、说明。

以下对具有上述结构的部件供给装置12的更详细的动作、结构进行说明。

图6A~图6D分别是用于说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6A示出第一状态(开始状态)。在图6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驱动力传递机构30B的板35B处于以靠近托盘9的方式前进最多的状态,可动引导件36从部件加工位置P2退避(非弯曲状态)。

当从图6A所示的第一状态起在馈送器驱动部32的驱动力F1的作用下板35B后退时,成为图6B所示的第二状态。

在图6B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可动引导件36不移动,而是维持从部件加工位置P2退避了的状态。另一方面,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中驱动力F1转换为驱动力F2而传递,从而部件保持带5以及部件2被进给一个间距的量。

当从图6B所示的第二状态起在馈送器驱动部32的驱动力F1的作用下板35B进一步后退时,成为图6C所示的第三状态。

在图6C所示的第三状态下,在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中驱动力F1转换为驱动力F3而向可动引导件36传递,从而可动引导件36以靠近部件加工位置P2的部件2的方式沿横向B移动。由此,部件2弯曲。

在从图6C所示的第三状态起向图6D所示的第四状态转移时馈送器驱动部32的驱动力F1沿反向进行作用。如图6D所示,驱动力F1使板35B前进。

当转移至图6D所示的第四状态时,对可动引导件36作用反向的驱动力F3,使其以从部件加工位置P2退避的方式沿横向B移动。

当从图6D所示的第四状态起板35B进一步前进时,向图6A所示的第一状态返回。

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按照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四状态的顺序转移状态,伴随着往复运动的驱动力F1持续作用,从而反复进行该状态转移。

图7A~图7D分别是用于说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7A与图6A的第一状态对应,图7B与图6B的第二状态对应,图7C与图6C的第三状态对应,图7D与图6D的第四状态对应。

在图7A、图7B所示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下,可动引导件36处于从搬运路径TR退避的状态,伴随着向图7B所示的第二状态的转移,部件保持带5以及部件2在搬运方向A上被进给一个间距的量。

当向图7C所示的第三状态转移时,可动引导件36朝向搬运路径TR前进,位于部件加工位置P2的部件2的引线被弯曲。

在图7D所示的第四状态下,可动引导件36从搬运路径TR退避,之后向图7A所示的第一状态返回。

这里,使用图8A、图8B对可动引导件36与固定引导件38的部件2的弯曲动作以及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弯曲动作的立体图,图8A示出弯曲前的状态,图8B示出弯曲后的状态。

如图8A、图8B所示,可动引导件36具有接触板40,固定引导件38具有接触板42。

接触板40是具有朝向部件加工位置P2的部件2沿横向B突出的形状的板状的构件。接触板42是具有沿着高度方向H向上方突出的形状的板状的构件。接触板40、42均在高度方向H上设置于与部件2的引线重叠的位置。接触板42的上端的高度位置设定得比接触板40的高度位置低。

如图8B所示,当可动引导件36前进时,接触板40与部件2的引线接触,将部件2的引线压入直到超过接触板42的位置。部件2的引线在接触板42的下方侧的部位被向固定引导件38按压,以支承于固定引导件38的状态被弯曲约90度。如此,通过将可动引导件36与固定引导件38组合,从而能够将部件2的引线高精度地弯曲。

也可以在可动引导件36的接触板40的下方设置用于将部件2的引线向固定引导件38按压的别的接触部/接触板。通过使该接触部具有弹簧等的作用力,从而抑制部件2的引线、主体的破损。

接下来,使用图9A、图9B、图10A、图10B、图11A、图11B、图12A、图12B对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向托盘9交接部件2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A、图9B、图10A、图10B、图11A、图11B、图12A、图12B分别是用于说明部件2的交接动作以及其相关结构的立体图。

图9A、图10A、图11A、图12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B、图10B、图11B、图12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A、图9B与第一状态对应,图10A、图10B与第二状态对应,图11A、图11B与第三状态对应,图12A、图12B与第四状态对应。

如图9A、图10A、图11A、图12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托盘9具有多个托盘爪44。托盘爪44由能够保持被搬运到部件供给位置P1的部件2的引线的一对开闭爪构成。在托盘爪44设置有凹部46,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卡合部48与凹部46接触,从而托盘爪44以打开的方式进行动作。托盘爪44始终被向闭位置施力,仅在接触到卡合部48时向开位置移动。卡合部48与前述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0A连接,在后述的第二状态(图10A、图10B)时以朝向托盘爪44的凹部46前进的方式传递驱动力。

如图9B、图10B、图11B、图12B所示,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具有带切割构件50。带切割构件50是用于在部件搬运位置P1的上游位置将部件保持带5切断的构件。通过将部件保持带5切断,从而能够利用托盘9对交接到托盘爪44的部件保持带5进行搬运。

带切割构件50具有能够开闭的一对刃52。一对刃52构成为能够在开位置与闭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朝向开位置始终施力。带切割构件50与前述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0A连接,并在后述的第三状态(图11A、图11B)时以向闭位置移动的方式传递驱动力。

当从图9A、图9B所示的第一状态起转移至图10A、图10B所示的第二状态时,卡合部48前进并与托盘爪44接触,托盘爪44向开位置移动。由此,成为能够接收部件2的引线的状态。与此同时,在部件供给位置P1的跟前停止的部件保持带5以及部件2在搬运方向A上被进给一个间距的量,从而先头的部件2的引线配置于一对托盘爪44之间。

当从图10A、图10B所示的第二状态起转移至图11A、图11B所示的第三状态时,卡合部48后退,托盘爪44返回闭位置。由此,部件2的引线被托盘爪44夹着并保持。与此同时,带切割构件50以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的方式进行驱动,并在部件供给位置P1的上游位置将部件保持带5切断。由此,保持于托盘爪44的部件2与部件保持带5成为独立的状态,并能够与托盘9一起沿旋转方向X1进行搬运。

当转移至图12A、图12B所示的第四状态时,托盘9沿旋转方向X1移动而搬运部件2,带切割构件50返回开位置。之后,向图9A、图9B所示的第一状态返回。

反复进行向使用图6A~图12B说明了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四状态依次转移的动作,从而能够并行执行部件2的间距进给动作、部件2的加工动作(引线的弯曲动作)以及部件2向托盘9的交接动作。如此一来,能够将实施了规定的加工的部件2依次向部件供给位置P1的托盘9供给。

接下来,使用图13对用于检测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状态检测传感器56进行说明。

图13是包括状态检测传感器56以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3所示,在搬运方向A上的部件供给位置P1的上游位置设定有用于检查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部件检查位置P3。在部件检查位置P3设置有状态检测传感器56。

状态检测传感器56是用于检测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检测部件2的引线是否被正常地弯曲而作为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状态检测传感器56,使用透射型的光传感器。

图13所示的状态检测传感器56具备发光部58、受光部60以及托架62。

发光部58是朝向位于隔着搬运路径TR而对置的位置的受光部60发出红外线等光的构件。受光部60是接收从发光部58发出的光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搬运路径TR而靠近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的一侧配置发光部58,在相对于搬运路径TR而靠近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一侧配置受光部60。

发光部58发出的光的高度位置设定在与引线未弯曲的状态下的部件2的主体部分重叠的位置。根据这种高度的设定,在部件2被正常地弯曲的情况下,发光部58的光未被部件2遮挡并到达受光部60,与此相对,在部件2未被正常地弯曲的情况下,发光部58的光被部件2的主体部分遮挡而未到达受光部60。因此,能够根据在使发光部58发光的时机受光部60是否接收到该光来检测部件2是否被正常地弯曲。

发光部58以及受光部60均与控制部16(图1)电连接。发光部58被控制为在规定的时机发光或者始终发光,受光部60将表示有无受光的结果的信号向控制部16发送。

托架62是用于固定发光部58以及受光部60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托架62将发光部58以及受光部60固定于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如图13所示,托架62以从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起跨过部件检查位置P3的部件2的方式向上方弯折并延伸,并且在靠近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的位置固定发光部58,在靠近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位置固定受光部60。

通过在具有固定引导件38的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设置状态检测传感器56,从而与在具有可动引导件36的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设置状态检测传感器56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振动等外扰少地进行部件2的状态检测。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机1,除了利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将部件2沿搬运方向A搬运的功能以外,还能够通过安装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而附加将部件2的引线弯曲的功能。由此,能够在使用现有的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同时,附加将部件2的引线弯曲等加工功能,能够容易地变更部件2的供给方法。

如图4、图5所示,馈送器基座18的多个插口20具有相互共通的形状,馈送器12A~12C的安装部22A~22C、24A~24C也具有相互共通的形状,从而能够相对于任意的插口20装卸任意的馈送器12A~12C。在使安装于馈送器基座18的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分别进行动作时也使用驱动力传递机构30A、30B将共通的馈送器驱动部32的驱动力F1分别转换为不同的方向的驱动力F2、F3,从而能够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动作。由此,能够在使用共通的馈送器驱动部32的同时,使两个馈送器12A、12B以各自的方式进行动作。

如图5等所示,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能够安装于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相邻的位置,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即,相对于供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安装的插口20,供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安装的两个插口20均位于相邻的位置。由此,能够在馈送器基座18安装更多的馈送器而使用。

在将具有上述的结构的部件供给装置12组装而使用时,首先,在馈送器基座18的彼此相邻的三个插口20安装三个馈送器12A、12B、12C。如图5等所示,以夹着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方式安装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

进而,将馈送器驱动部32分别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0A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0B连接。

之后,驱动馈送器驱动部32而产生驱动力F1。由此,向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传递驱动力F2,进行将部件2沿搬运方向A搬运的动作。与此同时,向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传递驱动力F3,进行将部件加工位置P2的部件2的引线弯曲的动作。

(作用、效果)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具备:馈送器基座18,其具有多个插口20(安装部位);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其能够相对于插口20装卸,并搬运部件2;以及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其能够相对于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不同的位置的插口20装卸,并对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进行加工。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以及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安装于馈送器基座18,从而除了使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来搬运部件2的功能以外,还能够附加利用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对部件2进行加工的功能。由此,能够在转用现有的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同时,容易地变更部件2的供给方法。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具备: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其具有能够向相对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靠近的方向以及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引导件36;以及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其具有配置于相对于可动引导件36隔着部件2而对置的位置的固定引导件38。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可动引导件36与固定引导件38的组合对部件2进行加工。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可动引导件36将部件2的引线向固定引导件38按压而将引线弯曲。根据这种结构,作为部件2的加工功能,能够附加将部件2的引线弯曲的功能。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供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安装的插口20(第一插口,第一安装部位)与供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安装的插口20(第二插口,第二安装部位)彼此相邻。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具备用于检测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状态检测传感器56。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附加检测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功能。另外,通过在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设置状态检测传感器56,从而与在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振动等外扰要素少地进行感测。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还具备与各插口20(安装部位)对应的馈送器驱动部32。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具有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该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具有能够向相对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靠近的方向与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引导件36。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具有与馈送器驱动部32连接的连接部34A(第一连接部),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具有与馈送器驱动部32连接的连接部34B(第二连接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共通的馈送器驱动部32驱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以及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

另外,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机1具备:部件供给装置12;以及安装单元6,其将部件供给装置12所供给的部件2的引线插入基板3而将部件2安装于基板3。根据这种结构的部件安装机1,能够起到与部件供给装置12相同的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在具有多个插口20(安装部位)的馈送器基座18的插口20(第一插口,第一安装部位)安装用于搬运部件2的部件搬运馈送器12A的步骤;在与供部件搬运馈送器12A安装的插口20不同的插口20(第二插口,第二安装部位)安装用于对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进行加工的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的步骤;利用与部件搬运馈送器12A连接的馈送器驱动部32(第一驱动部)驱动部件搬运馈送器12A而搬运部件2的步骤;以及利用与部件加工馈送器12B连接的馈送器驱动部32(第二驱动部)驱动部件加工馈送器12B而对部件搬运馈送器12A所搬运的部件2进行加工的步骤。

根据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2相同的效果。

以上,举出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部件2的引线弯曲来加工部件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是调整部件2的两根引线的间距或者调整部件2的倾斜等利用其他方法加工部件2的情况。根据部件2的加工方法,适当变更可动引导件36、固定引导件38的形状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为了附加加工部件2的功能而使用两个部件加工馈送器12B、12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部件加工馈送器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例如,也可以是仅使用一个部件加工馈送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举出实施方式的结构为例时,将设置于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的结构(固定引导件38、状态检测传感器56等)改安于第一部件加工馈送器12B并省略第二部件加工馈送器12C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用于检测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状态检测传感器56而使用透射型的光传感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只要是反射型的光传感器等能够检测部件2的加工状态的光传感器,则也可以使用任意的形式的传感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状态检测传感器56的发光部58沿水平方向发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是朝向上下方向发光的情况。

本发明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充分记载,但是对熟悉该技术的人而言,各种变形、修正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变形、修正应理解为,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的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包括在其中。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顺序的变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及思想的情况下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所述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意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只要是供给径向编带部件等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就能够应用。

相关技术
  • 汽车构造部件用拉深成形体、汽车构造部件用拉深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及汽车构造部件用拉深成形体的制造装置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机器学习装置
  • 电子部件输送装置及检查装置、定位装置及方法、部件输送装置
  •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供给管理系统以及部件供给作业支援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929